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女娲 曹魏 · 曹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七
古之国君,造簧作笙。
礼物未就,轩辕纂成
或云二皇,人首蛇形。
神化七十,何德之灵(《艺文类聚》十一,《御览》七十八)
女娲陵记 唐 · 乔潭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一
登黄龙古塞。
望洪河中流。
岿然独存。
大浸不溺者。
娲皇陵也。
巨灵擘太华。
首阳
导河而东。
以泄愤怒。
虽有重邱大阜。
险狭之口。
罔不漱之为黄壤。
汨之于旋波。
不可复振。
奔崩而下矣。
女娲氏已然之后。
豁尔之冲。
天险束阨。
风涛鼓作。
乃能中乾外禦。
特立万年。
其凭神可知也。
水无盈缩之度。
陵有高卑之常。
霖潦涨之。
两涘没矣。
于是乎不为之小。
而就其深。
旱暵渗之。
孤屿出矣。
于是乎不为之大。
而就其浅。
非夫巨灵壮趾以固本。
河伯高肩以承隅。
胡然动静如因其时。
升降不失其则。
罗浮二岳。
以风雨合离。
蓬莱五山
以波涛上下。
不复故道。
遂违常流。
甚相远矣。
君子曰。
夫能屠黑龙。
涸九州。
况乎一水之上。
而自为谋。
夫能断鳌足。
立四极。
况乎数仞之高。
而自为力。
神人之异。
昧者难知。
密迩山谷。
森罗物象。
莽莽芦渚。
宁非止水之馀。
崭崭石林
犹有补天之色。
摇演空曲。
精灵若存。
且夫上无积草。
表以孤树。
常感风气。
纤条悲鸣。
若冥应肸蚃。
鼓簧而吹笙。
由是憧憧往来。
无不加敬。
山有梅栗。
关吏羞焉。
水有菱芡
舟人奠焉。
冢之木无或斩焉。
陵之土无或抔焉。
是则馨香已陈。
而樵苏自禁矣。
故圣人取薄葬。
去厚送。
骊山之银海鱼灯。
虎邱之金精龙剑。
锢之其内。
散之其间。
适为大盗之守。
未足藏身之固。
彼桥山帝邱。
九嶷会稽
皆因山而坟。
未闻其赭者。
余谓娲皇受命在火。
火以示水。
谷不为陵。
开门负固。
日用其力。
不然。
其隙地岂必封崇乎。
是故观而志之。
为城冢后记。
女娲 北宋 · 彭汝砺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高山婉转一千寻,百拜灵祠泪满襟。
今日几人能似帝,辛勤长有补天心。
女娲女娲 其一 宋 · 孔平仲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揽辔金房道,崎岖难具陈。
浮岚长作雨,冷气不知春。
少见宽平野,多逢腋肿民。
欲知来处远,巫峡是西邻。
往年沿檄金州女娲神祠是时犹未乱也绍兴壬子挈家避地三巴后过祠下登山以望江汉自是故园悬隔矣 宋 · 张嵲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七年如转首,复过此山头。
阅世兴衰异,伤时涕泪流。
嗟无补天手,岂有去乡愁。
渐觉山河异,凭高更少留。
大宋新修女娲碑铭(并序开宝六年十一月 宋 · 裴丽泽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一、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九四、道光《霍州志》卷一七、道光《赵城县志》卷三四
臣闻象帝之先,大朴未散,太古已降,淳风尚扇,玄黄之位虽设,高卑之义孰分。
及乎大道丧而庶类生,圣人作而万物睹,指龟文而画卦,以龙图而纪官,乃服衣裳,始有文字,由是君臣之道渐著,仁义之风聿兴。
既生蒸民,必有司牧。
圣人间出,实惟娲皇。
按《帝王世纪》云:「女娲氏,风姓也」。
当火化之初,以木德而王,象日月以明临照,肇嫁娶以序人伦。
分定九州,自我而始;
变化万物,非圣而何?
天有缺,于是炼石以补之;
地有倾,于是断鳌以立之。
故得天无不覆,地无不载,万世之下,仰之如神明。
嘻!
得非天之精,地之英,上古之粹灵,曷能若是哉!
今我应天广运圣文神武明道至德孝皇帝抚天下也,功业冠乎遂古,睿圣通于神明。
祥瑞荐臻,响应交感。
八方魑魅,指夏鼎以奸销;
万里氛霾,蒙尧日而冰释。
甲子岁,三川未格,玄云驰如雨之师;
辛未春五岭不庭,偃草问苞茅之罪。
靡逾数稔,连平两邦,括地二百州,拓土数万里。
戴斗戴日之野,皆入提封;
太平太蒙之人,尽为臣妾。
莫不跼金门而请吏,驾铁毂以献琛。
译有外夷,贡无虚日。
皇帝尚或日慎一日,虽休勿休,以为受命上玄,庇民下土。
弗矜弗伐,唯将百姓为心
无怠无荒,欲使九功惟叙。
尝谓侍臣曰:「朕以道莅四海,恩临万邦。
非先王之德教不敢行,非先王之谟训不敢道。
令风雨之咸若,而灾害之不生。
感于神明,告于天地,尝展奉先之义,伸报本之诚。
升中泰坛,昭事上帝,当百神之受职,俾无文而咸秩。
因思前代帝王,尝牧黎庶,居万人之上,为一代之君,□立事立功,有到于今受其赐者,岂可帝载之下,寂寥无闻?
景象相传,肸蚃如在」。
乃诏诸□郡县,应境内有先代帝王陵寝之处,俾建祠庙,使四时祭享,庶百姓祈福焉。
乃于平阳故都,得女娲之原庙。
遂命中使蒇事,有司揆功,选良材,召大匠,以坚易脆,去故就新
郁郁,难藏涧底
岩岩之石,尽出它山。
上栋下宇以如裁,左磩右平而若画。
一日爰葺,千室俄成,长廊䆗窱以生风,大厦崚嶒而拂汉。
南北百丈,东西九筵,雾罩檐楹,香飞户牖。
虬负檐以欲动,马承阿而若驰。
金碧相辉,丹青平映,既严且肃,不矜而庄。
神寝载新,庙貌如故,成一时之轮奂,壮万古之威灵。
若非我后事天明,事地察,神道设教,孝治天下,布无为之化,施不测之功,行前王不行之恩,成近代难成之事,化孚区外,泽渗地中。
与夫汉武帝起通天之台,惟求羽化;
陈后主迎春之阁,止事荒游。
商榷圣功,何啻九牛毛之远矣。
微臣不佞,奉诏为文,曾无磊落之才,曷叙杳冥之德?
淩兢进牍,谨为铭曰:
二仪初剖,四维未张。
大朴闷闷,元气煌煌。
洎胚腪于四大,孰权舆于百王。
伏羲已降,实维娲皇。
始造琴瑟,始制笙簧。
以调天地,以和阴阳。
炼石补天兮神功莫测,断鳌立极兮圣德宁量。
我后抚运,妙用无方。
事天地以明察,荐鬼神以馨香。
言念前代,圣帝明王。
曾无庙貌,空载缣缃。
俾特新于祠宇,用永荐于蒸尝。
祠既崇兮肸蚃交感,神有知兮报应昭彰。
享蠲洁兮千年万岁,福蒸黎兮地久天长
开宝六年岁次癸酉十一月辛亥朔,十六日丙寅建。
女娲补天谣二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胡奎
不周山天柱折,帝遣娲娥补天裂。
穹然一盖青团团,东南天漏补不完。
徒令杞国忧,日夜摧心肝。
呜呼,世无仲山甫,衮职之阙谁为补。
女娲补天谣二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胡奎
天冥冥,地冥冥,娲娥锻鍊天地精。
手抟五色云,上补青天青。
青天青如石,天柱不倾天漏塞。
黄道星辰明历历,于万斯年建皇极。
女娲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四
吁嗟乎,三代以后天倾西北不复补,但见悲风淅淅吹终古。
日月星辰若缀旒,赤黄青白交旁午。
北极偏高南极低,四时错迕乖寒暑。
城沦洪水海成田,六鳌簸荡中流柱。
羲和益稷不任事,画州造历迷尧禹。
弯弓不射九日,苍苍列象生毛羽。
仁人志士久郁邑,精卫空费西山土。
天门,荡地户,见天皇,与天姥。
五色之石空斑懒,道旁委弃无人取。
长人十二来临洮,符姚刘石相雄豪。
天竺之书入中国,三千弟子多其曹。
凉州龟兹奏宫庙,汉魏雅乐随波涛。
花门吐蕃日侵轶,天子数出长安逃。
人似鱼虾随水落,世以东南为大壑。
一半乾坤长草莱,山南代北虚城郭。
百年旧迹邈艰记,遗宫别寝屯狐貉。
至今赵城之东八里有冢尚崔嵬,不见娲皇来制作。
里人言是古高媒,万世昏姻自此开。
华渚虹藏河马去,三皇五帝愁胚胎。
奇功异事不可问,汾边山下馀芦灰。
惟天生民,无主乃乱。
必有圣人,以续周汉
如冬复如春,日月如更旦。
剥复相乘除,包牺爻彖
不见风陵之堆高突兀,没入河中寻复出,天回地转无多日列子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路史古高禖祀女娲唐书五行志天宝十三载号州阌乡县界黄河中女娲墓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乾元元年六月一日夜河滨人家忽闻风雨声晓见其基涌出上有双柳树下有巨石二柳各长丈馀今谓之风陵堆)
女娲 清 · 黄景仁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两当轩集卷第十六
继王云为姓,神蜗女是皇。
职婚勷太昊,正系纪承匡。
在昔金行惨,因之水势张。
滔滔翻地轴,汹汹堕天纲。
柱讶不周折,都愁中冀荒。
惟灵驱飒爽,悉力靖披猖。
异族投穷野,中皇兆发祥。
蛇身蟠上下,鳌足奠苍黄。
炼石言非诞,屠龙说讵盲。
扪虚填气核,凿空逗天光。
迹閟争开辟,功高接混茫。
空山馀插灶,破庙枕平冈。
像设丹青古,春秋祭赛忙。
东西两浮化,烟霭自苍苍。
女娲炼石补天得天字 清 · 安治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试问娲皇未出前,彼苍缺陷几何年。
讵开混沌无完璧,直赖神功善补天。
石炼烘炉融五色,磨经妙手得重旋。
何殊附会荒唐说,月可修成海可填。
女娲宫联 晚清 · 田金楠
对联 出处:对联话
以神媒配皇煌帝谛之尊,道在人伦,不使衣冠沦异族;
太昊俾天柱地维无恙,世留庙食,犹余社鼓走村翁。
女娲水陆庵观泥塑 现当代 · 霍松林
七言绝句
女娲遗庙剩颓垣,礼佛争趋水陆庵
妙相都如众生相,捏泥绝技是谁传。
跋衡门汉画像砖拓片展之伏羲女娲 当代 · 钱之江
 押真韵
庖牺辽古事芒昧,口耳所传非雅驯。
蛇身人首出乎震,龙师龙纪司青春。
始造书契制八卦,象天法地至于身。
史公笔削如折狱,力破冗秽存其真。
略言作易具至德,事有疑信闻先人。
汉人好奇烦刻画,娲皇为妃比人伦。
接颈交尾无乃亵,况以同姓相婚姻。
泰西图腾吾不取,是置先皇鸟兽邻。
嗟哉此石则不然,班居上下明君臣。
闭置泉壤二千载,得之往往披荆榛。
净洗浮埃覆以纸,加诸捶拓呈精神。
如见天机反淳古,俟河清羲皇民。
雅安碧峰峡俗传女娲补天 当代 · 王引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嶂磨烟洗廓秋形,石补无功帝堕星。
峡底幽峰森锁钥,林端飞瀑挂雷霆。
世迷思不周山触,客梦痕添雅雨零。
异境图南从此始,画屏深处也冥冥。
女娲 当代 · 王一中
对联 出处:中国对联甘棠奖第二届联作选粹
启颜注慧抟泥而肖己,煌煌也授子于耕、授女于,共享乾元开世相;
驱兽斩蛟炼石以全天,伟伟乎至能之举、至亲之爱,更留坤德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