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正一部
續道藏
孝敬旧庙亦令拆毁
    蕙田案周制七庙兼文武两世室而九故有
    九庙之说然称之曰世室犹非庙也复 中宗
    
于庙是矣而加以九庙之名奚为者耶况所
    谓九庙者止九室耳实一庙也混亲庙与功
    德而一之紊昭 (第 24a 页)
   右配享高宗庙庭少南西向以北为上
侍中谯国公桓彦范 侍中平阳郡公敬晖 中书令
兼吏部尚书濮阳郡公张柬之 特进博陵郡公崔元
炜 中书令南阳郡公袁恕已
   右配享 中宗
庙庭少南西向以北为上 (第 36b 页)
四字)
(监本脱如毛本误女)
率惟节传故殷礼能升配天享国久长(久长字误倒)
天寿节疏言天至以威○则知 中宗
高宗之属身是也 (第 8a 页)
  (以汤孙之将正谓此时设祭之君诸侯来扶助之/则此时祭者当是中宗子孙而云汤孙者中宗之)
  (飨此祭由汤之功故本言之虽中宗/子孙亦是汤远孙故亦得言汤孙也)
  辩说详此诗未见其为祀 中宗
而末言汤孙则亦
  祭成汤之诗耳序但不欲连篇重出又以中宗商
  之贤君不欲遗之耳 (第 73b 页)
 而为盗不欲则藏富于民民富而礼义附焉孰甘弃身
 于不义故曰虽赏之不窃 张子曰欲生于不足
 欲生于不足此与庄说虽非正意而可相发 明 乐
 天
斋翼注曰康子之问在弭盗以法夫子之对在弭
 盗以心 大全辩卓庵张氏曰北魏主问秘书令高
 祐曰何以止盗对 (第 27b 页)
 将帅卒徒 按翼注最是蒙引谓三军之师就在上

 人说言其将也殊欠 明 乐天
斋翼注曰怀字根悦
 字来最重 四书家训曰臣子弟不必拘定三军中
 人说 又曰利说秦楚利字以息兵言怀利利 (第 10a 页)
 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欲立之祖甲以王废
 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间故曰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也
 马传
肆祖甲之享国
 先 中宗
后祖甲先盛德后有过也王注(并史记注三十三)
文王受命惟中身
 中身谓中年受命谓受殷王嗣立之命郑注(诗 (第 23a 页)
 尔指中宗也(郑/笺)秩常也(毛/传)斯所犹言此处也(集/传)言汤
 有秩秩之常祜申锡后人于无穷而及于中宗之所
 也(诗/缉)此四句为第一节祀 中宗
而归本于汤者 (第 39b 页)
明中
 宗
能继汤之功而承其祜亦将祭求神之辞也载载
 之于樽也酤一宿酒也(说/文)酒用一宿而成者亦尚质
 也(古 …… (第 39b 页)
 之祜之及于斯所者也不当为助祭获福之效或又

 以助祭为得人降康为得天节解弥混家织帘斥为
 俗说之俑或不过也○尚书无逸篇周公曰在昔殷
 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
  (第 41b 页)
中宗
之享国七十有五年笺云 (第 41b 页)
中宗
殷王太戊汤之
 玄孙也有桑谷之异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表显之
 号为中宗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 (第 41b 页)
 汤孙之将将此恭恪焉耳矣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钖无疆及尔斯所既载清酤赉

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
眉寿黄耇无疆约軧错衡八鸾鸧鸧以假以享我受命
溥将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
尝汤孙之将
 诗序祀 中宗

 首节注甚明及尔斯所正言及汝 (第 23a 页)
中宗
(第 23a 页)
中宗
中兴
 夲于成汤故颂始烈祖
 酤与羹皆祭时所躬献者有次序存焉故下既载亦 (第 23a 页)
 牧衔剑徵之于柱以自刺同
乃官戒宗人命涤宰命为酒
 命涤注兼宗庙之埽除非也若黝垩丹漆则非前期
 十日所能办埽除事轻易举当包于官戒 中宗
人所
 命惟涤濯祭器耳前期十日始为酒故初成尤浊滓
 汁相将记曰缩酌用茅明酌也又曰盏酒涚于清汁
 献涚 (第 3b 页)
 焉是重吾不德也其令祠官致敬无有所祈由是观

 之经称 中宗
治民祗惧不敢荒宁高宗至于小大无
 时或怨祖甲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皆文所优
 为也经又谓兹四人迪哲厥 (第 33b 页)
  中宗嗣圣六年(己丑武后永昌元年)夏四月太后杀鄱阳公諲等
十二人(通鉴纲目)

  豫章书云諲谋迎 中宗
于庐陵故诛

  按纲目嗣圣二年三月 (第 3a 页)
中宗
已从庐陵迁房州

  明皇开元十五年(丁卯)张九龄为洪州都督(豫章书)
肃宗至德二载(丁酉)春二月江 (第 3a 页)
 皋官翰林修撰道官兵科给事中里贯未详
  (臣/)等谨案武宗正德十六年皋等奉使朝鲜颁世
  宗即位诏国王 李怿
命书局编其唱和之作为此 (第 31b 页)
  行事荀班与县令先党以渐补治设中外馆图珍
  奇画怪兽(汉樊毅修/西岳庙记)山莫尊于岳岳有五而华处
  其一人主庆兴必有其应故岱山石立 中宗
继统 (第 89a 页)
 韦昭度(京兆/人)     李廓(京兆/人)

 王徽(京兆/人)       李怿(京兆/人)
 颜元孙(真卿/伯父)     亢潮(京兆/人)
 王松(京兆/人)      王定(京兆人/第甲 (第 37a 页)
 使诏赐死后三年诏复官子钜鏻钜乾宁初为翰林
 学士从入洛终散骑常侍鏻至户部尚书(唐书/本传)
五代 李怿
京兆人少好学颇工文辞唐末举进士为秘书省
 校书郎集贤校理天成中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累
 迁尚书右承旨时 (第 81b 页)
 樱桃园 在禁苑之南又有东西葡萄园(贾/志)
 临渭亭 禁苑内苑有临渭亭(长安/志)景龙四年四月
 甲寅幸临渭亭修禊饮(旧唐书 中/宗
本纪) (第 55b 页)
 (千户子德伦三十三代德伦唐高祖武德九年改封/褒圣侯太宗贞观十一年诏侯家祭服玄冕朝会位)
 (同三品食邑一千户按此后世召孔氏子孙朝会之/始子崇基三十四代崇基 中宗
嗣圣十二年袭爵神)
 (龙元年制授朝散大夫陪祭朝会子燧之三十五代/燧之字藏晖玄宗开元二十七年改封文宣 (第 3b 页)
  典礼颁及朝鲜
嘉靖十六年翰林院修撰龚用卿户科给事中吴希孟
使朝鲜还言朝鲜素称恭顺较之诸夷不同而国家礼
遇其国亦未尝以夷礼待之迩者赍诏至彼其王 李怿
又能恪遵典礼敬事不违良可嘉尚请自今凡诏诰敕
谕事关礼制者宜使之一体知悉不必遣官但因其朝 …… (第 6b 页)
   高丽请改正逆迹

正德十四年二月诏令会典内改正高丽逆迹初高丽
国王王氏洪武间遇贼而绝陪臣李仁人擅立伪姓凡
几易矣国人得王氏裔瑶立之瑶复昏乱众推门下侍
郎李成桂立国事且请于朝鲜诏许之改名旦令徙居
汉城更号朝成桂与仁人本异族永乐间降祭海岳祝
文称成桂为仁人嗣而祖训条章亦载仁人及子成桂
今名旦者成桂子芳远奏辩太宗许令改正近所修大
明会典复注祖训于朝鲜国下且云李氏连弑四王贡

使市以归国王 李怿
上疏备陈世系本末及言始终无
弑逆迹乞为改正下礼部议以会典一书详载我朝制
度其事关外国是非嫌疑之间皆在 (第 14b 页)
  特弛冠裳国禁例

嘉靖十三年先是四夷贡使至京师皆有防禁五日一
出馆令得游观贸易居常皆闭门不出唯朝鲜国琉球
使臣防之颇宽已而亦令五日一出至是朝鲜国王
以五日之禁乃朝廷所以待西北而已为冠裳国耻
与之同因礼部以请诏其弛禁
  旌朝鲜忠顺
嘉靖二十四年朝鲜 …… (第 9a 页)
查考覆题奉圣旨是钦此
  朝鲜请封事例
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内该朝鲜国奏称嘉靖二十三
年十一月十五日国王 李怿
薨逝乞要将世子李峼
承袭父爵该本部题覆合照例请颁诏敕各一道并
妃例该纻丝四疋罗四疋西洋布十疋差内臣二 (第 35b 页)


赍捧前去敕封等因奉圣旨是钦此续该朝鲜国权署
国事李峘奏亲兄王李峼执丧过哀薨逝无子乞要承
袭该本部题覆合照前例请颁诏敕并纻丝等件差内
臣二员赍捧前去行礼等因奉圣旨是钦此嘉靖三十
六年十二月内该朝鲜国王 李怿
奏将长子李峼立为
世子事例覆题例该赏赐织金并暗花纻丝纱罗各四
表里该用内臣充正副使合行司礼监题请二员 …… (第 36a 页)
  正朝鲜国裔
正德十四年二月初高丽国王王氏洪武间遇弑而绝
陪臣李仁人擅立伪姓凡几易矣国人得王氏裔瑶立
之瑶复昏乱众推门下侍郎李成桂主国事且请于朝

诏许之改名旦令徙居汉成更号朝鲜成桂与仁人本
异族永乐间降祭海岳祝文称成桂为仁人嗣而祖训
条章亦载仁人及子成桂今名旦者成桂子芳远奏辨
太宗许令改正近所修大明会典复注祖训于朝鲜国
下云李氏连弑四王贡使市以归国王 李怿
上疏备陈
世系本末及四王始终无弑逆迹乞为改正下礼部议
以会典一书详载我朝制度其事关外国是非嫌疑之
(第 4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