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陈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序
题完平赐几杖宴 明 · 柳根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西坰诗集卷之一
我国家优老之典大者有二。一曰赐几杖宴。一曰耆老宴。异数也。七十致仕。礼之常经。国制官至一品。年七十以上。系国家轻重。不得致仕者。礼曹启闻赐几杖设宴赐酒乐。未有出于特命者。耆老之设。肇自前代。隆于我朝。恭惟我太祖康献大王枉屈至尊。亲临斯会。至作耆老之轴。御讳亲笔。藏之本所。锡以臧获等物。列圣宠赉土田鱼场船税之属。凡所以惠养老臣者。靡不毕致。恩至渥也。自是年七十位正卿者。谓之耆老所堂上。每岁春秋。设宴赐酒乐。龙蛇兵革以后三十年间。故迹荡然无存。人臣不敢告老。赐几杖盛典。盖未之见也。耆老所设宴亦几乎废矣。天启三年春三月。我殿下应天顺人。缵承丕基。使彝伦复叙。日月重明。起故相置之首揆。即今之领议政也。相公鞠躬尽瘁几半岁。疾作屡辞。不许退。我圣上特命赐几杖。耆老诸相公相谓曰。领相入来以后。即须行相会礼宴。相公辞之以国家多事未暇及此。盍于相公受几杖之日。兼行是宴乎。首相亦不复辞。将是意入。乃于九月六日。即东郭领相旧第隙地。设供帐行二宴。今之耆老只七位。而金城君李公适以病不能参。骊阳君闵公礼曹参议李公曾预是会。今虽降资。是即耆老所先生。共九位。故事议政不拘年至。必预是宴。实与司马公参洛中真率会相类。领敦宁,右赞成六卿,判尹正卿以上并参。礼官邦礼礼部亚卿亦预焉。政府郎,左右舍人俟于外。诸相公亦许随后入。中使,知申事,注书擎教书奉宣酝而来。礼毕坐定。领相谓根曰。盖闻自古及今。凡有盛事。必形诸述作。庶垂之后。愿公为我赋诗。以纪今日事。仍窃自念根年七十有五岁。蒲柳早凋。衰朽特甚。徒以曾忝秉笔。有此授简。岂复有笔力可得以揄扬而无毫发遗恨乎。既承俯教。终不敢辞。略书颠末。列叙席上诸位。系之以五言排律十韵。诗曰。
几杖真殊锡,耆英各暮年。
佳辰逢盛际,胜事定无前。
九老香山会端明洛水筵。
倾朝俨簪笏,平地即神仙。
霞酌中官劝,内相宣。
御厨分玉馔,天乐奏丝弦。
沾雨衣犹整,侵香坐屡迁。
三台位最上,五福寿居先。
日者争加额,时乎望息肩。
圣心诚意重,努力任扶颠。
云娘行(并叙) 明 · 沈守正
予友沈千秋作花谱以郝云娘为冠评曰不知秋色落谁家又曰粗服乱头亦好予见而慕之复闻朱公朗述其艳美轶事益令色飞传巳从人自分此生缘断矣丙辰下第留都下意绪甚恶一日于友人坐见之标格采韵果出人外予方侘傺察其意亦似有所伤属有所碍不能陈叙然两意巳大解临别时斗酒相劳若远若近意更凄紧长途冰雪篮舆中重理前绪感其意作云娘行以报谢之或规予不当作予笑曰昔白香山左迁江州司马尚不废琵琶行彼在仕籍犹若此予何为者况未之东海亦何伤哉第不可使不及情者知之如千秋公朗必不可不使知也
沈郎花谱近十年,云娘倾国人人传。
每恨闻声不见面,无人为结三生缘。
今年留滞在京都都下美人多如荼。
褰帷瞥见云娘在,喜动颜色光荣殊。
萧萧疏柳直风前,皦皦孤鹤唳重玄。
林下风流瑶阆骨,肯与妖邪争爱怜。
谋欢正剧忽欷戏,知子胸怀不暂舒。
似感故交零落尽,眼前香粉空相与。
我方坎壈重太息,睹子肝肠增偪仄。
忆昔十五入词场,烟飞纸落不可当。
纷纷余子何足道,彼其当年耻雁行。
流光荏苒廿余载,忧患经多容鬓改。
空留七尺自昂藏,难使鸡群不尽骇。
以此伤怀各自思,半面才通如旧知。
何图座上风波阻,脉脉相看不得语。
临岐把酒俨向人,转复无言但酸楚。
人生会合自有神,何必荐枕始成亲。
子尚风尘予浪迹,朱颜须慎百年身。
他时若得重相见,应费青衫作泪巾。
十五晚抵苍梧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东韵
此日扁舟不系之所,乃当年千苇列侍之川也。回思昔者待罪邦礼,锦蕞初成,汉仪粗备,自六飞西驾,孤臣望岐,由寅历丑,一纪于兹。曾日月之几何,而物换人非,溪山且不可复识矣。况此水上接楚江,古圣帝化迹,飘缈千里,极目九疑留悲。下洞波之木叶,泣湘子于绿云。歌骚泽畔,兼忆三闾披发行吟之处,搴芳遗远,长无绝兮终古。其为感愤,独苍水而已哉!
苍流漭沆去胡穷,梧叶纷纷尽染红。
帝迹销沉留恨,楚云飘缈动悲枫。
遥思水殿鹓行处,漫忆烟楼蜃气中。
此日孤城风景异,故原秋草但征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