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夏育请伐鲜卑(《文选·鲍昭东武吟》注引《此题作上书。)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三
熹平六年夏,护乌桓校尉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自已来,三十馀发,请徵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冬春足以埽灭。」时故护羌校尉田晏以他事论刑被原,私留京师,因尚书行贿,通谋中常待王甫求为将,建议当出师与并力,诏书遂用为破鲜卑中郎将,使匈奴中郎将南单于以下与三道并出,时朝廷大臣多以为不便召公卿百官会议,议郎蔡邕以为。
《书》戒猾夏,《易》伐鬼方周宣王命南仲吉甫攘猃狁,威蛮荆,汉有卫、霍阗颜、瀚海窦宪燕然之事,征讨殊类,所由尚矣,然而时有同异,势有可否。
故谋有得失,事有成败,不可齐也。
汉兴以来,匈奴常为边患,而未闻鲜卑之事,昔谋臣竭精,武夫戮力,而所见常异,其设不战之计,守御之固者,皆社稷之臣,永久之策也。
孝武皇帝情存远略,志辟四方,南伐百越,北讨强胡,西征大宛,东并朝鲜
因文、景之蓄,藉天下之饶,兵出数十年间,帑藏空竭,官民俱匮。
乃兴盐铁酤榷之利,设告缗重税之令,民不堪命,起为盗贼,关东纷然,道路不通,绣衣直指之使,奋铁钺而并出,然后仅得宁息,既而觉悟。
乃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民侯
主父偃曰,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
夫以世宗神武,将率良猛,财赋充实,所拓广远,而犹有悔焉。
况无彼时地利人财之备,而欲轻动!
此其不可一也。
鲜卑种众新盛,自匈奴北遁以来,据其故地,称兵十万,弥千里,才力劲健,意智益生。
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出者莫察,皆为贼有,汉民逋逃,为其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
段颎良将,习兵善战,经营西羌,犹十馀年。
今育、晏欲以一年之期,专胜必克,育、晏才策,未必过鲜卑种众,又不弱于西羌,乃欲张设近期,诱戏朝廷!
三年不成,必迫于害,祸结兵连,不得中休,转运粮饟,不可胜给,天无丰岁,官殚见财,民人流移于四方,不能还其骸骨。
以此时兴议横发,一发不已,必至再三,诸夏之内,弱者伏尸,强者作寇。
边陲之患,手足之疥瘙也;
中国之困,胸背之瘭疽也。
其不可二也。
育云「自以来,三十馀发」。
方今郡县盗贼,幼劫鬒人财,攻犯官民,日月有之。
冠带之圻,吏调政密,尚不能禁,况此丑虏,群类抵冒,心不受仁,胆不畏威,而可使断无盗窃?
昔者高祖乃忍平城之耻,吕后甘弃慢书之咎,方之于今,何者为甚?
是其不可三也。
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
其外则介之夷狄,其内则任之良吏,后嗣遵业,慎奉所遗。
苟无蹙国内侮之患则可矣,岂与虫蚁狡寇计争往来之数哉!
乃欲越幕逾域,度塞出攻,得地不可耕农,得民不可冠带,破之不可殄尽,而本朝必为之旰食,四海必为之焦枯。
其不可四也。
夫煎尽府帑之畜,以恣轻事之人,专胜者未必克,挟疑者未必敢,众所谓危,圣人不任,朝议有嫌,明主不行。
是其不可五也。
案育一战,所获不如所失。
淮南王安谏伐越曰:「天子之兵,有征无战。
言其莫敢校也,如使越人蒙死徼幸,以逆执事厮舆之卒,有一不备而归者,虽得越王之首,犹为大汉羞之,而育欲以齐民易丑虏,皇威辱外夷(《袁宏纪》作射乾没以要功)
就如其言,犹已危矣,况乎得失不可量邪!
珠崖郡反,孝元皇帝贾捐之言,而诏曰:「珠崖背畔,今议者或曰可讨,或曰弃之,朕日夜惟思,羞威化不行,则欲伐之,狐疑避难,则守为长,宜通乎时变,且忧万民。
夫万民之饥饿,与变夷之不讨,何者为大?
宗庙之祭,凶年犹有不备,况避不逊之辱哉!
今关东大困,无以相赡,又当动兵,非但劳民而已。
凶年随之,罢弊有不可胜言者。
其罢珠岸郡。
「此元帝所以发德音也。
夫恤民救急,虽成郡列县,尚犹弃之,况以鄣塞之外,未尝为民居者乎!
臣愚以为宜止攻伐之计,令诸营甲士,循行塞垣,屯守冲要,以坚牢不动为务。
若乃守边之术,李牧善其略,保塞之论,严尤申其要,遗业犹在,文章具存,循二子之策,守先帝之规,臣曰可矣。
臣邕愚戆,议不足采。
臣邕顿首(本集,袁宏《后汉纪》二十四,《后汉·鲜卑传》,《通典》一百九十六。)
鲍侍郎 南朝宋 · 汤惠休
 押庚韵
玳枝兮金英,绿叶兮金茎。
不和君王杯,低彩还自荣。
想君不相艳,酒上视尘生。
当令芳意重,无使盛年倾(○鲍氏集作八。《诗纪》五十四。)
鲍照集序 南齐 · 虞炎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五
鲍照字明远,本上党人,家世贫贱,少有文思。
宋临川王爱其才,以为国侍郎
王死,始兴王睿又引为侍郎
孝武初除海虞,迁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一本云,时上多忌,以文自高,趋侍左右,深达风旨,以此赋述,不复尽其才思。)
出为秣陵,又转永嘉
大明五年,除前军行参军,侍临海王荆州,掌知内命,寻迁前军刑狱参军事
宋明帝初,江外拒命,及义嘉败,荆土震扰。
江陵宋景因乱掠城,为景所杀,时年五十馀。
身既遇难,篇章无遗,流迁人间者,往往见在。
储皇博采群言,游好文艺,片辞只韵,罔不收集。
所赋述,虽乏精典,而有超丽,爰命陪趋,备加研访,年代稍远,零落者多,今所存者,傥能半焉(宋本《鲍照集》)
侍宴景阳楼(《诗纪》云。诗汇作鲍照者非。) 南梁 · 王僧孺
 押文韵
金铺烁可镜,桂栋俨临云。
沾觞均饮德,服道验朝闻。
讵论禹无间,非耻尧为君。
小臣亦何者,短翮屡追群(○《类聚》三十九。文苑英华百六十九。《诗纪》七十八。)
京洛(《诗纪》云。乐府作煌煌京洛行。列鲍照后而逸作者之名。或以为鲍照诗。非也。) 南梁 · 萧纲
 押东韵
南游偃师县,斜上灞陵东。
回瞻龙首堞,遥望德阳宫。
重门远照耀,天阁复穹窿。
城傍疑复道,树里识松风。
黄河入洛水,丹泉绕射熊
夜轮悬素魄,朝光荡碧空
秋霜晓驱雁,春雨暮成虹。
曲阳造甲第,高安还禁中。
刘苍归作相,窦宪出临戎。
此时车马合,兹晨冠盖通。
谁知两京盛,欢宴遂无穷(○《类聚》四十二。文苑英华百九十二。《乐府诗集》三十九作煌煌京洛行。《诗纪》六十七。)
登锦壁诗(《诗纪》云。诗汇作鲍照者非。) 南梁 · 萧纲
 押尤韵
孙生酸枣寺,王子枝江楼。
何如登石镜,因闲犹豫游(○《类聚》二十八。《诗纪》六十九。)
馀姚祗役奉简鲍参军 中唐 · 严维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东丘 何水部
童年献赋在皇州,方寸思量君与侯。
万事无成新白首,两春虚掷对沧流。
歌诗盛赋文星动,箫管新亭晦日游。
知己欲依何水部,乡人今正贱东丘
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忆西湖双鸂鶒(效鲍明远798年 唐 · 李绅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戏绕莲丛回锦臆。
照灼花丛两相得,渔歌惊起飞南北。
缭绕追随不迷惑,云间上下同栖息。
不作惊禽远相忆,东家少妇机中语。
剪断回文泣机杼,徒嗟孔雀衔毛羽。
一去东南别离苦,五里裴回竟何补。
相和歌辞 反白头吟鲍照作《白头吟》,居易反其致,为《反白头吟》。) 唐 · 白居易
 押蒸韵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集作恨)死,则人有所惩。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鴳徒,啾啾啅龙鹏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胡为作自苦,吞悲仍抚膺。
二黄人守日赋(以君德同明远人来附为韵) 唐 · 滕迈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三
一气絪缊。
宛成形而擎跽相向。
俨守日而昭彰可分。
其色惟黄。
虽配位乎下土。
其形有二。
如辅明于大君。
原夫左之右之。
以引以翼。
虽髣髴而异体。
乃焜煌以同色。
理殊执热。
宁濯增泉之隅。
事近负暄。
杳在离宫之侧。
两分夹临下之照。
偕出契不孤之德。
尔其从炎汉以赋象。
环卫以成功。
白驹乍留。
守之而无荒无怠。
踆乌不驻。
随之而自西自东。
届赤霄而烟云靡杂。
循黄道而光彩混同
容裔斯呈。
交相可名。
幸因时以融结。
得托质于昭明。
契同心之言。
是为气合。
润通理之饰。
吾非染成。
其或杲杲初晨。
悠悠云晚。
曾不斯须而离。
何虞运行将远。
鄙魏臣捧而在梦。
夸父追而莫返。
嘉夫仪形似是。
想像归真。
离立环乎两珥。
联影绕于重轮。
遂使慕有道之风。
归我一德。
奉无私之照。
惟予二人。
受其采岂无异色。
呈乎瑞不待他辰。
所以禀中央正气。
当四夷咸宾。
宜阳景廓开。
翼戴徘徊。
升扶孰云孑立。
羲和乍若朋来。
观其辉焕瑞牒。
昭晰云路。
委疾徐而不更其守。
循躔次而罔愆于度。
信可以端拱道泰
遐荒悦附。
今所以赋守日之祥。
表称君之裕。
闻胡明远记室将至 北宋 · 宋庠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昔叹都门别,今闻陇坂还。
风烟背秦塞,陵邑过周关。
松老忘年契,朱衰玩日颜。
须君述征赋,方验此涂艰。
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南府王曾太常寺太祝绍可将作监丞礼部尚书亳州晏殊明远秘书省校书郎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薛奎亲侄男房儒可将作监主簿尚书户部侍郎庐州陈尧佐亲孙男知愚可将作监主簿尚书户部侍郎知永兴军范雍亲孙男子初可将作监主簿翰林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知开封府程琳堂弟温瑜可试将作监主簿1034年4月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宋元宪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具官王曾男绍等,禀和令胄,服业素风。
率在妙龄,未参初仕。
适因诞节,旅集庆仪。
乘嘉会之均休,复乃亲之言念,愿延赏典,以启荣阶,循厥旧章,俾覃涣渥。
卿曹书省,正秩试官,差序以升,勿忘祗勖。
可。
招张泂明远 北宋 · 石介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君言下第我西飞,执手都门泪满衣。
万里得归头半白,经年相别道应肥。
火钻欲遍龟难死,竹实犹多凤不饥。
暂到东山慰愁抱,春秋之学说深微。
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师居我东齐济北张泂(原作洞,据《孙明复小集》卷二《答张泂书》改,下同)明远楚丘李缊仲渊皆服道就义与介同执弟子之礼北面受其业因作百八十二言相勉1035年 北宋 · 石介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凤凰飞来众鸟随,神龙游处群鱼嬉。
先生道德如韩孟,四方学者争奔驰。
济北张泂壮且勇,楚丘李缊少而奇。
二子磊落颇惊俗,泰山石介更过之。
三人堂堂负英气,胸中拳挛蟠蛟螭。
道可服兮身可屈,北面受业尊为师。
先生晨起坐堂上,口讽大易春秋辞。
洪音琅琅响齿牙,鼓簧孔子(原作兴,据《宋诗略》改)宓羲
先生居前三子后,恂恂如在汾河湄。
续作六经岂必让,焉无房杜廊庙资。
吁嗟斯文敝已久,天生吾辈同扶持。
二子勉旃吾不惰,先生大用终有时。
当以斯文施天下,岂徒玩书心神疲。
送同年张明远兴州 北宋 · 黄庶
 押阳韵
赤髭苦颜貌,我怪意气扬。
人曰黜文登,兹事可降霜。
归来卧诗书,藜藿甘肉
乃知吾同升,喜此刚肺肠。
甘脆迫朝夕,拂衣莫安遑。
兴山在何处,蜀道难且长。
妻孥客蓬荜,板舆独彷徨(自注:寄其孥青州,独迎母之官。)
朱门腐鼎俎,天理何茫茫。
西湖寿星院明远(补编)1090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寿星院
十年不向此凭栏,景象依然一望间。
龙蜃吐云天入水,楼台倒影日衔山。
僧于僻寺难为隐,人在扁舟未是闲。
孤鹤似寻和靖宅,盘空飞去复飞还。
鲍明远108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七、东坡诗话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
舟中读鲍明远诗,有字谜三首。
飞泉仰流者,旧说是井字。
一云乾之一九,只立无耦,坤之六二,宛然双宿,是字。
一云头如刀,尾如钩,中间横广,四角六抽,右畔负两刃,左边属双牛,当是龟字也。
守示诗二篇因寄之 北宋 · 孔武仲
 押灰韵
官居无时节,簿领去复回。
胁息文网中,壮心安在哉。
积雪满西峰,中天白皑皑。
帘幄昼生寒,复见诗筒来。
烦襟得洗瀹,耳目亡氛埃。
纪德无可陈,诗情如七哀。
昔闻参军逸,今见太守才。
况有循吏政,养民如婴孩。
穷山虎豹伏,旷野桑麻开。
邂逅春色满豫章本作归),百卉东风催。
吾乡足山水,使宅佳池台。
篇章日愈多豫章本作富),无惜分琼瑰。
周元翁著作范明远秘校西湖夜泛各赋一首 北宋 · 释道潜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薄云疏雨作还休,白帝撩人巧变秋。
天地此身均逆旅,江湖几度(原作番,据四库本改)共离忧。
暮声断续钟连磬,夜气浮沈浦与洲。
圆峤方壶吾未羡,敢烦骚客为冥搜。
明远 北宋 · 释道潜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二客风神莹石泉,解衣同缓夜归船。
已残巾子峰头日,犹认吾庐竹外烟。
水怪有名殊未见,犀灯无事不须然。
月明幽渚蒹葭静,珍重沙禽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