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五子雅集倡和诗三十韵并序 明 · 邓云霄
七言排律 押先韵
夫易美如兰,叶契同于臭味;诗歌伐木,相求应若嘤鸣。故离则有停云之思,合则有班荆之好。绨袍念旧,岂渝霜雪之零?鸡祝定盟,孰改雨风之急?要以谊存鲍叔,论失传孝标。敢谓素交,尽乖季世。缅予七子,各足千秋。把臂甲午之年,结社地坛之署。援青松而指白水,片言不假盘墩;誓结绶而庆弹冠,八拜已坚胶漆。论文聚乐,人同邺下之游;抒志献规,饮戒竹林之放。陶陶永夕,搔背而亲短檠;款款忘年,逆耳岂嫌攻玉?谦而能下,则君苗之砚可焚;和者实难,则崔颢之章独步。一时意气,真期接翼鹓鸾;十载浮沉,堪叹分歧萍梗。不虞神物,再合延津。拨开京陌之尘,乍睹故人之面。怅我久淹郎署,羡君并上公车。双眼偏青,鬓缕问添多少?寸心自赤,河山邈隔存亡。起南竟乏杨意之逢,笔耕无地;静卿虚负徐君之诺。剑挂何枝?相对五人,益思昔日。山阳闻笛,空洒泪以沾裳;冈上卧龙,想高吟而抱膝。欲破涕而为笑,觉欢伯之有权;更话旧而寻盟,倩曲生以作主。况春日载阳之候,值文场贾勇之馀。风裂鲛冰,暖浪摇杯中绿蚁;气冲鱼钥,新雷驱海外金鳌。曲江柳眼窥人,上苑花神速客。偏宜沉醉,莫负良辰。于是移檄步兵,远征从事。异味何须李监,清尊许坐公荣。兴逾饮中之八仙,数减溪边之六逸。合一龙而联双壁,五星恰聚于高垣;醉斗酒而赋百篇,七步岂难于击钵。各言旧雅,载咏新诗。倘诿玉山之颓,定申金谷之罚。匪徒编成珠玉,纪一时兄弟绸缪;亦以什袭缥缃,贻百代子孙世讲。惭予不敏,敢曰先鸣。聊为初簸之秕糠,但负前驱之弩矢云尔。
相逢犹忆十年前,结社曾依净土莲。
夜静虚坛寒近斗,风清疏磬远浮天。
岂寻方士求仙药,自掩高斋学草玄。
帘外烟霞双白板,灯前风雨一青编。
交缘七子心先契,谊重千金誓莫捐。
飞盖西园羞附乘,挥杯竹里笑群贤。
秋堂榻为徐陈下,春水舟因李郭连。
入室同心能有几,借光贫女更堪怜。
句传梦笔争呈巧,语擅雕龙各斗妍。
倚阁并吹藜杖火,临岐先着祖生鞭。
那知分手燕京里,竟逐浮云越海边。
望断蒹葭人不见,采残杜若雁难传。
关河远隔春风面,山水时虚夜月弦。
路暗剡溪千尺雪,梦迷天目万重烟。
吴会还飞令尹舄,江头喜泊孝廉船。
花前携榼空怀昔,眼底连枝怅未全。
牛半星文神自合,雌雄神剑势犹骞。
公车偕上逢今日,郎署栖迟已隔年。
岁月冯唐伤易老,酣歌方朔浪称仙。
把衣稍叙寒暄语,闻笛翻惊涕泪悬。
再寻旧馆非前主,相对长檠共黯然。
往事只看川阅水,消愁须贳酒如泉。
鹔鹴裘解沽琼液,琥珀杯浮映玳筵。
曲奏梨园堪击节,谈回麈尾可忘筌。
豪来投辖传筹饮,醉后欹巾枕股眠。
景运龙飞当九五,才人鹏奋起三千。
曲江指我曾游处,上苑看君夺锦鲜。
富贵荣华真过眼,萧曹周召许齐肩。
致身宁羡横腰印,不朽非关负郭田。
促膝未忘今夜约,殷勤挥洒托鸾笺。
明河篇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五十六
毛甡游淮阴查继佐孝廉并辔过张吏部曲江园观百戏时秋八月十四日江南北名士十百来集凡水亭当湖楼台馆舍刺史诸王军府伎乐毕出惊见妙幻目不及瞬自曙起乌啼迨夜漏尽日初出两竿迭呈绝艺如灌河接鱼勿得已矣丝竹绮罗霏微幼眇自伤沦落未易遘此盛会乐极哀生易于感慨又当烟竿热层累递上状城郭宫宇人物狗马帘帏釭幛士女观者填塞渚港亦有箫管灯纱相间映水烟模糊奉觞女郎从烟霏霏中载它舟去亦又凄已蹋鞠者阎生搊筝王生有清歌绝妙锡山朱生吴门孙生皆一时绝技擅场幸一遘观明当散去聊从诸君后赋诗三篇一乐府一律一此题也时赋诗者十之二甡与张公子礽炜诗先成人诵之刘汉中赠甡诗曰词人罢唱曲江楼王孙晋曰赋传明月夜诗动曲江楼张慕曾曰今来同上曲江楼崔颢题诗众莫酬馀载东山钓史集中
明河洁洁秋夜长,草头露白生微霜。
淮阴客子感秋节,愁坐各言衣带凉。
东山钓史卧淮浦,私喜凉秋及三五。
蹈海谁牵八月槎,临淮须伐三洲鼓。
三洲钟鼓淮水滨,八月乘槎好问津。
邀得江南流浪子,迎将河朔冶游人。
江南河朔两相望,河水星光两摇漾。
西园冠盖翔绿池,东第笙箫启华帐。
张家旧院倚水陂,珠湖千顷漾琉璃。
红桥碧柳通油幕,丛台复树绕金羁。
绯纱笼蜡安花里,䌽幔悬毬似霞举。
汉代名王久爱山,曲江吏部今开墅。
初开湖墅接湖蓼,重起烟楼布烟燎。
将立星竿火树枝,将贮三硝五花爆。
悬竿贮爆俟斜日,列艇分灯昼如漆。
但留幻舞到庭看,待驾明河泛槎出。
斯时濯燕称最轻,此际投竿旧有名。
絙悬傀儡戏东郭,钩藏神秘来西京。
谁翻竹简弄渔史,谁听皮鼗拂弦子。
巾角弹棋四座惊,花门蹋鞠三郎喜。
别有秦筝老朔客,曼节长吟变促拍。
何事哀弹塞上声,使予翻动江南情。
江南一望欲起舞,前亭又打阊门鼓。
内部新分刺史家,明童尽出诸王府。
晚风乍起烟满湖,月轮推涌湖中珠。
明云薄雾绕河汉,兰桡画桨环菰芦。
灯前紫幔开杯斝,水面红妆照绮疏。
红妆紫幔两相映,水面灯前看不定。
明河将月荡为烟,皓月连湖泻成镜。
明河皓月乍流没,彷佛天星堕天末。
吹将星籥燎花生,看到烟楼火竿发。
烟楼星籥绕槎转,甲烛鳞釭散珠远。
祇因画舫隔烟多,翻使红龙踏波缓。
香燔银叶炭迸添,箭下铜盆滴将满。
别浦还营曼衍场,重城已下葳蕤管。
大舸小艇归不归,霜寒月白烟霏霏。
吴讴越唱本超绝,静对流波一声彻。
绕屋惊翻桂树乌,满船凉浸冰壶月。
只有伤心小樊素,看系榴裙坐花路。
不识初从何处来,幡然忽入烟中去。
明河垂垂露华涩,良会何时再能得。
赋就明河夜未阑,皦皦东方又将白。
题搁笔亭四首有序 其一 清 · 孔尚任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清代
黄鹤楼在黄鹤矶头,其名虽久,实显于崔司勋之诗。李太白惊见崔诗,搥碎黄鹤楼,不能出一语,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搁笔而去。是以崔之诗名,又显于太白。后世盛传白云、黄鹤之句。而指昔人为吕仙事,已误矣;至于太白遗迹,竟未有及之者,更一缺事!闻旧有太白堂,一廊直通楼下,规模甚壮,今改为亭,且与涌月台、白云楼三层连排,皆去其额。游者历阶而过,不知此为何迹也。予徘徊亭下,遍读近人之诗,因口占四绝,书之粉版,并拟亭名于诗前,特为此地补此缺事,且以知天下名山胜境,皆显于落拓之文人,而太白旷世逸才,乃能虚怀善服,其谦德尤为可传云。
崔颢吟成绝妙辞,不因搥碎世谁知。
青莲让美空叉手,壁上于今竟有诗。
龙潭寺黄鹤楼。次崔颢诗 清 · 柳升铉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慵窝集卷之一
戊申秋。余自默溪。携晦而(贲时)叔,叔明(光濂)侄及诸同志。寻龙潭寺。寺僧数三辈出迎于山外。因下马使僧引路。历赏洞口龙湫瀑布。其奇壮果不负所闻。入山少憩于寺楼。楼新创颇鲜明。语间余指山问曰山名云何。僧曰黄鹤。余问楼亦何名。僧曰未及有名也。余曰楼在黄鹤山前。亦可名黄鹤。呼僧取笔来。属从游者书黄鹤楼三字。揭之楣间。因咏崔颢黄鹤楼诗。要诸君次之。拙者先呈。
饫赏龙潭潭上瀑,登临黄鹤山前楼。
依然禹斧馀痕在,邈矣仙槌往迹悠。
磅礴精英经几劫,宽閒世界俯三洲。
晴川芳草当年句,唤起游人万古愁。
关西乐府 其一 清 · 申光洙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石北先生文集卷之十(灵川申光洙圣渊甫著)
平壤。箕子,东明王之所都也。自古号佳丽擅国中。皇朝敕使如张芳洲,许海岳,朱兰嵎诸公。或称天下第一江山。或称如金陵,钱塘。国朝升平屡百年。士大夫宦游者。画舫江楼。粉黛笙歌。留连沉酣。有秦淮烟月西湖荷桂之娱。然金陵,钱塘。皆有唐,宋才子歌诗。辉映湖山。以饰大平。东国无乐府。西京题咏。唯牧隐与李相国混外。近世三渊金翁作亦佳。然皆律体也。郑知常官船一绝。始得乐府音调。为千年绝唱。足与盛唐方驾。穆陵朝李达,崔庆昌,白光勋号三唐。一时又有徐益并次郑氏韵。颇称名作。先辈亦病其为采莲曲。盖非其至者也。仆亦尝游平壤。次其韵。如黄鹤楼崔颢诗在上。摆笔临江。几欲为金黄元之哭。甚矣。此道之难也。练光,浮碧之间。仆未尝不慨然彷徨。欲更赋关西乐府。以遗是邦之为方伯地主者。被之声歌。自念五十布衣。失意栖遑。不足为贵人重。恨不少年为客。悒悒而归。至今十数年。颠发益种种矣。爱其湖山。如淡妆美人秀媚难忘。往往梦想在浿江舟中。樊岩尚书之以节西也。都人士多为歌诗以送之。仆奉香宁陵未还。后乐浪使者至。飞书督诗。樊岩吾友也。风流文采。足与平壤山川相映发。仆亦宿念所动。为公欣然。如白首废将。十年田间。忽闻出塞金鼓马鸣萧萧。不觉弹弓一起。遂依王建宫词体。蘸药汁戏笔。作关西乐府。亦名关西伯四时行乐词。先之以夏者。以樊岩赴镇在端午也。凡西都之形胜谣俗。历代兴替。忠孝节侠。神仙寺刹。边塞军旅。楼台船舫。以至女乐游衍之事。靡不备述。亦可谓一部西关志。而往往纤靡之语。杂以闾巷俚俗。乐于风雅扫地。恐不免轻薄之诮。然较王建诗。百有加八。盖用禅家数珠法也。禅家持戒者。以百八珠念念脩善。循环不穷。仆平生喜其法手之常念。西土虽号纷华。游是邦者。常作此念。如数珠法。蛾眉𥊑睩。管弦啁啾。不足以溺人情性。然豪杰之士。富贵得意。而声色当场。能不迷者。亦几人哉。阿难世尊高足也。墯摩腾伽淫室。三旬不返。世尊现清净大法。救拔苦海。樊岩定力。吾未知与阿难何如。仆无世尊神通广大法力。百八乐府。又不足以辉映湖山。如唐,宋才子。亦安知其不为清净大法乎。请樊岩以吾诗。为禅家数珠。绮筵酒席。一歌一舞。念念自省。问主人翁惺惺否也。
西都佳丽似杭州,圣代升平四百秋。
第一江山兼富贵,风流巡使古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