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總義類
地理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政首(宋史本传/)
唐璘字伯玉古田人绍定间知晋陵县邻州田讼
至有泣愬诸使愿送晋陵可否者(宋史本传/)
史能之 字子善四明人咸淳初知常州撙节浮费
以浚后河三百馀里民赖其利重修郡志义例精
审为世所称(常州府 (第 35b 页)
唐璘字伯玉古田人绍定间知晋陵县邻州田讼
至有泣愬诸使愿送晋陵可否者(宋史本传/)
史能之 字子善四明人咸淳初知常州撙节浮费
以浚后河三百馀里民赖其利重修郡志义例精
审为世所称(常州府 (第 35b 页)
浚常州后河(初崇宁元年知常州朱彦浚后河未/几复塞淳熙十三年林寔继之重浚)
(河复故道袤三百丈阔三十丈深五尺/后继寔者 史能之 林祖洽俱再加修浚)
浚列塘置闸(常州府/所属)
重浚运河(时董其事者武进丞/韩隆胄尉秦膺刚也 (第 16b 页)
(河复故道袤三百丈阔三十丈深五尺/后继寔者 史能之 林祖洽俱再加修浚)
浚列塘置闸(常州府/所属)
重浚运河(时董其事者武进丞/韩隆胄尉秦膺刚也 (第 16b 页)
(于朝创名忠卫军置砦/以居截上供米以赡之)颜耆仲(绍定间知江阴军莅/政公勤百废具举当)
(时称其政平讼/理千里如春) 史能之(咸淳中知常州不数月州治/清理撙浮费以浚河三百馀)
(里民赖/其利) 姚訔(知常州先是元巴延兵至知州王宗朱/遁通判王虎臣以城降既而都统刘师)
(勇等复拒守推訔为守城数月 (第 20b 页)
(时称其政平讼/理千里如春) 史能之(咸淳中知常州不数月州治/清理撙浮费以浚河三百馀)
(里民赖/其利) 姚訔(知常州先是元巴延兵至知州王宗朱/遁通判王虎臣以城降既而都统刘师)
(勇等复拒守推訔为守城数月 (第 20b 页)
史蒙卿(咸淳元年进士调官江阴军教授蒙卿为学淹博著书立言一以朱熹为法寓居临海志)
(高行卓有清静集及小学缉珠行于世)
史能之(咸淳中知常州不数月州治清理撙浮费以浚河三百馀里民赖其利) 史隽之(绍定初知江阴军三年冬李全枭鸣蚁聚恣为陆梁直抵海陵江阴控带长江联淮接海) (第 8a 页)
(高行卓有清静集及小学缉珠行于世)
史能之(咸淳中知常州不数月州治清理撙浮费以浚河三百馀里民赖其利) 史隽之(绍定初知江阴军三年冬李全枭鸣蚁聚恣为陆梁直抵海陵江阴控带长江联淮接海) (第 8a 页)
下卷中今因地附编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也知法供无穷尽
试问禅师得饱无
报恩 (史能之 咸淳毗陵志感慈寺本显庆寺一名报/恩在武进县东八里唐显庆中建宋元祐三年)
(胡右丞宗愈/请为坟刹)井 (第 25a 页)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也知法供无穷尽
试问禅师得饱无
报恩 (史能之 咸淳毗陵志感慈寺本显庆寺一名报/恩在武进县东八里唐显庆中建宋元祐三年)
(胡右丞宗愈/请为坟刹)井 (第 25a 页)
史次秦
史用之 史子申 史泳 史隽之
史岩之 史显祖
史能之 史蒙卿
史扶 史寅仲
氏族典第三百九十九卷
史姓部汇考
《唐书》《宰相世系表》
史氏 ……,引嫌丐祠,遂以直华文阁知婺州,提举崇禧观。里居绝口不道时事。卒,年八十。五子,长肯之,终刑部郎官, 能之 、有之、胄之俱进士。
史弥宇
按《万姓统谱》:弥宇,字清叔,忠定公从子。宁宗时,知武冈军,始行乡饮酒 ……无恐,迁大理丞兼知扬州,权淮南运判。
史显祖
按《钱塘县志》:显祖,工人物山水。端平间,画院待诏。 史能之
按《万姓统谱》: 能之, 咸淳中知常州,州治清理,撙浮费以浚河,民赖其利。
史蒙卿
按《万姓统谱》:蒙卿,咸淳元年进士,调官江
史用之 史子申 史泳 史隽之
史岩之 史显祖
史能之 史蒙卿
史扶 史寅仲
氏族典第三百九十九卷
史姓部汇考
《唐书》《宰相世系表》
史氏 ……,引嫌丐祠,遂以直华文阁知婺州,提举崇禧观。里居绝口不道时事。卒,年八十。五子,长肯之,终刑部郎官, 能之 、有之、胄之俱进士。
史弥宇
按《万姓统谱》:弥宇,字清叔,忠定公从子。宁宗时,知武冈军,始行乡饮酒 ……无恐,迁大理丞兼知扬州,权淮南运判。
史显祖
按《钱塘县志》:显祖,工人物山水。端平间,画院待诏。 史能之
按《万姓统谱》: 能之, 咸淳中知常州,州治清理,撙浮费以浚河,民赖其利。
史蒙卿
按《万姓统谱》:蒙卿,咸淳元年进士,调官江
友,次年魁天下,岁在癸未适,又三十年形胜之助,孰谓不可信乎。淳熙十三年,太守林祖洽重浚。咸淳元年太守 史能之
重浚。明成化八年,知县熊翀重浚。万历九年,郡守穆炜以堪舆家言凿去八字尖,循曲折以合运河。崇祯末年,杨
芳修建后堂、川堂及寅宾馆。馀如旧。县丞署 在正堂东。
主簿署 在正堂西。
典史署 在正堂东,宋淳祐中 史能之 为县尉建尉厅。元至元丙子迁西排湾,庚辰移置状元坊内,别置县尉司于石幢门外。
东察院 在府治东澄清坊内
主簿署 在正堂西。
典史署 在正堂东,宋淳祐中 史能之 为县尉建尉厅。元至元丙子迁西排湾,庚辰移置状元坊内,别置县尉司于石幢门外。
东察院 在府治东澄清坊内
为三。乌沙既塞,八字复因改河凿去,惟白云尖仅存。
宿凤亭 在外子城东北隅兴贤巷北亭前,古柏苍翠。郡守 史能之 建,取杜子美香叶终经宿鸾凤句为名。今废。
临川里 以王伯㒜自临川来居此,今坊额尚存。
异僧心经碑 旧
宿凤亭 在外子城东北隅兴贤巷北亭前,古柏苍翠。郡守 史能之 建,取杜子美香叶终经宿鸾凤句为名。今废。
临川里 以王伯㒜自临川来居此,今坊额尚存。
异僧心经碑 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