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阴符 其一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案:《阴符》谓《阴符之谋》。《战国策》:「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作《周书阴符》,盖即《汉志》之《太公谋》八十一篇矣。云《周书》者,周时史官纪述,犹《六韬》称《周史》,诸引《周书阴符》或但称《周书》,验知非《逸周书》。录附太公之末,与《六韬》,《阴谋》《金匮》互出入,不嫌复见也。
文王昌曰:「吾闻之,无变古,无易常,无阴谋,无擅制,无更创,为此则不祥矣」。
太公曰:「夫天下,非常一人之天下也。
天下之国,非常一人之国也。
莫常有之,惟有道者取之。
古之王者,未使民,民化;
未赏民,民劝,不知怒,不知喜,愉愉然其如赤子,此古善为政也(《御览》八十四引《周书》)」。
丧友诗三十首(有引) 其一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岳归堂新诗卷五
丧友者,丧钟子伯敬也。予与钟子交,庶为近古,起万历乙巳,讫天启乙丑,盖二十有一年。交终矣!循省情事,每别必思,思必求聚,将聚必倚槛而待,聚必尽其欢,欢必相庄,片语出示,作者敛容,一过相规,傍人失色。于是天下人皆曰:「此二子真朋友也。」客有善谮者,钟子笑应曰:「吾两人交,所谓虽不能问也。」钟子死,予亦年四十,不能多哭,又不能已,乃漫笔依上下平韵为绝句,告其柩焉。
两人生死获交终,不问谁亨与孰穷。
同守一檠茶果缺,乱书堆里眼匆匆。
寄怀诗 其一 明末清初 · 岑徵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陈子三年衡岳,不遣鸿书,百里崧台,竟忘子舍。挂布帆而西迈,誓河水以不回;同乌鹊之孤飞,绕桂林而三匝。将还家短气,羞季子之敝裘;抑矢志扬眉,效相如之题柱。栖栖靡托,怅怅何之。噫,天女云沉,灵渠水咽,狐鸣已歇,马首何瞻。既殊温峤之从王,绝裾长往;尤异企生之赴义,授手不回。甘此萍蓬,乃违桑梓,伫望归与之叹,爰兴劳者之歌,谨候长风,先缄短札。
端州还楚客,百里绝归心。
又溯漓江水,扬帆指桂林
此行朋从少,到处瘴烟深。
辛苦年年事,知君罢越吟。
三烈魂操 其三 苏氏妇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岁甲寅广州有请觇仙者,有自署苏氏者来。问其谁,书曰:“妾广州绣花街人,父字明宇。妾年十七,为汪季子妻。庚寅城破,奴杀吾夫。吾以几击奴,奴破额,因磔我死。”歌曰:
击奴击奴,奴虽不死已碎颅,脑血可以溅吾夫。
纤纤女手有霹雳,泰山难与秋毫敌。
丈夫何必是荆轲,死为鬼雄随所击。
遣闷己亥 清 · 申维翰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青泉先生续集卷之三海槎东游录
七月二十四日。大雨下。狂风骤急。岸上树木皆折。馆宇亦倾破。中下官所住处已为压碎。诸人幸得全。余在孤舟。病不能移席。俯仰危涛中。自念一生崎崟。莫非奇字之厄耳。薄暮风定。诸僚皆就问相慰。隔浦民屋仅百馀户。黍豆盈畴。或为稻田。有发穗者。农家妇子馌𤱶。其服皆斑烂。倭言土田上上。民皆力农而无饿者。虽海中孤岛形如覆釜处。必过半开垦。新禾菀然。益令人览物伤怀。恨苏季子阴符一篇。不如得洛阳负郭矣。伏枕得句。使童子濡笔而书。为遣闷二十韵。
绝岛常云雾,秋天气郁烦。
病因炎瘴得,心似夜潮奔。
瘦鹤思依树,疲牛厌服辕。
薄名元苦叶,奇字是穷根。
官自从关柝,行今逐节幡。
儒衣蛮子怪,宾礼岛酋尊。
笔压鳌山碎,文淘鳄海翻。
风波千里楫,烟树一岐村。
妥帖真天幸,遨游亦圣恩。
六经随药裹,孤枕即篷门。
鸥鹭听歌怯,蛟龙避钓喧。
清琴散汀渚,小酌对丘原。
此土烧菑遍,谁家种豆繁。
䌽衣花底戏,黄䤋陇头餐。
共带新秋色,由来太古痕。
乾坤士农贾,山海平源。
乐俗无夷夏,耕功自轩。
豳诗咏流火,陶赋读归园。
落日摇双桨,浮云澹一樽。
南征汉马援,卧念少游言。
纪事四绝句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庄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女有四行,工备其一。昔孟母断机,曾母投杼苏秦不达,妻不下机;羊子怀归,因织喻义;窦滔远徙,托纴寄思。此皆著干前事者也。后代诗歌,辄言女织,盖词人本古昔之事,敷艳丽之辞,然自晋以下,女红发焉,唐代民家,或犹纺织。自明至今,多事绣需。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女不织,或受其寒。宗周云亡,妇休其织;陈谣不绩,邦国以歼。是则女子闲耶?亦治乱之所关也。既伤薄俗侈靡之习,复感诗人杼柚之欢,仰古哀今,勉勤织作。盖以至德难稀,内言不出,礼容有度,亦不及外。故以暗劣之身,勉为四行之末。己立立人,圣人之道,爱本斯意。创立女子工艺厂,召集贫女,教以织作,俾嫠妇得尽事畜之道,孤独无饥懂之虑。为之三年,既有成效,复之费乏债积,议将停工,诸女馍慨款歌,为之废食。盖兹厂织作,谬称女红第一,而各处言女学者,成骛浮华,率轻工作。今年江南之会,以厂布细密,可冠东南,达之工部,将为奏奖。诸女闻之,复破涕为笑,以为必有以赞成之也。既悯其贫,复嘉其志,作四小诗以识之。
自从曾孟下鸣机,太息骄盈古道非。
圣主贤臣经世法,治安端的为寒饥。
故都怀古十咏 其一 瀛台一九四二年 现当代 · 叶嘉莹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一部
幽燕之地,自昔称雄。右拥太行,左环沧海。河济绕其南,居庸障其北。内踞中原,外控朔漠。盖苏秦所谓天府百二之国,牧所谓王者不得不可为王之地。是故历代帝王多都于此,为其草木山川,郁葱佳丽,有霸王之资也。虽然,古今递变,时异境迁。嘉莹幼长是邦,十馀年间,足踪所及,则徒见风劲沙飞,土硗水恶,黄尘古道,殿宇邱虚而已。间读古史,又知燕赵古多悲歌之士,未尝不慨然而兴叹也。近以青峰夫子命,至北京图书馆有所检校,徘徊太液东侧,偶一翘首,惟见故国青山,西风黄叶。感怀今古,情有不能已于言者,因刺取城郊胜迹为故都怀古十咏。昔骆宾王在狱咏蝉,取代幽忧,莹何人斯,固不敢比美前人,亦取其意聊用抒怀已尔。
台影临波几岁经,秋来摇落满池萍。
槛龙休问当年事,转眼沧桑尽可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