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抚谕使
掌慰安存问采民之利病条奏而罢行之亦不常置建
炎元年上谓辅臣曰京城士庶自金人退师人情未安

可差官抚谕于是以路允迪 耿延禧
为京城抚谕使此
置使初意也是年八月又令学士院降诏且命江端友
等奉诏抚谕诸路其后李正民以中书舍人为江浙 (第 19b 页)
  传附录略具体但无志耳附录用五代史例也淳
  熙中上其书得直秘阁其所纪太简略未得为全
  书
建炎中兴记一卷
  陈氏曰 耿延禧

建炎日历五卷 (第 10a 页)
  刘泾(字巨济/简州人)     刘大中(真州/人)
  陈公辅(字国佐/台州人)    王禔
  汪待举(衢州/人)     叶颙(见/前)
   耿延禧       
谢伋
  徐度        许尹
  吴谦        苏简(眉山/人) (第 34b 页)
  王积翁(以上知歙州/)
  吕好问        叶三省
  傅其传        李 光
   耿延禧        
刘 珏 (第 24a 页)
 (城时今附见此但以崇天继序四字/为继天集统与杂书差不同当考)王以耿南仲主
 和议请与俱乃拜其子中书舍人延禧为龙图阁直
 学士与知东上閤门事高世则并为参议官 (耿延禧/
中兴记)
 (十六日出门是日臣南仲奏事内殿渊圣顾问康王/辟卿之子为官属不辞而往朕甚嘉之南仲奏曰臣) (第 22b 页)
 (虽此一子当国家艰难岂敢辞因泣下渊圣皇帝曰/宣回奏事如何臣南仲奏曰康王既往而臣子独宣)
 (回无此理退而奉御批 耿延禧
速宣回奏事臣南仲/缴御批奏之云康王为国出使臣之子不肖得奉左) (第 22b 页)
 (右幸也若独宣回臣何面目遂已案实录王请南仲/偕行上曰南仲老矣令其子 延禧
代行南仲奏臣老)
 (止有一子乞免行上曰姑令往渡至河即召/回矣据此 (第 23a 页)
延禧
所记似其饰说今不取)王府都
 监入内东头供奉官蓝圭康履黎楶西头供奉官杨
 公恕内知客修武郎韩公裔从世 …… (第 23a 页)
 金壬午执云杀之(汪伯彦建炎中兴日历云磁守宗/泽与王云有隙诬奏泽奉使卖国)
 (及是又以细作诬云都人承风旨作乱泽略不弹压/云恳泽甚哀泽弗顾及出遇害 耿延禧
中兴记云云)
 (至磁讦宗泽之诞泽憾因磁人之怨声言云果细作/将邀亲王入金磁人遂有杀云之谋宗泽遗事云公 …… (第 23b 页)
 (见此故谓云为细作也遗事与二书所记不同钦宗/实录全据泽遗事案泽虽与云不协然是时特不欲)
 (云奉王入金故邦人杀之而不救恐非以私憾故也/伯彦 延禧
与泽议论不同辞多毁泽今但云磁人杀)
 (云庶不/失实)朝廷闻金人渡河遣同知枢密事聂昌与耿 …… (第 23b 页)
 五军兵马甲子閤门祇候侯章自京师至传命尽起
 河北一路兵守臣自将时有使臣刘定亦持蜡书趣
 王入援且言京城且破王忧之命 耿延禧
草诏布之
 诸郡左副元帅宗维闻王在河北丙寅遣甲士三千
 人与签书枢密院事沙县曹辅赍诏书召王与诸将 …… (第 27b 页)
 初副元帅宗泽在磁屡乞会兵夺李固渡断敌归路
 众议不可泽自遣其将秦光弼等领兵走渡斩数百
 级获其赍粮 (耿延禧
建炎中兴记云时金寨据李固/渡宗泽屡乞会兵破之众议以为小而) …… (第 28a 页)
 (扬祖曰奉大元帅檄书保卫过河岂敢违王命而从/公乎即上马趋子城渡泽仓卒收聚民兵仅二千人)
 (踵扬祖后同日而至与泽遗事不同 耿延禧
中兴记/云上至大名河北守臣将兵渐集宗泽王麟兵不满)
 (三千人梁扬祖将邢州兵后至几万/人此足明泽先诸 …… (第 28b 页)

宗泽右军统领(去年十二/月丙戌)王去大名命青以所部屯柏
林镇青行至濮州需粮辱郡守蔺中谨濮人击杀之 (耿/延)
(禧
中兴记云青至濮州微服入欲杀守臣盖据中兴所/云非其实也汪伯彦中兴日历正月七日濮州申今月) …… (第 31b 页)
丙申以徽猷阁待制董耘为元帅府参议位 耿延禧

高世则上日赴军中谋议耘须城人也王在军中率与 (第 32b 页)
延禧
耘世则共饭夜设酒果延僚属不过一再行询问
古今治乱军中情实而已
初金人同抚谕使臣赍诏至南京取金帛权府事 …… (第 32b 页)
踰时矣士大夫信大金之有义而战士愤大金之不
还万一贾勇而前有伤和好耿南仲恐敌得书知王所
在力折之(此据 耿延禧
中兴记但 (第 43a 页)
延禧
记南仲语有云/自曹辅张澄之归敌方以不见大王为恨则)
(恐误盖澄此时未/至澶渊今不取)潜善怏怏乞进兵兴 (第 43a 页)
邦昌上王书称忽刘彦宗等/赍城中文字与吴幵莫俦俱至故知刘侍中即彦宗也)
(胡思改劝请状有案牍今参考修正 耿延禧
中兴记云/张邦昌至城外金谕以欲立之意邦昌求死不从曰康)
(王军中有文臣耿南仲武臣刘光世必竭力辅之赵氏 (第 38a 页)
之除)
(秘阁修撰河北民兵总管其实无一人一车也方且图/之耳逮帅府遣往开德乃旋用浩车制创造而终于败) (耿延禧
中兴记云宗泽权邦彦自南华入遇敌骑卒至/西将王孝忠死泽邦彦更士卒白布衫草履夜走姚鹏) …… (第 14b 页)
制战车五百两使民兵御之民兵弃车走为敌所/得以载城下所获金银归后建炎初河北寇皆泽麾下)
(溃卒也按伯彦 延禧
与泽议论不同词多毁泽又二人/所进书皆出于泽死之后恐未足信今以钦宗实录及)
(泽遗事参修战车事今/年九 …… (第 15a 页)
屯濮州
受泽节制(去年十二/月己丑)至是闻泽与敌战其亲兵皆惧且
怀乡土乃杀振分取军实散而北归振傅父也 (耿延禧/
中兴记)
(云振坠马死今从汪/伯彦中兴日历俟考)
癸卯吕好问权领门下省职事好问虽系新衔仍莅旧 …… (第 15a 页)
潜善建议/按中兴日历罢行在三月十三日癸卯)
(此时潜善在兴仁三月二十七日丁巳潜善乃至济州/实录误也盖 耿延禧
中兴记初不深考附此事于潜善)
(至济州之后而史臣遂因之是时耿南仲汪伯彦在/济州未知的是何人建此议今但 …… (第 15b 页)
师诇事为逻者所获捕以见权领尚书省王时雍(实录/以时)
(雍为权领三省盖承 耿延禧
所记之误)宗具言遣来状时雍以邦昌事告
之且补宗承信郎不受(实录作补修武郎恐误今从/汪伯彦日历 (第 27b 页)
耿延禧
中兴记)
归报时雍纵之宗得都城所印卖邦昌僣号文金人伪
诏邦昌伪赦文以归(钦宗实录云宗得邦昌伪号文金 …… (第 27b 页)
后宗自出京至兴仁府又自兴仁禀命而后来济)
(州必经涉旬馀则其离京师必在三月半间安得/有此画也盖汪伯彦 耿延禧
误记而史官又因之)转运
使黄潜厚闻之入见王哽咽不能语王问之潜厚曰二 …… (第 27b 页)
忠辞汪伯彦言潜善所部统领官知广信军张换有
将材乃命换节制兴仁府广济军军马换陕西人也潜
善持李宗书见王 (耿延禧
中兴记云王时雍所以告李/宗使语潜善者人莫得尽闻也潜善)
(至曹州引宗见上高世则欲与宗屏人语潜善随之潜 (第 28a 页)
善又引宗至臣南仲麟嘉堂臣 延禧
呼李宗语潜善亦)
(随之潜善退李宗后失所在或云为潜善所杀故或谓/潜善得王时雍书不知何等语惧李宗以告人 (第 28a 页)
耳按日)
(历绍兴中赵鼎尝以此事奏陈上曰不然当时措置皆/是潜善李宗见存自可问也然则宗未尝死特 延禧
怨) …… (第 28a 页)
(汪伯彦中/兴日历潜)
(善自河间初来已带待制误也按潜善是/时夺职未复今始还之当以实录为正)参议官 龙图
阁直学士耿延禧
为枢密直学士徽猷阁待制董耘为
徽猷阁直学士亲卫大夫明州观察使高世则为遥郡
承宣使随军转运使中大夫梁扬 …… (第 28b 页)
章以徇潜善延禧耘世则皆愤疾曰可)
(斩王曰且与送狱寻搜到丁顺所与章战袍头巾及丁/顺书简遂斩之人情大定 耿延禧
中兴记云侯章欲往)
(京城下道逢李宗宗具以事告章章走济州明言之三/军汹汹云事既如此而诸公别无措置此皆 (第 31b 页)
细作耳侯)
(章以先报事为功助三军鼓倡汪伯彦斩章以徇人情/大定二书所云与实录不同盖伯彦已诛章而诬之 延)
(禧
所云差/近事实) 宗泽自南华移屯临濮 閤门宣赞舍人
申彦臣自军前复还先是有勤王兵至咸平县敌人遣
使来 (第 31b 页)
院詹乂
罢从所请也先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孙觌令日下供
职 元帅府以檄书谕四方自京都受围不通朝命参
议官 耿延禧
高世则建请布檄诸路以定人心王然之 …… (第 8b 页)
延禧
面草檄以行 是日敌营始空其行甚遽以勤
王兵大集故也华人男女驱而北者无虑十馀万营中
遗物甚众秘阁图书狼 …… (第 9a 页)
崧/言于康王曰志同等虽各拥兵不相统一乞令听子崧)
(节制王承制除子崧宝文阁学士充参议官东南道都/总管 耿延禧
中兴记云子崧是除盖王有所闻并载淮)
(宁与翁彦国争长事二书不同按淮宁之盟以壬戌而/参议之除以甲子相距 …… (第 16b 页)
来上(愿已见二月甲申若/海已见正月丙午)书中
有言士大夫趋向者王悉焚之以安反侧而命愿等为
元帅府属官 (耿延禧
中兴记云吕好问为邦昌权门下/侍郎先遣弹蜡言围城中及朝廷短长监)
(察御史张所尤甚上命取蜡炬并举人所上 …… (第 17a 页)
害士大夫则非也今/略删润其语庶不失实)谍报京城见修守御之具王
曰果如此则诸道兵必人人争先以屠吾民乃命 耿延
草书贻诸道帅未得近京城已至城下者毋得趣入
又檄诸道二月六日以后所受伪诏文移等勿行 初
童贯自太原遁归 …… (第 17b 页)
意毋得擅发一人一骑入京城书后王亲批数语或命 耿延禧
代书焉遂以谢克家提举一行事务自济州还
京师趣办仪物 副元帅宗泽言敌骑渡绝已使人焚
河桥讫王乃檄两河诸 …… (第 22b 页)
卫尉卿忠厚持手书遗王
(汪伯彦中兴日历丁卯谢克家来归玉玺孟忠厚赍太/母手书至王受宝读书讫居二人以客礼 耿延禧
中兴)
(记云克家忠厚同赍大宋之宝来上按太母书中有百/辟建言请权听政之语则忠厚出京当在戊辰后不应) …… (第 25a 页)
(中综实录因之按仲综后知大宗正事而/卒伯彦所记字误今从 耿延禧
中兴记)昔晋安帝蒙
尘大将军武陵王遵承制行事今二帝北狩王不当即
位宜衣淡黄衣称制不改元下书诰四方参议 (第 25b 页)
耿延
高世则引唐肃宗故事折之仲综议屈会副元帅宗
泽言邦昌久在敌中范琼亦是草泽中起恐其阴与敌
结未可深信南京 …… (第 25b 页)
勋以五月离燕山府七月至南/京李纲建炎进退志中亦载此事与勋所录同史臣承)
(伯彦之书不深考耳二帝圣语见 耿延禧
中兴/记今年四月癸亥及七月丙辰所书可参考)仲综潞
恭宪王后滕康孝王宗旦子也(潞王元佐生平阳恭懿/王允 …… (第 26a 页)
郎宋彦通为右文殿修撰 元帅府以兵
马元帅显谟阁待制汪伯彦副元帅徽猷阁待制黄潜
善并为本阁直学士参议官 枢密直学士耿延禧
为龙
图阁学士徽猷阁直学士董耘落直字亲卫大夫明州
观察使高世则落阶官为越州观察使(中兴记伯彦等/迁职 (第 38b 页)
天子位焉此与肃宗即位灵武之事异矣)初议
年号黄潜善定为炎兴耿南仲曰此蜀年号也众皆服
遂为建炎议即位仪 耿延禧
以为必筑坛告天王然之
乃令有司筑坛于应天治门之左命王府记室参军滕
康作册告天撰文肆赦(汪伯彦中兴日历 (第 2a 页)
云册文系朱/胜非撰按绍兴日历滕康家自)
(陈乃康所撰/伯彦误记也)赦文诋斥围城士大夫有愤怒意王命
改定其叙邦昌事但云仍抑臣僚俾僣位号而已又 …… (第 2a 页)
云围城士大夫一切不问遂以南仲为礼仪使而 延禧
读册文时太常寺主簿张浚自京师驰至因以浚摄太
常少卿导引行事昧爽皇帝登坛寅受天命册文曰嗣
天子臣构敢昭 …… (第 2b 页)
敢不钦承尚祈阴相
以中兴于宋祚读册毕上南乡恸哭久之即位于应天
府治之正厅帘陛如殿仪耿南仲汪伯彦黄潜善 耿延
董耘高世则贺上讫陛殿侍立权尚书左仆射张邦
昌率百官称贺班退大赦天下命西京留守司修奉祖
宗陵寝罢青苗钱 …… (第 3a 页)
军节度使河北河
东宣抚使范讷为京城留守威武军承宣使鄜延路马
步军副总管刘光世为省视陵寝使元帅府参议官
图阁学士耿延禧
徽猷阁学士董耘越州观察使高世
则并提举万寿观留行在 (第 7a 页)
延禧
耘仍兼侍读宝文阁学
士赵子崧为延康殿学士知镇江府随军转运使集英
殿修撰梁扬祖为徽猷阁待制知扬州随军应 …… (第 7a 页)
(耿延禧
中兴记云张邦昌已复辟臣耿南仲奏臣素/拙得遭遇皇帝竭尽愚直惟靖康行遣蔡氏其徒实)
(繁必不利臣父子乞大 …… (第 9a 页)
人时尚书右
丞吕好问为上言若水之忠故有是命 资政殿学士
提举醴泉观路允迪龙图阁学士提举南京鸿庆宫兼 侍读耿延禧
为京城抚谕使副(熊克小历允迪等出使/在己亥 (第 16b 页)
耿延禧
中兴记)
(亦云初十日臣受敕充京城抚谕副今依日/历附初九日戊戌盖戊戌降旨己亥受命也) 修职郎
王伦特 …… (第 16b 页)
之令为台臣所劾也 (耿延禧
中兴记云漕臣闾邱升自/招民兵三千馀上遣屯濮州敌骑)
(至濮升能御之汪伯彦中兴日历亦/同不知何以坐不赴 (第 26a 页)
            宋 李心传 撰
建炎元年秋七月己丑朔温州观察使枢密院都承旨
王𤫙为河东经制使通直郎直秘阁傅亮为副使 诏
诸路常平司见在金银并起发赴行在 龙图阁学士
提举鸿庆宫兼 侍读耿延禧
知宣 (第 1a 页)
延禧
与李纲不协
自京城使还以父老乞去故有是命 朝请郎李积中 …… (第 1a 页)
(金人围洺州以知州王麟是童贯旧属官遂于城下呼/为王姑丈间其民心军民信之杀麟全家与此不同今)
(据 耿延禧
中/兴记修入)独馀统制官韩一在城中士珸至邯郸而
统制官李琮亦以兵会时金兵未退士珸夜半傅城下
力战破其 …… (第 5b 页)
意专以围城为言既而潘良贵又乞)
(分三等/诛罚) 观文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耿南仲龙图
阁学士新知宣州 耿延禧
坐父子主和并夺职仍以 (第 14a 页)

提举江州太平观用邓肃再疏也(日历南仲落职于/此日五月癸亥两)
(书之/盖误) 诏江宁府因军变走避官并 …… (第 14a 页)
初靖康之割两河也所为御史独
建言以蜡书募河朔民兵入援士民喜故所之声满河
(所募兵事见去年十一月己丑 耿延禧
中兴记云有/使臣杨刚中赍蜡书募兵河北者乃张所建言委刚)
(中兄弟起兵初不受帅府节制起民兵帛书末云招集 …… (第 27b 页)
差劄子系何㮚张所总领其后止募得五百人)
(妄称万人皆以诸山水寨保聚民兵姓名收为虚数钱/关子所存无几按 延禧
伯彦皆与李纲异论者恐未必)
(然姑附/此俟考)亮西人习古兵法纲与语谓可为大将即奏用
之上犹以亮前疏为 (第 28a 页)
            宋 李心传 撰
建炎二年夏四月甲寅朔磁州统制官赵世隆以所部
诣宗泽降世隆本磁州书佐泽在磁以为中军将泽既
去磁以州事付兵马钤辖李侃金人围磁州急州有禁
兵有民兵民兵甚众禁兵恐其势盛将校郭进乃作乱
世隆与进谋遂杀侃以通判赵子节权州事 (耿延禧
建/炎中兴记) (第 1a 页)
即可钤已死恩例不可得也崇宁以来随龙恩例
太厚朕即位之初惟潜藩旧人量予推恩元帅府官吏
亦未尝沾及黄潜善 耿延禧
高世则辈屡以为言朕尝
谓潜善曰此例一开他时人人援引卿亦不能裁制矣
其事遂已 初滁濠镇抚使刘纲屯建康府 (第 9b 页)
郎 诏朝请郎 耿延禧
复龙图阁学士中书舍人程俱
言京城之陷咎由 (第 4b 页)
延禧
父子专以和议阻天下勤王之
兵二圣未还艰危未济而乃起自废放尽还旧职何以
慰天下之公议诏 (第 4b 页)
延禧
复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
观 宝文阁直学士赵子栎提举万寿观 责授汝州
团练副使陈宥复昭宣使贵州防御使 (第 4b 页)
 言者论淮南多闲田而耕者尚少今安抚镇抚使陈
规措置屯营田深得古者寓兵于农之意望仿其制下
之诸路诏湖北江东西浙西屯田令帅臣刘宏道韩世
忠李回刘光世措置都督府总治 诏都转运使移司
常州
进士汪大圭张致平伏阙上书论时事三省言靖康初
曾因奸臣鼓唱太学诸生伏阙致京城纷扰理当惩戒

乙卯诏近年未尝因言责人惟伏阙事不可不戒可令
临安府挟归本贯大圭徽州人致平成都人也 徽猷
阁待制 提举江州太平观耿延禧
(第 20b 页)
龙图阁直学士延
上疏自讼为蔡京徒党王宾邓肃所攻故有是命
丙辰庆远军节度使醴泉观使邢焕薨于行在上将临
其丧言者以为驻跸 (第 20b 页)
知处州 耿延禧
试尚书刑部侍郎既而言者奏 (第 3b 页)
延禧

当用罢之权刑部侍郎苏迟权工部侍郎(日历九月庚/辰苏迟权刑)
(部侍郎疾速赴行在十月戊子苏迟权刑部 …… (第 3b 页)
诏以
江西湖南度牒二百道左藏银五千两饷潜军至是复
有此命 诏观文殿大学士汪伯彦端明殿学士董耘
梁扬祖 龙图阁直学士耿延禧
保静军承宣使提举万
寿观高世则编类元帅府事迹以付史馆用祠部员外 (第 17a 页)
至是遂申命之似法原诸子亦以劳进秩二等而吴璘
杨政优异推恩者不与焉
庚寅处州雄节卒陈转特补保义郎时守臣 耿延禧
简 …… (第 10b 页)
兵以备调发而军士谢绍叶新言即敌至斩 延禧
以顺
番为转所告论死故录之
辛卯上谓辅臣曰韩世忠近以鲟鱼鲊来进朕戒之曰
朕艰难之际不厌菲食卿当立功报 (第 11a 页)

 吏部尚书孙近等乞依宰执例裁减俸给不许已而
台谏近戚诸大将相继有请上悉以不允答之 诏龙
图阁待制 耿延禧
端明殿学士董耘保静军承宣使高
则帅府旧僚令所在州各赐田五顷言者论其不可遂 (第 6a 页)
王云行李中有短项头巾百姓知其果叛上曰云死后
宗泽方遣客司赍两顶番头巾来云得之云行李中是
耿延禧
高世则皆在坐云亦孜孜为国岂可诬蔑以
此又言黄潜善遣张宗入京密结王时雍上曰此事亦
不然黄潜厚一日骤来见 (第 21a 页)
要之一切从百姓安便而已百姓安便乃是上皇之意
(执中党籍馀官/第七十五人) 龙图阁直学士 提举江州太平观
耿延禧
卒于温州以元帅府属官特赠龙图阁学士赐
其家银帛二百匹两
甲寅秦桧入见命坐赐茶 江西都转运使赵子淔言 (第 14a 页)
不遗馀力然岂知人臣遭变夫岂得已上曰
卿是时独不推戴异姓围城中人自然不容愿曰桧非
独是时不肯雷同宣和间 耿延禧
为太学官以其父在 …… (第 7a 页)
东宫势倾一时士皆靡然从之以徼后福独桧守正虽 延禧
倾害略不为之易节桧曰臣尝闻范仲淹与其友
书云致意某官为渠作东宫官不敢通书惟圣主于忠
义之臣与夫失节之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