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箕山操 汉 · 无名氏
箕山操。许由作也。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以手掬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捐之。以清节闻于尧。尧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玺禅为天子。于是许由喟然叹曰: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一优游。所以安己不惧。非所以贪天下也。使者还。以状报尧。尧知由不可动。亦已矣。于是许由以使者言为不善。乃临河洗耳。樊坚见由主洗耳。问之。耳有何垢乎。由曰:无垢。闻恶语耳。坚曰:何等语者。由曰:尧聘吾为天子。坚曰:尊位。何为恶之。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乃劣为九洲伍长乎。于是樊坚方且饮牛。闻其言而去。耻饮于下流。于是许由名布四海。尧既殂落。乃作箕山之歌曰云云。许由死。遂葬于箕山。
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
山川丽崎。
万物还普。
日月运照。
靡不记睹。
游放其间。
何所却虑。
叹彼唐尧。
独自愁苦。
劳心九州。
忧勤后土。
谓余钦明。
传禅易祖。
我乐如何。
盖不盼顾。
河水流兮缘高山。
甘瓜施兮弃绵蛮。
高林肃兮相错连。
居此之处傲尧君(君字原缺。从古今乐补。○琴操下。《御览》五七一引古今乐录。)。
按:逯案。此下为河间杂歌二十一章。今本所载。实为二十四则。合补遗计之且已三十。越出二十一章之数矣。细审二十四则中。如周太伯、文王思士、崔子渡河操等。皆不出琴操。乃辑家据古今乐录移入者。应从删。又如周金縢一则。标为周公金縢。实叙成王思慕。又仅见太平《御览》。或出于孔衍之书。应存疑。舍此四则不计。实存者为二十章。然今本琴操尚有补遗五则。其中如西狩获麟一则。当属于孔子厄篇。雍门周一则。已确知出于桓谭新新论。此外尚有伍员、孤鹣、宁戚等三则。以之合二十间。仍越出原二十一章之数也。此二十三章中。有歌辞者共十五篇。今一概列之本卷。又其中如庄周独处吟一篇。据本文应从《诗纪》改为引声歌。不得以二十一章中已逸之独处吟目之也。
饭牛歌 汉 · 无名氏
押词韵第七部
宁戚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曰云云。齐桓闻之。举以为相。○逯案。此篇原失题。今据《诗纪》标之。又案。《吕氏春秋》、《淮南子》皆及宁戚叩角商歌以干齐桓公事。然皆无歌辞。后汉高诱注吕览。以为即诗经硕鼠篇。至《史记》、《淮南子》各注及三齐略记、琴操等始出七言饭牛歌。可知皆汉人伪托。各歌大同小异。今并附之。
南山矸。
白石䃹。
生不逢尧与舜禅。
短而单衣裁至骭。
长夜漫漫何时旦(○琴操补遗。《类聚》九十四。《诗纪前集》一。)。
附:
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史记》邹阳传应劭注。《书钞》百六。又《文选》十八啸赋注并引应劭注。《诗纪前集》一。又《御览》八百九十八引《史记》引禅、骭、旦三韵。)
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弊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书钞》百六引三齐略记)。《类聚》四十三。《诗纪前集》一。又《书钞》百二十八引三齐略记。录骭韵一句。《御览》六百九十一、九百三十六引半、骭二韵。○逯案。三齐略记谓康浪水在齐城西南。其下经宁戚饭牛歌。则作康浪者是。以人习知沧浪。故误。)
出东门兮厉石斑。上有松柏青且兰。鹿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尔适楚国。(○淮南道应训许慎注。《文选》十八啸赋注引《淮南子》。《诗纪前集》一。○《诗纪》原注云。此首见刘向《别录》。逯案。此说非是。盖啸赋宁子捡手而叹息下注先引刘向《别录》。次引《淮南子》及此歌。冯氏不察。故有此误。)
南石粲。白石烂。短褐单衣长至骭。生不逢尧与舜禅。终日饲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御览》五百七十二引《淮南子》。)
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史记》邹阳传应劭注。《书钞》百六。又《文选》十八啸赋注并引应劭注。《诗纪前集》一。又《御览》八百九十八引《史记》引禅、骭、旦三韵。)
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弊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书钞》百六引三齐略记)。《类聚》四十三。《诗纪前集》一。又《书钞》百二十八引三齐略记。录骭韵一句。《御览》六百九十一、九百三十六引半、骭二韵。○逯案。三齐略记谓康浪水在齐城西南。其下经宁戚饭牛歌。则作康浪者是。以人习知沧浪。故误。)
出东门兮厉石斑。上有松柏青且兰。鹿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尔适楚国。(○淮南道应训许慎注。《文选》十八啸赋注引《淮南子》。《诗纪前集》一。○《诗纪》原注云。此首见刘向《别录》。逯案。此说非是。盖啸赋宁子捡手而叹息下注先引刘向《别录》。次引《淮南子》及此歌。冯氏不察。故有此误。)
南石粲。白石烂。短褐单衣长至骭。生不逢尧与舜禅。终日饲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御览》五百七十二引《淮南子》。)
重议有丧不作鼓吹 北魏 · 孙惠蔚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
司空体服衰麻,心怀惨切,其于声乐,本无作理。但以鼓吹公议,致有疑论耳。
案:鼓吹之制,盖古之军声,献捷之乐,不常用也。有重位茂勋,乃得备作。方之金石,准之管弦,其为音奏,虽曰小殊,然其大体,与乐无异。是以《礼》云:「鼓无当于五声,五声不得不和。」窃惟今者加台司之仪,盖欲兼广威华。若有哀用之,无变于吉,便是一人之身,悲乐并用,求之礼情,于理未尽。二公虽受之于公,用之非私,出入声作,亦以误已。今既有丧,心不在乐,笳鼓之事,明非欲闻,宜从宁戚之义,废而勿作。但礼崇公卿出入之仪,至有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和銮之声,佩玉之饰者,所以显槐鼎之至贵,彰宰辅之为重。今二公地处尊亲,仪殊百辟,鼓吹之用,无容全去。礼有悬而不乐,今陈之以备威仪,不作以示哀痛,述理节情(《通典》作「准礼即情」。),愚谓为允。(《魏书·礼志四》:「延昌三年,清河王怿有叔母丧,高肇有兄子丧,并上言,未知出入犹作鼓吹不。封祖胄议宜止,蒋雅哲、韩神固议不阙,房景先驳秘书监国子祭酒孙惠蔚及封祖胄重议,诏可。」又见《通典》八十二。案:此议列衔先惠蔚,而《通典》专属祖胄,疑别有据。今从《魏书》。)
凤山约游鹤楼,阻雨不果,即旧院对酌① 明 · 刘丙
出处:黄鹤楼集补
横江风雨舟难泊,空拟登楼醉黄鹤。
物情何处不撩人②,细入纤毫渺虚廓。
乾坤万象谁斧凿,吴楚一隅自联络。
康庄聊尔试霜蹄③,枳棘焉能留阿阁④。
回头湿翠拥群峰,仿佛身在蓬莱宫。
急呼斗酒供戏谑⑤,笑指鸿毛付穷通⑥。
青天故堕杯中月⑦,白羽时生醉后风⑧。
友道寥寥今如此,君方盛年我已翁。
平生交游多俊彦,达者几人存者半⑨。
夜惭故旧却关西⑩,秋入莼鲈忆张翰。
执手槎头话别难⑾,江空帆远天边见。
柏古还持岁晏心⑿,桃红欲破春光面。
直教海晏与河清,肯使三江独如练⒀。
歌残雨歇客灯孤,嘹唳鹤声在云汉⒁。
【校注】
(1)凤山:即秦金。旧院:指湖广抚院旧署。按,抚院及布政使、按察使司旧署均在黄鹤山。
(2)物情:景物,风物。此句及下句谓远景、近景,皆撩人情思。
(3)康庄:四通八达的大道。《尔雅·释宫》:“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晏子春秋·问下》:“异日,君过于康庄,闻宁戚歌,止车而听之。” 霜蹄:骏马之蹄。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4)枳棘:枳、棘皆多刺,故以喻恶木。阿阁:楼阁有四柱者谓之阿阁。《文选·古诗十九首》之五:“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李善注:“《周书》曰:‘明堂咸有四阿。’然则阁有四阿者谓之阿阁。”此处指黄鹤楼。
(5)急呼句:李白《将进酒》:“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6)穷通:困穷与显达。《庄子·让王》:“子贡曰,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此句谓视穷通之途如鸿毛,不以为意。
(7) 青天句:李白《把酒问月》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8)白羽:白羽扇。
(9)达:指仕途通达。
(10)却:辞,离去。关西:本指函谷关以西,此处当指秦岭以南巴蜀之地。作者由四川左布政使迁湖广,故云。
(11)槎头:船头。
(12)柏古句:本《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晏,岁暮。
(13)三江:泛指长江众水流。
(14)嘹唳:形容鹤声嘹亮凄清。
作者与秦金正德中先后巡抚湖广,此诗步韵李东阳、秦金唱和之作,当作于正德九年以后。时秦金不满四十,作者已入暮年。诗中描写作者珍视友道,缅怀故旧,付穷通于鸿毛,秉气节如松柏。《明史》说他“操履清介”,不为无据。
登黄鹤楼识兴二首 其二 明 · 何炌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寻源散步秋江上,欲赋来登江上楼。
四顾遥天空浩浩,万年此水逝悠悠⑤。
静观籁吹恬虚谷⑥,忽听商歌起断洲⑦。
会妙有怀无可语⑧,碧云黄鹤剩生愁⑨。
【校注】
(1)秉烛:谓燃烛作长夜之游。秉,执。《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2)啸:啸咏,歌咏。羽觞:酒器。《汉书·班倢伃传》:“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羽觞,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又,《楚辞·招魂》:“瑶浆密勺,实羽觞些。”洪兴祖补注:“杯上缀羽,以速饮也。” 玉兔: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为玉兔。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洗耳:晋皇甫谧《高士传》:“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之滨。”后以洗耳喻不愿问世事。饶: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一:“饶,犹任也;尽也。”湲:水流声。重言曰“湲湲”。
(4)独乐二句: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司马相如《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江湖、廊庙,指在野、在朝。天下后,本《岳阳楼记》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愧非”云云,谓自愧弗如,有负前贤。
(5)逝:流去。《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籁吹: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恬:静。虚谷:空谷。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
(7)商歌:《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昔宁戚商歌,以干齐桓。” 李善注引许慎曰:“商,秋声也。”《淮南子·道应》:“宁戚饮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商歌,即悲凉之歌。断洲:与岸边无路可通的水洲。
(8)会妙:领悟妙谛。
(9)剩: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剩,甚辞,犹真也;尽也;颇也;多也。”岑参《送张秘书》:“鲈 剩堪忆,莼羹殊可餐。”
登楼而乐,以至于啸引羽觞,醉招黄鹤,然终有“独乐愧非天下后” 之概。欲赋还登,然遥天浩浩,逝水悠悠,虚谷都寂,商歌忽起,会心之际,又不免触处皆愁了。
咏史之什(诗加注文,体如晚唐周昙《咏史诗》。) 其六 鲍叔祝酒 当代 · 林英男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焦桐孤竹雅音凄,玉磬沈吟入小诗。
忧患而生安乐死,谁人避席拜盈卮?
注:《吕氏春秋•直谏》:『齐桓公、管仲、鲍叔、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离席也。〕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勿忘在莒』:齐襄公昏庸,齐国内乱,公子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亡莒国其姥姥家避难,第二年, 齐襄公去世,小白历经艰险回齐国继位,成为春秋五霸之第一霸主齐桓公。『束缚于鲁』:管仲曾为鲁之囚徒。『宁戚饭牛』:卫人宁戚家破人亡无所依,慕名前来投靠齐桓公。宿城门外,车下喂牛,敲牛角而歌。适逢桓公出城闻歌,惜其才而留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