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類書類
別集類
 寡惟良木耳俗谓之南池池北对□陶县之故城南

 故曰南池也池水又东北注桑乾水以地形推之当
 系镇子海
圣水泉在县东南二十里海子村北 明志海
子西北有
 泉深不可测祷雨辄应
南沙河在南郭外昔无水明季始出泉
五里河在县南五里水东流旱则涸
泥河在 (第 18b 页)
怀仁大/定七年更)镇二
(荻水/临洪)东海 涟水(本涟水军皇统二/年降为县来属)镇二(太平金城州/按 金志海)
(
领县五而所列止有朐山赣榆东海涟水四县考宋元/二史地理 (第 13a 页)
志海
州并有沭阳县续舆地考云金海州领)
(胊山赣榆东海涟水沭阳五县/盖金志脱去沭阳字也谨附识) (第 13a 页)
若梁州厥贡惟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
桓是来当作一节浮于潜四句是一节梁州是今四川
兼有陜西汉中 金沔
巩昌西和成县秦州湖广施州等
地若贡物俱从西倾而来是东南至西北登舟矣西倾
因桓是来止言织皮出处与所由来 (第 27a 页)
  申明地方职守事宜疏
题案照先准户部咨前事该臣题内一款清查屯田本
部覆议咨臣将参政杨一魁清出襄阳卫开垦隐占屯
地比旧加五六倍者收册明白以定岁徵仍通行南阳
商汉一体清查如见徵屯粮较之原额所少数多果系

豪强隐占作何清理逃亡荒芜作何开垦或贫军将地
市之于人作何处分等因题奉圣旨是钦此钦遵备咨
到臣除行司府将襄阳卫清出屯田收册定额徵收及
通行湖广河南陜西各守巡屯田该道各将所属郧阳
荆瞿均房竹夷枝长远忠并河南南阳邓唐陜西汉宁 金沔
等卫所屯田吊取原册到官查明要见原额官军
若干员名领种屯田若干顷亩共该子粒若干逐一照
册照至丈量有无与 (第 24b 页)
佐成中恢之烈。大抵岭南诸君子是赖。搢绅则柳西厓,金鹤峰二先生。发挥经术。弘济时艰。韦布则郭忘忧再祐, 金沔,
郭䞭诸公。抗慨击贼。羽翼天讨。而其首倡义声。鼓动英豪。则湖叟先生郑公及其子柏岩公是已。公见 六龙西狩 (第 442L 页)
诛而赞夙益猖獗。官军莫敢敌。刘总兵綎,我义将任启英。皆战不利。欲退师。公力止之。设计擒赞夙。献于义将 金沔。
沔大喜。欲上功 行在。公正色曰。擒贼。臣子责也。以 (第 513L 页)
以归之。
近始斋遗稿跋
岭南多节义君子。而大抵皆本源学术。壬辰倭寇之变起。布衣捍邦难。推郭忘忧再祐, 金沔,
郭䞭,郑世雅诸公。而近始斋金公。乃其一已。不幸义声才倡。魁宿遽陨。为千古志士之恨。然观其抵鹤峰金先生 (第 160H 页)
   大匡辅国宗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 经筵事监春秋馆事 世子傅 赠原城府院君忠靖公斗岩金公神道碑铭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行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 松庵金公
神道碑铭
   嘉善大夫江原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金公神道碑铭
   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兼
煌煌彝鼎。万世勋伐。巴陵之南。有郁墓柏。我铭镵石。浩劫靡泐。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行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 松庵金公
神道碑铭
公讳沔。字志海。自号松庵。金氏本新罗王者之后也。罗亡。子孙散处国中。而居高灵者仍以高灵籍焉 …… (第 316H 页)
无大过矣。弱冠。以南冥为师。寒冈为友。操履日笃。四方学者多归之。乡人薰袭德美。相戒曰。而毋为不善。恐 松庵先生
知之也。初举孝廉除 寝郎。不赴。 宣庙初即位。晋擢儒贤。并升六品职。赵月川,成牛溪,郑寒冈及公也。初 …… (第 316H 页)
。公立装为若不可踰日者。民闻之。哭且言曰。公不在此。吾侪其鱼肉之矣。观察使金公诚一急驰启 行在。以为 金沔
离本道一步。南方收拾不得。上命公留本部。以卒成绩。公巡行郡邑。招集散亡。暴露雨雪霜雾。不以身为念。人 (第 317H 页)
。鞫厅大臣郑澈。历岁锻鍊。一队名流如崔永庆,郑介清诸人。亦死于狱。于是执偏议者。欲以一网挤异己。乃谓 金沔,
郑介清等。即公在铨席。所褒启学行而收用者。今皆被逮。公不可独免。又谓公与郑相国彦信谋反狱。请鞫郑益急 (第 383L 页)
宋亮为都厅。相与歃血为盟。三誓而后行。当是时。仗义起兵者。湖南金千镒,高敬命。湖西赵宪。岭南郭再祐, 金沔。
而其部下皆名士。称李逢军为第一云。引兵至尚州醴泉之间。大小数十战。斩获甚多。贼敛兵不敢抄掠。百姓稍稍 (第 311H 页)
咸推公为可需世而当一隅焉。万历壬辰。倭大入寇。 上西狩。人皆鸟兽匿。公奋不顾身。与茅溪纠义旅。赴义将 金松庵沔
幕。 (第 89H 页)
松庵
领高灵兵。移阵居昌。得公喜。署为参谋。公檄列邑。未半旬聚兵二千馀人。出高灵击沿江贼。斩八十馀级。并所 …… (第 89H 页)
。送招谕使鹤峰金先生阵。旋闻金山知礼之贼将踰牛岘。公以昌乃晋州以上要地。失守则下十数邑。将次第难保。 松庵
然之。将兵还以御之。于是列邑之得不为贼薮者。多公赞画力焉。明年 (第 89H 页)
松庵
卒于阵。公与茅溪治丧尽礼。四月以招谕使褒 启。除军器寺主簿。公以寇未退辞不就。己亥朝廷举遗逸。拜翊赞 (第 89H 页)
召募官。公冒险艰奔走列邑。以忠义激厉。窜伏士民皆感泣奋起。乐为之用。军声益振。又得米八百四十馀石。助 金松庵
兵粮。时诸义将若 (第 125L 页)
松庵
郭忘忧以下十数人。皆戮力折冲。自江以西六七邑。得为当日之即墨。而公召募功为多。先生一一褒闻并拜官。公 …… (第 125L 页)
。女柳家祚,金济远。珽烨男宗玉,在玉出。馀不录。铭曰。
修身大法。小学莫过。公允蹈之。笃行谁加。念昔 松庵。
师事松堂。于休栎亭。同荐文康。有洸竹月。晚退读书。爰趾厥美。寔垂令誉。撮其大节。曰孝与忠。我故作诗。 (第 142L 页)
政院左承旨廷璠。为高曾及祖。而承旨之生考乐乐堂泽。有高世行。大为南冥曹文贞公所称赏。承旨又克世之。与 金松庵
郭忘忧。倡义讨倭有功。又从寒旅两先生游。世称为鹤岩先生。父子俱庙食于乡。是生成均生员号梅轩讳昌先。即 (第 170L 页)
诸贤。讲磨不辍。二十七遭壬辰乱。奉母夫人避入山谷。虽以亲在未能纠旅倡义。而不胜忠愤。时或奋身往见义将 金松庵沔
于智礼阵。与议讨贼机务。方是时星州牧诸沫战死。州僧赞熙赞夙受倭牌。自立为牧判。熙旋就捕诛。夙向导倭大 …… (第 235H 页)
斥四方。湖岭诸义将屡为所败。湖将任启英欲退师。公檄止之。募丁设机捕夙斩。驰诣 松庵
阵。 (第 235L 页)
松庵
大喜。欲上功 行在。公曰敌忾获丑。臣子职也。何功焉。若必以闻。请自此辞矣。 (第 235L 页)
松庵
叹曰树功辞赏。真君子人也。及 (第 235L 页)
松庵
鹤老相继云亡。公亦归伏于伽倻山中。时旅轩方持其母夫人服。转窜到公所。虽在崎岖畏约中。公讲问丧制及礼记 (第 235L 页)
正月五日。葬于松涛山负酉原。公容貌端正。气质淳美。恬淡寡欲。颖悟近道。郑先生尝称其耿介。 金松庵沔
亦以为端雅士。每别必目送之。平居常夙兴盥栉正衣冠。除晨昏定省外则惟古圣贤书是亲。而尤欲体验于小学心经 (第 268L 页)
僮数十辈。倡纠义旅。赴义兵大将 金松庵沔
阵。陈讨贼方略。 (第 453L 页)
松庵
大义之。常置左右。与谋军事。其倚重出诸参谋上。又分与所部兵。令追击洛江下流贼。戒曰子老矣。慎勿轻贼。 (第 453L 页)
义士笑曰报国职耳。敢爱死乎。常突击先登。勇冠诸军。 松庵
益义之。条其功闻于 朝。因差闻庆假守。义士辞曰吾武人。讨贼是其任。竟不就。及 (第 453L 页)
松庵
卒。归兵使崔庆会幕。共守晋州城。崔公悯其老使归家。义士以临死舍去为不义。出与家人诀。还入城。俄而贼合 (第 453L 页)
朝廷进再祐刑曹正郎。夺晬巡察使。再祐既受命。益自奋。与上洛君金时敏。破倭于晋阳。是时权应铢起于永川。 金沔
起于居昌。郑起龙起于尚州。金德龄起于光州。多捕获功。然提孤军当劲敌。大小数十战。未尝败衄。蔚然为中兴 (第 144H 页)
犯泗川。与曹大坤驰至十水桥。遇倭走之。仍复泗川,固城,镇海三城。于是军声大振。 朝廷升时敏为牧使。时 金沔
檄时敏求救。时敏即率精兵千人趍居昌。与沔合击金山倭。斩数十级。居数日又战遂走之。十月三日。倭分三道迫 …… (第 223H 页)
郑庸字子常。晋州人。隶内禁卫。壬辰之难。以其老无所属。闻 金沔
起兵即赴之。沔尝戒庸毋战。庸不听。每战摧陷先登。沔条上其功。差闻庆假守。庸力辞曰我武夫也。职当讨贼。 (第 232L 页)
行。徵余一言。噫。龙蛇之乱。藩镇皆崩溃。惟诸路义兵四起。重峰起于公山。霁峰起于光州。金忠烈起于锦城。 金沔
起于居昌。风声所及。足令贼气先死。然率皆战败死。 (第 46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