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孙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言尚书公事不应送御史 北魏 · 元子思
 出处:全北齐文卷六、全后魏文卷十五
案《御史令》云:「中尉督司百寮,治书侍御史纠察禁内」。
又云:「中尉出行,车辐前驱,除道一里,王公百辟避路」。
时经四帝,前后中尉二十许人,奉以周旋,未曾暂废。
府寺台省,并从此令。
肃宗之世,为临洮举哀,故兼尚书左仆射臣顺不肯与名,又不送簿。
中尉郦道元举而奏之,而顺复启云:「尚书百揆之本,令仆纳言之贵,不宜下隶中尉,送名御史」。
寻亦蒙敕,听如其奏。
从此迄今,便无准一。
臣初上台,具见其事,意欲申请决议,但以权兼,未宜便耳。
日复一日,遂历炎凉。
去月朔旦,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而省稽留不送。
寻复移催,并主吏忽,为尚书郎裴献伯后注云:「案旧事,御史中尉台郎于复道,中尉下车执板,郎中车上举手礼之。
以此而言,明非敌体」。
臣既见此,深为怪愕。
旋省二三,未解所以。
正谓都省别被新式,改易高祖旧命,即遣移问,事何所依。
又获尚书郎中王元旭报,出蔡氏《汉官》,似非穿凿。
始知亦规坏典谟,两人心欲自矫。
臣案《汉书·宣秉传》云,诏徵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俱会殿庭,并专席而坐,京师号之为三独坐
又寻《魏书·崔琰传》、文阳□《傅嘏传》皆云既为中丞,百寮震悚。
以此而言,则中丞不揖省郎,盖已久矣,宪台不属都堂,亦非今日。
又寻《职令(《通典》作「又案孝文帝职令」。)云:「朝会失时,即加弹纠」。
则百官簿帐,应送上台,灼然明矣。
皇太子以下,违犯宪制,皆得纠察,则令仆朝名宜付御史,又亦彰矣。
不付名至,否臧何验(《通典》作「若不送名,到否何验」。)
臣顺专执,未为平通,先朝曲遂,岂是正法?
谨案尚书郎中臣裴献伯、王元旭等,望班士流,早参清宦,轻弄短札,斐然若斯,苟执异端,忽焉至此,此而不纲,将隳朝令。
请以见事免献伯等所居官,付法科处。
尚书纳言之本,令仆百揆之要,同彼浮虚,助之乖失,宜明首从,节级其罪(《魏书·宗室元子思传》,又《通典》二十四引两条。)
拟轮对劄子 其二 宋 · 李鸣复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九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八○
臣蜀人也,三仕剑外,十数年安危成败,身履而目击之。
今蜀困甚矣,用敢以尘圣听。
开禧丁卯以来,屡经大变,始扰于僣伪,继扰于残虏,近又扰于新鞑。
自新鞑入寇,日甚一日,而蜀之为蜀,大非昔比矣。
丁亥之始至也,重兵扼西和西和不动,以大将留屯,有以为之备也。
游骑寇同、庆,而同、庆不慑,以郡将坚守而又有援兵为之助也。
麻仲败衄,程信退走,贼进窥七方,而七方不恐,以蜀帅在石门,距关才五十里,而人心知所恃也。
武阶失守,贼至文阳境上,赖官军土豪相与协力,驱之而退。
鞑虽纵横数月,其所破者惟一郡耳。
四蜀无失估之扰,诸司无科调之急,列郡输献助而弗受,襄汉遣援兵而弗纳,路帅欲招忠义而弗许,寇来则禦,寇去则备,蜀虽惊扰,其根本犹未拨也。
往岁再由大散,径至凤集,蹂践我疆土,要求我财货,驱虏我人民。
田遂转战而官军不知,李寔固守而戎帅不救,未几而势穷力屈,凤集陷矣。
潘福以大将守关者也,不施一矢,而仓皇以溃。
郭正孙路帅守城者也,不画一筹,而流落以死。
溃卒反戈,鞑寇乘间,而梁洋又陷矣。
凤集不守,天水必无以自存,汉中既陷,同、庆必难以自保。
所可重惜者,沔阳有复岭重关之胜,曩时兀术以百万之师,阨于分番迭射而不得进,今过之如履平地。
西和有因山为城之固,前日鞑人以方张之势,困于长枪短箭而不得逞,今拔之如振槁叶。
益昌有连云危栈之险,往日巴提控以轻骑窥蜀,仅至大安,只轮不返,今自利而阆,自阆而果,长驱深入,若践无人之境。
有险不备,而谓险不足守,有兵不战,而谓兵不足用。
大将先退近郊,而竟不免于溃,诸大司先具舟楫,而卒不免于奔。
穷六十郡之地,遍科失估,又督步运于成都,督舟运于沿流而终不免于乏食,寇贼有吮血割肌之惨,官吏有剥肤及髓之酷。
吁,尚忍言哉!
尝观祖宗视蜀如在殿角西头,张咏治行优异,真宗遣使,谕曰:「得卿治蜀,朕无西顾忧」。
赵抃自蜀召还,神宗谓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耶」。
二臣事业,光明俊伟如此,不特赖以安,朝廷亦赖以尊,此无他,任得其人故也。
迩者丁卯之变,程松实当之,则自米仓遁;
己卯之变,董居谊聂子述实当之,则自剑门遁;
辛卯之变,桂如渊实当之,贼未过险,则浮家之巨舰先下三峡,贼既过险,则倍道之轻车径至合阳
泛论其迹,虽五十步百步,不容相笑。
专诛其心,则如渊之走计已定于半载之前矣,于四蜀奚赖,于朝廷奚益?
此无他,任非其人故也。
今陛下肆颁宸綍,易置帅垣,固公论之所共庆。
然受任于败将之手,人实难之。
必申严纪律,使四大将守禦之兵畏我而不畏贼,必招集流离,使十数州豪杰之士归我而不归贼。
此外阃事,今之用蜀者当任其责。
必朝奏暮下,而后帅司之赏罚足以使人信,必言听计从而后帅司之号令足以使人服。
此朝廷事,陛下与大臣当加之意。
若夫预储帅才以备异日之用,则臣愿陛下以昔之得者为法,以今之得如渊者为戒,则全蜀幸甚,天下亦幸甚。
寄孟链 其三 明 · 解缙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零落归来万里身,圣皇深眷语谆谆。
偷生抱病文阳水,洗得西风万斛尘。
艾秀才文江三首 其一 明 · 李昌祺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杨柳阴虎踞关,离亭把酒送君还。
到来建邺春将尽,归去文阳夏已残。
客里有书惟寄雁,山中无树可栖鸾。
分携已自伤怀抱,回首他乡别更难。
舟行杂诗三首 其二 明 · 蔡汝楠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昨揽荆州莽,今宿文阳陂。
遥天收密雨,平隰茂春荑。
分泉临渡咽,愁云出岫离。
载弹山水曲,坐结孤弦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