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唐故容州都督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 唐 · 颜真卿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四
呜呼。可惜哉元君。君讳结。字次山。皇家忠烈义激文武之直清臣也。盖后魏昭成皇帝孙曰常山王遵之十二代孙。自七叶。王公相继。著在惇史。高祖善祎。皇朝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曾祖仁基。朝散大夫褒信袭常山公。祖利贞。霍王府参军。随镇改襄州。父延祖。清净恬俭。历魏成主簿延唐丞。思閒辄自引去。以鲁县商馀山多灵药。遂家焉。及终。门人谥曰太先生宝应元年追赠左赞善大夫。君聪悟宏达。倜傥而不羁。十七始知书。乃授学于宗兄先生德秀常著说楚赋三篇。中行子苏源明骇之曰。子居今而作真淳之语。难哉。然世自浇浮。何伤元子天宝十二载进士。作文编。礼部侍郎阳浚曰。一第污元子耳。有司得元子是赖。遂登高第。及羯胡首乱。逃难于猗玗洞。因招集邻里二百馀家奔襄阳。元宗异而徵之。值君移居瀼溪。乃寝。乾元二年李光弼史思明河阳肃宗欲幸河东。闻君有谋略。虚怀召问。君悉陈兵势。献时议三篇。上大悦曰。卿果破贼。朕忧遂停。乃拜君左金吾兵曹。摄监察御史。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仍于唐邓汝蔡等州招缉义军。山棚高晃等率五千馀人。一时归附。大压贼境。于是思明挫锐。不敢南侵。前是泌南战士积骨者。君悉收瘗。刻石立表。命之曰哀邱。将吏感焉。无不勇励。玺书频降。威望日崇。时张瑾杀史翙襄州。遣使请罪。君为奏闻。特蒙嘉纳。乃真拜君监察。仍授部将张远帆田瀛等十数人将军。属荆南有专杀者。吕諲节度使辞以无兵。上曰。元结有兵在泌阳。乃拜君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充节度判官。君起家十月。超拜至此。时论荣之。属道士申泰芝湖南防禦使庞承鼎谋反。并判官吴子宜等皆被决杀。推官严郢坐流。俾君按覆。君建明承鼎。获免者百馀家。及卒。淮西节度使王仲鼎为贼所擒。裴茂来瑱交恶。远近危惧。莫敢谁何。君知节度观察使事。经八月。境内晏然。今上登极。节度使留后者例加封邑。君逊让不受。遂归养亲。特蒙褒奖。乃拜著作郎。遂家于武昌之樊口。自释以见意。其略曰。少习静于商馀山。元子十卷。兵起。逃难于猗玗洞。猗玗子三篇。将家瀼滨。乃自称浪士浪说七篇。及为郎。时人以浪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漫记七篇。及家樊上。渔者戏谓之聱叟。(阙八字)又以君漫浪于人间。或谓之漫叟。岁馀。上以君居贫。起家为道州刺史。州为西原贼所陷。人十无一。户才满千。君下车。行古人之政。二年间。归者万馀家。贼亦怀畏。不敢来犯。既受代。百姓诣阙。请立生祠。仍乞再留。观察使奏课第一。转容府都督侍御史本管经略使。仍请礼部侍郎张谓甘棠颂以美之。容府自艰虞以来。所管皆固拒山谷。君单车入洞。亲自抚谕。六旬而收复八州。丁陈郡太夫人忧。百姓诣使请留。大历四年夏四月。拜左金吾卫将军御史中丞。管使如故。君矢死陈乞者再三。优诏褒许。七年正月京师。上深礼重。方加位秩。不幸遇疾。中使临问者相望。夏四月庚午。薨于永崇坊之旅馆。春秋五十。朝野震悼焉。二子以方以明。能世其业。名虽而官未立。以其年冬十一月壬寅。虔葬君于鲁山青岭泉陂原。礼也。呜呼。君其心古。其行古。其言古。躬是三者。而见重于今。虽拥旄麾幢。总戎于五岭之下。弥纶秉宪。对越于九重之上。不为不遇。然以君之才之德之美。竟不得专政方面。登翼泰阶。而感激者不能不为之太息也。君雅好山水。闻有胜绝。未尝不枉路登览而铭赞之。感中行见知之恩。及亡。至今分宅以恤其子。其不偷也多此类。中书舍人杨炎常衮皆作碑志。以抒君之志业。故吏大足江华瞿令问将张满赵温张协王进兴等。感念恩旧。皆送哭以终葬。竭资鬻石。愿垂美以述诚。真卿不敏。常忝次山风义之末。尚存衋往。敢废无愧之辞。铭曰。
次山斌斌,王之荩臣。
义烈刚劲,忠和俭勤。
炳文华国孔武宁屯。
率性方直,秉心真纯。
见危不挠,临难遗身。
允矣全德,今之古人。
奈何清贤,素志莫伸。
偫士立表,垂声不泯。
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 唐 · 杨炎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一
维唐至德二年春正月武威郡胡洎九蕃夷落。内伺师旅之閒。外合狼豕之凶。据金城。害州伯。蛇变交戟之下。焚大泽之中。二月乙丑。皇帝以五命之服。诏太仆崔称。总中权。专上将。誓军前之士。却城下之盟。又命内常侍刘日新。振鼓铎之音。护羌戎之长。林竦猬合。会于东郊。粤庚午。高牙大旆。铁马长铩。喷以清笳。阵以云蛇。列于四冲。蓬头执戟。鼓以灵鼍。进于逵路。趫悍犷猤。虎裘猿臂。北陵土门之队。钩车云梯。强弩坚楯。齐傅于西烽之亭。于是引熊虎之师。杖龙蛇之剑。矛戟四起。烟尘火色。金鼓一振。天地徘徊。血乱元黄。声嚣瓦屋。是风云皆入阵。彼草木尽为兵。日月垂照于穷乡。皇灵赫临于天外。名王贵马。大玉文贝。素女锦衣。百金之产。万井之资。皆委于入贡之府。布于有地之宫。是时也。千人踊。万人贺。美太阶之符见。颂偃伯之议兴。特进金城太守李万顷洎五邑长吏军政大夫等言曰。盖闻王命先天以奉时。贤臣合统以偕运。靡乘乎帝箓。不能拨乱。罔应乎閒气。不得遭逢。故大人之作。必先靖难。以摧凶取暴为治国。以任贤仗能为建功。磅礡乎茅茨之下。葳蕤乎元古之上。使轩辕得之。以胜蚩尤大夏得之。以胜有扈。西伯得之。去殷伐崇。我太宗得之。奄有辽海。上皇得之。克平巨猾。陛下得之。再清宇宙。扫荡氛孽。允若大唐之新命。复高祖之天下。臣等恭惟六圣腾光。百有五十祀。周贲海宇。铺敷菌蠢。丹穴之赆。孤竹之君。金罽括羽。委命下吏。陛下建大号。缵鸿业。归勋祖祢。昭事圣皇。是必天锡忠良。佐成命器。二臣所应皇运之统。伏崇羽之凶。太康西人。永永来裔。愿篆石志美。以为颂云。
诏虎臣兮殪天狐。
载火旗兮耀昆吾
霁尘垒兮被戎都。
右议政光城府院君金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二
中庙即位之三十二年嘉靖丁酉。上诛流权倖。大徵召耆哲。于是前左赞成金公起谪所。复为赞成。俄进拜议政府右议政。上方向重公。朝野想望风采。越三年庚子公卒。上震悼。命辍朝三日。吊赙祭赠。恩礼有加。用其年八月。葬公于保宁县乌栖山麓。盖公之殁。距于今七十有四年。公之诸孙相与伐石谋不朽。以状来叩不佞曰。吾先祖幸得备位将相。官阶皆第一。勋爵在盟府。法应立碑。如令其立朝事业。有足传世行后。而顾墓道尚阙显刻。诸孙重惧久益泯。敢徼惠子一言。不佞辞不获。则谨按故奋义靖国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政府右议政兼领经筵事监春秋馆事光城府院君金公讳克成字成之光州人。丽朝有讳周鼎。官至侍中。是其鼻祖。至讳流。监察御史讳允臧。版图判书。生讳成雨。全罗道都万户。实公高祖。尝奉命讨倭。过保宁。乐其土因家焉。遂为保宁人。曾祖讳南浩。赠吏曹判书。祖讳仲老。监察赠左赞成。考讳孟权。进士赠领议政。皆以公贵。议政公早有重名。文庙末年。召对嘉赏。选置泮宫。已而。谢科业。归老林泉。娶罗州全氏。生公成化甲午。幼有异质。丙辰。魁司马。戊午。又魁大科。年始二十五。拜典籍。兼宗学司诲。庚申。以书状官赴燕。还道。丁外艰。服阕。授北评事。朝廷以公有文武才欲以试之也。秩满。盛玉堂。为修撰。俄擢拜献纳。时燕山欲以非罪杀沈顺门。问群臣。皆莫敢异辞。公谓大司谏成世纯曰。官以谏为名。见人死无罪而不言。纵爱身。奈负职何。左右默然。或曰。必与顺门同死无益。公与世纯谈笑自若曰。死生大矣。各任其志可也。今日先死者。必吾两人。岂累他人。遂白顺门冤状。燕山虽不听。亦不之罪。累迁兵曹正郎、议政府舍人中庙即位。录靖国功。升拜掌乐院正。明年。进秩通政。便养乞外。补舒川郡守。亡何。投绂归。议政公捐馆。哀毁尽礼。乡党称之。历判决事兵曹参议。升嘉善。为义州牧使。州连岁大侵。佥举属公。公至则仁喣义摩。推赤心以服民。期年。境大治。戊寅。入为礼曹参判其冬。又出拜庆尚兵使。庚辰。移拜观察使。宿讼迎刃。贪吏望风。一路肃然。翌年。拜工曹参判。朝正于京师。还拜大司宪。兼世子宾客癸未。超拜礼曹判书。转右参赞吏曹判书。西北有警。遂拜公平安道观察使。秩满。复为礼曹判书甲戌(一作申)。遭继母丧。丧除。复拜宗伯都宪己丑。进赞成。转大司马、知经筵世子二师。辛卯。又为贰公金安老阴搆。与故相郑光弼同贬。配兴德。杜门七年。虽亲旧问遗。一切谢绝之。丁酉安老伏罪。还公政府。即进右揆。公之被召也。都中父老加额流涕曰。复见善人。死无憾矣。公神姿丰秀。器宇宽洪。和而不流。凝重简严。居恒动止有常。处喜怒不形。人莫敢窥其涯涘。见人过。全务掩盖之。虽子弟有失。必婉辞以喻。未尝以色加之。待人必以至。每曰。人之患在好胜。至于曲直。尤不必辨。自反而缩。人虽不知。于我何损。性俭素。或劝丹其舍。则曰侈以遗后不祥。训家庭必以义方。平生未尝言利。居官简洁。判吏事。必详必慎。断狱如神明。夫人李氏。副司文忠之女。有淑德。生二男三女。男麟士。杨根郡守。女长适别坐李佐明。次适忠义卫尹之让。次适生员李梦奎。杨根生五男三女。男曰乃崙。次景禄、景祉、景祥、景祚。女适青原都正侃。次适李愈。次适察访赵诩。李佐明有一男一女。尹之让有二女。李梦奎有一男一女。乃崙生二男一女。长廷俊。次廷杰。景禄生一男二女。男曰廷稷。景祉生一男一女。男曰廷烨。景祥生一男。曰廷说。景祚生二男。长廷式。次廷硕。青原都正生二男二女。长光山守孝胤。次锦山诚胤李愈生一男。寿鹓。赵诩生一男。曰国弼。前郡守。内外诸孙共若干人。呜呼。公以两科状元。华问早蔚。而既登朝。朝廷不专以文翰用公。或屈于戎幕。或淹以边阃。不能一日安于经幄。盖公之经纶筹略。已自廊庙之具。朝家之所以待公者不浅。西急虏则公西。南急倭则公南。典礼非公不可。则公三为宗伯。衡人物掌邦政。非公不可。则公长两铨。既出而复入。才入而复出。国家以公轻重者。殆三十年。可谓韪矣。然此不可以论公之槩。当燕山炽酗焰。逆意者立见鼎镬。公以一谏官。抗论直人冤。分死不顾。此可见公之守。不与壬人朋比。竟为其所挤。流贬七年。不变其操。此可见公之大。皆可铭。铭曰。
侍中有孙,士而守志。
潜光遁世,以全素履。
既蓄必发,乃生相公
公惟袭训,启庆自躬。
丰中秀外,穆如条风。
再魁多士,大播其馨。
骞于迩列,舆望以倾。
正言危朝,不畏义死。
相我中庙,勋庸显施。
乃登将坛,乃秉国钧
出入险夷,周旋屈伸。
秩宗弘化,左右俱宜。
谗口惎之,七年南陲。
如距既脱,上思公忠。
公来自谪,相车崇崇。
民抃于市,士庆于朝。
爰卜金铉,以总百僚。
圣心虚己,贤路拭目。
宜国黄耇,天夺何速。
公殁于位,礼尽哀荣。
名在西夷,功纪旂常。
惟勤其始,以享其终。
不昧者存,愈远弥隆。
铭以述之,我言匪侗。
左议政林府院君赠谥忠翼金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四
历观自古帝王之定大业戡大乱者。必有厖臣硕辅出而为之左右。惟我昭敬大王即位之二十六年。日本大势兵。乘我不备。遽陷三都。时则有以左参赞居忧在庐次。特起为兵马都元帅。乃能维持危险。弘济艰难。竟赞中兴伟绩者。其人为谁。姓金。讳命元字应顺。系出庆州新罗大王溥之后。有讳稛。佐我康献大王。策佐命勋。封鸡林君。即其六代祖。祖讳千龄。魁进士及第。官至直提学。考讳万匀。司宪府大司宪。娶顺兴安氏县监尊义之女。生二子。长庆元。文科节度使。季即公。生于嘉靖甲午。中戊午司马。辛酉。及第。直学都宪节度公。皆状元及第。而公亦屡占解魁。竟中甲科探花人称状元家。例授直长。即选玉堂为正字。升著作博士李梁秉国。公与节度。俱被斥罢。败命别叙。教曰。玉堂阙员。以庆元兄弟拟差。即拜副修撰。出入正言、献纳、持平、直讲校理。充书状官。还拜修撰。戊辰巡按咸镜道。条列山川形便防备事宜。刻之高山馆壁。以持平召还。道拜钟城府使。进阶通政。爪满。移东莱府使。盖欲试之边远。将以大用也。自判决事刑曹参议。又出为罗州定州牧使。旋拜义州牧使。特加嘉善。言官论其骤升。宣庙教曰。将为节度使之人。不可改也。无何。果自义州。移镇兵阃。踰年。入为户曹参判。出为全罗监司。朝廷方议以监司全州府。公状启辞职。且言府尹沈义谦有才局。请以自代。论者以为非藩臣所敢言。请罪之。上只命追问。即日赦出。拜汉城左尹京监司兵曹参判甲申。超资宪为咸镜监司。还拜刑曹判书都总管丁亥。拜右参赞。倭寇陷鹿岛。以公为都巡察使。贼退。移拜平安监司。复为刑判畿伯左参赞。兼知义禁。参鞫郑汝立。录勋封庆林君。升正宪辛卯丁大夫人忧。壬辰变初起。复为巡检使。未久。拜八道都元帅。大驾西迁。都人大溃。公墨衰临戎。退守临津。召集散兵。设栅防滩。形势稍张。贼不敢遽逼。公亦按兵不动。朝廷疑其持重。遣使督之。诸将渡江。遇贼伏大败。申硈、刘克良皆死。公驰到津口。收馀兵左次。及贼陷平壤。公驻劄顺安。贼游骑日来斧岘。公昼夜不离行阵。衣不解带。分布诸将于要害。以扼贼路。以卫行在。贼不敢西。天将史儒轻进而败。一路大震。皆言贼兵且至。时大驾方驻湾上。或请公亟报行朝。公止之曰。少待的耗非晚。俄闻贼毋动。军佐咸服。防禦使金应瑞知朝廷戒进兵。屡牒请战以试公。公恶之。手署依牒施行。巡察使李公元翼在傍愕曰。公何不禀于朝而径许战耶。公不答。既而。应瑞出兵。徘徊不见贼而还。公亦不之问。但私谓李公曰。此子心肠不直。慎勿轻信。李公吐舌。癸巳。天兵来援。公策应周旋。动中机宜。天将倚而为重。每战必咨问。公引天兵薄贼窟。多方以挠之。贼穷蹙宵熸。松都、汉京。次第收复。车驾还京师。公亦病。辞递元帅。历判户、礼、刑、工四曹。参鞫宋儒真。进资崇政。丁酉。贼再猘。公还拜本兵兼留都大将明年。升崇禄。为邢军门接伴使。迓于义州。辞递兵判。己亥。复授。庚子。特除左赞成。俄荐拜冢宰。铨注公平。党议自息。公论韪之。居数月。鼎席缺。宣庙教大臣曰。金命元宽厚有容。白首勤劳王事。予欲卜相如何。佥议咸允。即日拜右议政明年。升左辖。又明年壬寅。卒于位。春秋六十九。自始疾至卒。医问交道。礼葬高阳大慈山酉向原。太常议易名之典。危身奉上曰忠。思虑深远曰。赠谥忠翼。公娶清州韩氏户曹正郎绾之女。领议政效元之孙女也。贤有妇德。生三男四女。男长守恺。无后。次守仁。出后于节度公。生一男一女。男南挺。女适黄坤载。次男曰守廉。益山郡守。生一男女。男南重。礼曹参议。女适正言沈东龟。女长适县监南复始。生子镇。县监。次锡。参奉。次铣。文科海州牧使。次女适宗室文城君健。生子始、林、正。女适县监具仁基。次女适崔尚镇。生男茂义城县。公资禀凝远。器识宽平。自幼已有大人气度。中心乐易。与物无竞。平居未尝有疾言遽色。内无城府。外绝修饰。其于荣辱得丧。一切付之膜外。官虽高。家益旁落。性俭素。居处饮食。翛然如寒士。然遇客必置酒。倾倒肺腑。和气蔼然。敦睦出至诚。奉养外舅。如事父母。少受业于退陶门下。学易颇详敏。先生嘉之。许以大器。贻书劝学问。既以词华。名擅场屋。释褐即选玉堂。八年经幄。恩遇日渥。自巡按还。委公边事。知其有将相才也。北忧虏则公北。南急倭则公南。衡人物掌邦政。非公不可。则公入判两铨。宣王化镇边民。非公不可。则公出秉阃钺。国家以公轻重者殆四十年。及其忠劳著于中外。望实孚于朝野。则金瓯之卜。乃出于特简。此尤异数也。领相李公恒福。以诗语去位。公于筵中。竭诚陈辨。谗者欲并挤之。公不以介怀。人服其量。早习兵书。颇事弓马。而不以将才自任。庭对之文。寓兴之诗。传诵脍炙。而不以词翰加人。其韬晦又然也。噫。公苍皇受命于国事已去之后。以乌合兽骇之卒。当举国滔天之贼。徒以忠义。感发士心。遮遏贼势。卒能协助天兵。恢复疆土。国之中兴。其谁之力欤。而终身不挂于口。呜呼。公真长者也。铭曰。
伟哉忠翼,遇我先王。
擢自经幄,历试边疆。
经营内外,绩日以隆。
岂公尽能,宣庙知公。
逮遭大难,天步艰危。
苍黄受钺,才亦何为。
白首戎行,将乎相乎。
只手狂澜,有国无躯。
槩公事业,天挺之豪。
公不言功,上思其劳。
释师八路,平步台枢。
施之斯博,敛之若无。
风流笃厚,世莫疵者。
如其将也,如其相也。
鸡公山感怀诗一百韵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阳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禄山反侧,唐室几墟,侯景犯阙,梁社遂屋,甚矣,敌国外患之不足虑,而乱臣贼子之不容于天地也。慨自禅让迄今,干戈未息,然楚汉相争,则刘项为敌,理固宜、事可行也。至于四维灭绝,交以市道,仇必其主而友必其敌,斯乱而已矣。洛阳既陷,公南下入信阳山中,山高天寒,多大风雪,士卒饥冻无怨色。余间关相从,岩居期月,饮食不给,往往日落登台,怆然远望,暮云无尽,乱山万千,短歌乌鹊,长吟黄竹,不禁失声空山。怅家国之多难,念乱萌之有自,俯仰今昔,哀而作诗。甲子十二月朔作于鸡公山中。
昔者中兴称同光,拨乱反正继
胡曾左李读书子,义军突起淮与湘。
书生报国岂好武,乃心王室谋则臧。
其时文臣握兵柄,指挥褒鄂守四方
天下一家如指臂,委裘可治况垂裳
万几致理有成法,虽无治人由旧章。
内有贤王外儒将,祥麟威凤在帝旁。
乱臣十人亦已足,奇才岂必用斗量。
恩诏数颁纾疾苦,谏草白日进未央。
内府水衡铜牡锈,太仓红腐流脂芗。
童叟相识守乡井,县官姓名久遗忘。
鸡鸣犬吠满小邑,年丰岁暮婚嫁忙。
东南羽书动江海,大河以北皆麻
人心得失赖维系,正名定分严大防。
自从辟门懋勤殿,争言武备救危亡。
疆吏乘时植权势,阳媚时论图自强。
广厦万间突兀立,阴符万本陈讲堂。
洪炉大冶聚州铁,江心鼓铸鸣干将
鍊将鍊兵岁万亿,糜赀遣学穷梯航。
即今割据诸雄杰,何非帝力登序庠。
膑涓同学师鬼谷,用求俊乂安庙廊。
辛亥禅让移鼎祚,裂冠毁冕扬沸汤。
盗窃名义锄异己,标置曲学驱莠粮。
朝为戍卒暮将帅,举国辍耕戎装。
英雄皆自田间来,贪财好色意飞扬。
富贵逼人非始愿,武学武器娴且良。
连年七省大水旱,农具在手泪在眶。
徵兵遣役为盗贼,室无丁男田无秧。
沙场醉卧壮夫尽,死于私斗非国殇。
自夷乡里杀子弟,忍使白骨堆邱冈。
陷邑攻城非仇敌,南征北伐皆不遑。
杀人最多功第一,论赏我当为假王。
但闻能吏技百出,榷算钩距穷毫芒。
此时一将拥千万,名城钜室倾盖藏。
黄金布地珠走椟,楼观飞惊歌舞行。
万钱米斗丝一尺,将门隶卒厌酒浆。
妖姬力不胜锦绣,奇服旷世悬明珰。
飞车缩地逐明月,千金无人求骕骦。
自云逆取可顺守,人拙我巧理无妨。
王孙挟弹伺路侧,宁知黄雀为螳螂。
崇朝篡取发肘腋,覆辙继轨相参商。
辛壬之际称无道,以视今日犹纪纲。
蓬莱将军浩然气,允文允武至大刚。
鞭笞群雄出六合,欲扫区宇恢一匡。
东败公孙渤海,西蹴巴蜀平子阳。
近年功业震华夏,南人不反安荆襄
凉秋九月兵出塞,长城高高山茫茫。
关下落日照万幕,辕门不见飞鸟翔。
夜闻吹笳出帐立,仰视寒月衣满霜。
沙中战马腾万匹,刀剑卓立铜鼓镗。
诸侯会师二十万,动如波涛止如墙。
将军劳苦夜酣战,杀气入海天地黄。
三师壮士一当百,奇兵旦暮度陈仓
安史异志蓄已久,渔阳鼙鼓来仓皇。
孤军食尽寄海岛,天风捲雪欺艅艎。
功亏九仞天下恸,魑魅魍魉形踉跄。
宵来荧惑侵帝座,眼见钟鼓移阿房。
千门宫殿锁寒月,铜仙登车铅泪滂。
叛将逆军国法在,狐狸何以谋豺狼。
今年流血八千里,发之吴越臧与杨。
北自燕云及齐鲁,东至江淮西大梁
洛阳残破岂无故,百姓涕泣兵饱飏。
关中小儿新得志,两河锦绣化痍疮。
兵车颟顸金帛重,前载妇女后刀枪。
月白夜静闻野哭,暗风断续递哀吭。
哀我江南久苦战,流离九县罹兵殃。
天吴颠倒委山谷,牛马横陈犹羁缰。
父死路隅不能顾,一哭去之走异乡。
连城天晓鸡不叫,江湖满地啼寒螀。
木棉如雪花万顷,无人收采登筥筐。
大军既去官吏至,招抚流亡归鳏孀。
爬搜瓦砾寻门户,县官捉去徵预粮。
入门无人烟在灶,女尸立井男尸梁。
郑侠不生董狐死,丹青笔削谁擅场。
谁非人类无气血,能不一恸呼穹苍。
我从榆关幸脱死,大军相失苦备尝。
弃家浮海溯江汉,西入武关走北邙。
道出虎牢烟尘起,路逢将军谒车箱。
始知河南失数郡,将军太息我激昂。
兵西逼有侯景,楚军东阻无项庄
绕树三匝行不得,月明星稀道路长。
天寒谷口雪花大,残军踯躅行且僵。
鸡公高台平落日,乱山郁硉寒云荒。
中原指顾犹可见,西望巩洛烟苍凉。
黄河雨雪公无渡,江汉风波不可
空谷俯仰独嗟叹,英雄才大心神伤。
部曲饥冻誓生死,幕府流落甘秕糠。
手煨榾柮仰列宿,山高风急摇光铓。
乡关回首乱云水,兰成有宅江梅香。
故园万里正花发,西楼雪暗鸣酒床。
瘦妻稚子伴岁晚,高窗大几诗清狂。
西依严武岂衣食,所恨大计无劻勷。
自逢丧乱楼涧谷,樵扫红叶炊黄粱
翠微寒籁到晓响,足茧荒山哀桑沧。
益思故君今安在,天边泣血臣恐惶。
丈夫事主贵终始,相从患难吾愿偿。
开元天宝如梦寐,三十年事悲莫当。
太平君相我亲见,当时不识谓寻常。
愿进后言贡当道,轻重文武事彰彰。
横流泛滥不可挽,谁其致之袁端张。
浪淘沙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押先韵
有馈于公南洋留连果者,会客共剖食之。前岁得哈蜜瓜亦然。醇士因合二物绘图以献,于公命题。留连外多刺,状如芡栗,瓤分房,色如乳酪,味不可嗅,而尝之鲜腻,土人嗜此,有破其产者
高阁敞华筵。
胜事年年。
彭郎墨妙最堪传。
北地甘瓜南土果,共落冰笺。

状同坚。
味欠回鲜。
佳名颂得转凄然。
如此江山如此会,争不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