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豫章行 汉 · 两汉乐府
乐府云。古今乐录曰:豫章行。王僧虔云。荀录所载古白杨一篇。今不传。乐府解题曰:陆机泛舟清川渚。谢灵运出宿告密亲。皆伤离别。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傅玄苦相篇云。苦相身为女。言尽力于人。终以华落见弃。亦题曰豫章行也。
白杨初生时,乃在豫章山。
上叶摩青云,下根通黄泉。
凉秋八九月,山客持斧斤。
我□何皎皎,梯落□□□。
根株已断绝,颠倒严石间。
大匠持斧绳,锯墨齐两端。
一驱四五里,枝叶自相捐。
□□□□□,会为舟船燔。
身在洛阳宫,根在豫章山。
多谢枝与叶,何时复相连。
吾生百年□,自□□□俱。
何意万人巧,使我离根株(乐府云。右一曲晋乐所奏。○乐储诗集三十四。《诗纪》六。《类聚》八十九作古诗。引山、泉二韵。○逯案。四库本乐府补阙字多处。不知根据何本。又大匠二句。似有窜乱。应作大匠持斧锯。绳墨齐两端。)。
古八变歌 汉 · 两汉乐府
押词韵第五部
选诗拾遗曰:古歌有八变、九曲之名。未详其义。李尤九曲歌曰: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壮士挽日车。傅玄九曲歌曰: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全篇无传。独八变仅存。乐府诸书亦不收也。○逯案。此诗可疑。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枯桑鸣中林,纬络响空阶。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选诗拾遗。古诗类苑四十五。《诗纪》七。又《御览》二十五引台、来二韵。)。
晋宗庙歌十一首 其一 夕牲歌 西晋 · 傅玄
南《齐书》乐志曰:晋泰始中。傅玄造祠庙夕牲昭夏歌一篇。迎送神肆夏歌一篇。登歌七庙七篇。飨神歌二篇。玄云。登歌,歌盛德之功烈,故庙异其文。飨神犹周颂之有瞽及雍,但说祭飨神明礼光之盛,七庙飨神皆用之。
我夕我牲。猗欤敬止。
嘉豢孔时。供兹享祀。
神鉴厥诚。博硕斯歆。
祖考降响。以虞孝孙之心(○《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八。《诗纪》三十九。)。
晋郊祀歌三首 其一 夕牲歌 西晋 · 傅玄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晋书》乐志曰:武帝受命。泰始二年。诏郊祀明堂礼乐权用魏仪。遵周室肇称殷礼之义。但改乐章。使傅玄为之辞。凡十九篇。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
我其夙夜,祗事上灵。
常于时假,迄用有成。
于荐玄牡,进夕其牲。
崇德作乐,神祇是听(○《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一。《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诗纪》三十九。)。
晋正德大豫舞歌二首 其一 正德舞歌 西晋 · 傅玄
四言诗
《宋书》乐志曰:晋武帝泰始九年。荀勖典知乐事。使郭琼、宋识等造正德大豫之舞。勖及傅玄、张华又各造舞歌。咸宁元年。诏定祖宗之号。而庙乐同用正德大豫舞。
天命有晋,光济万国。
穆穆圣皇,文武惟则。
在天斯正,在地成德。
载韬政刑,载崇礼教。
我敷玄化,臻于中道(○《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二。《诗纪》四十。)。
历九秋篇(董逃行○六言) 西晋 · 傅玄
六言诗
《诗纪》作董逃行历九秋篇十二首。六言。并注云。玉台新咏以前十首作梁简文帝。今从乐府并为玄诗。选诗拾遗曰:乐录云傅玄作。据《文选》注引之。以为汉古辞也。○逯案。玉台历九秋篇董逃行为一首十二章。非十二首。
历九秋兮三春,遣贵客兮远宾。
顾多君心所亲,乃命妙伎才人。
炳若日月星辰,序金罍兮玉觞。
宾主递起雁行,杯若飞电绝光。
交觞接卮结裳,慷慨欢笑万方。
奏新诗兮夫君,烂然虎变龙文。
浑如天地未分,齐讴楚舞纷纷。
歌声上激青云,穷八音兮异伦。
奇声靡靡每新,微披素齿丹唇。
逸响飞薄梁尘,精爽眇眇入神。
坐咸醉兮沾欢,相樽促席临轩。
进爵献寿翻翻,千秋要君一言。
愿爱不移若山,君恩爱兮不竭。
譬若朝日夕月,此景万里不绝。
长保初醮结发,何忧坐成胡越。
携弱手兮金环,上游飞阁云间。
穆若鸳凤双鸾,还幸兰房自安。
娱心极意难原,乐既极兮多怀。
盛时忽逝若颓,寒暑革御景回。
春荣随风飘摧,感物动心增哀。
妾受命兮孤虚,男儿堕地称珠。
女弱虽存若无,骨肉至亲更疏。
奉事他人托躯,君如影兮随形。
贱妾如水浮萍,明月不能常盈。
谁能无根保荣,良时冉冉代征。
顾绣领兮含辉,皎日回光则微。
朱华忽尔渐衰,影欲舍形高飞。
谁言往思可追,荠与麦兮夏零。
兰桂践霜逾馨,禄命悬天难明。
妾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玉台新咏九。《乐府诗集》三十四。广《文选》十三。又《文选》四南都赋注古乐府有历九秋妾薄命行歌辞。引纷、云二韵。《类聚》四十二引伦、唇、尘、神四韵。草堂诗笺三十四锦树行注引殊、无二韵。)。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一 灵之祥(古朱鹭行。古今乐录曰:灵之祥。言宣皇帝之佐魏。犹虞舜之事尧也。既有石瑞之徵。又能用武以诛孟度之逆命也。) 西晋 · 傅玄
《晋书》乐志曰:武帝令傅玄制鼓吹曲二十二篇。以代魏曲。
灵之祥,石瑞章。
旌金德,出西方。
天降命,授宣皇。
应期运,里经骧。
继大舜,佐陶唐。
赞武文,建帝纲。
孟氏叛,据南疆。
追有扈,乱五常。
吴寇劲,蜀虏强。
交誓盟,连遐荒。
宣赫怒,奋鹰扬。
震乾威,曜电光。
陵九天,陷石城。
枭逆命,拯有生。
万国安,四海宁(○《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九。古乐府二。《诗纪》四十。)。
晋鼙舞歌五首 其一 洪业篇 魏晋 · 无名氏
古今乐录曰:晋鼙舞歌五篇。一曰洪业篇。当魏曲明明魏皇帝。古曲关东有贤女。二曰天命篇。当魏曲大和有圣帝。古曲章和二年中。三曰景皇篇。当魏曲魏历长。古曲乐久长。四曰大晋篇。当魏曲天生烝民。古曲四方皇。五曰明君篇。当魏曲为君既不易。古曲殿前生桂树。按曹植怨歌行云。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不知与此同否。〖○晋、《宋书》乐志载此五诗。俱不言是傅玄作。乐府作玄诗。或别有考也。
宣文创洪业,盛德在泰始。
圣皇应灵符,受命君四海。
万国何所乐,上有明天子。
唐尧禅帝位,虞舜惟恭己。
恭己正南面,道化与时移。
大赦荡萌渐,文教被黄支。
象天则地,体无为。
聪明配日月,神圣参两仪。
虽有三凶类,静言无所施。
象天则地,体无为。
稷契并佐命,伊吕升王臣。
兰芷登朝肆,下无失宿民。
声发响自应,表立景来附。
虓虎从羁制,潜龙升天路。
备物立成器,变通极其数。
百事以时叙,万机有常度。
训之以克让,纳之以忠恕。
群下仰清风,海外同欢慕。
象天则地,化云布。
昔日贵雕饰,今尚俭与素。
昔日多纤介,今去情与故。
象天则地,化云布。
济济大朝士,夙夜综万机。
万机无废理,明明降畴咨。
臣譬列星景,君配朝日晖。
事业并通济,功烈何巍巍。
五帝继三皇,三王世所归。
圣德应期运,天地不能违。
仰之弥已高,犹天不可阶。
将复御龙氏,凤皇在庭栖(○《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三。《诗纪》四十。)。
傅玄引谚 魏晋 · 无名氏
押庚韵
傅子曰:丈夫重义如太山。轻利如鸿毛。可谓仁义也。谚曰:
己是而彼非,不当与非争。
彼是而己非,不当与非平(意林作争。○《御览》九百十六。意林五魏子。)。
晋四厢乐歌三首 其一 正旦大会行礼歌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晋书》乐志曰:晋初。食举亦用鹿鸣。至武帝泰始五年。使傅玄、荀勖、张华各造正旦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后又诏成公绥亦作焉。傅玄造三篇。一曰天鉴。二曰认赫。三曰天命。
天鉴有晋,世祚圣皇。
时齐七政,朝此万方。
钟鼓斯震,九宾备礼。
正位在朝,穆穆济济。
煌煌三辰,实丽于天。
君后是象,威仪孔虔。
率礼无愆,莫非迈德。
仪刑圣皇,万邦惟则(○《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
晋四厢乐歌三首 其一 正旦大会行礼歌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晋书》乐志曰:魏杜夔传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驺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及太和中。左延年改夔驺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声节。其名虽存。而声实异。唯因夔鹿鸣。全不改易。每正旦大会。太尉奉璧。群后行礼。东厢雅乐常作者是也。后又改三篇。第一曰于赫篇。咏武帝。声节与古鹿鸣同。第二曰巍巍篇。咏文帝。用延年所改驺虞声。第三曰洋洋篇。咏明帝。用延年所改文王声。第四曰复用鹿鸣。鹿鸣之声重用。而除古伐檀。古今乐录曰:汉故事上寿用四会曲。魏明帝青龙二年。以长笛食举第十一古大置酒曲代四会。又易古诗名曰羽觞行。用为上寿曲。施用最在前。鹿鸣以下十二曲名食举乐。而四会之曲遂废。○《晋书》乐志曰:泰始中。使傅玄、荀勖、张华各造正旦大会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勖乃更作行礼诗四篇。又为正旦大会、王公上寿歌诗并食举乐歌诗。合十三篇。又以魏氏歌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以问司律中郎将陈颀。颀曰:被之金石。未必皆当。故勖造晋歌。皆为四言。唯王公上寿酒一篇。为三言五言焉。
于皇元首,群生资始。
履端大享,敬御繁祉。
肆觐群后,爰及卿士。
钦顺则元,允也天子。
明明天子,临下有赫。
四表宅心,惠浃荒貊。
柔远能迩,孔淑不逆。
来格祁祁,邦家是若。
光光邦国,天笃其祜。
丕显哲命,顾柔三祖。
世德作求,奄有九土。
思我皇度,彝伦攸序。
惟祖惟宗,高朗缉熙。
对越在天,骏惠在兹。
聿求厥成,我皇崇之。
式固其犹,往敬用治(○《宋书》乐志。《类聚》四。《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又古今岁时杂咏一引第一章。)。
盘中诗 晋 · 苏伯玉妻
玉台新咏考异曰:按沧浪诗话盘中诗为一体。注曰:玉台集有此诗。苏伯玉妻作。写之盘中。屈曲成文也。据此则此诗出处以玉台新咏为最古。当时旧本亦必明署苏伯玉妻之名。故沧浪云尔。宋刻于题上误佚其名。因而目录失载。冯氏校本遂改题傅玄之诗。殊为疏乖。又此诗列傅玄、张载之间。其为晋人无疑。《诗纪》、诗乘并列之汉诗。亦未详所据。○逯案。上说甚是。今列诗于此。
山树高。鸟鸣悲。
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
吏人妇。会夫希。
出门望。见白衣。
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中心悲。
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
长叹息。当语谁。
君有行。妾念之。
出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
君忘妾。天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
妾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
高者山。下者谷。
姓为苏。字伯玉。
作人才多智谋足。家居长安身在蜀。
何惜马蹄归不数。羊肉千斤酒百斛。
令君马肥麦与粟。今时人。
智不足。与其书。
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玉台新咏九。《诗纪》四。又《书钞》百四十五作古诗。引斛、粟、数三韵。)。
松柏篇 南朝宋 · 鲍照
余患脚上气四十馀日。知旧先借傅玄集。以余病剧。遂见还。开帙。适见乐府诗龟鹤篇。于危病中见长逝词。恻然酸怀抱。如此重病。弥时不差。呼吸乏喘。举目悲矣。火药间阙而拟之。
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
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风悲。
东海迸逝川,西山导落晖。
南郊悦籍短,蒿里收永归。
谅无畴昔时,百病起尽期。
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疗治。
倾家行药事,颠沛去迎医。
徒备火石苦,奄至不得辞。
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睿圣不得留,为善何所益。
舍此赤县居,就彼黄垆宅。
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
属纩生望尽,阖棺世业埋。
事痛存人心,恨结亡者怀。
祖葬既云及,圹𡑞亦已开。
室族内外哭,亲疏同共哀。
外姻远近至,名列通夜台。
扶舆出殡宫,低回恋庭室。
天地有尽期,我去无还日。
居者今已尽,人事从此毕。
火歇烟既没,形销声亦灭。
鬼神来依我,生人永辞诀。
大暮杳悠悠,长夜无时节。
郁湮重冥下,烦冤难具说。
安寝委沉寞,恋恋念平生。
事业有馀结,刊述未及成。
资储无担石,儿女皆孩婴。
一朝放舍去,万恨缠我情。
追忆世上事,束教以自拘。
明发靡怡悆,夕归多忧虞。
撤闲晨径流,辍宴式酒濡。
知今瞑目苦,恨失尔时娱。
遥遥远民居,独埋深壤中。
墓前人迹灭,冢上草日丰。
空床响鸣蜩,高松结悲风。
长寐无觉期,谁知逝者穷。
生存处交广,连榻舒华茵。
已没一何苦,楛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
今日掩奈何,一见无谐因。
礼席有降杀,三龄速过隙。
几筵就收撤,室宇改畴昔。
行女游归途,仕子复王役。
家世本平常,独有亡者剧。
时祀望归来,四节静茔丘。
孝子抚坟号,父子知来不。
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
烦冤荒陇侧,肝心尽崩抽(○本集八。《乐府诗集》六十四。《诗纪》五十。)。
齐藉田乐歌二首 其一 迎送神升歌 南梁 · 江淹
四言诗 押尤韵
南《齐书》乐志曰:藉田歌。汉章帝元和元年。班固奏用周颂载芟祠先农。晋傅玄作祀先农先蚕夕牲歌诗一篇。迎送神一篇。飨社稷、先农、先圣、先蚕歌诗三篇。辞皆叙田农事。胡道安作先农飨神诗一篇。乐府相传卓歌三章。永明四年藉田。诏江淹造歌。淹不依胡、傅。制祀先农迎送神升歌及飨神歌二章。
羽銮从动,金驾时游。
教腾义镜,乐缀前修。
率先丹耦,躬遵绿畴。
灵之圣之,岁殷泽柔(○南《齐书》乐志。《乐府诗集》三。《诗纪》六十三。)。
齐鼙舞曲三首 其一 明君辞 南北朝 · 无名氏
南《齐书》乐志曰:汉章帝造鼙舞歌云。关东有贤女。魏明帝代汉曲云。明明魏皇帝。傅玄代魏曲作晋洪业篇云。宣文创洪业。盛德存泰始。圣皇应灵符。受命君四海。今前四句错综其辞。从五帝至不可阶六句。全玄辞。后二句本云将复御龙氏。凤皇在庭栖。又改易焉。
明君创洪业,盛德在建元。
受命君四海,圣皇应灵乾。
五帝继三皇,三皇世所归。
圣德应期运,天地不能违。
仰之弥已高,犹天不可阶。
将复结绳化,静拱天下齐(错综傅玄辞。○南《齐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四。《诗纪》六十三。)。
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太虚既张。惟天之长。所以白帝真人。当高秋八月五日。降西方之金精。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我高祖创业。太宗成之。三后继统。王猷如一。大盗閒起。开元中兴。力倍造化。功包天地。不然。何能遏牺农之颓波。返淳朴于太古。虽轩后至道。由闻蚩尤之师。今网漏吞舟。而胡夷起于毂下。先天文武孝感皇帝越在明两。总戎扶风。正帝车于北斗。拯横流于鲸口。回日辔于西山。拂蒙尘于帝颜。呼吸而收两京。烜赫而安六合。历列辟而罕匹。顾将来而无俦。太阳重轮。合耀并出。宇宙翕变。草木增荣。一麾而静妖氛。成功不处。五让而传剑玺。德冠乐推。于戏。昔尧及舜禹。皆无圣子。审历数去已。终大宝假人。饰让以成千载之美。未若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与天同休。相统亿祀。则我唐至公而无私。越三圣而殊轨。腾万人之喜气。烂八极之祥云。上皇思汾阳而高蹈。解负重于吾君。能事斯毕。与人更始。乃展祀郊庙。望秩山川。方掩骼于河洛。吊人于幽燕。但诛元凶。不问小罪。噫大块之气。歌炎汉之风。云滂洋。雨汪濊。澡渥泽。除瑕颣。削平国步。改号乾元。至矣哉。其雄图景命。有如此者。我邦伯韦公。大彭之洪允。扶阳之贵族。雄略迈古。高文变风。运当时贤。才堪三事。历职剖剧。能声旁流。衣绣而白笔横冠。分符而彤䄡入境。曩者永王以天人授钺。东巡无名。利剑承喉以胁从。壮心坚守而不动。房陵之俗。安于泰山。休奕列郡。去若始至。帝召岐下。深嘉直诚。移镇夏口。救时艰也。慎厥职。康乃人。减兵归农。除害息暴。大水灭郭。洪霖注川。人见忧于鱼鳖。岸不辨于牛马。公乃抗辞正色。言于城隍曰。若一日雨不歇。吾当伐乔木。焚清祠。精心感动。其应如响。无何。中使衔命。遍祈名山。广徵牲牢。骤欲致祭。公又盱衡而称曰。今皇上明圣。怀于百灵。此淫昏之鬼。不载祀典。若烦国礼。是荒巫风。其秉心达诚。皆此类也。物不知化。如登春台。有若江夏县令嶭公。揖四豪之风。当百里之寄。干蛊有立。含章可贞。遵之典礼。恤疲于和乐。政其成也。臻于小康。中京重睹于汉仪。列郡还闻于舜乐。选鄂之胜。帐于东门。乃登豳歌。击土鼓。祀蓐收。迎田祖。招摇回而大火乃落。阊阖启而凉风始归。笙竽和籥之音。象星辰而迭奏。吴楚巴渝之曲。各土风而备陈。礼容有穆。簪笏列序。罗衣蛾眉。立乎玳筵之上。班剑虎士。森乎翠幕之前。千变百戏。分曹贾勇。蔺子跳剑。迭跃流星之辉。都卢寻橦。倒挂浮云之影。百川绕郡。落天镜于江城。四山入牖。照山空之海色。献觞醉于晚景。舞袖纷于广庭。鹤发之叟。雁序而进曰。恭闻天子无戏言。恐转公以大用。老父不畏死。愿留公以上闻。悦坐棠而餐风。庶刻石以寘美。白观乐入楚。闻韶在齐。采诸行谣。遂作颂曰。
爽朗太白。雄光下射。峥嵘金天。华岳旁连。降精腾气。赫矣昭然。诞圣五日。垂休万年。孽胡挺灾。大人有作。雷电发扬。欃枪乃落。九服交泰。五云萦薄。扫雪屯蒙。洗清寥廓。轩后访道。来登峨眉。上皇西去。异代同时。六龙转驾。两曜回规。重遭唐主。更睹汉仪。肃肃韦公。大邦之翰。秀骨岳立。英谋电断。宣风树声。远威逆乱。不长不极。乐奏争观。丸剑挥霍。鱼龙屈盘。东回舞袖。西笑长安。颂声载路。丰碑是刊。
白猿赋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
此郡多白猿。其性驯而仁爱。所止榛林不瘁。果熟乃取。不敢与猴相狎。猴亦畏而避之。昔傅休奕有猿猴赋。但悦其变态似优。以为戏玩。且不言二物殊性。余今作赋以辨之尔。赋曰。
昔周穆之南迈。将奋旅于湘沅。既只轮而无返。化君子以为猿。嗟物变而何常。故族类而始蕃。或哀吟于永夜。或清啸于朝暾。峰合沓以连响。水潺湲而共喧。矧三声之未绝。感行客之销魂。观其虽为异物。而犹善处。动不为暴。止皆择所。柽松郁而不残。楂梨熟而后取。顾狖鼯与猱狿。信莫得而俦侣。若乃灵变难测。神通有知(原注淮南子称有神曰猿)。女试剑而方接。举修簻而止驰。养矫矢而未发。眄乔柯而已悲。凌峻壑而电耀。挂长萝而匏垂。避侧足而不履。尚有畏于阽危。施于射。则李控弦而盈贯。用于道。则华养形而不衰(原讨华陀五禽戏中有戏猿也)。彼沐猴之佻巧。虽貌同而心异。既贪婪而鲜让。亦躁动而不忌。嗟斯物之既驯。有仁爱而可畏。故邓生以违性兴感。齐后以望恩掩泪。嗟乎。人之化也。实可悲辛。或少贵而老贱。或始富而终贫。中行之后。困于畎亩。叔敖之子。疲于负薪。何止鲧化熊而为厉。哀成虎而不仁。变钦鸮于瑶席。鸣杜魄于巴岷。乃知人世之可厌。不足控抟而自珍。
秋兰辞(少司命) 南宋 · 高似孙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七
秋兰歌,三闾大夫以奉司命者。至汉张衡赋两言之,而郦炎曹植潘尼傅玄江淹诸人疑于兰眷眷者,而九歌遗情辄郁弗彰,悲夫!乃抒兰辞酹大夫。
秋兰兮青青,得道兮如素。
娟娟兮好脩,行隐隐兮不渝。
夫人兮孰怀,美兰何为兮睹处。
秋兰兮英英,含章兮自明。
山中兮无人,其与谁兮晤倾。
悲复乐兮乐复悲,怅来者兮不可期。
悲莫悲兮有所思,乐莫乐兮心相知。
赠子兮杂佩,朝能来兮夕能会。
暮雨兮生愁,心缭悷兮何能嘅。
讯苍苍兮如何,天不语兮云嵯嵯。
吐琬琰兮自通,宛清扬兮山之阿。
望美人兮不来,阒寥寥兮浩歌。
云裾兮风裳,引沆瀣兮朝阳。
澹自乐兮僾尚羊,岂无人兮而不香。
按:《骚略》卷二。
桑中妇操(并引)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琬曰此秋胡题也曹魏诸作不关本题晋傅玄始咏秋妇过刚先生此辞特解玄议秋夫君
娶妻五月即仕陈,五年归来未拜亲。
桑中见美人,我出堂前认,夫君走赴沂。
水沈我身秋,夫君令我嗔。
妇可不义,亲何可不仁。
赓有明铙歌鼓吹曲六篇 其四 宣辅政 明 · 文肇祉
押纸韵 出处:文氏五家集卷十
晋傅玄以其主网罗文武之才定二仪之序也高皇之命将出师尽得死力其一时人才如徐常辈岂晋魏诸臣所能及其万一哉
辅政资多贤,俊乂在官使。
我皇善任才,文武咸愿仕。
多士起濠城,四方亦戾止。
功成歌皇风,万国皆遵轨。
自古得士心,谁复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