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题李进士(纲)连云玉山图像 北宋 · 吴革
玉山嵯峨白云里,翠楼鸿濛插天起。
千丈芙蓉云作梯,玉龙翻然吼秋水。
山中隐人云锦袍,掉头不受柯山招。
玉手广寒修月斧,蹑云每向云间樵。
朝采山花树,暮拾古木枝。
俯仰隘六合,间与白云期。
白云飞来归丹壑,山人揽之不盈握。
袖怀五色朝天门,捧日絪缊散寥廓。
左挟丹凤翱,右骖青龙翔。
搜材尽作庙廊具,紫极出入生辉光。
懒逐刍荛人,局促涅尘土。
白衣苍狗徒纷纭,万变目前何足数。
舒展岂无心,秪在深山处。
四海苍生望太平,济旱终须霭霖雨。
我亦巢云庐云山,看花早种东华莲。
南归何日分半榻,抚掌一笑三千年(清李元度同治《平江县》卷五四)。
与李伯纪书 宋 · 吕颐浩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忠穆集》卷六
某闲居无所营为,昨于丹丘东郊创园筑室,求诗为贶。乃蒙不鄙愚陋,宠惠两篇,调高阳春,词掩骚雅,累日讽咏,燥吻沾濡。泉石增辉,山林改色,自此始矣。道阻且长,无由谒谢,伏惟亮察。荷蒙宠谕禅刹之旁,借地为园,此亦王子猷借宅种竹之意。浮云不系于去留,雅意孰分于物我!达人大观,叹仰不已。十二咏,尤见制作之工,依韵和呈,资千里一笑。续貂之罪,尚幸容恕。《上梁文》得获披读,笔势纵放,钦服钦服。
赐李纲玉束带战袍金带马甲刀剑细物银绢茶烛等诏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忠惠集》卷一
有敕:卿奋扬天威,躬秉武节,往殄敌众,抚宁兵师。宜有宠颁,以光行役。
李伯纪丞相挽诗三首 其一 宋 · 陈公辅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豪杰不世出,为时斯间生。
有心安社稷,无计避功名。
忧国唯知重,谋身祇觉轻。
徒令青史上,永永著英声。
李伯纪丞相挽诗三首 其二 宋 · 陈公辅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材大古难用,功多忌更多。
忠怀冲日月,谗口肆风波。
此老今亡矣,苍生独奈何。
应遗一时恨,千载不能磨。
李伯纪丞相挽诗三首 其三 宋 · 陈公辅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当时偶同罪,平昔岂相知。
天下指为党,我公终不疑。
空怀荆渚乐,已失雁山期。
此意凭谁诉,临风有泪垂(宋李纲《梁溪先生文集》附录)。
李纲除观文殿学士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知潭州制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八、《北山小集》卷二七、《新安文献志》卷一
敕:朕眷彼荆湘之上流,旁连交广之五管,震扰未靖,辑绥是图,必得重臣,用康远俗。具官某器质英迈,才猷敏明。忠诚足以动众心,刚果足以任大事。向繇人望,首置宰司。去国累年,公议攸属。晋军谋帅,莫居郤縠之先;周室任贤,有若召公之翰。俾专阃制,往布恩言。仍跻秘殿之华,式为南服之伯。顾位均分陕,矧繄国步之方艰;庶功比平淮,无使古人而专美。惟予旧弼,无待费辞。可。
李纲知潭州兼安抚大使制(改除宫祠)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六、《苕溪集》卷三八、《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入总百揆,作股肱耳目之臣;出殿大邦,号礼乐诗书之帅。任是安危之责,孰踰耆旧之贤。具官某识洞几微,气全英特。修身自昔,非孔孟之言不师;许国以来,惟伊吕之心是志。屡展经纶之学,寔兼文武之资。忼慨百为,夷险一意。方且辞功名而不有,占薮泽以自娱。未忘忧国之风,忍袖济时之手?眷长沙之巨屏,居南纪之上游。地控荆湘,势临吴楚。惟威声之先暨,奸慝自消;矧条教之旧孚,歌谣犹在。淮扬之徒得君重,其勿留行;方叔之克壮其猷,岂能无望。祗服朕训,有光前闻。可。
赐李纲辞免知潭州不允诏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苕溪集》卷四七
承命益恭,传嘉考父;闻诏引道,史称汾阳。朕思见古人,置食三叹,故于任用之际,未尝不加省焉。卿气节之高,议论之伟,以身殉国,略见于前。其自视宜在考父、汾阳之间,抑朕以是望卿。湖湘帅藩,徒得召重,而封章再至,退托不能,似未亮于至怀,亦少违于素志,兹朕所以惑也。卿其深体训言,亟祗厥服,无使始终之义,有愧前闻,则朕亦与有知人之称,岂不韪哉!所请宜不允。
赐李纲再辞免知潭州允诏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苕溪集》卷四七
朕轸念远民,且以湖湘帅阃之重,简求宿望,往镇临之。卿许国之忠,不择地而安,有自来矣。兹览来疏,至于再三,是何辞之力也。重违卿意,且复以真祠之禄,从所便安,抑不失朕体貌之意焉。所请宜不允。
乞责降李纲以昭赏罚奏 宋 · 刘珏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九、《三朝北盟会编》卷五五
准中书省送到词头一道:中书舍人安扶奏,准词头李纲除观文殿学士、知扬州。李纲轻脱寡谋,强执自任,前后败师覆将非一,所有词头未敢具草。奉圣旨,令以次舍人行下者。臣伏见仁祖朝韩琦以直学士经略陕西,而好水之战,任福、刘平皆殁于阵,士卒死者甚众。仁祖非不知诸将违琦节制致败也,虽善其皆合事机,然犹坐降一官。神祖朝韩绛以次辅宣抚西边,兵将深入荒域,卒至骇扰,横罹战伤。神祖非不知绛之推忠尽瘁也,虽原情无他,然亦罢相,止以旧秩出守邓州。盖人君陟降,如天无心,虽知其才能之可用,忠赤之可倚,或有过焉,不可不加黜罢也。窃见李纲勇于报国,锐于用兵,而听用不审,数有败衄,以致士气益丧,虏势益张,其罪亦著矣,陛下亮纲用心无他,因其有请,宠加峻职,授以便郡。虽臣寮缴奏,复命以次命词行下,于此见陛下厚于记功,薄于责过也。然纲此行败军覆将,耗财疲民,非特如韩琦好水之败、韩绛西边之失,其可不加黜责,以示惩戒乎!臣至愚不肖,尝慕范仲淹之中正,仰事陛下,非敢于纲败事之后从而下石也,但朝廷典刑不可不正。如陛下念纲前日之劳,在所记录,察纲今日之败,志在歼寇,亦宜黜官降职,以慰死者之心,为败事之戒。既不以今日之失而遂忘其前功,又不以前日之劳而曲庇其罪戾,赏罚昭著,如天无私。则将帅闻之,莫不感激思奋,而寇攘有可平之期矣。所有词头,臣未敢具草。
挽李忠定(纲)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忠言直节动华夷,肯为投闲更息机。
南国忽闻梁木折,中原犹望衮衣归。
平生学术唯心得,晚节功名与愿违。
老病无因执哀靷,翔(《宋诗纪事》卷三六作朔)风空有泪沾衣(清钱玫《历朝上虞诗集》卷二)。
李纲用登极恩封赠制 其一 父夔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木之升者,本大而实蕃;水之积者,源深而流广。故自古真贤之命世,必其先盛德之传家。具官某道本中庸,气全刚大。潜心圣域,蔚为学者之宗;晦迹卿联,靡逐世人之好。名浮于位,祉集其门,是生谋国之英,佐我中天之业。肆因大赉,载举彝章。正维垣一品之尊,为窀穸九原之庆。以遂显亲之志,以崇教子之功。尚尔幽间,服吾褒宠。
李纲用登极恩封赠制 其二 母吴氏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朕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者,古孝子不得终养之诗也。故每于国家大庆,缘人情而厚追封之典。况相臣汝之自出,顾可以不褒哉?具封某氏,家本望族,嫔于名卿,庆善所钟,是生人杰,与吾同德,有此茂恩。载宏脂泽之封,用示泉扃之宠。其钦褒显,慰尔子孙。
李纲用登极恩封赠制 其三 妻张氏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浮溪集》卷七
朕嗣承大统,凡公卿士大夫之家,无不预被其泽也。矧以德配吾任职之相者,顾可以不褒哉?尔婉淑之称,为时妇表。传中郎之业,既以名家;知京兆之贤,自其平日。肆因大赉,载举彝章。宏汤沐之旧封,焕闺门之新渥。汝其任壸内之责,使汝夫专国家之忧,克济艰难,则为汝庆。
李纲封赠制 其一 曾祖僧护赠少保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君子之泽,更五世而未衰;国家之恩,虽九原而必及。具官某潜德不耀,老于乡闾,庆钟其家,既远而大。是生元弼,济朕中兴。肆于秉政之初,伸汝显亲之志。进居帝保,兹谓公台,尚繄明灵,歆此光宠。
李纲封赠制 其二 曾祖母卢氏廖氏龚氏已赠郡夫人赠国夫人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妇人之秩,系其夫与其子孙。今汝夫登帝保之尊,而三世之孙则吾大丞相,是也亦可以为荣矣。具封某氏,出于名家,克配君子,庆积而大,实生英贤,致身庙堂,秉德陪朕。属此延登之宠,伸其追远之诚。正位小君,改封大国,尚其精爽,不昧钦承。
李纲封赠制 其三 祖赓赠少傅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贤者之报,不必在身;大夫之家,则知尊祖。矧吾元弼,出汝庆门,其于大父之亲,可后群臣之宠?具官某家传经术,世禀义方。教子以忠,既肯畬而且穫;至孙而大,遂自叶以流根。肆于柄任之初,知汝阴功之自。进居帝傅,兹谓公台,尚繄明灵,歆此休命。
李纲封赠制 其四 祖母黄氏饶氏已赠郡夫人赠国夫人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吾与大丞相朝夕论天下事,亲莫二焉。而尔为之祖妣,呜呼亦荣矣,其于褒叙之典,可不厚哉?具封某氏,禀性淑灵,来嫔望族,积庆流祉,是生英贤,光复中兴,为吾伊吕。爰正鱼轩之秩,大开脂泽之封,庶几明灵,服我休命。
李纲封赠制 其五 父夔赠少师制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谢裒以晋名士老于太常,而庆集谢安;李栖筠以唐直臣终于御史,而宠归吉甫。盖爵禄不酬于盛德,则子孙必飨其令名。具官某如古耆儒,登时膴仕。学精以博,得圣人至当之归;志大而刚,有君子后彫之操。早正乐卿之位,晚登延阁之班。廉静无求,优游卒岁。既辞荣而不有,宜流祉于无穷。生此真贤,与予同德。肆遇登庸之始,爰加褒宠之优。进位公师,用光泉壤,以示籯金之训,以明畬穫之功。尚尔英魂,服予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