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张时彻”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九女山(在奉化县南二十里) 宋 · 黄唐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粼粼新绿起前峰,拂拂垂杨烟雨中。
安得一蓑浮短艇,玉鳞飞上钓丝风明张时彻宁波府志》卷六)
述怀答东田弟 明 · 张邦奇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六十不归去,八年空及瓜。
何时觞北渚,陪汝弈东沙
仙构须依,吾庐亦寄槎。
赓吟犹有日,棠棣正敷华。
送家太史假归新安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五
长安朝暮送行地,西有张掖东沙河。
每临祖席发归思,曰归不归思若何。
忆昔徵车乍来赴,本欲还山乞归去。
光宅先教宿李蟠,直言必欲留裴素
吾宗就试得数人,林间二阮叨同伦。
云阳举复罢(谓祥符会侯也),叔氏妙才人尽闻。
掞天彻地藻思辟,尝见挥毫趁飞翮。
国子通传虎观文献王亲受京房太史为授伊勒兔亲王经
集贤载笔入丹地,便遣方平撰前记。
制举从来待异材,史书岂是寻常事。
嗟予落托百不成,长沙旧谱依泉明。
霜前铜兽当厅列,日跨疲驴逐队行。
如何叔氏掉头早,镇自陈情痛乌鸟。
婺女瞻来嶂寒,客星归傍桐江晓。
予于去住愿总违,岂难遽著青罗衣。
惭于史局未能了,觉与世数终相岐。
秋林柿熟初发,此去芦沟看新月。
诎指明年还院时,仍在清商戒寒节。
软尘著雨衣未乾,沧浪自昔推新安
冠缨濯罢如相望,知在天边风露间新安有天边风露楼)
万编修经将往明州修志过予追访旧事述长句答之兼以送行 清 · 杭世骏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四
勾章太守儒术吏,欲以文藻辉山川。
鄞鄮三县询故老,孰克称任无愧旃。
青衿诸生六七辈,群游于校峨其冠。
佥曰太史九沙叟,里号硕德称耆贤。
皇舆图表受诏撰,一统方略奉敕编。
自来鸿笔光史院,矧此志乘辞为难。
闻人岂无夫己氏,轶材讽说不足诠,未若叟也撰述卓可传。
叟今七十刚华颠,两目炯炯精神完。
娄机字源洪适释,擘窠运腕如云烟。
先人传经角岳岳充宗先生著有《学礼质疑》《仪礼商》《周官辨非》《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季父读史腹便便季野先生著有《南宋六陵遗事》《庚申君遗事》《历代史表》暨《明史》三百卷。)
著书等身惧放坠,叟也一一誊写工雕镌。
纪元之考瞭指掌,功与史表同精坚(《纪元考》一卷,括历代运历甚晰。)
四明文献郁选首,造庐而请何疑焉。
太守撰日具书币,涉江命使恭且虔。
叟承礼命夙当发,高轩过蓬蒿园
诱我腾说溯前志,黄绸煖割朝来眠。
张津姜屿之书不可觏撰《四明图经》,见《宋史·艺文志》。屿撰《宁越风物志》,见《文献通考》。),为叟略数杨张前成化时,郡人杨实修《四明郡志》,嘉靖时大司马张时彻修府志。)
宝庆纂历岁丁亥庐陵胡矩庆元
属其乡人参军(序称「赣州录事参军罗浚」。《直斋书录解题》云:胡矩仲方为守,罗浚其乡人也。),甄括明事县国门。
先以郡志后六邑,刻画城郭图厢关(其书《郡志》十一卷,《鄞志》二卷,《奉化志》二卷,《慈溪志》二卷,《定海志》一卷,《昌国志》一卷,《象山志》一卷,府境、县境各治皆有图,咸淳年刊。)
厥后卅载暨开庆,丞相臣潜来旬宣。
军防水则以次定,经制税赋兼牢盆。
嘉禾绘献民气乐,老谋忧国何时谖。
门生曰锡曰应发,承命执笔校秘文。
诗歌自可勒琬琰,例以志体稍殊悬开庆改元吴潜丞相领郡,复续修《四明志》,民政、兵防、士习、军食别自为,以补前书。又立水则,自撰《平水则记》刊石。门生庆元府教授梅应发、沿海制置大使主管机宜文字刘锡编次,末附诗词四卷,予谓于体不合也。)
自宋讫命更延祐,袁桷方领编修官
本之二志著其概,参之七观究其原王深宁应麟著《四明七观》,钤括郡之掌故为注释。延祐三年袁学士桷复修郡志,采其文冠于《艺文考》。)
谁其续者垂不刊,猗惟王侯元恭捉翰遒如椽。
其间首尾称大备,一代兴废略可言至正时郡守王元恭修延祐以后事,凡十六卷,称《至正新志》。)
前明内府不收弆,文渊坠简终沦湮。
天一阁范碧山全,家有善本颇自专,叟当檄取诃豪顽(宋两志皆宋刊,元两志亦钞本,明代文渊》《内阁》两目皆不载,海内藏书家亦无有齿及者。宋志惟予友全祖望家有之,故予得见。元志则天一阁范氏所藏也。)
荥阳南山堇山氏,邦有黎献摭捃勤。
或鞶绣藻采而有耀,或大雅宏达而不群荥阳外史郑真南山先生黄润玉堇山先生李堂,各撰《四明文献志》,先次其行事,后列著作。)
其书同异具可核,叟今何不重探论(郑、黄止载郡人,李则并次名宦。)
抑吾又闻杲堂李翁于叟为先友,高文煌煌称大篇。
传甬耆旧一十卷,能事直欲追古欢(郡人李邺嗣胡文学本《四明风雅》诸书。裒集甬上耆旧,自汉至明末,定为诗史,邺嗣为撰传。)
叟今凡例一本此,发幽表微畴谓不然。
方今圣主一寰宇,睿算尤重海与边。
三韩直达岛倭接宋时高丽贡道由明州上,见《宝庆志》及《范石湖集》。),东南防守筹宜先。
舟山负隅归版籍,时清喜停赤白丸。
庙谟议此设重镇,厥饷几何兵几千。
叟宜条晰陈要害,宏论亦可销戈鋋。
郡人聘修古有例,书法郡守名牵连(其在吾浙,嘉兴闻人硕德修《嘉禾志》,德清谈钥修《吴兴志》,山阴陆游修《会稽志》,天台陈耆卿修《赤城志》,皆宋志之表表者。)
上奏天子制称善,撤膳或赐兼珍筵,叟今决去无迁延。
雪花席大蔽江水,乌篷船低压两肩。
行幐辚輑恣捆载,湘东斑管胶东笺。
阿育王山考古佛,丹山洞天寻真仙。
搜奇直抉图经秘,采隐不遗声闻禅。
白头自草内舍帖,归告先墓封树寒。
焜煌家乘述祖德,玩鹿亭古泽永绵(玩鹿亭先生高祖鹿园都督所搆,因以名集。)
寒厅拥堵看秉笔,一笔一削孰敢干。
鼠须疾挥不及冻,墨沈肯受冰霜怜。
走愿传钞备书吏,微名亦得流丹铅。
不朽盛事会有缘,此意只恐天公悭。
呜呼,此意只恐天公悭。
朱卧庵所藏夏承碑简秋史兼寄小松叠前韵乙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一
芝英体格溯源长,谁续东沙剖夜光。
往者归装惊陆子(华东沙本今在吴门陆谨庭处。),年来梦笔江郎
洛川未得穷搜剔,明刻何烦细较量卧庵本明刻明拓。)
君记丹阳孙氏本,义门不是妄誇张何义门所藏丹阳孙仲墙本,至今耿耿于怀。)
斋中大观真本右军帖二十有七暇日摹其四装为册各系一诗 其三 丙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二
阁本宣和尽失真,瘦金签帖付何人。
牵丝一笔凭君认,痴绝东沙浪苦辛(《袁生帖》。)
偶临右军袁生帖二首 其二 戊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五
卷抵乌衣四七人,东沙真赏竟何因。
一波一折沈吟思,想近江南祓稧辰。
梅溪寄惠双钩娄寿甲寅 清 · 翁方纲
 押青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六
夏承娄寿配石经,丰人叔赋我夙聆。
义门未见都穆本,何以甲乙能畦町。
昔摹寒山赵氏卷,窃疑自运非模型。
小宛堂开跋初夏,绿阴搦管馀芳馨
时于瘦劲出新意,似趁草篆姿伶俜。
迩来顾蔼吉。)玉搢。)说旧拓,未审都本谁辨鼮。
独有义门斋语古,是有端绪非目荧。
华家己酉戊子,百六十载踪合萍丰道生华东沙作赋,在嘉靖己酉。顾憩闲以此本赠何义门,在康熙戊子。)
真赏斋头夜飞斝,齐女门外扬舲。
此时此侣那更得,济南前夏君车停。
小楼四照初握手,诺我五岳图真形。
君归割爱辄寄我,何啻诸老同窗棂。
卷端数行佚奚害,珠圆磊磊垂日星。
鄱阳阙处俨合璧,寒山陋矣矜挈瓶。
是间可以考隶势,岂委波画于畸零。
后梁有人来吊古,岘首想近新茅(此碑后有「贞明四年十二月廿四日偶因行过」十四字,甚古拙。「贞明」二字新脩岘山亭记见王象之舆地碑目。)
阿弥小印宛手迹,南禺赋罢仍心铭。
汉隶佐书体孰偶,张迁韩仁语漫听(丰跋比之张迁碑,虚舟跋比之韩仁碑。)
十年前摹夏承本,双眼正共东沙青。
义门苦泥丰赋语,欲叩洪刻官曹厅。
小蓬莱阁墨响处,石帆亭子旧梦醒。
笑凭黄九怀顾八,重须乐石磨济宁(予昔所摹寒山赵氏本已倩吴门顾文鉷镌于济上,故及之。)
广平府重建夏承碑歌乙丑 清 · 翁方纲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九
此碑出洺七百年,建宁之迹初犹全。
秦唐二守一再跋,始则半段终重镌。
至今喧称讲舍拓,紫山院廨原漳川
或云修城杂瓦甓,荆榛想像然不然。
韩门昔来主讲席,每嗟搜剔无由缘。
鄱阳续释图孰识,南原隶辨讹相沿。
义门往得仲墙本,欲跨都穆徐充前。
良常但珍玉笥箧,秋涧俨合湖州编。
钩摹山夫近有自,铭文坛长词非偏。
我读南禺真赏赋,取并娄寿球图传。
东沙果馀古锦笈,星斗夜堕吴江船。
宛然南禺题记在,不假滂喜洪娄笺。
惟初隶古溯科斗,例薤体本芝英联。
庾元威稽墨采布,窦尚辇赞弯弧悬。
兑戈垂矢灿彝典,金雒鼎光腾渊。
测量周秦大小篆,阴阳霅帅穷方圆。
堂堂笔阵凌百代,何减华岳撑金天。
华碑我援季海记,惜今未得朱蜡填。
广平太守雅好古,永年大尹勤来宣。
爱我借装陆家轴,松斋萝月神娟娟。
小窗油素森起立,芒回电转云非烟。
横石按图审位置,阳额重晕中留穿。
追还建宁旧石本,万古翠墨留幽燕。
他年过客鉴奇古,秦唐继者谁推贤。
我亦附名洪赵后,摩挲贉尾光回旋。
爱古迟迟署轩扁,神物切恐冲杓躔。
舟过黄天荡 清 · 洪亮吉
 出处:匡庐九江集
舟人竞说黄天荡,一点风无三尺浪。
清晨棹出沙漫洲,似向大壑中间浮。
天青四下垂无地,龙气直冲霄汉气。
残蟾欲堕曙色升,一点栖霞影波际。
西来采石东金焦,沙涨都欲连州桥。
寻阳九派自天落,惟此一折喧惊涛。
千馀年来发深嘅,南江中江不归海。
麻姑何暇笑沧溟,此亦桑田屡迁改。
四渎合两渎,三江成一江。
近闻淮与河,日夜相冲撞。
势必合此江淮黄,巨浸险欲无南邦。
昔时扬子桥,今作扬子渡。
中流一日值北风,径指最高峰下路。
东沙涨与西沙连,土人岁岁争洲田。
天公亦似患人满,时辟龙馆开人烟。
风帆直上真如箭,梦里皖公先觌面。
萧萧瑟瑟枕上听,万顷芦花一行雁。
石川鸿齐英偕僧来谒张副使误谓为僧鸿齐作诗自辩余赋此以解嘲光绪三年至七年作) 清末 · 黄遵宪
谓僧为官非秃鹙,谓官为僧非沐猴。
为官为僧无不可,呼马应马牛应牛。
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
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
师丹固非老善忘,鲁侯亦岂儒为戏。
知公迹僧心亦僧,不复拘拘皮相士。
先生闻当喜欲狂,自辩非僧太迂泥。
但论普度一切心,安识转轮三世事。
吾闻先达曾戏言,莫如为僧乐且便。
世间快意十八九,只恨酒色须逃禅。
入宫有妻案有肉,弃冠便作飞行仙。
昨者大邦布令甲,宗门无用守戒法
两无忌,朝过屠门夕拥妾。
佛如有知亦欢喜,重愿东来度僧牒。
溯从佛法初来东,目以后争信崇。
造经千卷塔七级,赐衣百袭万钟。
帝王亦称三宝奴,上皇尊号多僧徒
七道百国输正税,民膏民血供浮屠。
将军柄政十数世,争挽强弓不识字。
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西方菩萨东沙门,天上地下我独尊。
尊君为僧固君福,急掩君口听我言。
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
鸿飞宁记雪泥迹马耳且任东风吹。
大年三十军伢来拽归临湘,次晨返云溪。和诗纪事 其三 《阻风规林之二》 当代 · 卢青山
 押支韵 出处:卷六[一九九一年]
被酒中宵卧,其心独悔之。
人语与鞭炮,聒噪非所期。
天明潜启关,空街待车时。
唯静洽吾怀,深契不在兹。
将语吾母别,此事难为辞。
人出渐来往,速返复何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