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時令類
目錄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劭撰)古异记二卷 卓异记一卷(唐陈/翱撰)续卓异
记一卷(唐裴紫/芝撰)广卓异记三卷(宋朝乐/史撰) 周子良
冥通录
三卷(记梁隐 (第 48b 页)
周子良/
与神仙感应事)补江总白猿传一卷(记梁欧阳/纥要事) (第 48b 页)
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水)
(还/之)
墨书请雨(增梁陶弘景请雨词序乙未夏六月旱不雨/积句与 周子良
共作词朱书青纸于静中奏) …… (第 40a 页)
(则飒然风生巡酒之间客有寒色遂命撤去明皇/亦尝差中使取看爱而不受曰此龙皮扇子也)
九成宫(原 元和
志九成宫在麟游县西一里即隋文帝/所置仁寿宫至贞观五年复修旧宫以为避暑)
(之所改名九成宫王维敕借岐王 (第 42a 页)
 年也甲午者十三年也案隐居天监七年东游海岳

 权驻会稽永嘉十一年始还茅山十一年乙未岁其
 弟子 周子良
仙去为之作传即十一十三年正在华
 阳矣此铭后又有题丹阳尉山阴宰数字及唐王
 瓒诗字画亦类似瘗鹤但笔势 (第 17b 页)
 弘景著书不称建元直以甲子纪岁今此铭曰壬辰

 曰甲午壬辰梁天监十一年甲午十三年也弘景以
 天监七年游海岳住会稽及永嘉至十年还茅山十
 二年弟子 周子良
化去弘景为作传即十一年在华
 阳可知也董逌书跋载南阳张壆所记云瘗鹤铭今
 存于焦山凡文章句读之可识及 (第 25b 页)
   志一作三卷崇文总目阙

独异记十卷
续卓异志一卷
传奇三卷
大唐奇记十卷
纂异记一卷 周子良
冥通录三卷
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谨按郡斋读书志云崇文目以为唐人恶欧阳 (第 2b 页)
 壬辰曰甲午壬辰梁天监十一年甲午十三年也弘
 景以天监七年游海岳住会稽及永嘉至十年还茅
 山十二年弟子 周子良
化去弘景为作传即十一年
 在华阳可知也董逌书跋载南阳张壆所记云瘗鹤
 铭今存于焦山凡文章句读之可识及 (第 10b 页)
   瘗鹤铭(天监十三年/)

顾宁人金石记云今在丹徒县焦山下刻于崖石辍耕
录云须潮落方可摹故罕得其全文者欧阳文忠公以
旧记称王羲之书为非又疑顾况号华阳真逸而此书
类颜太师沈存中则真以为况黄长睿东观馀论谓陶
弘景尝居华阳故自号华阳隐居弘景著书不称建元
直以甲子纪岁今此铭曰壬辰曰甲午壬辰梁天监十
一年甲午十三年弘景以天监七年游海岳住会稽及
永嘉至十年还茅山十二年弟子 周子良
化去弘景为 (第 33b 页)
  县(在泰州东南晋义熙中置/属海陵郡宋齐因之后废)安宜旧县(在宝应县/西南汉置)
(平安县晋废萧齐置安宜县梁移阳平郡来治大/宝元年侯景改阳平为北兖州其地寻入北齐陈)
(太建五年吴明彻北伐克阳平郡十一年复入于 周元和
志安宜本汉平安县上元三年于县得定) …… (第 24a 页)
 ︹关隘︺钞关(在江都县南门外为水/陆要冲有关差驻剳)万寿镇巡司(在江/都县)
(东四十里韩家沙明洪武初置又归仁镇在县东/八十里青草沙亦明初置巡司成化中移驻便益)
(河/口)瓜洲镇巡司(在江都县南四十里江滨 元和
志/昔为瓜洲村盖扬子江中之沙碛)
(也沙渐涨出状如瓜字遥接扬子渡口自唐开元/以来渐为南北襟喉之处九域 (第 31a 页)
陵周公墓俱在咸阳/诸志从之其实非也)太公墓(在咸阳县东北礼/记檀弓太公封于)
(营邱比及五世皆反葬于 周元和
志墓在县东北/十里寰宇记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通志在文王陵)
(东/北)杜伯墓(在长安县南水经注沈水西北流 (第 62a 页)
历日启丨丨所丨/弦望既符邓平之言锱铢皆)
(合/)青纸奏(陶弘景请雨词注夏六月旱不雨积旬隐居与/道士 周子良
共作词朱书丨丨于静中丨之)云咸奏
(蔡景历答陈武帝书丨丨斯丨/自辍巴渝把梓方雕岂盻樗栎)承云奏(庾信 (第 28a 页)
  瘗鹤铭今在丹徒县焦山下刻于崖石辍耕录云须
潮落方可模故罕得其全文者欧阳文忠公以旧记
称王羲之书为非又疑顾况号华阳真逸而此书类
颜太师沈存中则真以为况黄长睿东观馀论谓陶
弘景尝居华阳故自号华阳隐居弘景著书不称建
元直以甲子纪岁今此铭曰壬辰曰甲午壬辰梁天
监十一年甲午十三年也弘景以天监七年游海岳

住会稽及永嘉至十年还茅山十二年弟子 周子良
化去弘景为作传即十一年在华阳可知也董逌书
跋载南阳张壆所记云瘗鹤铭今存于焦山凡文章
句读之可识及点画 (第 18a 页)
 名此又可證云壬辰岁梁天监十一年也甲午者十
 三年也按𨼆居天监七年东游海岳权驻会稽永嘉
 十一年乙未岁始还茅山其弟子 周子良
仙去为之
 作传即十一年十三年正在华阳矣后又有题丹阳
 尉江阴宰数字当是效陶书故题于石侧也王逸少 (第 9b 页)
岁葬于朱方壬辰当天监十一年甲午则其
十三年也隐居以天监七年游海岳住会稽来永嘉至
十年还茅山十二年弟子 周子良
仙去贞白作传即十
一年在华阳此其可知也或曰茅山碑前一行贞白自
书与今铭甚异则不得为陶𨼆居所书然华阳 (第 27b 页)
    卷论诸史诸子诸集附以赵明诚金石录洪

    适隶释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古碑陶弘景
    子良
冥通记训诂以别教之书缀之卷末示
    外之之意焉生于古音古训皆考究淹通引
    据精确不为无稽臆 (第 1b 页)
罕闻也水经注并载二事而曹娥独著岂非以碑
有三绝之称为人所宝爱故耶
  冥通记
冥通记乃陶贞白记其弟子 周子良
得仙之事首撰周传
后并周疏与诸真问答之语六朝人手吻奥别聊为疏之
投永宁令陆襄陆仍送憩天师治堂而 (第 77b 页)
子良
已寄治内
住按道家以符法禁治鬼神故名其所居为治刘敬叔 …… (第 77b 页)
未申酉岁乃更议
勿令小儿辈逼坛靖注门是前中隔閤静屋及坛在閤
外按靖即静坛与静皆道家奉经脩事之处
于时 子良
□屐横在床前○□洛官切聚也择也此似
是脱屐之意用□字不知何义恐是二屐交搭故为聚
意也
细书一大度麻纸 (第 79a 页)
如斗蠕蠕而动遂填其坑肉随填
而出丰惧弃经宿肉长塞于庭兄弟奴婢数日悉暴卒
惟一女子存焉陶隐居冥通记仙人 周子良
见天西北
有物长数十丈青赤色首尾等大状似虹蜺张理禁言
名玄霞之兽或呼水母九六之灾显矣

  飞沙伏火 (第 40a 页)
  萧太傅东耕祝文(梁江淹/)
敬祝先穑曰摄提方春黍稷未华灼烁发云照耀开霞
地煦景暧山艳水波侧闻农政实惟民天竞秬献岁务
畎上年有渰疏润兴雨导泉崇耕巡索均逸共劳命彼

倌人税于青皋羽旗衔蕤雄戟耀毫呈典缁耦献礼翠
坛宜民宜稼克降祈年愿灵之降解佩停銮神之行兮
气为軷神之坐兮烟为盖使嘉谷与玄鬯永争光而无
沬哉
  请雨词(陶弘景/)
华阳隐居陶弘景道士 周子良
词窃寻下民之命粒食
为本农工所资在于润泽顷亢旱积旬苗稼焦涸远近
嗷嗷曕天雀息百姓祈请永无感降伏闻雨水 (第 3a 页)
    (自奏明旦周向家云今日中当雨尔旦天清/赤热了无雨意至禺中周来入岭至上便见)

    (风云卒起未达隐居间于路便雨/得好溜唯在一山周回左右耳)
华阳隐居陶弘景道士 周子良
词窃寻下民之命粒食
为本农工所资在于润泽顷亢旱积旬苗稼焦涸远近
嗷嗷瞻天雀息百姓祈请永无感降伏闻雨水 (第 43b 页)
   跋旧本瘗鹤铭
铭在润州焦山下刻于崖石久而崩摧覆压故不复得
其全文欧阳文忠公以旧记称王羲之书为非又疑顾
况号华阳真逸而此书类颜太师沈存中真以为况至
董𨔁书跋则谓陶弘景尝居华阳故自号华阳隐居弘
景著书不称建元直以甲子纪岁今曰壬辰曰甲午则
壬辰梁天监十一年甲午十三年也弘景以天监七年

游海岳住会稽来永嘉至十年还茅山十二年弟子
子良
化去弘景为作传即十一年在华阳可知也又谓
往时邵兴宗考次其文阙四十二字而六字不完又有
六字不知其次今按 (第 19a 页)
蒲潭汉费长房学道于此书符
涤砚涧石悉为墨色至今用池水合药有奇

玉津池在崇寿观前
周真人池隐居弟子 周子良
池在灵宝院
雷平池
郭干塘在长隐山东数里村名郭干乃郭四
朝真人外解有一塘水常满乡人涸之辄有 …… (第 004a 页)
在丁角路傍许长史之外解每自外
还先于此沐浴斋洁方入山其精虔如此
白龟潭在衔珠山前梁天监中隐居弟子周 子良
筑静室朱阳馆因积茅覆屋后有残茅 (第 00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