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田巴”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序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 南朝宋 · 释慧琳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三
元嘉十一年冬十月庚子道生法师卒于庐山。呜呼哀哉!善人告尽,追酸者无浅;含理云灭,如惜者又深。法师本姓魏氏彭城人也。父广戚县,幼而奇之,携就法汰法师,改服从业。天资聪茂,思悟夙挺。志学之年,便登讲座。于时望道才僧,著名之士,莫不穷辞挫虑,服其精致,鲁连之屈田巴,项托之抗孔叟,殆不过矣。加以性静而刚烈,气谐而易遵。喜舍以接诱,故物益重焉。中年游学,广搜异闻,自杨徂秦,登庐蹑霍。罗什大乘之趣,提婆小道之要,咸畅斯旨,究举其奥。所闻日优,所见逾赜。既而悟曰:象者理之所假,执象则迷理;教者化之所因,束教则愚化。是以征明责实,惑于虚诞。求心应事,芒昧格言。自胡相传,中华承学,未有能出期诚者矣。乃收迷独运,存履遗迹。于是众经云披,群疑冰释。释迦之旨,淡然可寻。珍怪之辞,皆成通论。聃周之伸名教,秀弼之领元心,于此为易矣。物忌光颖,人疵贞越,怨结同服,好折群游。遂垂翼敛趾,销影岩穴,遵晦至道,投迹愚公。登舟之迹,有往无归。命尽山麓,悲兴寰畿,呜呼哀哉。
泗汴之清,吕梁之峻,唯是淑灵,育此明俊。
如草之,如石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爰初志学,服膺元迹,经耳了心,披文调策。
弱而登讲,靡章不析,善以约言,弗尚辞𢛯。
有识钦承,厌是钩赜,中年稽教,理洗未尽。
用是游方,求诸渊隐,虽遇殊闻,弥觉同近。
途穷无归,回辕改轸,芟夷名迹,阐扬事表。
何壅不流,何晦不晓,若出朝离,其明昭昭。
四果十住,藉以汲矫,易之牛马,庄之鱼鸟。
孰征斯实,弗迷斯道,淹留兹悟,告子晦言。
道诚在斯,群听咸播,不独抵峙,诮毁多闻。
予谓无害,劝是宣传,识协贞诚,见诲浮喧。
默荫去大,弭此腾口,增栖成英,夐逸篁薮。
遁思泉源,无阂川阜,庶乘间托,曰仁曰寿。
命也有悬,曾不永久。
兰荪连类,气伤于偶。
呜呼哀哉,爰念初离,三秋告暮,风肃清流,云高林素。
送别南浦,交手分路,茫茫去止,凄凄情顾。
熟在隐沦,各从沿溯。
惄是长乖,异成永互。
呜呼哀哉,溯来风之绝响,送行云之莫因。
缅三冬其巳谢,转献岁于此
听阳禽之悦豫,瞩神气之氤氲,念庠序于兹月,信习业之嘉辰。
隐讲堂之空觌,恻高座之虚闻。
叹因事以矜理,悲缘情以怀人。
呜呼哀哉,天道茫昧,信顺可推,理不湮灭,庶或同归。
申夭可略,情念可遗。
短章无布,聊以写悲。
呜呼哀哉(广弘明集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