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 隋末唐初 · 李百药
押质韵
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烟霞共掩映,林野俱萧瑟。
楚塞郁不穷,吴山高渐出。
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终吉。
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馆宇肃而静,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龙,勿惊疲朽质。
叶公好龙赋(以所好非真见而增惧为韵) 唐 · 张随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一
惟彼龙兮。潜水府。翔天路。何叶公之多尚。独神物之是幕。假手于绘。对蜿蜒以好之。其形在堂。俄惝恍而反惧。初其终朝念兹。寤寐求之。嗟豢氏之莫遇。望云津之远而。载雕其宇。爰写其姿。周屋壁。环阶墀。辉辉之章。不离其行坐。矫矫之质。常在于梦思。至于春风启序。自暄而暑。则谓仰重阴而可伫。雨歇云收。杳不知其处所。其求虽阻。其志无沮。及其寒律方凝。自霜而冰。则谓窥浚壑而可徵。天高日朗。空有见于浤澄。其睹未能。其诚益增。既而天纵其欲。物应其好。龙乃拖其尾而登其堂。矫其首而窥其奥。垂锦带。张翠鳞。光流电转。声发雷振。起云而栋凝积气。乘水而庭若通津。而况于斯人。得不挠其性而骇其真。触类而广。可明其徵。惟龙也。世好之必归。惟士也。国招之必依。姑务乎辨真去伪。宁求乎似是而非。故好龙如之何。期真假无变。好士如之何。在贤愚无眩。蜿蜒之状。且逢子高之仪。堂堂之贤。莫失哀公之眷。勉矣凡今君子。必审之于闻见。
叶公庙 北宋 · 梅尧臣
押号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公庙
■(上/贝)。(康熙本作旨,宋荦本作兵(夏校:当是真字)物还见惊,从来人所悼。
今看古壁画,应合当时好。
唐有道先生叶公碑跋(〔开元五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九、《集古录》卷六、《六一题跋》卷六
右《有道先生叶公碑》,李邕撰并书。余《集古》所录李邕书颇多,最后得此碑于蔡君谟。君谟善论书,为余言邕之所书,此为最佳也。
春祀分得叶公庙双凫观(按:《年谱》编入熙宁四年叶县作。)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将祠事出门扉,宫殿参差缭翠微。
清晓风烟迷部曲,小蹊桃杏挂冠衣。
叶公在昔真龙去,王令何时白鹤归。
糟魄相传漫青史,独怀千古对容徽。
寄湖南宪请祠叶公 北宋 · 张景脩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闻说年来请洞霄,江湖奉使久勤劳。
有神仙处閒方得,用老成时退更高。
借宅但知新种竹,寻真(原校:一作仙)想见旧栽桃。
浮梁居士尘埃甚,须发而今已二毛。
希颜提举博士谒叶公左丞于石林公遗之诗属余次韵 宋 · 沈与求
刘侯磊落人中杰,半生尘土略如我。
酒酣气与天低昂,长笑拘儒费膏火。
虺隤一马上高岗,怪来喜色犹扬扬。
探得骊珠携满袖,明月挂空无价偿。
龙图阁直学士右通奉大夫致仕叶公墓志铭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七
士之怀才负能,居无事时,苟效一官,束以法令不得骋,虽贤且智,无以踰人。至于遇事遇时,应仓卒之变,众人睥睨愕立,无所措手足,非有过物之才,不能济也。靖康初,四方多事,经费百出,国用之入,如雪见睍,日积日消。朝廷患之,择能臣,得叶公成甫,试以经理之事。今上即位,遂登崇之。公纯静明练,先事有谋,不疾不徐,而以办给。自为库部郎,即掌财赋,历左司郎中、江淮发运使、户部侍郎、本部尚书,周旋四三年间。方时艰虞,调度多出不测,未尝以钱谷之问至庙堂,天子赖之,一日不使去左右。诸大夫国人皆以足国裕民知公,而公惕然不自为得,盖其所存者大,以心计称非公志也。方且抗章力陈治道,大略曰:「绝害源以安百姓,明赏罚以励士卒,立纪纲以基中兴,正心诚意以祈天悔祸。今敌人侵轶,下诏求言,天下之士咸献其忠。未闻行一直言,旌一谠论。人君不闻公言,即已闻而不行,四方失望,志士解体。后有诏令,其孰信之?如此求政事之修,夷狄之服,难矣」。自古言利之臣,未尝及此,较短量长,可同日语哉!上方嘉纳,且有柄用意,会言事官与公有隙,诬公买宗女为妾,事下吏,吏煅炼求合乌府意。狱具,乃公为左司时同舍郎有姓同者,误指为公也。事白,请去犹力,虽清议以谓当留,而公志不可夺,乃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泉州。未几,除平江府,不行,遂以丘壑终焉。噫!如公可谓有过物者,不得尽其才,亦所遇然耶!公讳份,成甫其字也。世居金陵,五季之乱,南徙延平,金紫公又迁平江,因家焉。曾祖昭映,赠通议大夫;妣曹氏,清源郡太君。祖棐恭,赠金紫光禄大夫;妣陈氏,广平郡夫人。父唐懿,通直郎、赠少傅;妣朱氏,越国夫人。熙宁中以经术造士,少傅公登甲科,名声卓然,出诸儒上。公幼修谨,不好弄。居父母丧,哀毁如成人。金紫公爱特异,尝抚之曰:「大吾门,其此儿乎」!及长,种学绩文,遇事穷覈根源,不为口耳学。再试不第,用金紫公荫入官,调郓州须城、开封陈留两县主簿,杭州临安丞,知开封府考城县,京畿提举常平司管干官,编修六典检阅文字,开封府刑曹掾,衢州司录事,提举京西茶盐。召为库部郎官、开封少尹,自是通显矣。须城郡狱久不理,檄公主之。富民何氏殴人限内致死,而验实无伤,郡侯疑其行赂,必欲处以死,公曰:「杀人者死,法也。今疑似之间论以极典,可乎」?郡侯悟,卒杖遣之。寿昌愚民假浮图氏说,聚众为扰,当路者欲入其罪,且授之意。公持法甚力,不为变。临安到官三日,有旨令、丞例罢。先是,使者阴擿前官之失,命下,误及公,公怡然去官,不复辩。陈留地多咸卤,公募民开垦,假之资而薄其歛,未期年,瘠地二千顷尽为膏壤。西成公田所括民田之馀,收其入为应奉费,因以侵扰,民甚病之。事有关京畿者,长檄公往,且勉以善事贵人速化之术也,公曰:「人各有能有不能,此非仆所能」。辞不行。六典置局馆中,公下马闭閤,不与事接,编刬之馀,取未见书读之,有会意,手自抄录。洎去职,所阅几至千种。公为掾,位在诸曹下,会尹京者以惨酷为治,观望贵近,侮慢官僚,凡有咨决,附吏以白,故得容其奸。公间得见,必为辩曲直,面折力争,众人危之,尹亦为屈。延福宫池畜鸂鶒千馀,不日尽死,徽庙疑有致毒者,并按经由诸门连逮二百馀人。公鞫治得情,坐所饲之物非宜,列上,皆从轻释。中牟县百姓事紫姑神,服用僭儗,为有司所录,主议者张大其事,欲致之死,以为己功。公察其情,止于诡众利财尔,白尹不听,乃裁书规切之曰:「置数百家糜溃之地,明公所宜动心也。不然,幸因对以某书闻」。尹如公言,书奏,徽庙恻然曰:「姑如所鞫」。以公治狱平允,进秩一等,制词褒焉。中贵人有攘人已雇乳婢,欲反坐被夺之家者,公直之,移送廷尉;廷尉阿附,乃以失实为公罪,并坐视囚不谨,夺两官,免。公领盐司,会更法,客盐见存者毁弃,州县欲投之水,公曰:「蠹残民用,失信商贾,此何法也」?陈于朝,令所部勿弃以俟报,迄如所请。公以库部出使京西,会主上登极,南部调度未充,公亟至京师,发户部及内帑钱帛,不淹时大集,凡赏赉给予无乏事者。兼密院赏功司。川陕去朝廷道远,理赏者无虑数千辈,吏乞取小不如意,必擿细故,往返诘问,动更岁月。公建议令主将具功伐差等报守帅监司,守帅监司覈实上省部,省部按檄即行,严为赏罚,通纠伪滥,人皆便之。除江淮发运使,专一措置户部财用,上谓宰相曰:「叶某明于吏事,心计尤长,且留行阙以备官使」。其被上知遇如此。异时提举一行事务广置官属,月给钱数百万为公使,美官要职,皆有所遗。至是,公以贰卿兼之。因入奏曰:「上巡幸出不得已,御府供须,各有司存,事务职在区处次舍,分拨舟车,此外宣索乞皆寝罢」。月给公使镌十之九,减官属十七人。献议者请以钞法行于福建,下公议,公曰:「钞法之行,非民便也。一立成额,后不登,不免取之百姓。又沿海亡命,赖鱼盐以活,今夺之食,而绳以峻法,几何而不为盗」?又请搉闽中酒如中州法,公曰:「六飞驻跸江浙,福建乃根本地。八州之民以酒为生者,十室八九,一收其源,人尽失业,非固根本之道」。当白时相,怒见于色,谓公掠美为乡里地。公不与较,徐告之曰:「事有可否,人有所见,朝廷使有司议,是求可否于下,必欲行之,径付外可也」。明日对榻前,以力病求去,上意眷留,诏累下乃止。楼船留章安,适授衣时,军士有自陈于宰相者,上以问公,对素办,上喜,即处分给之。初,驾幸四明,偶出仓卒,官吏奔散,虽父子不能相保。公独冒万死,间关海峤,拱卫黄屋,不敢须臾后先。自公扈从,上虑钱谷不继,每对辄问,公曰:「臣虽无用,必不使上贻主忧」。及退,不见有所陈启,而食足事济。上尝对辅臣称公静而办,故诏有「器识沉静,不动声色」之语。上以方隅未靖为忧,一日,召宰辅从臣询以禦敌之策,众默默。公独越次而对,慷慨感激,切中机会,凡人所难言者,必陈之,左右股慄,上亦为之动听。迁本部尚书,辞,乃建言人主以清心省事为本,以节用爱人为先,凡无名之费、不急之务,皆所当去。因条具诸郡以军兴一时科调遂为例,及户部近岁取诸外非旧制者,一切罢之。公自入总户部,累上章言州县之政病于民者,如平江一郡,于常赋外巧为色目以歛,户物力不三十千,月一斛,较岁税不啻十倍。又言圭田古有之,今或无田而责其租,甚亡谓也。又言县置吏既溢额,且用家人承文书,县有百吏,吏家五人,是五百游手待哺一邑也。凡三十馀事,虽家至户到所不能知者,公皆缕陈而力除之,远近受赐焉。泉州当凋瘵之馀,公私匮竭,公政事一趣简俭,上下安之。范汝为据建安,辛企宗以制置使屯兵福州,大其军食而责于旁郡,公曰:「吾州民力屈矣,扰之恐生变」。上其事,获减,民赖以苏。郡兵骄恣日久,前后守将多务姑息,公至,一裁以法。郡廪给米,军士有称陈腐者,什百相和,遂至喧鬨。公俄至,喻以理,众大惊,捕诛为首者,无敢异言。有告郡卒为变,公密有处而示以闲暇。郡僚恐,请以巡尉自卫,公曰:「是无能为也」。谢遣之。未离席,悉捕以至其为首者七人,一郡帖然,市人不知也。踰年,丐奉祠,章四上,乃得请。爱福唐佳山水,有终焉意,乃于西郊因山筑室,环以花竹,楼观上下,极登览之胜,以「普光明」榜之。日诵《华严》于其间,虽肩舆出入,亦以自随。庵亭堂室皆以妙严境界名之,与家人辈游息其间。杖策还,从以一仆,遇诸途者不知其为天子从臣也。绍兴丁卯夏秋,苦眩瞀之疾,上章告老。冬十有一月四日,疾不起,享年七十有二。闻者莫不悼善人之云亡也。娶江氏,谏议大夫公望之女,封淑人。子男一人撄,孝而才,以克家称,今为右朝请郎。女一人,适右迪功郎、坑冶司检踏官朱称。称之子大亮,将仕郎,皆公推异姓恩所任也。孙男二人:大廉,右迪功郎、福建路安抚司准备差使;大猷,登仕郎。它以恩命及中外亲族者,凡九人。惟公慈祥孝友,见推宗党,纯诚笃信,见重朋友。平居谦恭,语若不出诸口。及其临事,挺然直前,无所顾隐,不能诩诩相媚悦。与王公游,虽觞豆之间,一有不合,必正色危言以直之。遇善类,澹然出肺腑,唯恐其去;世俗之交,偶坐终日,至不吐一辞。公自跻显仕,其所施设不图赫赫之功,为所甚难,绝口不自衒鬻。胸中蕴蓄,未尝先事有言,故平生知公所存者少,而公亦不自以为愠也。积官通奉大夫,职为龙图阁直学士,封南阳郡公,邑二千四百户,食实封一百户。将以十九年八月十七日葬于剑浦丘坑曾祖之域。撄也持长乐吴元美之状来请铭。吴信人也,出公门惟旧,尝曰:「南阳公自为小官时,作邑治狱,爱民之心,一本之诚。及中兴之初,专任大计,前后建议,勤勤为民,一意以固邦本,其设心何如也」?噫,其真知公者哉!某生后于公十有三年,登公之堂最晚,而公遇之若长者,亲之若弟昆,今其亡,舍我孰铭?铭曰:
惟时需才,如渴如慕。及其成功,亦在所遇。桔槔待旱,撬则备雨。曰圣与贤,毋必毋固。伟哉南阳,诗礼之绪。一出而仕,乃职邦赋。逢此百为,临难必赴。遂登尊荣,亦所遇故。惟公之德,直而能恕。除民之瘼,去国之蠹。有义有仁,公其殆庶。人或惜之,不跌而仆。脱身急流,梦阅世务。见普光明,于一切处。当易箦时,视死不惧。岩岩闽山,众灵所护。百年而归,既安且固(《竹溪先生文集》卷二四。)。
吏:原无,据四库本补。
和叔食黄雀有诗求叶公书次韵 宋 · 李正民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惊禽投案庇微躯,尚见头颅万里馀。
敢谓苞苴犹到我,偶因棠棣得逢渠。
身闲幸饱公孙粟,地散难移薛相书。
闻道舍人已倾盖,承明何必恋吾庐。
先大夫叶公墓志铭 宋 · 叶宣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九
公姓叶氏,讳适,字正则,绍兴十有九年五月九日生。世居处州龙泉。娶高氏,宣仁后侄孙女,封硕人。曾祖公济。祖振端。父光祖,赠正议大夫。母杜氏,封硕人。淳熙五年,公以第二名赐第,授文林郎、镇江府察推。八年,武昌军节推。少保史浩荐赴都堂审察,辞不赴,擢授浙江西提刑司。十三年,太学正。十四年,太学博士。十五年,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十六年,秘书郎。乞补外,添差湖北安抚司参议。绍熙元年知蕲州。三年,淮南提举司、转运铁冶司、浙西提刑。四年,朝散郎,召赴行在。五年,国子司业,覃恩转朝请郎,借显谟阁学士,差充馆伴使。兼实录院检讨,除太府卿、淮东总领。庆元二年,监察御史胡纮论,降两官放罢。四年,主管冲祐观、知衢州,两辞,复元官。嘉泰元年,湖南运判。二年,右文殿修撰、知泉州。三年,兵部侍郎。开禧二年,权工部侍郎,兼国用参计,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辞免。六月,宝谟阁待制、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沿江制置使。三年,宝文阁待制,改兼江淮制置使、措置屯田,赐金带,转,御史中丞雷孝友论落职。嘉定四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八年,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十年,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十一年,中大夫。十二年,华文阁待制。十四年,大中大夫、宝谟阁直学士、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十五年,通议大夫。十六年,敷文阁学士。公夙抱气疾,骤发,乞致仕,除宝文阁学士,转正议大夫。遗表上,赠光禄大夫。正月二十日卒,年七十有四。男三:宣、寀、宓。孙男起翁、正翁。以嘉定十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开元观之原。孤宣谨志。
按:嘉靖《温州府志》卷五,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答周叔谨(叶公谨改姓字)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四、《考亭渊源录》卷二一、《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七
应之甚恨未得相见,其为学规模次第如何?近来吕、陆门人互相排斥,此由各徇所见之偏,而不能公天下之心以观天下之理,甚觉不满人意。应之盖尝学于两家,不知其于此看得果如何?因话扣之,因书喻及为幸也。熹近日亦觉向来说话有太支离处,反身以求,正坐自己用功亦未切耳。因此减去文字功夫,觉得闲中气象甚适。每劝学者亦且看孟子道性善、求放心两章,著实体察收拾为要。其馀文字且大概讽诵涵养,未须大段著力考索也。
宋故推官权县文林叶公圹志 南宋 · 叶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四一
先君讳继善,字性之,以读书之室匾曰彝轩。世系载曾祖考墓志已详。曾视兴祖,故绥宁簿尉,累赠中散。祖梦得,故中奉大夫、提举建康府崇禧观、贵溪县开国男。考亿年,故不仕。先君在襁褓而失怙,母吴氏鞠养;后改适于曾祖母卢令人之亲侄。先君惟祖父母是依,平日宽和乐易,居乡里,无贵贱戚疏,咸称爱之。自幼笃学,习诗义,累应乡举未利。宝祐甲寅,曾大父以明禋大礼恩,奏补将仕郎。丙辰铨中,授迪功郎、安庆府望江县主簿。戊午之官。未几,泉使蔡公、谢公又檄入幕者近两载。至辛酉满替,再调静江府法曹。以初任边赏循从政郎。咸淳己丑到任,以登极恩循文林郎。丁卯,宪使游公与令状辞云:「材猷通畅,吏事精勤」。经使赵公举改官辞云:「存心近厚,用法持平,见谓能官,可使为宰」。戊辰满替,归志浩然。而赵公挽留,奏辟象推,辞云:「秉心和平,临事明敏」。该命随下。又以古邑地逼蛮徭,凋弊难治,檄先君摄之。控辞弗获而行。既至,以儒饰吏,以廉自守,焦劳经理,政修人和。至九月初,忽沾微疾,医药罔功。越二日,晏然而逝。士庶军民,莫不为之咨嗟流涕。谦罹此荼毒,去家数千里,母子茕然,罔措归计。幸先君居官时,以廉勤奉台阃,以和敬处同寅,皆相与维持,即遂护榇邸家。兹卜宅兆,获吉于凤凰塘之南,以己巳十有二月壬申,忍死奉柩归窆焉。呜呼痛哉!先君生于宝庆己酉六月壬辰,卒于咸淳戊辰九月乙卯。娶冯氏。子二:长谦,次了孙。女三:长适张宗汉,次适高茂子,季许抱养,适吴应来;皆进士也。谦未能乞铭于立言之君子,姑识其岁月,以纳诸圹云。孤子谦泣血谨书。亲末迪功郎、宜差监潭州永丰仓兼谷仓郑铸填讳。
按:江西省博物馆藏拓片。
桂枝香 送宾月叶公东归 宋末元初 · 张炎
押词韵第十八部
晴江迥阔。
又客里天涯,还叹轻别。
万里潮生一棹,柳丝犹结。
荷衣好向山中补,共飘零、几年霜雪。
赋归何晚,依依径菊,弄香时节。
料此去、清游未歇。
引一片秋声,都付吟箧。
落叶长安,古意对人休说。
相思只在相留处,有孤芳、可怜空折。
旧怀难写,山阳怨笛,夜凉吹月。
叶公画龙图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神物难传变化时,叶公眼外泄天机。
一从亲见真头角,满手风云雷电飞。
题梁中砥诗画图(中砥有送存书记诗云:一声两声松子落,一片两片枫叶龙,夕阳在山新月上,道人相伴一僧归。赵公子昂画而为图,中砥索诗,漫赋一首) 宋末元初 · 陈深
押宥韵
山昏归云敛,叶落夕飙骤。
疏松漏微月,清光照岩窦。
烟中二仙师,一笑欣邂逅。
行行扑空翠,杖屦相先后。
清景适与期,得句若天授。
画成诗逾绝,开卷消鄙陋。
如饮中泠泉,可咽不可𠻳。
我怀陶贞白,日夕梦三秀。
何年卓茆庵,饵朮衍遐寿。
饮凤凰山醉仙洞有歌稼轩郑国正应来死鼠叶公原不好真龙瑞鹧鸪者因为赋此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凤凰山色媚芳尘,不著诗仙写不真。
灵境爱饶花气味,老怀欣办酒精神。
烟霞里面长春洞,天地中间独醉人。
未续离骚唯痛饮,可凭谁说与灵均。
次韵叶公右丞纪梦 元 · 赵孟頫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松雪斋文集卷第三
倦游客子何时去,屡欲言归天未许。
故乡乐事时上心,破浪长鱼日登俎。
一蓑一笠得自由,某水某丘犹可数。
前年有诏举逸民,一旦驰驿登天府。
岂知佐理自有才,勉强尽瘁终无补。
青春憔悴过花鸟,白日勾稽困文簿。
栖栖颜汗逐英俊,往往笑谈来讪侮。
倦仆思归语见侵,瘦马长饥骨相拄。
天生我公出瑞世,辅相明时期复古。
好将图画上凌烟,未遂衣冠挂神武。
髭须半白称貂蝉,步履渐轻宜印组。
道长自觉小人消,乱沮政须君子怒。
得闲有兆天与祥,吉梦初回月当户。
因公此意乞归田,不辞歌诗为公舞。
大行人沈子高赍敕并镪币到太平府赐缜因赠 明 · 王缜
押词韵第十五部
云间沈才子,英英脱尘俗。
衔命来太平,长揖谦以牧。
势利浮云轻,瞥尔不挂目。
清瑟声正稀,骊珠光可掬。
乃知斯人妙,挠之终不浊。
所以气味同,倾盖宛如宿。
淡淡春风微,滔滔江水绿。
而我欲何为,浩歌倚修竹。
清溪草堂(沈子高吴人也构草堂于清溪之上以为隐居焉今年北游至申来访予道清溪之胜遂为作诗四首) 其一 明 · 何景明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草阁临溪上,幽期孰与论。
白沙连曲岸,秋水到閒门。
槛外常垂钓,舟中数举樽。
风情有如此,不异浣花村。
清溪草堂(沈子高吴人也构草堂于清溪之上以为隐居焉今年北游至申来访予道清溪之胜遂为作诗四首) 其二 明 · 何景明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夜夜闻清濑,朝朝见碧浔。
百年应有寄,终日自长吟。
宿桨依沙树,开窗散渚禽。
生涯众人事,不独爱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