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高从诲”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松鹤814年 中唐 · 元稹
 押药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渚宫本坳下渚宫春秋楚国之别宫,故阯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此代指江陵。《方舆胜览·湖北路·江陵府》(卷二七):“《郡县志》:楚别宫。《左传》:楚子西沿汉溯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今之城,楚船宫地也,梁元帝名以渚宫唐高从诲凿城西南隅,为池筑亭,名曰渚宫。”),佛庙有台阁
台下三四,低昂势前却。
是时晴景丽,松梢残雪薄。
日色相玲珑,纤云映罗幕。
逡巡九霄外,似振风中铎。
渐见尺帛光,孤飞唳空鹤。
裴回耀霜雪,顾慕下寥廓(顾慕:声音停住不散貌。)
蹋动樛盘枝(樛盘:见卷1《松树》注。),龙蛇互跳跃(龙蛇:喻指松树屈曲之枝干。)
俯瞰九江九江长江在出峡后流经平坦地区,分为众多支流,故有荆江“九派”之称。)旁瞻万里壑。
无心眄乌鸢(乌鸢:乌鸦与老鹰,均为贪食之鸟。),有字悲城郭(“有字”句:《艺文类聚》卷九○《鸟部上》引《列仙传》:“苏耽去后,忽有白鹤十数只,夜集郡东门楼上,一只口画作书字,言曰:‘城郭是,人民非,三百甲子当复归。’咸谓是。”又,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集城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佪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清角已沈绝,虞韶亦冥寞(《虞韶》:虞舜时之乐曲名。汉班固《幽通赋》:“《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
(一作骞)翻勿重留,幸及钧天作(钧天:钧天广乐之省。《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后因指天上之音乐。)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一作奉使荆南高从诲筵上听弹胡琴) 其一 五代 · 王仁裕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湘水淩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十国春秋·高从诲世家注》载首二句,云是从诲作)
宋故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侍中孟公墓志铭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河东先生集》卷一五
天下譬如人身,朝廷犹心腹也,四方犹四支也。
心腹有疾,四支病不治;
心腹无病,可治。
口、耳、目,纳邪蛊内,作疾心腹也。
去是,跌打伤缓,封针饵补,宁害焉?
建隆年后,平四方甚易,由无心腹疾也。
孟氏王蜀,二代三十九年。
乾德乙丑岁兵降,公为主太子二年,年二十八,偕主浮嘉州江,循峡出荆,行襄州道仲夏丁丑京师
太祖礼以之见(礼谓降国之礼。)封主秦国公,公帅兖。
六月庚戌,主疾殂谥恭孝王。)
公起复,拜命留阙下。
后三年,帅贝州
明年春太祖并州,从还,公就任。
母赵妃,早殒蜀(在蜀追册为名。)
主之内有楚、越国三夫人(在蜀皆为妃号。)
幸洛时,公朝。
越国忧,以诸母居丧。
太祖曰:「非嫡母也」。
召入加特,归贝州
今上初祀圜丘上帝,公觐,移帅定州,进开府阶。
上临真定,御戎肆诛晋,晋附虏若叔。
出旁道为奇,必蹊定,定折虏南翼左络,边安。
郡栅城多兵,复公镇,摄。
摄之,晋平
上促师夺燕,公卫。
环燕壁西偏,众怠莫剋,遽旋。
敕公驰定,以宁下。
迎上,上归,公止。
当增甲益校,计备虏来。
寇败诸徐河。
大施赏,公封滕国公
筹塞事,卒群躁音嚣,罢公奉朝请
钟齐国丧,起复,授金吾统军
来年权执金吾
去知滑州
间有疾,告养,诏公弟右神武统军玄珏代之。
公病既贫,乞理傍淮一小郡自给,得知滁州
淳化二年,楚国夫人卒。
起复,公如旧。
公风痹,废常杖。
必扶即起坐。
三年秋九月辛亥,欻从中堂独行及外,召伶师肄乐,笑嬉曰:「恙,吾祛也」。
呼子语,与坐饮。
夜初半,老仆夫宿公堂牖外,声魇彻公寝。
公呼,即疾反,不能语,且薨。
上闻罢朝,锡赠侍中
清河郡夫人,公元妃张也,谕诸子证、诂、说、诠来奔(证任曹州观察推官,诂知丰乐县事。说吉州,诠秀州,并任军事推官。皆登进士第。)
哀子供奉官諲,以谏、谔、谠、谂、询皆殿直,弗果来。
譓、译、谧、护悉幼(公十五子,名之上一字并曰隆。)
冬季丙子,用证谋,奉公由庐适洛。
某年月日,葬北邙山
有身有位、有家有国者,破亡黜辱,属有道,得非道(谓圣朝降也。)
属非道,得非道(谓前蜀王氏降后唐也。)
是颠危有幸不幸也。
元明惟仁全,有仁昏不乂,若公,其幸欤!
铭曰:
玄哲公名遵圣字,居坤用物少而粹。
归中列镇殒且瘁,驰山雪黡亶作蔽。
公年出彼洎卒此,并算两齐均厥齿。
昭然秉生超特异,坎坎邃堂恭孝次。
公无后忧多令子,六女五殡侯王嗣
二主阙书国有史。
宋故殿中丞梅州陈公墓碣康定元年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五、《武溪集》卷二○ 创作地点:广东省韶关市
公讳坦然,字某,其先颍川人
高祖父效官容管,属唐季之乱,岭道梗塞,不克北还,遂为普宁郡人
曾祖讳某、祖讳某、考讳某,并仕刘氏,为私署官。
考终于知绣州营田事,皇朝赠大理评事
妣陶氏,赠永昌县太君
公即绣州第三子。
博学善属词,有胆勇,多权谋,尚然诺。
进士未第,归乡里。
景德中宜州兵杀守帅,胁判官卢成均以叛,伪称南平王,拥众数千人,北攻象州
成均者,公同郡人也,公乃单骑行贼围,为书约矢射成均帐下,为陈祸福。
其略曰:「国有患难,乃见忠良。
贪人之利,而背其君,非忠也;
怯人之威,而失其志,非勇也。
君甲科进士,当以才识济理。
今佐一郡,不能抚其众,以至于乱。
又不能死,乃更甘心伪号,提乌合之徒,剽却郡县。
朝廷封疆万里、带甲百万,遣偏师取狂寇,如举太山压卵耳,柰何赤族从叛人入汤镬中耶」?
初,象城疏弱无守备,将陷者数矣。
成均得书,欲自拔归顺,计未决而王师至,城乃全。
贼又别遣一屯分掠南路,径趣容境,所至摧陷。
公入语容守陈延赏曰:「贼势剽悍,难以力兢,且胁从之人,本无战心,愿假衙兵数辈见从抵贼营,论以逆顺,当使解甲而归我矣」。
公去贼垒数十步下马,直前为言:「本朝正朔被四海,汝徒无故噪聚。
今有诏,止诛首恶,茍能束身改图,自当荣以爵赏,何苦草间觅活」?
是时贼中伪补屯卫之职陈、贾二率私相语曰:「此飞檄生也」。
于是率首领以甲卒数百诣郡降。
贼失腹心,皆不战而自溃矣。
贼平论功,大将以状闻,中旨令本郡敦遣赴阙,与官,仍赐锦袍银带。
公悉让而不受,愿回前恩,以就殿廷一试,朝命嘉之,诏贡部别名闻奏
中途被病,且遭家艰以归。
服阙,急于禄养,摄主化州吴川簿。
秩满,调授杭州馀杭簿,擢漳浦,再以吏能佐桂州幕。
初为节度判官,以母丧解官,后以观察支使春州
入朝,迁著作佐郎、知潭州攸县,移知梅州
累转太子赞善大夫殿中丞,卒官。
其佐馀杭也,市有丐者杜氏夫妇,皆八十馀。
杜氏名暹,尝为忠懿王幕府官,老无子孙,遂乞于市。
公闻之恻然,为辍俸钱,构草室数楹以居之。
语同僚暨右族,合币二十万与其足日廪,市什器,营寿藏,识者义之。
其令漳浦也,有海口石门,居风冲道,岁坏舟楫甚众,公乃相地徙港,以避涛怒,商旅至今赖焉。
邑西有陈将军者,郡图云:仪凤中勋府中郎将陈元光也。
年少强魂,邦人立庙,享祠甚谨,日奉牲币无算。
岁大旱,遍走群望,弗雨。
公乃斋洁诣祠下祷云:「政不修者,令之负;
祷无验者,神之羞。
国家崇祀典,所以祈民福也,祀茍不应,何用神为」?
即钥扉与神约曰:「七日不雨,此门不复开,丛祠为烬矣」。
行未百步,霾风拔巨树仆于道,俗素信鬼,及是,吏民股战,神之怒。
公徐曰:「民方嗷,何怒之为」?
乃缓辔截树而去。
果大雨,田收皆倍,邑人刻词以纪其异。
其在桂林也,役徒不足,借禁卒五百伐材以修守具。
郡帅会宾客,饮于堂外,有告变者曰:「役卒二百,挟刃群噪入屯营为逆」。
在座相顾失色,郡帅曰:「当闭城,以虎翼五百擒之」。
公即屏人语帅曰:「今以乱擒之,彼知就擒则死,必力斗,适所以坚其叛意耳。
及其衅尚浅,君诱而致之,可无患」。
乃从白直数人,直趋其屯,责其主校苛刻,乃复人人恩慰,问其劳苦。
叛卒环泣曰:「苦则思乱,人之常情。
若从公命,得免于役,以全视息,为再造矣」。
皆释仗随公而归,帅亦原之。
其罢阳春也,有张氏女者,父为供奉官,夫吏辇下,犯贿流岭南
夫死,家属当还都,邵阳邮卒以刃胁为妇,留且半岁。
公经途闻之,执卒送官抵罪,公解骖暨万钱贻之,官遣部送,还其父子,皆章章在人视听者也。
公历七官,干局外职,司符牒劾事,凡九十馀狱,民无一辞为怨,其周才也如此。
公之宰攸县也,政无不革,乃经度署表而鼎新之。
落成之日,而诏书至,徙梅州,心常恋恋焉。
捐馆之夕,攸之宿吏数十,见公朱衣垂鱼,据鞍导从,炜晔入门,升厅如平生,厅帘坠地如割,众惊异之。
后半月而凶问至,邑人塑其像,立祠于邑西云。
公以明道元年四月甲辰,终于梅州官舍。
某年某月某日,归葬于某,夫人杨氏祔焉,杨氏先公早世。
子六人,曰直方、有方、知方、居方、义方、应方
居方举进士
有方补郊社斋郎,为曲江簿,亦能官;
义方、应方尚幼。
女二人,长适某。
康定元年曲江君因方趺圆首之令,泣以遗状来请铭。
嗟其名不书于史氏,遂铭曰:
古之为吏,不专禄仕。
器能轶群,名不坠矣。
后之为吏,去才取位。
官品不登,善斯委矣。
吁嗟陈公,识优命否。
勒铭幽石,以颂遗美。
跋金花帖子绫本小录王扶、盛京。)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六、《攻愧集》卷七三
集贤王公金花帖子,其孙鄜州端拱二年太宗朝第三榜者,误也,当以益公所考为正。
尚书宋公名白,时以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贡举,其同知贡举知制诰李公沆,帖子花押盖二公也。
咸平元年知举四人:杨给事砺李舍人若拙梁司谏灏、朱秘丞台符,盛公帖子花押乃此四人也。
太宗至道三年上宾,咸平改元真宗谅闇,遂不廷试,而敕下礼部放榜。
《登科记》亦称省试,故犹得以帖子报中选者,非以不临轩策试而废兹制也。
知举止列祖父,不及三代,糊名复于淳化三年,至是已七年矣。
艺祖一朝进士凡十五举,多者不过三十馀人。
太宗朝取士寖广,至二百馀人。
独孙何一榜放三百五十五人,诸科合千馀人。
后世但骇其多,而不知前两年诏权停贡举,至是集阙下者万人。
太宗既多取之,而后连四年俱有权停之诏。
五年至道三年三月,以大丧不暇及。
至咸平之初,诏以久停贡举,颇滞时才,令礼部据合格人内进士放五十人,诸科百五十人,来岁不得为例。
于是进士孙仅等及高丽所贡并赐及第,此小录所载五十一人是也。
祖宗时贡举之疏数,取士之多寡惟上所命,非若近世之定制也。
钥高曾先祖仍三世登科,中遭兵燬,故书无一存者。
先祖少师元丰末年焦蹈榜丙科,后从年家章氏传当时小录,虽印为大编,而与今制不侔者已十馀条。
又尝见嘉祐二年章卫榜东坡兄弟小录,与焦榜者不殊。
今始见王、盛二家金花帖子及绫本小录,前此真未闻也。
诸公跋语如载知举家讳、私忌等,外若韵脚,明主空一字。
诗限六十字以上成,论限五百字以上成,皆与今小异。
今止书「第一人」,此直书「状元」。
外氏书其母之封五十人,贯开封者三十七人,不应如此之多。
端拱二年有旨,国子监生并须品官子弟,开封府有户贯者充。
岂以此故士子多用开封贯耶?
建州者二人,一曰建宁军,一曰建州,书事不同如此者非一。
祖父俱存者今曰重庆,而第四人张景荣侍下。
父祖未仕者书不仕,三代名下书皇任者,柳河东作《陈京行状》云:「五代祖某,陈宜都王
曾祖某,皇会稽司马。
祖某,皇晋陵郡司功参军
父某,皇右补阙云云」。
或谓书「皇」者,以表其仕于唐也,此又不然,多有称「皇」不仕者。
又或止书见任某官,每一项各空一字,皆与今不同。
此榜止五十人,可以绫书,不知前此孙何一榜三百馀人亦可以绫书耶?
小录之作,近亦屡有轻以意改者。
要知典故所在,前人多有深意,一遵其旧可耳。
吁,又何止此耶!
司谏秘丞各称其官,杨公为翰林学士,而止称给事
李公知制诰,而称舍人,亦因可见前朝之官称云。
杨公开国之初为第一人,李公为乾德四年进士第五人,梁公与其子固俱为大魁,朱公则孙何榜第二人。
主文极天下选,宜乎得人之盛。
继兄何,固为盛事;
刘烨子岳、父温叟是终身不听乐者;
中山刘子仪参政李子渊皆在此榜。
辅国曾祖季兴、祖从诲俱为南平王,盖荆南高氏,辅国之父保寅不知在从诲十五子中为第几人,与继冲俱归本朝者也。
吕蒙休三代俱赠师傅,父龟图,母刘氏,徐国太夫人
文穆公正之弟也。
克从为彦超中令之孙,句希吉为中正之子,盛京为文肃公度之弟,乐黄庭父史任职方员外郎,是作《太平寰宇记》者,其任职方宜矣。
李山房谓知名之士几三之一,后生寡陋,不能尽知,姑诵所闻。
一时人物,不亦盛哉!
借摹本于丰宅之有俊,老眼不能细书,令从子溉临写藏于家,仍备书其后而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