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秦望山法华寺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昔者法王道开。掘山相现。曾是大事。职非小缘。顺喻孔多。證入弥远。故以三界为宅。五浊为火。四生为子。六度为门。一乘为大车。十方为长者。转置热恼之众。延集清凉之都。念兹在兹。广矣大矣。法华者。晋义熙十二年释昙翼法师之所建也。师初依庐山远公。后诣关中罗什。深入禅慧。尤邃佛乘。虽礼数抠衣。而名称分坐。与沙门昙学俱游会稽。觏秦望西北山。其峰五莲。其溪双带。气象灵胜。林壑虚闲。比兴耆阇。营卜兰若。羞涅槃食。纳如来衣。专积法华。永言实意。感普贤菩萨。为下俚优婆。提狶子于竹筐。寄释种于蓬室。师以缩屋未可。枕屐乃明。移出树间。延入舍下。及杲日初上。相光忽临。乘六牙。卫八部。胜幡虹引。妙乐天迎。瑞相腾云。遥裔上汉。师想望太息。沈吟永怀。叶公好龙。巳遇真物。罗汉测佛。未了圣心。于是苦行自身。炯戒通梦。宛如昔见。弥恨前非。象劝持经。尝难其语。夹夹听法。不易其人。矧乃摄以蜂王。吼以师子。礼谒者掎其裳袂。赞欢者合其风雷。时太守孟顗。以状奏闻以为寺。则知妙法者。真如之正体。莲华者。净道之假名。是故崇厥经。署于榜。入无量义。成不住因。至若高僧慧基。邑人陈载。皆踵武扳迹。传灯袭明。或五柱范堂。或七宝规殿。立普贤座。追连弗蓝。龙王让池。雁子疏塔。迦罗卫国。连至云山。净明德宫。更开日月。固足以发慧印。启元门。入位毕臻。出家偕应。则有持證等观。永藏仝流。或慧举十徵。或昭明再造。或简文瑞像。或武帝香炉。宝钤吟风。珠幡交露。僧繇墨意。画长豪之妙光。宫女綖功。织大身之变相。次有陈随国施。州邑吏檀。百宝盈于九隅。偫经备于三藏。所以神钟警夜。保贤圣之天居。祥鸟肃宾。迓轩盖之云集。忍辱灵草。捃萋萋于小茎。伛昙异花。搴灼灼于乔干。故得人天回首。江海因声。芭蕉过雷。倏焉滋茂。葵藿随日。至矣勤诚。登山而野旷心空。浴水而垢除意净。施及先律师道岸。今弟子释俨。并身林久伐。禅刺都遣。性通七事。戒总八关。金杖五分。优劣既等。缯䌽四道。功德岂殊。甘露有加。香油不坠。顷者豪州刺史前此邦别乘太原王公名弼。法海广大。慧炬融明。德立于衷。义闻于物。郅恽致主之节。有耿投竿。葛亮报国之诚。不忘草奏。夫人武氏。佩服真空。干橹正觉。及男缅绪等。惟肖二尊。克慎三业。若行若坐。依佛依僧。去烦恼之外糠。得慈悲之内实。起普贤台一级。写法华经千部。广化人吏。大启津途。即普贤台。立法华社。每年二月。重会一时。且地效其灵。山呈其秀。有上座正觉寺主道解都维那神慧僧表。道宾律师。行深慧灯。集众材为林。众器成乐。一体和合。互用住持。相与王公曰。夫名者事之华。碑者物之。其或不立。则瞻仰失容。名不兴。则赞述无地。愿言刻石。是用齐山朝散大夫侍御史都府户曹袁公名楚客。其皎如日。其心如丹。负兼济之雄才。托演成之雅意。顾惭作者。徒使懵然。其辞曰。
会计南山秦望北寺。
高僧往还。圣迹标寄。
耆阇比峰。法华取义。
偫公护持。历国檀施。
陆宝大来。海珍总萃。
幡影连珠。像光发瑞。
台压龙首。殿开鸟翅。
象驾菩萨。乌迎车骑。
异香馝馞。神钟髣髴。
巘萧疏。竹涧葱翠。
纲纪有条。禅律不坠。
掾曹正直。别乘仁智。
作为碑板。赞述名字。
唐故通议大夫户部尚书御史大夫持节充朔方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州行营兵马及河中节度都统处置使兼管内观察使权知绛州刺史赐紫金鱼袋扬州大都督府李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一
周道亲亲。夹辅王室。分唐叔以怀姓九宗。职官五正。故其后文侯受秬鬯之命。文公受大辂之锡。禄勋推恩。惇叙昌大。理道之所繇也。国家宪章文武。选建明德。元功侯籍。延耀本枝。初祖景皇帝之支曰郑王亮。实生淮安王神通。用亲贤功德左右休运。淄川郡王孝同淮安之昭也。左卫(一作右卫)将军燧。淄川之穆也。剑州长史太仆少卿广业。承祖祢积厚之庆。而生尚书。尹三王都。总六师帅八命四履。投艰难。服勤劳。有猷有守。以至殁代。礼贲于追命。泽流于代官。有由然也。尚书讳国贞字南华。天资风采。为宗室仪矩。洌如寒泉。嶷若崇山。修身筮仕。动有休裕。开元十三年明皇帝肆觐东后。柴于岱宗。以公族侍祠。调补绵州参军事。暴雨忽至。江流泛溢。公自下位。能禦其灾。既坚旧防。仍复故道。累迁岐州录事参军太师苗公太尉房公继为二千石。皆所引重。御史大夫张倚采访关中。表为支使天宝末。林胡覆三川。犯秦关。诏除殿中侍御史。为襄阳郡司马。且分戎政。公以侍板舆。辞革车。换房陵太守。表课尤异。徵拜长安县。风政肃清。改秦州刺史。成命中止。复为长安。寻迁汴州刺史。未及行。复辍为京兆少尹。天子以公积有诚效。可居大官。累命为河南京兆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其抚周郊。猰㺄方炽。公与太尉临淮王议曰。河洛为天下冲。且无车赋。比屋安堵。寇将甘心焉。不若虚其邑居。挈以西去。赢粮善地。可俟师期。繇是太尉河阳。公次于陜。伐谋销患。君子推其智。其在京毂。兵火之馀。大命将泛。物力亦屈。而百役烦苦。出于伤痍。公曰。元元愁叹。受命惠养。傥不能旷然丕变。岂副明天子郁悼之心耶。列上蠲除。悉蒙可报。凡调于人者。去其十九。清静恺悌。百姓称之。其镇岷峨。裔人乐祸。杀嘉荣二州刺史。以开边隙。公命将疾攻。举无遗类。明年。昆戎围我三城。分遣锐师。据便城壁。戒严持重。徼其极而击之。贾馀无前。酣载尽殪。悉献虏获。军无私焉。邻壤不靖。偏师叛换。将盗兵符。已据城寺。出车压境。指顾而平。凡三整武经。而巴蜀轨道。拊循安置。四封畏其威。柄用者沮公勋猷。徵为殿中监。命书既下。不俟驾行。囊被单车。无道里费。取倍称之息五万。甫达京师。上嘉而赐之。俾折其券。寇有段子章者。恣睢就戮。方帅以告。语闻。诏公宴见。前席嘉奖。且曰。利兵积谷。皆卿之素也。其无骇庈父之谓乎。朝野嘉其首功。而服其洁已。临淮王移镇海岱。长毂在郊。西边北朔。合淮阳圻父五诸侯之旅。主盟中权。尽护诸将。于是拜户部尚书河中节度都统使。又以职颛戎重。则风俗不阜。加管内观察使。权知绛州刺史。公外总方略。内修班制。当强弩之末。无半菽之粮。不忍加赋。飞章未下。犹以宪度为已任。椎剽者毙之。行师诸校。诪张觖望。至是夜暮变起。或以跳驱谕公。公曰。吾之不敏。当死节官下。敢贰偷。以烦刑吏。乱之剡也。公竟及焉。议者尚其絜矩而哀其不淑。时上元三年建卯月。春秋四十八。是岁改元宝应。至夏五月。宁神于三原县之北原。诏以扬州大都督府印绶告第。悯其劳也。公本讳若幽。上元中。天子以特立之操。为宗工表率。锡嘉名以更焉。公忠俭诚厚。方严密静。用儒行宪令。修明事功。大玉不刿。楚金必割。凡历官二十四。自解巾至握节。勤职十七。其以内庭持书中执法丞相。佩两印以雄外服者。又七命焉。刺房陵之后。五六年閒。车不辍鞅。赋职任功。名声章明。及公以司徒总舆师。令弟若水。以内府司赞谒。而太夫人福履所介。日陈寿觞。怀黄佩玉。左右温凊。极鲁侯之燕喜。迈张仲之孝友。宜锡寿宠。为人伦龟龙。曾未中身。遭罹凶害。前史称霍去病亦有天幸。然则命之所赋。有幸焉。有不幸焉。斯不可问已。夫人扶风郡窦氏。鸿胪丞光之女。扬府长史御史大夫觎之妹也。淑明柔顺。克叶公志。家肥族睦。抑有助焉。公薨若干年而夫人殁。有子四人。长曰锜。材器硕茂。洁廉忠肃。遵修训则。复大其门。入作卿士。出为侯伯。贞元十五年御史中丞剖符润州宣风以宏礼俗。成赋以殖财用。大绩茂焉。中邦赖焉。明年就加御史大夫十八年礼部尚书。抚封题剑。如公渥命。次曰鉴。蕲州刺史。次曰丰士。鄠县。幼曰丰器。长安县。皆有干裕而屈于年位。今尚书永惟先公丕矩。未刻金石。以德舆尝叨史职。久掌赞书。知王族大僚之事业。见托论撰。故不敢没其美。亦不敢溢其言。铭曰。
尧睦九族,汉封同姓。
烈烈淮安,乘时佐命。
淄川而下,三叶储庆。
乃生我公,绍续先正。
时惟宗英,忠智廉清。
所至风行,所居理平。
山元朱组,既靖蜀京。
戚钺雕戈,乃主夏盟。
交修藩卫,纂服宏大。
陟降左右,勤劳翼戴。
隐微之閒,乃与祸会。
夷途始半,白昼中晦。
桓楹羽葆,久閟鲜原。
煌煌密章,肃肃丝言。
盛德复祉,丛兹后昆。
列郡是式,价人维藩。
大江南服,考礼修职
五曹十联,克嗣先德。
董是经费,陈之艺极。
本于教忠,懋此宣力。
伊昔祭器,实铭烝彝。
礼则有变,魂游在兹。
连冈陂陀,宰树参差。
悠悠终古,永锡斯碑。
太子右庶子集贤院学士左散骑常侍王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
兴元元年春二月太子右庶子王公艰贞归全于京师新昌里。夏五月。王师震耀。祲沴销散。天子以公忠义风节。可以耸励人臣。追命左散骑常侍。且诏有司护葬加礼。冬十一月。宁神于咸阳县胏浮原先公之兆域。既葬十二岁。其孤仲周。以德舆昔在羁丱。获见于公。无容之敬。尝拜于床下。乃泣状代德。俾表识于神道云。公讳定。字镇卿京兆人。其先魏信陵君无忌之后。秦灭魏。谓之王家。周太尉尚书令罴。以勋劳阀阅。为藩卫威重。从太尉三代至隋司金上士邢孟洺相等七州刺史明进。明进生同州河西县喜。喜生蒲州长史礼部郎中庆。庆生吏部侍郎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礼部尚书扬州大都督易从。积是德善。丛滋彰大。公即尚书第若干子。弱冠游太学。举进士甲科。补太子校书。以文雅盛德。名声四畅。属执事者用喜怒为刑赏。上蔽天明。婚亲坐累。微文痛诋。历湘潭蓝山云梦盐城四邑之属。天宝末。违难家食于淮湖閒。四征五府。聘问狎至。某年。中书元载廉问九江。表公为介。授右骁卫兵曹参军。以疾乞告不屑就。无何。元拜小司徒。执宪乘轺。实颛徵令。复表公为大理评事。奉诏踵门。词礼皆切。不得已而从之。耻骛功利。每稽中正。酌轻重之法。通方圆之宜。叩虽应于舂容。技宁投于肯綮。才逾旬朔。复以疾辞。时荐绅先生多游寓于江南。盍簪清议。以天爵为贵。退然絜矩。名动京师宰相得君。且务树善。俄除监察御史。不乐拘屑。换太子司议郎。公望寖盛。徵书累下。不就。朝论以九迁是望。大僚之七发相继。拜起居舍人。寻加理匦使。历礼部吏部员外。于是昭法诫。广聪明。裁百辟之章疏。治九流之刀尺。私回屏伏。公是兴行。迁考功郎中。每岁覈偫吏之能否。书其上下之籍。有司赋禄。此焉质正。吏诈谖以尝巧。法靡密而不胜。公乃大为之防。尽去其弊。于是选部以称职闻。或贺之者。举手曰。此考功之力也。岂敢攘善。寻以本官知制诰。岁中迁谏议大夫掌诰如故。且加命服。凡赞书名命。必辅以精诚。其旨在于搴菁华而去枝叶。故实体要。不为蔓辞。明年宰臣伏法。移太子洗马。今上嗣统。柬求吏师。授隰州刺史。以南京归重。寻拜吏部郎中。再授方面。命循行方国。初自淮淝至于汝南。后自上党亘于山东。辩逆节以致诛。宣王泽宏化德立刑行。时公之功。迁太子右庶子集贤院学士。或叹以才全位散。非公所宜者。公蹴然曰。此予仲父之职官也。窃惧不称。岂必使濡翼腊毒。然后为得耶。明年冬上思避狄之乱。玉虬西狩。公闻。挈二子奔扈行宫。在涂发疾。为凶党所得。不敢加害。劫送京师。元恶惜公素名。污以右职。桀犬日至。盗言孔甘。不时赴就。期以大戮。公瞑目噤口。其心确然。私谓所亲曰。忘君恩以苟生。非忠。蹈贼刃以诛死。非孝。于是药攻五脏。艾灼四肢。耗其神形。终启手足。任重道远。君子以为难。前此理命其子曰。吾尝被冕服。近天子之光。不能酬恩刷耻。而遭罹执劫。得正而毙。犹生之年。但虑窃国泉以赙我。义无所受。勿使伪命污吾之行。口占遗表。言终而绝。礼盛服充。追崇身后。君君臣臣。其至矣哉。故尚书吏部郎中赵郡李公洎公。皆德舆先大夫之执也。李公尝称公交道之深。评议之正。天下之人。以为知言。前夫人京兆韦氏。刑部尚书太子宾客坚之女。继夫人陇西李氏。右金吾卫将军资州刺史延业之女。龙旂麟趾之庆。重于淑哲。皆叶公之志。而先公之殁。长子逢。以进士宏词甲科。历咸阳万年县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佐制河东之画。才名休茂。不幸蚤代。幼子仲周。亦以进士甲科。使车交辟。以廷尉评监察御史。佐元侯外任。实商功利。利用敏职。文行修明。论撰先烈。炳然详实。故采获始终。用成斯文。铭曰。
大玉孚尹,庆霄絪缊。
有卓王公,清方直温。
考绩中台,吏理有伦。
密侍右掖,化成人文。
时或屈伸,道无缁磷。
别殿清近,东朝显尊。
盗泉滔天,猛瘈狺狺。
不亏其全,不害其人。
凛凛风节,追崇厚恩。
玉印金貂,襚于墓门。
家法凭厚,庆丛后昆。
纂叙德辉,敬而不谖。
冈连夏屋,木拱秦原。
传信贞珉,令声无垠。
傅岩铭793年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傅岩
殷高宗恭默思道。至诚动天。天将报之。以说为瑞。王在于寝。降神梦中。审形旁求。实得于此。曾不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脱刑人之衣。被公衮之服。授受之际。君不疑。臣不惭。大哉邈乎。殷之所以兴也。若非武丁之心。同乎天地。傅说之德。通乎神明。何感动䜣合。如此其易。厥后惟文王以兆用太公。自渔父而登国师。白旄一麾。光定天下。抑其邻欤。由兹而还。莫不先显后幽。右资左德。勒以汉秩。束于周行。使特达自致之士无闻焉。吁可叹也。夫以天骥之才。而造父驭之。则必翼轻轩。淩高衢。风翔电迈。一日千里。若制非其人。服非其车。志权奇。务牵束。挫盛气。顿逸足。使遵乎循常之躅。则终岁疾驱。望驽骀而不及矣。遇与不遇。又何疑哉。呜呼。见贤非难。知之难。知之非难。用之难。用之非难。特达难。君人者苟以特达为心。假无殷宗之梦。必自得。不然。则虽使咎夔。尽入其庭。亦叶公之见龙。反疑惧矣。况氤氲之中乎。恍惚之际乎。贞元九年。予自镐徂洛。息驾于虞虢之间。升墟瞰原。髣髴其地。远迹虽昧。清风若存。想说命三篇。几堕秦火。百代之后。德音如何。乃作铭曰。
赫赫汤德,如日不灭。
滔滔商祚,如海不竭。
发祥播气,世祚圣哲。
国诞武丁,野生傅说
说始胥靡,武丁即祚。
德通神交,忽梦如悟。
若帝导我,期于颢素。
有无之间,邂逅相遇。
宵衣而起,爰得其人。
貌符心冥,如旧君臣。
飞龙在天,山川出云。
感激自致,其间无因。
筑傅岩,脱鳞鹏升。
作霖时和,奋楫川澄。
金在吾砺,木从吾绳。
君何言哉,殷道中兴。
元凯攀尧,微舜曷阶。
阿衡要汤,抱鼎徘徊。
会合之际,厥惟难哉。
何如梦中,天授神开。
惟贤是登,道贵特达。
匪次勿用,才其壅遏。
高宗得说,乃在恍惚。
揭铭摛光,万古不没。
函关 元 · 李齐贤
 出处:益斋乱稿卷第二
夫子曰。三人有我师。十室有忠信。孟尝之客盖三千焉。岂无二贤智奇谋之士。而独赖鸡鸣狗盗者。然后脱身于孤秦乎。抑其好客。有类于叶公好龙。而簪玉履珠者。亦似龙而已耶。鸡鸣狗盗。枝之贱者。二客能处众而无愧意。既成功而无矜言。固自有过人之量。其处卑自污。投机致用。岂以此矫众客之浮誇。而激孟尝之汎取耶。是则未可知也。
孟尝三千少,连镳结轨临淄道
大冠如箕剑柱颐,然诺相倾泰山倒。
咸阳尘土令人老,天涯去梦迷芳草
孤鹤投笼不自由,猛虎得肉宁辞饱。
冯驩无鱼空自叹,雍门有琴且勿弹。
冀阙天深函谷远,谁膏吾车度千山。
应惭养卒口,毛薛亦让屠儿手。
丈夫有志无贤愚,莫惜黄金铸鸡狗。
曹谷宾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龟巢稿卷十七
往昔政和间结交先君子时叶公子承蒋公子舟诸良友数尝文会于九华隐者周先生之家其书札之妙声诗之佳今皆不可得而见矣区区追忆故交辄成韵语写去谷宾吟几为后会张本云
清交早结先君子,博学自谓无恒师。
草堂诗史拟欲续,兰亭字书将并驰。
百年陵谷变更日,四海弟兄生死悲。
旧字文献扫如电,独爱羲之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