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九九衫歌 清 · 柳致皓
出处:东林先生文集卷之二
丹海申君儒伯(相赟)好学家甚贫。其妻安氏制一衫。闷其陋不敢进。儒伯取见之。片片斑斑。凡八十二片。儒伯欣然服之曰美哉。古有百结先生。吾近之矣。间尝造寿静翁。披示而言其事。翁为作赞以赠之。以其数为八十二片。阁其一。取九九八十一。命之曰九九衫。儒伯复贻书于余要一言。为作歌诗一篇。
九九衫,何人衣,东海申君容貌颀。
九九八十有一数,斑斑片片生光辉。
或帛或绵或苧或絺,或白或绯黄且缁。
方者若矩圆若规,双或作耦只成奇。
精粗疏密巧补缀,长短广狭相和比。
如云如霞成杂错,如花如叶承空亏。
又如山水互重叠,又如星宿相拘持。
纵横罗络渺不穷,交缕等待班陆离。
问谁制此申君妻,家贫未尝忧寒饥。
敬恭夫子曾无违,但恨无布制君衣,手把刀尺空歔欷。
穷搜箱箧集小片,裁缝不避邻妇讥。
还恐不称夫子服,制讫未敢悬柂楎。
申君取见试提挈,欣然一笑慰愁惙。
岂愿世人誇文缬,堪比先生衣百结。
万孔千叠备寒燠,不俭不奢兼工拙。
美哉此衫真称我,但愿经年无破裂。
尝造吾家寿静翁,披衿笑视仔细说。
寿翁忻然为赏激,呼为九九嘉名锡。
作赞赠君增光彩,君不见龙鳞八十一,愿君渊珍养阳德。
又不见龟纹成九类,愿君因数穷无极。
子路不耻狐与貉,长有令名留今昔。
愿君勉励坚素节,山中岁暮服无斁。
金山生圹歌 清末民国初 · 金泽荣
出处: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六
去年余既失稚子。谋买一生圹地而先埋稚子。钱浩斋(浩哉之号)闻而贻书许赠家田一方曰。吾父百岁后幽宅将卜于此。且为吾父请一有道之邻友。此其区区之衷也。余感欲从之。既而以家人惮远止之。于是浩斋与其叔铭盘儆渠君合议。以南通城东北三里高桥所在祭田之地予余。而以其为阖族公物。略论值十二三焉。事既定。约余同往以观。余与嗣子光高赴之。十月六日也。其地四面环水。北有小邱。即古时浚河之所积也。余乃因己姓。以锡名曰金山。既归作诗述钱君之德意。令子孙观而不忘。
南通之东北,蜿蜿高桥河。
自有此河来,有此奇事么。
借问奇事是何事,沧翁预营葬薜萝。
钱君扼腕前而语,我有一田近傍家。
我父百岁千秋后,与子同归矢靡他。
妻拿之腹苦窄小,枉愁道远自作魔。
君复与叔新庵氏,慨然合谋费喎唆。
桥北一方祭田地,并刀快割风烟过。
金山一片落平楚,势与紫琅斗嵯峨。
明流两派如裂帛,兰桡宛转穿菱荷。
江山清空我愿满,何用景纯龙说讹。
生也中条为表圣,死当汝阴作东坡。
况与啬翁寿藏近,前期神马将同驮。
淮南江北百万户,豪商富客亦云多。
黄金一出田总得,此田此田可得耶。
呜呼巨卿元伯久寂寞,交道险似瞿塘波。
毫芒利害不肯舍,胸中万古刀争磨。
幸逢天下大烈士,拔剑意气青云摩。
发我之箧读我文,酌我侑以蒿里歌。
如此死葬更何怛,河月河风奈乐何,河风河月乐奈何。
念奴娇 清末民国初 · 朱祖谋
押词韵第四部
辛亥初春贻书恪士、吷盦、子言、公达、方舟,载酒探梅邓尉,叔问有约不至。既登还元阁,观觉阿上人象册,叔问用白石韵念奴娇词在焉。松禅相国曾属和一章,册中又多故人墨迹,感喟横集,与吷盦联句,再次其韵
半奁残雪,有閒鸥、解讶讨春幽侣(古微)。
寒勒野梅开未遍,醉缬香屏无数(吷盦)。
曲岸连桡,短亭呼酒,多事閒风雨(古微)。
鹤天烟暝,晓窗来看题句(吷盦)。
朝暮。
黄阁前尘,青芝旧诺,梦与荒波去(古微)。
凄咽虎山桥畔笛,还为吹香别浦(吷盦)。
琼蕊重攀,翠禽如唤,投老双𡹮(古微)住。
轻阴无际,坠红休点帆路(吷盦)。
祝英台近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二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掩兰灯,搴蕙帐。
支枕寄幽想。
并入哀丝,秋雨夜深响。
差同忆语如皋,风怀秀水,只付与、旗亭凄唱。
镇惆怅。
为卿点染生绡,依约旧门巷。
驻马斜阳,疏柳尚无恙。
断肠剪剪青螺,遥峰两点,可略似、风鬟模样。
祝英台近 其二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四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惜红红,怜素素。
未肯絮禅堕。
遣兴中年,真赏几曾遇。
昨来倚棹明湖,孤芳临水,偏惊眼、此花幽楚。
挽春住。
倩他碧草千丝,遮断玉骢路。
信有前缘,众里两心许。
愿郎著意消停,归车缓缓,倘容我、夜深私语。
祝英台近 其三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十八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髻同心,眉百结。
幽绪为君说。
忒煞聪明,宛转陇鹦舌。
难忘拥被宵阑,喁喁恩怨,已帘角、晓光微白。
太憨绝。
自怜生小蓬门,薄命感秋叶。
修到梅花,甘作掌书妾。
可能捧砚添香,相偎相觑,愿厮守、鬓丝成雪。
祝英台近 其四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四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理轻帆,移画舸。
东去柳园路。
倒映晴岚,妒尔好眉妩。
低回云影笼裾,水香吹鬓,渐棹入、翠烟深处。
尽延伫。
贪招流外微凉,更驻小莲步。
手瀹茶香,细拣碧钗股。
人生能几清游,水天閒话,竟忘却、城阴月午。
祝英台近 其五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八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燕来迟,人去早。
客思怨芳草。
红袖高楼,望断片云渺。
一签一数邮程,燕南赵北,早已遣、离心飞绕。
鲤书少。
丁宁小别无多,偏又月圆了。
预想迎门,镜里注双笑。
那知此恨绵绵,栖鸦流水,都换却、相思画稿。
祝英台近 其六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一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绣帘开,风竹动。
疑是佩环弄。
溅泪秋棠,定发去年种。
传来临去馀情,千回百转,只留得、一声珍重。
忆相送。
无端一夕天风,吹堕翠翎凤。
惘惘回鞭,懒纵锦丝鞚。
苍凉夜雪黄河,背灯拥髻,可尚有、那人同梦。
水调歌头 现当代 · 饶宗颐
押词韵第一部
张锡厚自北京来书,告任老于去岁12月13日谢世,记70年代余在星洲君屡贻书讨论,谓将以用韵为曲子断代,余复扎深不谓然,媵以敦煌曲一书,君终放弃是说,1980年冬,余过维扬,与曾宪通至扬州师院趋候起居,荏苒十载,遂成隔世。君秉性倔强,坎坷一生,勇于排外,与余争论,竟成敦煌学一段公案,非始料所及也。君力学不懈,老而弥笃,讥诃当代,虽被视为学风偏颇,然于曲学揄扬之功,终不可没,以词挽之,兼以自讪云。(壬申元宵后二日)
臣质更谁继,俯仰起悲风。
无穷天地纯美,行处任西东。
蛮触纷争偏好,耳眼聪明各照,一笑漫相通。
执“伴小娘”本,甘蹈虚空。
运斤斲,垩漫鼻,立从容。
但伤夫子既逝,无与语鸿蒙。
何有生前身后,赢得琢肝鉥胃,牖下老雕虫。
痴绝吾生事,失计将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