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遵博纳芝为内殿承制以贼入定西城颖沁萨勒等清
野力战坚多克重伤故也
十二月丙寅朔分命辅臣祈雪 三班奉职 李概
贷死 …… (第 11b 页)
免除名追二官勒停坐殴盗裤递卒死大理寺当 概公
罪绞特贷之 诏应台察事已奏虽经恩不原
丁卯环庆路经略司言蕃官朗布以功迁四官乞换本
族巡检诏朗布为本族 (第 12a 页)
书郎神
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皆肃然动容崔生堂堂
之猊亦当无愧裴子乎皇建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与
赵郡 李概
为莫逆之友概将东还赡遗之书曰仗气使
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
过也赡患气兼性迟重虽 (第 28a 页)
  闵 元(南昌人通山知县)汪 浔(丰城人)李 勤(丰城人教授)

涂 旦(丰城人)徐 元(丰城人)孙 蔓(丰城人枣阳知县)虞 书
(丰城人教谕)黎 芳(丰城人学正) 李 概(丰城人裕之子顺天中式知州)
李 望(丰城人顺天中式教谕)白 璧(进贤人教授)杨 显(进贤人顺德知
县)
徐 瓘(进贤人)李 镗( (第 50a 页)
 徐应南(衡阳人/) 唐宗元(靖州人/) 周启大(应城人/)
 汪之汸(黄冈人/) 范 钟(临湘人/) 郭 嵩(潜江人/)
 熊兆祥(蒲圻人/)  李 概(江陵人/)
 程学颜(孝感人/)
 熊 坦(兴国人/) 周 禧(蕲州人/) 陈宗德(靖州人/)
 谭 位(武陵人 (第 43a 页)
  ︹名宦︺︹唐︺南承嗣(范阳人霁云子也为思州别驾赐绯/鱼袋服忠思孝不替负荷时巡夜郎)
(牂牁恩/惠最著)︹明︺崔彦俊(新建人永乐中知府时方草创/抚绥流亡政教维新在任十八)
(年纂修/府志)檀凯(池州人永乐中初改思州宣慰司为/府凯为通判府无属县所辖止四长)
(官司民皆夷獠不晓法禁凯绥靖得宜人咸感悦/宣德元年秩满当迁相率走阙下乞留宣宗嗟叹)
(命增二/秩复任)贺让(衡山人宣德初知思州府抚驭有方/民蛮安堵告归无长物郡人至今祠)
(祀/之)郑泰(平溪卫指挥使景泰中红苗率众万馀攻/卫城泰集众防守外援不至贼兵布满山)
(谷泰悉令男子凭城拒战妇人则假以衣冠张军/势贼用棚车为穴城计泰括城中铜器制为巨炮)
(十馀潜以修绠系其车守陴者鼓噪引/绠车覆而炮亦发杀贼无算城赖以全) 李概(丰城/人正)

(第 42a 页)
丨隋书经籍志献帝丨丨𡊮晔撰汉魏丨丨孔舒元)
(撰宋丨丨王琰撰齐丨丨吴均撰三十国丨丨萧万撰战国丨丨 李概
撰楚汉丨丨陆贾撰吴越丨丨赵晔撰九州丨丨司马彪撰)
(栖凤丨丨臧严撰十六国丨丨崔鸿撰百官丨丨王秀道撰宋 (第 18b 页)
   钱生楚州
庆历中司法参军钱某赴任处州夜梦至一厅与祖考
同席坐忽见一人以绯抹额召钱某作鬼官荅云已授

处州司法矣乃固请其祖厉声曰更候十四年应曰若
更十四年自当往楚州矣梦觉恶之后为发运马仲甫
所举充楚州排岸而卒时正十四年矣(国/史)
    李概
斫足
濮州李植与弟概赴省试一夕梦奏名将出同榻而寐
概忽惊叫植问之曰梦人以刀斫其足觉犹微痛明日
概预奏 (第 12b 页)
将,转尚书吏部郎中,免,天统末加骠骑大将军,就拜银青光禄大夫。武平三年卒,赠大理卿,谥曰文。

李概


  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北齐书·崔瞻传》:与 李概
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

崔昂

  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魏光州刺史挺孙,天平末,
一卷,晋吕静《韵集》一卷,北齐阳休之《韵略》一卷,唐僧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钮图》一卷。以上均马国翰辑 。宋李概
《音谱》一卷,《声谱》一卷,唐孙愐《唐韵》二卷,唐颜真卿《韵海镜源》一卷,唐李舟《切韵》一卷。以上均
梁有《文章音韵》二卷,王该撰;又《五音韵》五卷。亡。《韵略》一卷,杨休之撰。《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 李概
撰。《纂韵钞》十卷, 《四声指归》一卷,刘善经撰。《四声》一卷,梁太子少傅沈约撰。《四声韵略》十三卷,夏侯咏撰。《音谱》四卷, 李概
撰。《韵英》三卷,释静洪撰。《通俗文》一卷,服虔撰。《训俗文字略》一卷,后齐黄门郎颜之推撰。《證俗音 ……齐典》五卷,王逸撰。《齐典》十卷, 《三十国春秋》三十一卷,梁湘东世子萧万等撰。《战国春秋》二十卷, 李概
撰。《梁典》三十卷,刘璠撰。《梁典》三十卷,陈始兴王咨议何之元撰。《梁撮要》三十卷,陈征南咨议阴僧仁 ……撰。《晋书鸿烈》六卷,张氏撰。《宋中兴伐逆事》二卷, 《宋拾遗》十卷,梁少府卿谢绰撰。《左史》六卷, 李概
撰。《魏国统》二十卷,梁祚撰。《梁帝纪》七卷,
《梁太清录》八卷, 《梁承圣中兴略》十卷,刘仲威撰。 ……, 《敦煌实录》十卷,刘景撰。《十六国春秋》一百卷,魏崔鸿撰。《纂录》一十卷, 《战国春秋》二十卷, 李概
撰。《汉赵记》十卷,和苞撰。《吐谷浑记》二卷,宋新亭侯段国撰。梁有《翟辽书》二卷,《诸国略记》二卷,
, 孙寿《魏阳秋异同》八卷, 《魏武本纪年历》五卷, 王隐《删补蜀记》七卷, 张勃《吴录》三十卷,  李概《
左史》六卷, 胡冲《吴朝人士品秩状》八卷,
又《吴历》六卷, 虞禹《吴士人行状名品》二卷, 虞溥
,《群玉典韵》五卷〈段弘〉,《文章音韵》二卷〈王该〉,《韵略》一卷〈阳休之〉,《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 〈李概〉
,《纂韵抄》十卷,《四声指归》一卷〈刘善经〉,《四声》一卷〈沈约〉,《四声韵略》十三卷〈夏侯咏〉,《韵篇》十三卷〈赵氏〉,《音谱》四卷 〈李概〉
,《韵英》三卷〈释静洪〉,《切韵》五卷〈陆慈〉,《音韵》二十卷〈萧钧〉,《唐韵》五卷〈孙愐〉,《韵铨 ……十国春秋》三十卷〈萧方等撰,起汉建安,讫晋元熙〉,《三十国春秋》一百卷〈武敏之〉,《战国春秋》二十卷 〈李概〉
,《吴越备史》十五卷〈宋范坰林禹记钱氏事〉,《忠懿王勋业志》三卷〈钱俨〉,《钱氏戊申英政录》一卷〈钱
二卷,王该撰;又《五音韵》五卷。亡。
《韵略》一卷。〈注〉阳休之撰。
《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注〉 李概
撰。
《纂韵钞》十卷。
《四声指归》一卷。〈注〉刘善经撰。
《四声》一卷。〈注〉梁太子少傅沈约撰。四声韵略》十三卷。〈注〉夏侯咏撰。
《音谱》四卷。〈注〉 李概
撰。
《韵英》三卷。〈注〉释静洪撰。
《通俗文》一卷。〈注〉服虔撰。
《训俗文字略》一卷。〈注〉后齐
五卷。
《文章音韵》二卷。〈注〉王该。
《韵略》一卷。〈注〉阳休之。
《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注〉 李概。
《纂韵抄》十卷。
《四声指归》一卷。〈注〉刘善经。
《四声》一卷。〈注〉沈约。
《四声韵略》十三卷。〈注〉夏侯咏。
《韵篇》十三卷。〈注〉赵氏。
《音谱》四卷。〈注〉 李概。
《韵英》三卷。〈注〉释静洪。
《切韵》五卷。〈注〉陆慈。
《音韵》二十卷。〈注〉萧钧。
《唐韵》五
段弘。
《文章音韵》二卷。〈注〉王该。
《韵略》一卷。〈注〉阳休之。
《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注〉 李概。
《纂韵抄》十卷。
《四声指归》一卷。〈注〉刘善经。
《四声》一卷。〈注〉沈约。
《四声韵略》十三卷。〈注〉夏侯咏。
《韵篇》十三卷。〈注〉赵氏。
《音谱》四卷。〈注〉 李概。
《韵英》三卷。〈注〉释静洪。
《切韵》五卷。〈注〉陆慈。
《音韵》二十卷。〈注〉萧钧。
《唐韵》五
十国事。
《三十国春秋》钞二卷。
《三十国春秋》一百卷,〈注〉武敏之撰。
《战国春秋》二十卷,〈注〉 李概
撰。
《右霸史》上三十四部五百一十卷。

《吴越备史》十五卷,〈注〉宋朝范坰林禹撰,记钱氏据有吴越事
荀仲举
按《北齐书·荀仲举传》:仲举,字士高,颍川人,世江南。仕梁为南沙令,从萧明于寒山被执。长乐王尉粲甚礼之。与粲剧饮,齧粲指至骨。显祖知之,杖仲举一百。或问其故,答云:我那知许,当是正疑是麈尾耳。入馆,除符玺郎。后以年老家贫,出为义宁太守。仲举与赵郡 李概
交款,概死,仲举因至其宅,为五言诗十六韵以伤之,词甚悲切。世称其美。
荀士逊
按《北齐书·荀士逊传》
悬隔,晚相逢遇,分好遂深。孝琬灵榇言归,二人送于郊外,悲哭悽恸,有感路人。
《荀仲举传》:仲举与赵郡 李概
交款,概死,仲举因至其宅,为五言诗十六韵以伤之,词甚悲切。世称其美。《崔㥄传》:㥄子瞻,除给事黄门侍郎。与赵郡 李概
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
,莫使弦响绝。子直少有令问,悆欲其善终,故以讽焉。
《北齐书·崔㥄传》:㥄子瞻除给事黄门侍郎。与赵郡 李概
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
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儿,亦当无愧裴子。皇建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与赵郡 李概
为莫逆之友。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瞻 ……荀仲举
按《北齐书·文苑传》:仲举,字士高,颍川人,世江南。仕梁为南沙令,从萧明于寒山被执。长乐王尉粲甚礼之。与粲剧饮,齧粲指至骨。显祖知之,杖仲举一百。或问其故,答云:我那知许,当是正疑是麈尾耳。入馆,除符玺郎。后以年老家贫,出为义宁太守。仲举与赵郡 李概
交款,概死,仲举因至其宅,为五言诗十六韵以伤之,词甚悲切。世称其美。
箫悫
按《北齐书·文苑传》: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