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永嘉中长安谣 魏晋 · 无名氏
《晋书》曰:张寔。轨之子也。轨卒。授寔凉州刺史。进大都督。刘曜逼迁天子。寔遣太府司马韩璞东赴国难。璞次南安。诸羌断军路。寔击破之。斩级数千。时焦崧、陈安寇陇右。东与刘曜相持。雍秦之人死者十八九。初永嘉中长安语云云。至是验矣。乐府云。三十国春秋曰永嘉中童谣也。
秦川中。
血没腕。
唯有凉州倚柱观(《御览》作看。《诗纪》云。一作看。○《晋书》张寔传。《御览》四百六十五引刘敬叔《异苑》。乐府计集八十八引三十国春秋。《诗纪》四十四。)。
凉州民谣 魏晋 · 无名氏
押效韵
《魏书》曰:于时天下丧乱。唯凉州独全。张寔自恃众强。转为骄恣。平文皇帝四年。寔为左右阎沙等所杀。先是谣曰云云。寔所住室。梁间有人象而无头。久之乃灭。寔恶之。示几见杀。
蛇利炮。
蛇利炮。
公头坠地而不觉(○魏书张寔传。)。
大唐同州澄城县令郑公德政碑 中唐 · 陈京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五
在昔两汉之政咸勤。东京之事最明。共理邦邑。必难守宰。不独孝宣二千石之选也。我国家宏启至化。稽对前谟。领县抡材。自迩敷远。实先三辅。载首属城。恒宁厥人。多及于理。不有卓异。曷飏颂歌。未通神明。谁镂金石。由是贞元十一年秋闰八月十七日辛巳诏谕铭纪左冯翊澄城令郑楚相功德于其理所之南门也。澄人谓余方从郎。谬迹书殿。饱循吏之事业。聆采诗之风谣。求成其文。寘美公焉。公字叔敖。郑州荥阳人。高祖元冑。皇朝散大夫祠部郎中。曾祖慈力。皇朝议大夫蔡州刺史。祖敬宾。梓州通泉丞。烈考琨。冀州南宫尉。累叶盛德。咸称能贤。庆遗后人。蔚变才子。既冠试吏。逢时屡迁。及壮佐州。遇守方缺。拾紫大绶。假御两轓。名盈利权。道厌旷贵。念代游之不吐。去巨卿之旧仪。遂以幅巾诸生。修刺先进。醇粹流藻。馨香立言。德成敢雄。籍奏用申。擢秀才第东观校书郎。劳谒者于遗编。勉训士以主簿。爱仙家于早岁。安缑氏以弥年。秩满从调。判及殊绩。授长安尉。而至于宰是邑也。致理大端。本人和气。孝崇悌顺。心通性革。当同财而离居。骤撤屋而周处。用成赋。由平颁役。谕阅废精。沦荡侠爱。俾悬衡以自占。偶践更而省役。敏树柔桑。阜蕃多稼。让邻终亩。并力从化。顺祈报以登入。洽礼节而息宴。井冽河阔。浴汲投艰。寒燠异宜。男女半道。戒凿深厚。商利远迩。会庐之义。肇周八家。不穷之养。旁行四序。艺蔬屡丰。恒□□□□诸圃者。放于园公。三亩俱存。百本咸毓。生生之礼备。赫赫之名成。鸿细必为。夙暮载考。厚藏不散之竁。尽秩有益之祠。枯泉由灵而正出。鸷虫抱义而大去。此又感会元昧之可纪者也。念岁孤之襦馀。散俸廪于里舍。访善良之疾苦。降服马于乡亭。此又愿怀隐微之可称者也。统齐多方。宗诣元念。臻于大稔。登于洽平。人閒岁安。风清云明。鸡犬攸闻。烟火阖境。表率王甸。图像廷城。匪君子理道之至欤。是皆根于研心持权。端操轶伦。先时剧帜。中岁充赋。疾如影响。利用卷舒。摛词则宣章。练政则居最。俄函诏除褒者。遂冠惠文行之。其犹子康。太傅伯师尚书之徵于冯翊崔君。慎宠乃寮。闻言于献状。询绩以作掾。于是百姓孙士良等。报德诚明。请命朝省。而斯颂作焉。词曰。
澄有贤令兮为郑父。文雅扬班兮学齐鲁。执业操刀兮造新部。更宅辟户兮调旧宇。家多令井兮漫畦圃。野播膏苗兮敛钟亩。泉异贰师兮亦我树。兽同安成兮不吾禦。西海少妇兮慎莫渡。颍川四君兮敢为伍。螭龟爰伐兮题广路。崔巍靡泐兮伟终古。
责汉水辞 唐末 · 李善夷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
春秋僖公四年,齐桓公合诸侯之师盟于召陵,责楚之苞茅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南征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按昭王南征至汉,舟入胶其舟,王遂溺死。杜预曰:「当时汉水未属楚。」杜之注,其为谬哉。且楚实殷之始封,楚苦县濑乡,在汉水东北六百馀里,则汉水于西周之际,岂未属楚乎?又诗云:「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裒荆之旅。」郑玄注云:「深入方城之阻也,方城今在汉水北三百里。」岂昭王时未属楚乎?屈完以齐桓所问之大,不敢他对。但请自问于水滨之人,言我不之知也。汉实属楚久矣,夫山林川泽,天子祀之,必有其神,楚人胶其船而祸其君,神不能福,神之罪也。余过汉,见其波涛滉瀁,而责其水。辞曰:
汉之广兮,风波四起。
虽有风波,不如蹄涔之水。
蹄涔之水,不为下国而倾天子。
汉之深兮,其堤莫量。
虽云莫量,不如行潦之汪。
行潦之汪,不为下国而溺天王。
汉之美者曰鲂,吾虽饥不食其鲂,恐污吾之饥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