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登黄鹤楼 明 · 徐一忠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黄鹤千秋去不回,独留飞观表崔嵬①。
江流曲自三巴下②,山势遥从五岭来③。
明月吹箫高赤壁④,雄风作赋胜兰台⑤。
凭栏一啸空今古,试取汀鸥对酒杯。
【校注】
(1)飞观:曹植《东征赋》:“登城隅之飞观兮,望六师之所营。”谓高耸的宫阙。此指黄鹤楼。表:标。
(2)三巴:泛指四川一带。《华阳国志》:“(刘)璋乃改永宁为巴郡,以固陵为巴东,徙(庞)羲为西巴太守,是谓三巴。”《舆地纪胜》载《三巴纪》云:“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三巴。”永宁在今四川巴县至忠县一带,固陵郡在今重庆云阳、奉节等地,巴西郡即四川阆中县地。
(3)五岭:即岭南一带。《广州记》:“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为五岭。”杜甫《野望》:“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仇兆鳌注:“舒曰:秦始皇略定扬越,谪戍五方,南守五岭。塞上岭一也,骑归岭二也,都庞岭三也,略绪岭四也,越城岭五也。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焉。”
(4)明月句: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兰台:战国楚台名。宋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宋玉曰:‘……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诗首联谓黄鹤去而不归,留得其名与此楼立于乾坤间;颔联畅想,眼前之江流、山势,皆远自三巴流下,自五岭奔来,山水之胜可与楼匹敌;颈联怀古,谓古之赤壁、兰台皆有名,然东坡、宋玉赋作之令名远胜其所赋;尾联叹今,寄情酒杯,与鸥为友,以遣其愁。
宴黄鹤楼赋得祢衡二首赠吴生虎臣 其二 明 · 徐中行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天目先生集卷五、黄鹤楼集卷上
侠客千秋至,浮云一日开。
气如吞梦泽,风忽起兰台。
大别为诗案,长江作酒杯。
笑呼祢竖子,狂简未知裁。
【校注】
(1)三秋:农历九月,作者由长芦贬所至江夏。
(2)云今句: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云:“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3)气如句:梦泽,即云梦泽。《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4)风忽句:兰台,战国时楚宫台名。传说故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文选·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5)祢竖子:指祢衡。竖子,犹称小子。《史记·平原君列传》:“白起,小竖子耳!”
(6)狂简句:狂简,志大才疏。裁,节制。语出《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诗中化用李白诗句,表现了作者遭贬后重获升迁,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的喜悦心情。全诗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较少有前后七子那种单纯摹拟、“痕迹宛露”的弊病。
七夕二首 其二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更深女伴好相邀,争说双星会鹊桥。
风逼画栏纤月落,露侵罗袂彩云飘。
休言愁恨成千古,犹得欢娱此一宵。
人世可怜零落后,茫茫何处赋大招1?
注:(1) “茫茫”句:全句是说,牛郎织女尽管愁恨千古,但毕竟年年还有此一夜欢娱,可是凡间的情侣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寻找呢?大招:《楚辞》篇名,相传为屈原所作(或云景差作)。王夫之解题云:“此篇亦招魂之辞。”后用以作招魂之辞。清蒋士铨《一片石祭碑》:“儿孙拜墓携村酒,旌节临江赋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