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1915年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叶凄清秋草黄,萧条孤馆对斜阳。
乡关万里空回首,人世多情即断肠。
有限光阴俱杳杳,无边幽梦总茫茫。
惟应一念捐除尽,顶礼牟尼一瓣香
录注:此篇亦见平江不肖生《留东外史》第二十九章,许是不肖生借用。马以君所编《黄节诗集》所注为辑自《民权素》第十四集。观全篇,当是从陆游诗《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易主,刻小阕于石,读之怅然》而来,韵脚几乎一样,作法也颇为类似。兹录陆游诗如下: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悠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卖花声1916年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押词韵第七部
桂树满空山。
秋思漫漫。
玉关人老不生还。
休道此楼难望远,轻倚危栏。

流水自潺湲。
重见应难。
谁将尺素报平安。
惟愿夕阳无限好,长照红颜。
按:辑自《民权素》第14集(1916年1月15日),署名晦闻
浣溪沙1916年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押先韵
争奈魂消未死前。
死前仍不悔缠绵。
为他辛苦是前缘。

未到别离先有恨。
并无愁病也相怜。
两心同处总凄然。
按:辑自《民权素》第15集(1916年2月15日),署名晦闻
满庭芳1926年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押词韵第二部
雨送轻阴,雷收暗响,楚楚犹带斜阳。
小窗闲话,蒹管乱诗肠。
蝉歇城西近宅,还能与、留说沧桑。
重帘外、亭车欲去,花影拂回廊。

兰房深不见,樱桃执烛,鹦鹉传章
问何故、低徊细炫明汝。
可惜青衣易赋,更谁是、当日中郎
秋来未,榴花渐白,何止过梅黄。
注:丙寅六月,过俞伯扬城西寓斋,因有所感,乃填此阕。余生平作词,此为初唱,伯扬不欲余更作第二首矣。(辑自《黄晦闻先生追悼会纪念册·遗墨》)
题《蒹葭楼诗》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病起楼诗
使我破除残夜睡,读君别后五年诗。
纵横著语成唐律,窈窕为音近楚词。
老去江湖当自惜,求之流辈已难知。
楼扉闭雨回灯坐,如梦钧天合乐时。
录者按:此为诸宗元黄节《蒹葭楼诗》之作,诗后署「癸丑夏五月二十八日诸宗元」,据《黄节诗学诗律讲义》补入。
光宣杂咏 其十五 现当代 · 冒效鲁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筑楼起病诸真长,说诗解颐黄晦闻
南社风流原不替,两豪拔帜自成军。
注:黄节诸宗元
戴教授君仁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课士卸皋比,直令槐市春无色;
研经粲鸿制,兼有梅园句最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令读平声。
君仁(1901——1978)字静山,笔名童寿,晚号“梅园”,浙江宁波鄞县人,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清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十六日出生于鄞县民国六年先期进入北京大学,由文预科学习升入中文系。“淹贯经史,游衍文辞”,受教于“沈兼士、吴瞿安黄晦闻张孟劬之门”。在大学读书时,戴君仁尤其“爱好文字学”,尤得沈兼士先生之深许。1923年毕业后,受聘于天津南开中学担任教师,兼授大学文部。后任教辅仁大学台湾光复的那一年,也就是1945年台北创立师范学院,邀函戴先生去掌国文系主任。于是戴君仁1947年便离开了大陆,应聘去了台湾。一年后,又转应国立台湾大学聘,出任中国文学教授,自此在那里讲学直到终世,并曾任考试院襄试委员。1978年12月,戴君仁病逝,寿年78岁。所著有《中国文字构造论》《谈易》《阎毛古文尚书公案》《春秋辨例》《梅园论学集》、《梅园论学续集》等合为「梅园十种」。总题《戴静山先生全集》。
君仁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课士:考核士子的学业。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有某公课士,以《赋得蜻蜓立钓丝》,限‘蜻’字,七排四十韵。人以为难。”
皋比:虎皮的坐席。 唐代戴叔伦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之二:“猊座翻萧索,皋比喜接连。”后来常指学师的座席。
梅园:戴晚年自号“梅园”。
笺:清代郭伦伍安南广生药店并杂货联:
广结故交游,贸易咸来槐市远;
生逢新世界,清平暖沸桔泉香。
感怀用舜华韵,兼简颖庐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押佳韵
纷飞败叶满霜阶,浊酒难温索寞怀。
东篱容我采,愁倾南海倩谁排?
苍崖百步心牵,皓月千山梦绕淮。
徙倚楼头空怅望,欲劳青鸟探幽斋。
注:黄节诗:“马行石榜三君篆,鸟啭苍崖百步阴。”姜白石词:“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辛卯重阳前一日龙华次蒹葭楼韵辛卯重阳前一日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苍葭白露空凝望,解缆何人与溯游。
海竭尘扬垂百载,萸肥瘦耐三秋。
天心渐死休呵壁,狐尾将濡自首丘。
甚矣吾衰遘阳九,茫茫雾掩仲宣
【附】黄晦闻《九日登龙华塔诸贞壮、邓枚》:“九日龙华车似水,客中聊复作清游。一江入海浑成瘴,百里无山只见。强欲登临过此日,未须流涕对高丘。茱萸各有乡关感,难遣天涯共倚楼。”按:黄氏此诗作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去今已百馀年矣。余尝有诗曰:“乾柴烈火照棋枰,局势而今似晚清。梦到林岩归隐处,一溪风月伴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