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听查八十琵琶 明 · 叶权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查曾应诏教内人,如唐之贺老。晚年流落江湖,人多题赠,亦如开元之感也)
新声不及郁轮袍,空拨皮弦挂锦绦。
独向月明弹一曲,白头双泪落秋涛。
游仙诗 明 · 于慎行
叙曰:唐人不为古乐府是知古乐府也辞声相杂既无从辨音节未会又难于歌故不为尔然不效其体而时假其名以达所欲出斯慕古而托焉者乎近世一二名家至乃逐句形模以追遗响则唐人所吐弃矣余尝为郊庙铙歌可数十首已而视之颇涉儿戏亦复不自了然遂焚弃之取其音节稍近者仿其一二谓之本调至近体歌行如唐人所假者各从其类附焉而不曰乐府则诗之而已矣夫唐人能为而不为今之君子能为而遂为之予奈何不能为而为也管城游衍聊以自娱岂称述作哉
姑射一何高,高高凌绛阙。
上有两仙人,肌肤如玉雪。
不笑亦不言,藐与世人绝(一解)。
上谒逢真人,授我大药诀。
服药一玉箱,辽然五情热。
轻举步九霄,烟云忽若灭(二解)。
大鸟止城门,安知是令威。
徐韨入东海,胡不采药归。
三山空波涛,孰别是与非(三解)。
大化自有运,寿命各有期。
追念古贤圣,往往为土灰。
汗漫不足道,六籍我所归(四解)。
关西乐府 其一 清 · 申光洙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石北先生文集卷之十(灵川申光洙圣渊甫著)
平壤。箕子,东明王之所都也。自古号佳丽擅国中。皇朝敕使如张芳洲,许海岳,朱兰嵎诸公。或称天下第一江山。或称如金陵,钱塘。国朝升平屡百年。士大夫宦游者。画舫江楼。粉黛笙歌。留连沉酣。有秦淮烟月西湖荷桂之娱。然金陵,钱塘。皆有唐,宋才子歌诗。辉映湖山。以饰大平。东国无乐府。西京题咏。唯牧隐与李相国混外。近世三渊金翁作亦佳。然皆律体也。郑知常官船一绝。始得乐府音调。为千年绝唱。足与盛唐方驾。穆陵朝李达,崔庆昌,白光勋号三唐。一时又有徐益并次郑氏韵。颇称名作。先辈亦病其为采莲曲。盖非其至者也。仆亦尝游平壤。次其韵。如黄鹤楼崔颢诗在上。摆笔临江。几欲为金黄元之哭。甚矣。此道之难也。练光,浮碧之间。仆未尝不慨然彷徨。欲更赋关西乐府。以遗是邦之为方伯地主者。被之声歌。自念五十布衣。失意栖遑。不足为贵人重。恨不少年为客。悒悒而归。至今十数年。颠发益种种矣。爱其湖山。如淡妆美人秀媚难忘。往往梦想在浿江舟中。樊岩尚书之以节西也。都人士多为歌诗以送之。仆奉香宁陵未还。后乐浪使者至。飞书督诗。樊岩吾友也。风流文采。足与平壤山川相映发。仆亦宿念所动。为公欣然。如白首废将。十年田间。忽闻出塞金鼓马鸣萧萧。不觉弹弓一起。遂依王建宫词体。蘸药汁戏笔。作关西乐府。亦名关西伯四时行乐词。先之以夏者。以樊岩赴镇在端午也。凡西都之形胜谣俗。历代兴替。忠孝节侠。神仙寺刹。边塞军旅。楼台船舫。以至女乐游衍之事。靡不备述。亦可谓一部西关志。而往往纤靡之语。杂以闾巷俚俗。乐于风雅扫地。恐不免轻薄之诮。然较王建诗。百有加八。盖用禅家数珠法也。禅家持戒者。以百八珠念念脩善。循环不穷。仆平生喜其法手之常念。西土虽号纷华。游是邦者。常作此念。如数珠法。蛾眉𥊑睩。管弦啁啾。不足以溺人情性。然豪杰之士。富贵得意。而声色当场。能不迷者。亦几人哉。阿难世尊高足也。墯摩腾伽淫室。三旬不返。世尊现清净大法。救拔苦海。樊岩定力。吾未知与阿难何如。仆无世尊神通广大法力。百八乐府。又不足以辉映湖山。如唐,宋才子。亦安知其不为清净大法乎。请樊岩以吾诗。为禅家数珠。绮筵酒席。一歌一舞。念念自省。问主人翁惺惺否也。
西都佳丽似杭州,圣代升平四百秋。
第一江山兼富贵,风流巡使古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