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万历辛亥。县人监正朴公廷训,判官朴公廷弘,监正郑公谷,同知赵公愈,同知朴公廷老,生员闵公昱实尸其事。 习静宋先生
侨居而与之相周章。禀定于沙溪金文元先生。乃建祠于去邑十里许晦谷之中。经四岁而告讫。妥奉兰溪朴先生,挹 …… (第 298H 页)
先生神牌。克备牲櫑之享。后几年以院基之终非允臧。移设于斯干。揭号以草江。遂追举醊仪。以享桑村金先生, 习静宋先生, 八松尹先生,野隐 (第 298H 页)
宋先生。 而位坐一循世次。又建一庙于其右。以尤庵宋文正先生专享焉。于是堂斋庖湢。粗具其制。胜区新址。甚相得宜。 (第 298H 页)
先生神牌。克备牲櫑之享。后几年以院基之终非允臧。移设于斯干。揭号以草江。遂追举醊仪。以享桑村金先生, 习静宋先生, 八松尹先生,野隐 (第 298H 页)
宋先生。 而位坐一循世次。又建一庙于其右。以尤庵宋文正先生专享焉。于是堂斋庖湢。粗具其制。胜区新址。甚相得宜。 (第 298H 页)
李公大㽕,风雷堂朴公廷弼凡十二诸贤。修成德业稧。盖仿蓝田乡约白鹿院规。而实亦遵承司直公修稧事也。且与 习静宋公
发议刱设晦谷书院。即后来移建为草江祠者也。当时一乡蔚然有兴起之休焉。当壬辰寇乱。季弟参议公若倡义起旅 …… (第 442H 页)
朴氏。挹清堂嗣宗之女。菊堂兴生五代孙。葬祔公墓左。有二男。长以震无嗣。次以观以孝行 赠都事。三女长适 宋邦祚 正郎 赠参议号习静。次适金善生。次适赵廷鸾县监。以观三子。述 …… (第 442H 页)
卨一子重荩。一女李命麟。晋奭一子重祺。二女黄再澄,朴世铉。五世以下不能尽录。呜呼。公以挹清为外舅。以 习静 为外甥。甚致尊慕而爱重。固可见其乐善好德。而至于交契之深者。亦多湖乡之善士。尽所谓观其所与者也。若其 (第 442L 页)
朴氏。挹清堂嗣宗之女。菊堂兴生五代孙。葬祔公墓左。有二男。长以震无嗣。次以观以孝行 赠都事。三女长适 宋邦祚 正郎 赠参议号习静。次适金善生。次适赵廷鸾县监。以观三子。述 …… (第 442H 页)
卨一子重荩。一女李命麟。晋奭一子重祺。二女黄再澄,朴世铉。五世以下不能尽录。呜呼。公以挹清为外舅。以 习静 为外甥。甚致尊慕而爱重。固可见其乐善好德。而至于交契之深者。亦多湖乡之善士。尽所谓观其所与者也。若其 (第 442L 页)
将出衿阳。大雨连日。
苦雨
秋夜偶成
夜吟
新居
衿舍偶成
桑榆集跋
桑榆集跋 宋邦祚 ]
苦雨
秋夜偶成
夜吟
新居
衿舍偶成
桑榆集跋
桑榆集跋 宋邦祚 ]
桑榆集跋 宋邦祚 万历丁巳岁。予以调度从事在海西。会柳侯舜翼氏做方伯。以予忝仁里。每公馀邀与话。一日出先大夫遗稿以 (第 365H 页)
示予。且噫曰。吾先人平日所著诗文。殆十数卷。亦不可谓不多。不幸于壬辰兵乱。散失无馀。自后未堪多难。不复吟咏。然或发于羁旅之中。置散之暇者。有若干什。名曰桑榆集。盖谓晚年所得也。手泽尚存。羹慕愈深。遂欲倩工入梓。以为一家之藏。子谓斯如何。子尝问字于先人。所以谂于子也。予敬授而读之。且复曰仰惟平素。诗其馀事。而今味之。则温醇淡素底气像。自然呈露于韵格之表。宛若亲承警欬。而爱亲忧君之意。往往溢乎其间。足使人感发而起敬。信乎本性情。不暇外求者也。篇虽不多。犹可传之通邑大都。以为后人模楷。奚止为家藏而已哉。门人彩云后学 宋邦祚 谨跋。 (第 365H 页)
次朴都事(辂)运石时韵
呈沙溪金先生
次二川赠东台(朴公廷弘)韵
因郑肃吾。寄 宋永叔 留京。
忆宋友
省墓感吟
赠崔德基
醉吟
写怀
登观鱼台
…… 高塘德业契序(李公大㽕活溪集。亦载此序。当更详之。)
江亭记
锦山立碑时。祭重峰先生文。
祭 宋永叔(邦祚) 文
祭朴德原(以谦)文
石溪集卷之三
文
丙辰以后日记(附○日记元本见逸。后孙京镐家藏 高塘德业契序(李公大㽕活溪集。亦载此序。当更详之。)
江亭记
锦山立碑时。祭重峰先生文。
祭宋永叔 (邦祚) 文
祭朴德原(以谦)文
石溪集卷之三
文
丙辰以后日记(附○日记元本见逸。后孙京镐家藏
呈沙溪金先生
次二川赠东台(朴公廷弘)韵
因郑肃吾。寄 宋永叔 留京。
忆宋友
省墓感吟
赠崔德基
醉吟
写怀
登观鱼台
…… 高塘德业契序(李公大㽕活溪集。亦载此序。当更详之。)
江亭记
锦山立碑时。祭重峰先生文。
祭 宋永叔(邦祚) 文
祭朴德原(以谦)文
石溪集卷之三
文
丙辰以后日记(附○日记元本见逸。后孙京镐家藏 高塘德业契序(李公大㽕活溪集。亦载此序。当更详之。)
江亭记
锦山立碑时。祭重峰先生文。
祭宋永叔 (邦祚) 文
祭朴德原(以谦)文
石溪集卷之三
文
丙辰以后日记(附○日记元本见逸。后孙京镐家藏
邦祚)题石溪壁上韵
十载经营创一堂。数间茅屋数椽梁。平生每恨知音少。自幸今来示教方。
原韵(附○ 宋习静) 为开江上一书堂。拟育人才作栋梁。俗子谁知培植意。只誇清景冠东方。
次蓬山九老韵 …… (第 104H 页)
因郑肃吾。寄 宋永叔 留京。
踽踽几年汉水滨。茫茫关海作沉鳞。经营万计犹忧国。调度千谋揔爱民。恋阙一念常满臆。思乡双泪自沾 (第 111H 页)
十载经营创一堂。数间茅屋数椽梁。平生每恨知音少。自幸今来示教方。
原韵(附○ 宋习静) 为开江上一书堂。拟育人才作栋梁。俗子谁知培植意。只誇清景冠东方。
次蓬山九老韵 …… (第 104H 页)
因郑肃吾。寄 宋永叔 留京。
踽踽几年汉水滨。茫茫关海作沉鳞。经营万计犹忧国。调度千谋揔爱民。恋阙一念常满臆。思乡双泪自沾 (第 111H 页)
乌得已乎。功既讫。昱等就读之。仍追想当时。不胜悲感。谨以洁牲清酌。祗荐于坛。诚既萃矣。伏惟降格。
祭 宋永叔(邦祚) 文
惟灵精金玉粹。量江海深。浑厚其容。方直其心。和风甘雨。祥云瑞日。清光凛然。不淄污浊。力素能定。志 (第 127L 页)
乎。功既讫。昱等就读之。仍追想当时。不胜悲感。谨以洁牲清酌。祗荐于坛。诚既萃矣。伏惟降格。
祭宋永叔 (邦祚) 文
惟灵精金玉粹。量江海深。浑厚其容。方直其心。和风甘雨。祥云瑞日。清光凛然。不淄污浊。力素能定。志 (第 127L 页)
祭 宋永叔(邦祚) 文
惟灵精金玉粹。量江海深。浑厚其容。方直其心。和风甘雨。祥云瑞日。清光凛然。不淄污浊。力素能定。志 (第 127L 页)
乎。功既讫。昱等就读之。仍追想当时。不胜悲感。谨以洁牲清酌。祗荐于坛。诚既萃矣。伏惟降格。
祭宋永叔 (邦祚) 文
惟灵精金玉粹。量江海深。浑厚其容。方直其心。和风甘雨。祥云瑞日。清光凛然。不淄污浊。力素能定。志 (第 127L 页)
[丙辰七月]
七月十五日。持酒醉话于草亭。而朴荣仲亦佩酒来。
二十四日。朝饭于闵判官成龙氏家。止宿于西原鹊滩边。
二十八日。先见郑佐郎君洽。因见 宋察访永叔。 终日谈话。还路过访尹佐郎根,李佐郎楘。皆同志人也。
[丙辰八月]
八月朔试。入太平馆。乃二所也。 …… (第 130L 页)
[丙辰九月]
九月初三日。到瀑时。得见沙溪书。乃七夕发也。恨不
趁传也。
十三日。早归于家。以行契讲信。而外内俱参。
二十日己丑。独坐石溪看书。将夕始闻 宋永叔 昨到其家。忻喜何极。然日暮难趁。奈何。
二十七日。与景韩金允宝偕行向沃川。以方伯都事俱巡于沃。而 (第 131H 页)
永叔 适知方伯。故以先生碑石运来事。嘱而请也。
二十八日。朝前呈书。而公事烦扰。晚无黑白。而最后招我。其为 (第 131H 页)
苟且之状。难以形说。景韩辈先归。 永叔 亦向阳山。吾独留受运石关。而暮还院洞。则金主簿适出。传留耳掩。夜深还家。
[丙辰十月]
十月十九 (第 131H 页)
七月十五日。持酒醉话于草亭。而朴荣仲亦佩酒来。
二十四日。朝饭于闵判官成龙氏家。止宿于西原鹊滩边。
二十八日。先见郑佐郎君洽。因见 宋察访永叔。 终日谈话。还路过访尹佐郎根,李佐郎楘。皆同志人也。
[丙辰八月]
八月朔试。入太平馆。乃二所也。 …… (第 130L 页)
[丙辰九月]
九月初三日。到瀑时。得见沙溪书。乃七夕发也。恨不
趁传也。
十三日。早归于家。以行契讲信。而外内俱参。
二十日己丑。独坐石溪看书。将夕始闻 宋永叔 昨到其家。忻喜何极。然日暮难趁。奈何。
二十七日。与景韩金允宝偕行向沃川。以方伯都事俱巡于沃。而 (第 131H 页)
永叔 适知方伯。故以先生碑石运来事。嘱而请也。
二十八日。朝前呈书。而公事烦扰。晚无黑白。而最后招我。其为 (第 131H 页)
苟且之状。难以形说。景韩辈先归。 永叔 亦向阳山。吾独留受运石关。而暮还院洞。则金主簿适出。传留耳掩。夜深还家。
[丙辰十月]
十月十九 (第 131H 页)
云。呜呼。公既孝友根于性。而又得薰陶于诸先生之门。宜其笃行高识。为诸名胜所推许也。如慎独斋金文敬公, 习静宋公,
睡翁宋公,竹窗李公时稷,野隐宋公时荣,李活溪大㽕,金五者翁籥,赵监司廷虎,李佐郎楘,朴监正廷弘诸贤。 (第 137H 页)
皆公之所从游。则夫所谓观其所与者。尽可验于斯矣。岂不盛矣哉。 习静 讳邦祚。睡翁讳甲祚。是余两先祖也。先契之笃如此。今于状德之文。顾何敢以不文辞。谨据公之七代孙致(石溪 …… (第 137H 页)
近洙]
圣人有言曰。鲁无君子。斯焉取斯。余于石溪闵公。益信之矣。公以重峰,沙溪二先生为师。又从慎斋, 习静, 睡翁,竹窗诸贤而为友。其所以薰陶成就者。顾何如也。盖公天资淳真。自幼已知事亲之道。定省告面。自然中礼 …… (第 137H 页)
久而不已。尝就其社而祭之。此可见公议之不泯。如公真可谓无愧为乡先生也欤。公之八世孙致钟,在忠。以余为 习静, 睡翁之后。来谒树经之铭。其状德之文。即族祖心斋文敬公之作也。追念先谊。不忍终辞。遂撮而叙之。铭曰。 …… (第 138H 页)
之能忠。何以加此。盖昱之学行著闻。名实克副。真可谓一乡之善士。非止十室之忠信而已也。(乡荐行录)
与 习静宋公。 契谊甚笃。 (第 147H 页)
习静 文集。有唱和诗数篇。故玆录之。其诗曰古人无道周公才。末俗如何贵小才。羡子平生行孝悌。莫言轻薄世间才。 …… (第 147H 页)
[尹月汀锦山殉义碑]
尹月汀所撰锦山殉义碑曰。贼既退。门徒朴廷亮,全承业即往收七百义骨。聚作一冢。廷亮奇士。力行古谊。承业端雅。通经饬行。适自幕下受任出外。不与于难。尝倡立乐石。以示永永。不幸相继病殁。同门生闵昱。嗜义士也。惜其赍志未就。续而经纪。与湖西人士及锦山耆老议以克合。方伯守宰。亦助以赎锾。石既具。进士 宋邦祚 来谓余。知参判心事者若而人。而皆不在世。敢以属之子。余获习参判当死事之初。余在行朝。闻而特悲之。相望 …… (第 147L 页)
题。而天乎不吊。哲人其萎。士林之痛。曷有其极。是以心天不尘。性地有真。忠显公 宋先生 笔之于祭文。斯文之丧。吾道之沦。闵掌令著之于挽章。而没世之后。公议不泯。入于绣衣之别启。特蒙 褒赠之 (第 148H 页)
皆公之所从游。则夫所谓观其所与者。尽可验于斯矣。岂不盛矣哉。 习静 讳邦祚。睡翁讳甲祚。是余两先祖也。先契之笃如此。今于状德之文。顾何敢以不文辞。谨据公之七代孙致(石溪 …… (第 137H 页)
近洙]
圣人有言曰。鲁无君子。斯焉取斯。余于石溪闵公。益信之矣。公以重峰,沙溪二先生为师。又从慎斋, 习静, 睡翁,竹窗诸贤而为友。其所以薰陶成就者。顾何如也。盖公天资淳真。自幼已知事亲之道。定省告面。自然中礼 …… (第 137H 页)
久而不已。尝就其社而祭之。此可见公议之不泯。如公真可谓无愧为乡先生也欤。公之八世孙致钟,在忠。以余为 习静, 睡翁之后。来谒树经之铭。其状德之文。即族祖心斋文敬公之作也。追念先谊。不忍终辞。遂撮而叙之。铭曰。 …… (第 138H 页)
之能忠。何以加此。盖昱之学行著闻。名实克副。真可谓一乡之善士。非止十室之忠信而已也。(乡荐行录)
与 习静宋公。 契谊甚笃。 (第 147H 页)
习静 文集。有唱和诗数篇。故玆录之。其诗曰古人无道周公才。末俗如何贵小才。羡子平生行孝悌。莫言轻薄世间才。 …… (第 147H 页)
[尹月汀锦山殉义碑]
尹月汀所撰锦山殉义碑曰。贼既退。门徒朴廷亮,全承业即往收七百义骨。聚作一冢。廷亮奇士。力行古谊。承业端雅。通经饬行。适自幕下受任出外。不与于难。尝倡立乐石。以示永永。不幸相继病殁。同门生闵昱。嗜义士也。惜其赍志未就。续而经纪。与湖西人士及锦山耆老议以克合。方伯守宰。亦助以赎锾。石既具。进士 宋邦祚 来谓余。知参判心事者若而人。而皆不在世。敢以属之子。余获习参判当死事之初。余在行朝。闻而特悲之。相望 …… (第 147L 页)
题。而天乎不吊。哲人其萎。士林之痛。曷有其极。是以心天不尘。性地有真。忠显公 宋先生 笔之于祭文。斯文之丧。吾道之沦。闵掌令著之于挽章。而没世之后。公议不泯。入于绣衣之别启。特蒙 褒赠之 (第 148H 页)
次野,(湖南巡按御使。)梁千运,(落讲人。)康时进,(新进士。)李山立,宋锡圭,(新进士。尼山子。) 宋邦祚,(进士。永同人。)
高傅川,(落讲人。)赵持世,(察访。)赵梦翼,李有为,(前别坐。新生员。)朴瞻,许九渊,(直长。)边 (第 491H 页)
李秀夫陶滨自朴渊归访。暮夜即还。(秀夫名尚俊。时寓陶山。以陶滨为号。)
戏赠黄延伯柳励仲
申同知(晟)挽词
悼鳌相
赠别 宋永叔(邦祚) 赴关西评事
次韵谢友人见访
赠别金都事(寭)赴咸镜。因寄意于舍弟谪所。
连山金公( 李秀夫陶滨自朴渊归访。暮夜即还。(秀夫名尚俊。时寓陶山。以陶滨为号。)
戏赠黄延伯柳励仲
申同知(晟)挽词
悼鳌相
赠别宋永叔 (邦祚) 赴关西评事
次韵谢友人见访
赠别金都事(寭)赴咸镜。因寄意于舍弟谪所。
连山金公(立辉)挽词
宋评事永叔 挽词
赠别赵叔清(邦直)赴全罗都事
与韩载宁仲安(汝稷)及佐郎男同游中兴洞(九月初)
戏赠黄延伯柳励仲
申同知(晟)挽词
悼鳌相
赠别 宋永叔(邦祚) 赴关西评事
次韵谢友人见访
赠别金都事(寭)赴咸镜。因寄意于舍弟谪所。
连山金公( 李秀夫陶滨自朴渊归访。暮夜即还。(秀夫名尚俊。时寓陶山。以陶滨为号。)
戏赠黄延伯柳励仲
申同知(晟)挽词
悼鳌相
赠别宋永叔 (邦祚) 赴关西评事
次韵谢友人见访
赠别金都事(寭)赴咸镜。因寄意于舍弟谪所。
连山金公(立辉)挽词
宋评事永叔 挽词
赠别赵叔清(邦直)赴全罗都事
与韩载宁仲安(汝稷)及佐郎男同游中兴洞(九月初)
犹贷死。魑魅竟贻殃。乔岳空今世。箕精返上苍。山河两 朝誓。论议百年霜。千里灵轜返。归途雨露瀼。
赠别 宋永叔(邦祚) 赴关西评事
有耳愁闻别语忙。重攀离袖愬斜阳。久从支使星曾转。新佐元戎路更长。多事不辞身抱病。参谋唯仗 (第 368L 页)
。魑魅竟贻殃。乔岳空今世。箕精返上苍。山河两 朝誓。论议百年霜。千里灵轜返。归途雨露瀼。
赠别宋永叔 (邦祚) 赴关西评事
有耳愁闻别语忙。重攀离袖愬斜阳。久从支使星曾转。新佐元戎路更长。多事不辞身抱病。参谋唯仗 …… (第 368L 页)
忠信家声远。簪缨世禄延。官纡数郡绂。身老故山田。既享年稀古。终教垄倚先。门多贤子侄。宁戚礼无愆。 宋评事永叔 挽词
去时君辞我。来时我哭君。去来一瞥间。有此死生分。佐幕为名误。正值辽塞氛。搜银兼有 命。促鞭穿火 (第 369L 页)
赠别 宋永叔(邦祚) 赴关西评事
有耳愁闻别语忙。重攀离袖愬斜阳。久从支使星曾转。新佐元戎路更长。多事不辞身抱病。参谋唯仗 (第 368L 页)
。魑魅竟贻殃。乔岳空今世。箕精返上苍。山河两 朝誓。论议百年霜。千里灵轜返。归途雨露瀼。
赠别宋永叔 (邦祚) 赴关西评事
有耳愁闻别语忙。重攀离袖愬斜阳。久从支使星曾转。新佐元戎路更长。多事不辞身抱病。参谋唯仗 …… (第 368L 页)
忠信家声远。簪缨世禄延。官纡数郡绂。身老故山田。既享年稀古。终教垄倚先。门多贤子侄。宁戚礼无愆。 宋评事永叔 挽词
去时君辞我。来时我哭君。去来一瞥间。有此死生分。佐幕为名误。正值辽塞氛。搜银兼有 命。促鞭穿火 (第 369L 页)
。惟与士卒。候贼进退。欲一击之。而邻阵无蚍蜉之援。贼亦向锦山时。再经虐焰。兵残粮绝。计无所出。公乃与 习静宋公邦祚
及一县士民相议。以义为名。众推公为义兵将。公手自书檄。以谕两南,湖西及本县。辞义慷慨。有瞻望西关。无 …… (第 396L 页)
乎名湮没而不称。惜哉。凡忠臣烈士之成仁取义者。即天理当然。吾不得不然耳。后人之知不知。亦何与于公哉。 习静宋公。 尚公忠义。终始同事。故清阴金文正公。溪谷张文忠公。并载公事于 (第 398L 页)
习静 墓文。尤庵先生。亦跋公讨贼时文字。极致景慕之意。仍惜后承之不振。是皆足以不朽。公又何待后世之子云尧夫 (第 398L 页)
乎名湮没而不称。惜哉。凡忠臣烈士之成仁取义者。即天理当然。吾不得不然耳。后人之知不知。亦何与于公哉。 习静宋公。 尚公忠义。终始同事。故清阴金文正公。溪谷张文忠公。并载公事于 (第 398L 页)
习静 墓文。尤庵先生。亦跋公讨贼时文字。极致景慕之意。仍惜后承之不振。是皆足以不朽。公又何待后世之子云尧夫 (第 398L 页)
辞 朝出宿通州
途中
马上
三河
题北青镇南楼
次善述閒居韵
送 宋察访永叔(邦祚) 赴高山(三首)
万瀑洞(游枫岳时)
摩诃衍
妙吉祥
山阳驿
挽奇同福( 辞 朝出宿通州
途中
马上
三河
题北青镇南楼
次善述閒居韵
送宋察访永叔 (邦祚) 赴高山(三首)
万瀑洞(游枫岳时)
摩诃衍
妙吉祥
山阳驿
挽奇同福( …… 重九日。兵使柳子温(珩)令公。设宴于统军亭。是日风雨大作。
九龙祠
观兵使习阵
龙湾。喜逢宋点马 永叔。 宿九连城
过松鹘山
金石山。往在庚子。妖贼金得时聚党雄据。官军讨灭之。
凤 …… 题友人幽居
睡起
忆亡友权汝章
哭白沙李相国(恒福)(○二首)
寄李尚古
闻 宋永叔 讣
谩成
除夕在舍弟家
次东岳韵。寄月沙李尚书(廷龟)。(三首。)
阻雨友人
途中
马上
三河
题北青镇南楼
次善述閒居韵
送 宋察访永叔(邦祚) 赴高山(三首)
万瀑洞(游枫岳时)
摩诃衍
妙吉祥
山阳驿
挽奇同福( 辞 朝出宿通州
途中
马上
三河
题北青镇南楼
次善述閒居韵
送宋察访永叔 (邦祚) 赴高山(三首)
万瀑洞(游枫岳时)
摩诃衍
妙吉祥
山阳驿
挽奇同福( …… 重九日。兵使柳子温(珩)令公。设宴于统军亭。是日风雨大作。
九龙祠
观兵使习阵
龙湾。喜逢宋点马 永叔。 宿九连城
过松鹘山
金石山。往在庚子。妖贼金得时聚党雄据。官军讨灭之。
凤 …… 题友人幽居
睡起
忆亡友权汝章
哭白沙李相国(恒福)(○二首)
寄李尚古
闻 宋永叔 讣
谩成
除夕在舍弟家
次东岳韵。寄月沙李尚书(廷龟)。(三首。)
阻雨友人
俗情閒处会。物理静时看。谢客何烦榻。耽眠不用冠。饥蚊朝透壁。骄鼠昼翻盘。少女工爬痒。呼来胜得官。
送 宋察访永叔(邦祚) 赴高山(三首)
铁岭新邮吏。金郊旧驿官。频年事行役。到处饱酸寒。可笑功名薄。还悲世道艰。谁知廊庙器。 (第 203L 页)
俗情閒处会。物理静时看。谢客何烦榻。耽眠不用冠。饥蚊朝透壁。骄鼠昼翻盘。少女工爬痒。呼来胜得官。
送宋察访永叔 (邦祚) 赴高山(三首)
铁岭新邮吏。金郊旧驿官。频年事行役。到处饱酸寒。可笑功名薄。还悲世道艰。谁知廊庙器。 (第 203L 页)
送 宋察访永叔(邦祚) 赴高山(三首)
铁岭新邮吏。金郊旧驿官。频年事行役。到处饱酸寒。可笑功名薄。还悲世道艰。谁知廊庙器。 (第 203L 页)
俗情閒处会。物理静时看。谢客何烦榻。耽眠不用冠。饥蚊朝透壁。骄鼠昼翻盘。少女工爬痒。呼来胜得官。
送宋察访永叔 (邦祚) 赴高山(三首)
铁岭新邮吏。金郊旧驿官。频年事行役。到处饱酸寒。可笑功名薄。还悲世道艰。谁知廊庙器。 (第 203L 页)
其二
相国承恩迁北海。白头相送到河桥。敢辞骑马追三日。何幸联衾度二宵。谁识此行为永诀。可怜吾道已无聊。向来豪气轩天地。一木舁归太寂寥。
寄李尚古
令原新恸已难裁。继有沙翁就夜台。视垠几悲秋柏实。闻歌安仰泰山颓。空留弟子玄经在。无复关门紫气回。病滞南涯不能去。凭君一泻满腔哀。
闻 宋永叔 讣
交情至老倍相亲。自少从游幸接邻。在世云龙逐东野。生年月日后张巡。我来南土方婴疢。君向西关遽返真。 (第 231H 页)
相国承恩迁北海。白头相送到河桥。敢辞骑马追三日。何幸联衾度二宵。谁识此行为永诀。可怜吾道已无聊。向来豪气轩天地。一木舁归太寂寥。
寄李尚古
令原新恸已难裁。继有沙翁就夜台。视垠几悲秋柏实。闻歌安仰泰山颓。空留弟子玄经在。无复关门紫气回。病滞南涯不能去。凭君一泻满腔哀。
闻 宋永叔 讣
交情至老倍相亲。自少从游幸接邻。在世云龙逐东野。生年月日后张巡。我来南土方婴疢。君向西关遽返真。 (第 231H 页)
[金永晖一生杜门养生而才识不凡言论慷慨]
[崔连福为人厚重谨密]
[洪命元器量峻整才谞敏达屡典州府治매绩茂著]
宋邦祚 性峻洁又有先见之智]
[梁应洛为人重厚]
[李庆倬风度夷旷才调超迈]
畸庵集附录
[墓
[崔连福为人厚重谨密]
[洪命元器量峻整才谞敏达屡典州府治매绩茂著]
宋邦祚 性峻洁又有先见之智]
[梁应洛为人重厚]
[李庆倬风度夷旷才调超迈]
畸庵集附录
[墓
器量峻整。才谞敏达。词华亦不让于流辈。人以公辅期之。屡典州府。治绩茂著。癸亥初。为圻伯。未几卒。 宋邦祚
性峻洁又有先见之智 (第 198L 页)
宋邦祚 字永叔。性峻洁。疾恶如雠。当昏朝时。鬼魅满朝。人皆忧栗。如不得保其首领。尝与吾辈若干会一处。叙话座中 (第 198L 页)
。谈及时事。无不悯然危惧。 永叔 独奋然曰。天定亦能胜人。人理泯绝如许。此岂无天道之极乎。诸君但当静以待之。吾言自有验矣。余尝与闻其言 (第 198L 页)
。到此时。深服先见之智也。 永叔 以书状官赴京。时束缚译官。使不得逞其手足。译官甚苦之。道中暴卒。(或疑为其所毒云)
书状官赴京失实 (第 198L 页)
宋邦祚 字永叔。性峻洁。疾恶如雠。当昏朝时。鬼魅满朝。人皆忧栗。如不得保其首领。尝与吾辈若干会一处。叙话座中 (第 198L 页)
。谈及时事。无不悯然危惧。 永叔 独奋然曰。天定亦能胜人。人理泯绝如许。此岂无天道之极乎。诸君但当静以待之。吾言自有验矣。余尝与闻其言 (第 198L 页)
。到此时。深服先见之智也。 永叔 以书状官赴京。时束缚译官。使不得逞其手足。译官甚苦之。道中暴卒。(或疑为其所毒云)
书状官赴京失实 (第 198L 页)
风馀论。犹可以廉顽立懦。扶植人纪于百代。此书宜广布焉。俾传于无穷也。翼平生钦服先生。有若神明。近幸与 宋永叔
同官。 (第 489H 页)
永叔 家永同。近先生之居。旧尝遇知先生实深。翼求见先生疏章于 (第 489H 页)
永叔。 永叔归以告完堵。完堵以先生疏一卷见寄。且属跋焉。翼始而辞。既叹曰。夫先生。翼平生所敬慕 (第 489H 页)
服先生。有若神明。近幸与宋永叔同官。永叔家永同。近先生之居。旧尝遇知先生实深。翼求见先生疏章于永叔。 永叔 归以告完堵。完堵以先生疏一卷见寄。且属跋焉。翼始而辞。既叹曰。夫先生。翼平生所敬慕 (第 489H 页)
永叔 家永同。近先生之居。旧尝遇知先生实深。翼求见先生疏章于 (第 489H 页)
永叔。 永叔归以告完堵。完堵以先生疏一卷见寄。且属跋焉。翼始而辞。既叹曰。夫先生。翼平生所敬慕 (第 489H 页)
服先生。有若神明。近幸与宋永叔同官。永叔家永同。近先生之居。旧尝遇知先生实深。翼求见先生疏章于永叔。 永叔 归以告完堵。完堵以先生疏一卷见寄。且属跋焉。翼始而辞。既叹曰。夫先生。翼平生所敬慕 (第 489H 页)
啬维年位。丰则降衷。理罔或愆。尚考厥终。馀庆方将。受报无穷。
司饔院奉事宋君墓碣铭(并序)
故骑省郎 宋君永叔。 余畏友也。因之闻有弟元裕。人多称之。问其行。秉志不易。坚直自遂。介士也。因之又闻其先德。众一口言。心 (第 448H 页)
繇是益向往。常欲一见之为快。亡何而君与 永叔 俱不幸。不及见以殁。遂成千古恨。自念异日不死。倘备乘梼杌之役。当为君续独行传。而迄玆未有会也。君殁时 (第 448H 页)
司饔院奉事宋君墓碣铭(并序)
故骑省郎 宋君永叔。 余畏友也。因之闻有弟元裕。人多称之。问其行。秉志不易。坚直自遂。介士也。因之又闻其先德。众一口言。心 (第 448H 页)
繇是益向往。常欲一见之为快。亡何而君与 永叔 俱不幸。不及见以殁。遂成千古恨。自念异日不死。倘备乘梼杌之役。当为君续独行传。而迄玆未有会也。君殁时 (第 44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