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子标题
西汉杂论二 其十八 枚乘吴王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二、《鸡肋集》卷四三、《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五四、末篇又见《永乐大典》卷二八○七
吴王濞郎中
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
奏书谏,吴王不纳,去而之梁。
吴王遂与六国谋反,举兵西乡
汉闻之,晁错以谢诸侯,复说(云云。)吴王不用乘策。
右《枚乘传第二十一》。
始萌反谋,而未发也,邹阳枚乘皆其客,皆谏。
词微,词危,虽皆不听,而亦皆不害之。
盖害之则事未发而先闻,是以不敢,此之情也。
已去吴,已举兵,遂事不谏,复说之,何补哉?
藩臣,连六国之兵以乡汉,借使错诛而兵罢,复能泰然无事而归国,汉终能漠然不问而舍哉?
之智亦足以及此。
傥曰爱汉与吴之民命,其可矣。
梁孝王显求嗣汉,亦皆其客,谏而不敢,至此愧矣。
何则?
始微谋,恶先诛士;
后已举事,奚恤人言?
揣其情,庶几言之而无患。
孝王无所忌惮,欲必其求,虽汉廷臣悍如爰盎,而敢于刺杀之,至害何足道哉?
以争下狱,垂死;
以不敢谏,依违得全,怯矣!
名梁客,食其食而不救其祸,于阳得无愧哉?
班固亦谓有智略,而不及,此其意也。
文辞过,其所为《七发》盖相如比,自已下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