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禮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別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法華部類
續道藏
 得有若人者而与之言畜君之道哉噫此良臣之上
 禁于未发之谓豫者也不能豫防于未然而重禁其
 已然若许孟容之封还诏书胡安国之封还词头

 沆
之对使焚诏劳矣拂矣易曰有厉利己
九二舆说辐何也叶子曰正君之道莫先于自正其身
 止君之欲莫先于自止以道 (第 11a 页)
不可则止唯以公灭私则孤忠自许不立朋党所以钧
陶天下进退人才一付以至公未尝着意于其间也本
朝惟 李沆
韩琦为真相焉近时此风无复存者陛下承
变乱之后将大有为必得贤相共图治功臣望陛下详
择而审考之则必有名世 (第 8a 页)
藏副示后谤时卖直耶悉取焚之临终日
作遗表犹劝上以慈俭守位以清静化人居安思危居
理思乱上览之恻然谓宰相 李沆
曰田锡直臣也天何 (第 28a 页)
  侗又师从彦所谓南剑三先生也从彦当靖康初
  以为本朝之祸起于熙丰不遵祖宗故实故采四
  朝事为此录又 李沆
寇准王旦王曾杜衍韩琦范
  仲淹富弼司马光程颢名辅巨儒十人言行附于 (第 26a 页)
  (省民稍稍安张又求广基地强市买不已山止之/曰公今匝垣里馀而意犹未足殆非所以善后且)
  (公居朝尝喜称伊傅周召之为相独奈何所以处/家者顾出萧何 李沆
下耶张怒作色山不顾而出)
  (地亦迄不再广部使以才贤荐以疾卒/五邑士民悲号比榇发奔送者塞道)
 秦 (第 42a 页)
  朱 异        张 甸

  黄积厚        何 铸
  章 仅        赵子游
  施 钜         李 沆
  
胡彦国        李 稙
  潘 莘        洪 适
  沈 浚        薛良朋
  (第 21b 页)
 直言时政得失每指斥将相备位前后章疏凡五十

 有二(续纲目作五十二卷/今依宋史锡传改正)悉焚之曰直谏臣职也岂
 可藏副示后以卖直邪及卒帝谓 李沆
曰田锡直臣
 也朝廷少有阙失方在思虑锡之章疏已至矣嗟惜
 久之
赵保吉陷西凉杀丁惟清潘罗支会蕃部击败 (第 24b 页)
因举 李沆
之说以奏上以为然
乙丑诏前宰相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李邦彦责授单
州团练副使李纲并复银青光禄大夫责授崇信 (第 11a 页)
知冕在
蜀中屡召而未至也 文林郎许聪赠宣教郎官一子
聪知楚州录事参军为金所杀故录之
庚寅赵鼎奏事因言 李沆
作相时每奏祥瑞须杂以水
旱螟蝗文字进呈忧国爱民之心如此上曰王旦贤相
也东封时都无一言如天书降殆难考验 (第 20a 页)
疏五十二奏焚之曰直谏臣职也言苟获从吾幸大
矣岂可留之以卖直耶自作遗表劝帝以居安思危帝
览之恻然与宰相 李沆
曰田锡直臣也天何夺之速乎
自居位以来尽心匪懈始终如一若此谏官诚不易得
朝廷小有阙失方在思虑锡之章奏已 …… (第 5a 页)
 多得厚重之士而始验其四方言利事者未尝一施
 行所以维持治体至荆公轻变之时而始验此国初
 相业所以为第一流然朱文公尝谓本朝弊事皆自
  李沆
抑四方言利事者积得来则其道守太过亦不 (第 13b 页)
迄今凡四十年三遭大变皆在和议则金之不可
与和彰彰矣今日之议若成则有可吊者十请为陛下
极言之真宗时宰相 李沆
谓王旦曰我死公必为相切
勿与契丹讲和旦殊不以为然既而遂和海内乾耗旦
始悔不用文靖之言可吊一也中原讴吟 (第 26b 页)
  宋庆礼墓 在邯郸县西二十里县志宋庆礼宋庆
宾永年人有墓在城西或误指为宋璟墓知府秦
民悦为立石辨之


  宋

   李沆
墓 在肥乡县城西名胜志宋 (第 35b 页)
李沆
墓在
县西城外后拓入城湮没无迹

  李椿墓 在府城西朱子有墓铭

  元

  王磐墓 在府城北四 (第 35b 页)
以博大开上意忠厚革)
(士风又司马光为左仆射既而诏免朝觐许乘肩舆三/日一入省每过阙廷卫士皆以手加额又 李沆
为右仆)
(射日取四方水旱盗贼之事奏之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帝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恐留意) (第 8a 页)
何家匝垣已里馀矣而意犹未)
(足殆非所以善后计也且公居朝尝喜称伊传周召之/为相奈何所以处家者顾出萧何 李沆
下哉张怒作色)
(山不顾而出自/后地不再广)其直𨽻州各州置知州一人(明制有直/𨽻州有属)
(县视 (第 13b 页)
之祀汉祭功臣于庙庭魏祀尚书令荀攸于太祖庙)
(唐高祖至宪宗庙或七八人或三四人宋太祖至光宗/亦然如魏徵 李沆
司马光皆文臣不必皆武功也守成)
(诸君亦各有舆享者不必皆创业也我朝二祖开国靖/难固有功臣仁宗以后无事 (第 4b 页)
武功其间相与辅赞治平)
(岂无有魏徵 李沆
辈者今侑享二祖十七人惟基广孝/二人文臣耳自后六庙缺焉无闻乞下廷议考求六朝) (第 4b 页)
    者所自缀辑故永乐大典于光宁二宗下亦
    全收此书之文勘对并合其于诸家议论采
    录尤富如吕中讲义何辅龟鉴 李沆
太祖实
    录论足国论富弼等释吕源等增释陈瓘论 (第 2b 页)
 (事准对曰臣观诸子惟寿王得人心可以副天下之/望则是真宗之立亦出于大臣之议论庶民之推戴)
 (而非出于太宗之私心也明矣矧宾护名贤历陈忠/孝师傅重任深戒顺从辅翼元良养成德性 李沆
李)
 (至等与有力焉呜呼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均之为圣人也均之为天下得人也)
准尝奏事切直上怒而起准攀 (第 34a 页)
鼎奏事因言 李沆
作相时每奏祥瑞须杂以水旱螟蝗
文字进呈忧国爱民之心如此上曰王旦贤相也东封
时都无一言如天书降殆难考验 (第 90b 页)
晦避暑泸州大云寺子茂携此书来妄意评
之如此 寰宇记尹吉甫江阳人有祠在城南又报恩
观建清穆堂以祠之碑目 李沆
记周尹吉甫实生此地
见于图经旧矣陈帅损之作清穆堂祠焉观郦道元水
经注江阳异闻与华阳国志颇类其载扬雄琴 (第 4b 页)
粮一石外加耗米五升运军少苏即今疲惫已甚有
非加米所能救者也臣尝读大学衍义补观古之漕运
者唐称刘晏宋称 李沆
刘晏之法以盐雇 (第 24b 页)
李沆
运船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