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春秋僖公五年左氏传宫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 虢仲
虢叔王季之穆(注太伯虞仲皆太王之子穆生昭/昭生穆以世次计故太伯虞仲于)
(周为昭王季者太伯虞仲之母弟 (第 9a 页)
也 虢仲 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仲叔皆虢君字)
二十四年左氏传富辰曰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
滕毕原酆郇文之 …… (第 9a 页)
昭至襄王之世犹谓之昭富辰曰邗晋应韩武之穆
也四国武王之子武王于庙次世次皆当为昭则谓
其子曰武之穆也至于宫之奇谓太伯虞仲为太王
之昭 虢仲 虢叔为王季之穆与此同意夫文王太王 …… (第 16b 页)
意矣王季之时以太王为穆至惠王历十八君而谓
之穆文王之时以王季为昭至惠王时历十八君而
谓之昭宫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 虢仲 虢叔王
季之穆太伯虞仲者太王之 (第 21b 页)
虢仲 虢叔者王季之
子太王于庙次世次为穆故谓其子为昭王季于庙 …… (第 21b 页)
(后稷为太祖不窋为昭鞠为穆以下十二世至太王/复为穆十三世至王季复为昭十四世至文王又为)
(穆十五世至武王复为昭故书称文王为穆考诗称/武王为昭考而左氏传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 虢)
(仲 虢叔王季之穆也又曰管蔡鲁卫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盖其次序一定百世不易虽文王在)
(右武王在左嫌 …… (第 26a 页)
生于太庙中祫祭位乡而子孙因之以定其世次故
父子异昭穆而兄弟则昭穆同如左传所谓太伯虞
仲太王之昭也 虢仲 虢叔王季之穆也管蔡郕霍文
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皆一定而不可易在虞
虢管蔡诸子虽生列藩封死亦不得 (第 45a 页)
入先王之庙然
而昭穆之称太伯虞仲不闻异于王季也 虢仲 虢叔
不闻异于文王也管蔡及邗晋而下不闻异于武王 …… (第 45a 页)
十四世复为昭十五世文王又为穆十六世武王又
为昭故书称文王为穆考武王为昭考而左传宫之
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 虢仲 虢叔王季之穆富辰
曰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丰郇文之昭
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卫祝鮀曰曹文之昭晋 (第 55a 页)
(周为昭王季者太伯虞仲之母弟 (第 9a 页)
也 虢仲 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仲叔皆虢君字)
二十四年左氏传富辰曰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
滕毕原酆郇文之 …… (第 9a 页)
昭至襄王之世犹谓之昭富辰曰邗晋应韩武之穆
也四国武王之子武王于庙次世次皆当为昭则谓
其子曰武之穆也至于宫之奇谓太伯虞仲为太王
之昭 虢仲 虢叔为王季之穆与此同意夫文王太王 …… (第 16b 页)
意矣王季之时以太王为穆至惠王历十八君而谓
之穆文王之时以王季为昭至惠王时历十八君而
谓之昭宫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 虢仲 虢叔王
季之穆太伯虞仲者太王之 (第 21b 页)
虢仲 虢叔者王季之
子太王于庙次世次为穆故谓其子为昭王季于庙 …… (第 21b 页)
(后稷为太祖不窋为昭鞠为穆以下十二世至太王/复为穆十三世至王季复为昭十四世至文王又为)
(穆十五世至武王复为昭故书称文王为穆考诗称/武王为昭考而左氏传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 虢)
(仲 虢叔王季之穆也又曰管蔡鲁卫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盖其次序一定百世不易虽文王在)
(右武王在左嫌 …… (第 26a 页)
生于太庙中祫祭位乡而子孙因之以定其世次故
父子异昭穆而兄弟则昭穆同如左传所谓太伯虞
仲太王之昭也 虢仲 虢叔王季之穆也管蔡郕霍文
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皆一定而不可易在虞
虢管蔡诸子虽生列藩封死亦不得 (第 45a 页)
入先王之庙然
而昭穆之称太伯虞仲不闻异于王季也 虢仲 虢叔
不闻异于文王也管蔡及邗晋而下不闻异于武王 …… (第 45a 页)
十四世复为昭十五世文王又为穆十六世武王又
为昭故书称文王为穆考武王为昭考而左传宫之
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 虢仲 虢叔王季之穆富辰
曰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丰郇文之昭
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卫祝鮀曰曹文之昭晋 (第 55a 页)
问或两人或三人见于左传者争政凡四共二十八
人或出师征伐或与诸国会盟事迹班班可考只虢
公自忌父林父两人以名见以后止称虢公或称 虢
仲
或称虢叔至僖五年晋灭虢而止或父子相继其
名字不可得见其奔京师者为虢公丑云
(第 41b 页)
人或出师征伐或与诸国会盟事迹班班可考只虢
公自忌父林父两人以名见以后止称虢公或称 虢
仲
名字不可得见其奔京师者为虢公丑云
(第 41b 页)
比曰天去其疾矣注去疾谓少师见获而死音义(去/起)
(吕反/注同)随未可克也乃盟而还○冬王命虢仲立晋哀
侯之弟缗于晋注虢仲王卿士 虢公林父 音义(缗亡/巾反)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礼也注天子娶于诸侯使
同姓诸侯为之主祭公来受命于鲁故曰礼 (第 6a 页)
(吕反/注同)随未可克也乃盟而还○冬王命虢仲立晋哀
侯之弟缗于晋注虢仲王卿士 虢公林父 音义(缗亡/巾反)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礼也注天子娶于诸侯使
同姓诸侯为之主祭公来受命于鲁故曰礼 (第 6a 页)
(曰非时/也故书)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左传(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 将右军蔡人卫人属)
(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 …… (第 5b 页)
(异不言大者/以失时为异)
附录左传(冬王命 虢仲 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书遂/始此)
左传(礼/也)
公羊(祭公者何天子之三 …… (第 33a 页)
(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鄾)
(人宵溃侯秋 虢仲 芮伯/梁伯荀 贾伯伐曲沃)
(巴杜注巴国在巴郡江州县隋改江州为巴县今/属四川重庆府孔疏昭十三年 …… (第 38a 页)
(案榖梁以是年书王为正曹伯/之卒非春秋之旨也胡传甚明)
夏五月葬曹桓公
集说(湛氏若水曰著葬之得礼也礼诸侯五月/而葬何以书有赴报则史书之圣人存之)
附录左传 (虢仲 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
(虞杜注虞国在河东大阳县唐改大阳曰平陆属/陜 (第 41b 页)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左传(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 将右军蔡人卫人属)
(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 …… (第 5b 页)
(异不言大者/以失时为异)
附录左传(冬王命 虢仲 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书遂/始此)
左传(礼/也)
公羊(祭公者何天子之三 …… (第 33a 页)
(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鄾)
(人宵溃侯秋 虢仲 芮伯/梁伯荀 贾伯伐曲沃)
(巴杜注巴国在巴郡江州县隋改江州为巴县今/属四川重庆府孔疏昭十三年 …… (第 38a 页)
(案榖梁以是年书王为正曹伯/之卒非春秋之旨也胡传甚明)
夏五月葬曹桓公
集说(湛氏若水曰著葬之得礼也礼诸侯五月/而葬何以书有赴报则史书之圣人存之)
附录左传 (虢仲 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
(虞杜注虞国在河东大阳县唐改大阳曰平陆属/陜 (第 41b 页)
联纠之法
率天子用十之一次国大国十之五小国三之一皆足
成军之数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
之以奉天子(方伯州牧卒正连帅谓之元侯天子之三/公为方伯其馀牧正帅则诸侯有德者为)
(之/)诸侯率教卫以赞元侯自伯子男帅赋以从诸侯(寰/内)
(外所以不同者寰内有递征入卫之劳且各从/其国制而寰外止共四方之事劳佚适等也)
平王东迁西周之地尽入于秦东周之地亦复脧削王
畿车乘卒伍不能充数又以王人戍申戍甫杨之水刺
之畿兵自是轻出矣春秋初伐郑之役虽有陈蔡卫人
从王然合王室之众仅有三军则六师之众不能备又
非牙璋发军之旧矣(传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 将右军周公黑肩)
(将左/军) (第 12a 页)
率天子用十之一次国大国十之五小国三之一皆足
成军之数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
之以奉天子(方伯州牧卒正连帅谓之元侯天子之三/公为方伯其馀牧正帅则诸侯有德者为)
(之/)诸侯率教卫以赞元侯自伯子男帅赋以从诸侯(寰/内)
(外所以不同者寰内有递征入卫之劳且各从/其国制而寰外止共四方之事劳佚适等也)
平王东迁西周之地尽入于秦东周之地亦复脧削王
畿车乘卒伍不能充数又以王人戍申戍甫杨之水刺
之畿兵自是轻出矣春秋初伐郑之役虽有陈蔡卫人
从王然合王室之众仅有三军则六师之众不能备又
非牙璋发军之旧矣(传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 将右军周公黑肩)
(将左/军) (第 12a 页)
郑
郑次国制当二军旧说就左右拒分为中军考之春秋
初则郑已备三军北制之师(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郑
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
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遂败燕师于北制至
繻葛之战(桓五/年)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
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亦三军之制也(高克清人/之诗左旋)
(右抽中军作好/传在闵二年)三军之外又多尚徒兵而车战寖弛矣
桓五年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
林父 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
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
以当陈人原繁高渠 (第 3b 页)
郑次国制当二军旧说就左右拒分为中军考之春秋
初则郑已备三军北制之师(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郑
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
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遂败燕师于北制至
繻葛之战(桓五/年)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
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亦三军之制也(高克清人/之诗左旋)
(右抽中军作好/传在闵二年)三军之外又多尚徒兵而车战寖弛矣
桓五年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
林父 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
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
以当陈人原繁高渠 (第 3b 页)
(由中质无益也是桓王失信之事也桓五年左傅曰/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是诸侯背叛也傅又曰秋王)
(以诸侯伐郑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 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伯御之曼伯为)
(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 (第 14b 页)
(以诸侯伐郑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 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伯御之曼伯为)
(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 (第 14b 页)
天子六军而)
(得有中军者亦当分之为三中与左右各二军也春秋/桓五年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左传曰王为中军 虢)
(公林父 将右军周公黑肩将左军是天子之军分为左/右之事也郑转敬言警而毛不为传则毛不变敬字当)
(以敬为恭敬戒为 (第 116b 页)
(得有中军者亦当分之为三中与左右各二军也春秋/桓五年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左传曰王为中军 虢)
(公林父 将右军周公黑肩将左军是天子之军分为左/右之事也郑转敬言警而毛不为传则毛不变敬字当)
(以敬为恭敬戒为 (第 116b 页)
(为前驱而东行故据以言之非谓郑在卫东○邹氏/泉曰周既东迁卫自西北而往故云之东○胡氏绍)
(曾曰案卫人从王至京师属/右军 虢公林父 正东行矣)
○其雨其雨杲杲(古老/反)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集传比也其者冀其将然之词○冀其将雨而杲 (第 76a 页)
(曾曰案卫人从王至京师属/右军 虢公林父 正东行矣)
○其雨其雨杲杲(古老/反)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集传比也其者冀其将然之词○冀其将雨而杲 (第 76a 页)
(地○杜氏预曰鄫国在荥阳密县东北○陆氏/德明曰武公随平王东迁遂灭虢鄫而居之○)
(许氏谦曰文王二弟 虢仲 封东虢郑灭之即郑/之制今郑州荥阳县也虢叔封西虢晋灭之今)
(陜州是若虢州则/其竟之所至也)乃徙 (第 33b 页)
(许氏谦曰文王二弟 虢仲 封东虢郑灭之即郑/之制今郑州荥阳县也虢叔封西虢晋灭之今)
(陜州是若虢州则/其竟之所至也)乃徙 (第 33b 页)
虢
姬姓公爵出自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仲与虢叔为王
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而文王友爱二弟谓之二虢
武王克商封仲于弘农陜县东南之虢城周室东迁虢
公忌父 虢公林父 犹为天子之相鲁僖公五年晋献公
假道于虞以伐虢灭之地入于晋
滕
姬姓侯爵文王子叔绣之后也至宣公十七 (第 46b 页)
姬姓公爵出自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仲与虢叔为王
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而文王友爱二弟谓之二虢
武王克商封仲于弘农陜县东南之虢城周室东迁虢
公忌父 虢公林父 犹为天子之相鲁僖公五年晋献公
假道于虞以伐虢灭之地入于晋
滕
姬姓侯爵文王子叔绣之后也至宣公十七 (第 46b 页)
(国祚宋用王安石蔡京父子而遂致国亡是皆/徇大臣私意而用其子弟之祸也可不惧哉)
葬陈桓公
(临川吴氏曰不书月史失/之盖陈佗篡立而葬之也)
城祝丘
(杜氏曰齐郑将袭纪故陆氏曰讥不时高氏曰据文姜/享齐侯于祝丘则祝丘齐鲁两境上邑齐将袭纪公欲)
(助纪而畏齐故非时城此/以备之王氏曰祝丘鲁地)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左传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 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
(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 (第 6a 页)
葬陈桓公
(临川吴氏曰不书月史失/之盖陈佗篡立而葬之也)
城祝丘
(杜氏曰齐郑将袭纪故陆氏曰讥不时高氏曰据文姜/享齐侯于祝丘则祝丘齐鲁两境上邑齐将袭纪公欲)
(助纪而畏齐故非时城此/以备之王氏曰祝丘鲁地)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左传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 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
(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