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孟子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續道藏
    嵩高抑惑矣

    又案以上诸儒附会封禅之说
 黄宪外史封禅篇 齐王
将进泰山问于徵君曰敝邑
 有封禅之山非天子不能举也秦始以诸侯之国而
 举之非僭与徵君对曰宪也闻之古者 (第 11a 页)
父母九子妇有四德阳燧成明安身
又有丹为五色之荣青为色首东方始
          右汉昏礼
三国魏志 齐王
本纪正始四年夏四月乙卯立皇后甄
氏大赦
通典魏制天子册后以皮马庭实加榖圭齐王正始四
年立后甄氏其仪不 (第 8a 页)
 立进谥奉天皇帝妃窦氏为恭应皇后诏尚书右仆
 射裴冕持节改葬墓号齐陵
 唐地理志齐陵在昭应县东一十六里
 承天帝顺陵
 唐书承天皇帝倓贬 齐王
大历三年有诏以倓当艰
 难时首定大谋排众议于中兴有功进谥承天皇帝
 以兴信公主季女张为恭顺皇后冥配焉 (第 47a 页)
四海无远弗届非前日青兖及冀又非有周政化所及之日比也
今言王若易然条末四字旧误在此今归下题)

一说承上 齐王
反手言齐王之易若此也一说谓似无难然者据下文今时则易然则当从无难然之说不必拘拘于犹反手之说
文王何可当 …… (第 7a 页)
长育之长也
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芟二条减六十四字)

此句接上文当过文云夫天下三达尊今齿德二者皆在我而 齐王
仅有爵耳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 (第 87a 页)
还能解其备亦不能与之兵也
若于齐则未有处也减二十二字)

处字一说是孟子无所处一说是 齐王
之馈无所处然以上文予将有远行予有戒心照之则是孟子未有处也而齐王乃馈之则无辞矣上文两个辞曰字重看正与此 (第 90a 页)
 东海者其太公乎齐湣王谓张仪曰齐僻陋隐居东
 海之上是东据海也而传兼言北楚子谓齐侯曰君
 处北海苏秦说 齐王
曰北有勃海盖自今成山以至 (第 1a 页)
  故训释亦大书与原曰同依正义加释曰二字别
  于原曰故名释原云
 一六官正经释原之后约全书大纲如乡遂封 建之

  
类作为通论十篇以发圣人经世大法之意编为
  一卷以附于后矣又思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幸
  逢治教大明之 (第 49b 页)
 利有攸往者乎夫曰恒非一定之谓昼则必夜夜则
 必昼寒则必暑暑则必寒若一定则不常也其在人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如孟子辞 齐王
之金而受
 薛宋之赆皆随时变易故可以为恒能恒然后能变
 及其变也恒亦只在其中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 (第 29b 页)
反○诗魏国风伐檀之篇素空也无功而食禄谓之素餐此与告陈相彭更之意同)○王子
垫问曰士何事(垫丁念反○垫 齐王
之子也上则公卿大夫下则农工商贾皆有所事而士居
其间独无所事故王子问之也)
孟子曰尚志(尚高尚也忘者心之 (第 18a 页)
者之位也所谓行仁政
而王者以为行仁政乃王道耳非谓据王者之位也
所谓王者之不作者以为王道之不作耳非谓使
贪王者之位也所谓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者
以为纣虽无道然有天下令诸侯而文王区区以百 (第 8a 页)
  余尝谓孟子学先王之道而能用先王之道者也事
变非常其用不一按迹而求每见其参差不合矣即
孟子此一章求之亦可以见其用矣夫天下皆知父
子主恩君臣主敬皆知召之则来麾之则去为敬王
矣而不知以尧舜之道陈于王前之为大敬也天下
皆知君命召不俟驾之为礼矣而不知德齿之尊学
焉而后臣之之为大礼也孟子大儒也用先王之道
者也众皆以召之则去之为敬而吾则独以陈尧舜

之道为敬众皆以不俟驾之为礼而吾则独以德齿
之尊学焉臣之之为礼是以高见远识卓然出乎世
儒之上使其得志尽置商鞅孙膑陈轸苏张之说于
无用之地而力行植桑种田育鸡豚畜狗彘谨庠序
申孝悌使老者衣帛食肉不负戴于道路黎民不饥
不寒不转徙于沟壑之道矣夫何故以其所见所识
迥与当时所尚不同也 齐王
有易牛之心有罪已之
善有不自欺之心有不自足之意皆三王之资也孟 …… (第 6b 页)
就见孟子学焉臣之而为三王之举矣孟
子待齐王如此是将以成汤待之也其敬君其有礼
于君天下岂复有如孟子者哉 齐王
虽未能然然观
其有寡人得见之言有问疾医来之使其拳拳于孟 …… (第 7a 页)
子知其
可与有为故以疾为辞而不朝出吊东郭以见意余
静观孟子之心方将卜齐王尊德乐道之心进与不
进也夫使 齐王
深见德之可尊道之可乐忘其千乘
之尊人主之势必将虚心屈己降色辞以见孟子矣
使其如此是德机已动道路已开徐 …… (第 7b 页)
千乘之尊人主之
势自实其中则必不虚心必不屈己必不降色辞道
将何自而入乎孟子必欲王来就见是用易道以感 齐王
也使武王不访箕子则九畴不陈使刘玄德不
亲顾诸葛于草庐之中则三国不鼎立而曹操已得
志于天下矣余以是知孟 (第 8b 页)
  为王诵之非为孔距心称美是绘一幅流民图欲王轸

念随意谈说先令距心没处躲闪继令 齐王
没处躲闪
只是道理烂熟统体是易

  谓蚳蛙曰章

  虽无官守言责却把世道人心俱以一身担任有不去 (第 11b 页)
此箴亦不妨有此理然
非孟子夜气之本意也西山深以为然)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或与
惑同疑怪也王疑指
齐王)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
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 (第 18a 页)
(孟子自谓不为管仲故非 齐王
之召己己是以不/往也/章指言人君以尊德乐义为贤君子以守)
(道不回/为志)
陈臻问曰前日于 (第 5a 页)
齐王
馈兼金一百而不
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
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
之受是则前日之不 …… (第 5a 页)
壮者散而之
四方者几千人矣(转转尸于沟壑也/此则子之失伍也)曰此非
距心之所得为也(距心大夫名曰此乃 齐王
之/大政不肯赈穷非我所得专)
(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 (第 6a 页)
章指言奉法承天政不可)
(枉大孝荣父遗弃天下虞舜之道/趋将若此孟子之言揆圣意也)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 齐王
之子喟然叹曰
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 (第 14b 页)
  孔子世家孔子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
后得免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索隐曰古者二十五
家为里里则各立社则书社者书其社之人名于籍盖以七百里书社之人封孔子也故冉求云虽累千
社而夫子不利是也饶氏曰书社犹今人所谓书会也盖卿大夫所当得底地谓之采地如这个却是君
之所特与故谓之书社地言以此养其徒也便如
齐王
欲中国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相似)

  弟子颜子最贤蚤死后唯曾子得传孔子之道 (第 2a 页)
读为性即其例也王说得之)
二十五年屈荡为莫敖(杜注云宣十二年邲之役楚有/屈荡为左广之右世本屈荡屈) (建之
祖父今此屈荡与之同姓名史楠曰屈氏楚惟一/族非他姓之泛然者使出于其族而同名是不讳其祖)
(父也必/传之 (第 3b 页)
  孟子将朝王王欲就见则辞以疾明日乃出吊于
东郭氏先儒谓正与夫子不见孺悲取瑟而歌同
意窃谓孺悲与夫子有师友之谊齐王于孟子有
君臣之分孟子安得以待孺悲者待齐王哉


  孟子以道自任虽仕于齐而未尝卑谄以徇其君 齐王
亦稍知尊孟子如所谓寡人如就见则是未敢纯以臣
礼待孟子故孟子明言将大有为之君则必有所不召
之臣是未可以 (第 5a 页)
  孟子自齐葬于鲁章

  尹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尽夫孝心而已矣

  沈同以其私问章

  杨曰燕固可伐矣故孟子曰可使 齐王
因孟子之言
而遂伐之诛其君而吊其民何不可之有而其虐至 (第 2b 页)
退去就决于一事之得失一言之从违者也若
为师则异于是矣然亦岂不问其道之行否而食其禄耶观孟子卒致为臣而归 齐王
以万钟留之而不可得
则可见其出处大概矣)
(第 11a 页)
   东魏孝静帝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献文皇帝之太子也母曰李夫人

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室天地氛
氲和气充塞帝洁白有异姿襁褓岐嶷长而弘裕仁孝
绰然有人君之表献文尤爱异之三年六月辛未立为
皇太子五年受禅
延兴元年秋八月丙午皇帝即位太华前殿改皇兴五
年为延兴丁未宋人来聘九月壬戌诏在位及民庶进
直言壬午青州高阳人封辩聚党自号 齐王
州军讨平
之冬十月丁亥沃野统万二镇敕勒叛诏太尉陇西王 …… (第 1b 页)
四月戊戌钟离大水中山王英败绩而还六月
己丑朔诏有司准前式置国子立太学树小学于四门
秋八月己亥中山王英 齐王
萧宝夤坐钟离败除名辛 …… (第 47b 页)
志西讨大败于陇东退守岐州丙申诏诸州镇军元非
犯配者悉免为编户改镇为州依旧名称九月壬申诏
尚书左仆射 齐王
萧宝夤为西道行台大都督复抚军 (第 6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