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八骏图诗 明 · 李承召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一
丽氏之衰。上下昏逾。慢天虐民。不克永于多享。皇天弗蠲。乃监于四方。眷求一德。以付我东土。惟时太祖灵承帝事。载旆秉钺。四踣艰顽。濯痍煦寒。仁涵于民。功格于天。用能化家为国。启我无彊之休。今我圣上嗣有令绪。克笃前烈。凡其创垂为可继者。靡不觐扬而敷遗后人。至于当时人物。应期挺生。胥及逸勤者。犹且念之。不释于怀。以谓熊罴之士。鹰扬之将。同心同德。克成厥功者。我先王。既以丹书铁券。盟之带砺。与国匹休矣。其畜物之骏。奔走戮力。赞襄大勋者。胡宁置而不议。与草木同腐而无闻焉。肖形纪迹。昭示将来。其在予乎。爰命画史绘其形。词臣赞其功。图既成。丕视在下。使卿士若民。知今之寒而衣。饥而食。漻然休然。明享太平者。皆出于昔日胼胝之劳。思欲尽忠于嗣王。以答先王之惠。又以传之万叶。俾圣子神孙。知丽氏失之之易。先王得之之艰。未敢以持守。以为易易事。呜呼休哉。其继序不忘之孝。贻谋燕翼之猷乎。臣不佞。目睹盛事。不胜欣忭。遂长言之于诗。谨拜手稽首以献。
尝闻牧野四騵何彭彭,迅扫如林大勋成。
又闻昭陵六骏何矫矫,刬涤隋氛寰宇清。
从来地用莫如马,况又跃马东西征。
操鸡旧业不足恃,鹄岭青松悲风起。
豺虎磨牙恣吞噬,风尘澒洞何时已。
帝念东民久未苏,假手有命行天诛。
真人一起提三尺,当时万事皆天扶。
既生人杰作爪牙,又遣龙媒应时须。
所以不劳贰师求,所以不费十金沽。
坐见八骏来相仍,譬如龙兴云亦兴。
一身德力俱可称,䀚首张断自骄矜。
以畋以戎无不宜,誓与日角输其能。
试当险巇鞭一挥,呼吸应变疾如飞。
金戈四驰答云霓,所向震叠雷霆威。
虏穷命在破竹中,膏原润草魂无依。
挹尽东溟湔腥秽,捲却杀气舒春晖。
自从马蹄一蹀血,大东万里妖氛息。
自从马首一东回,三韩亿载蒙休泽。
功成盖世享天心,大命自尔归懋德。
奄甸青之作君师,启我子孙丕丕基。
恭惟圣上持盈成,善继善述宣重熙。
仰惟考翼勤敷菑,肯播肯穫心孜孜。
想象时乘八骏御,顾谓丹青肖雄姿。
云雾晦瞑生落锥,九渊真龙忽移斯。
三十二蹄森开张,龙耆虎脊精权奇。
势欲奋迅追奔电,风沙猎猎来酣战。
淋漓汗沟沈流赪,隐约尻脽犹饮箭。
八骏奔走尚辛艰,马上玉体肯偏安。
风羁两绁几征战,历历霜缣一幅间。
八骏有图非偶尔,莫作寻常画图看。
鼎湖龙髯不可追,对此宁不永言思。
高祖寡命宜勿隳,对此宁不心兢危。
敢告嗣王戒朽索,亿万斯年受天禧。
奉先寺钟铭(并序○专用胜览所载。与本集多不同。) 明 · 姜希孟
出处:私淑斋集卷之七
恭惟世祖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殿下。龙飞九五。先御金轮。神化所届。迩安远肃。民物熙皞。积十有四年。不幸有漏缘尽。大数难逭。群臣无禄。奄尔礼陟。今我主上殿下。孝思通神。瞻呼罔极。欲报恩深。终天慕远。稽彝典于礼经。晋玄宫于坎隅。乃于光陵之傍。营大梵刹。曰奉先寺。爰命有司。钦铸洪钟。于是该官奉旨。载稽凫氏。量定金锡。合成六剂。模范将成。命臣希孟作铭。臣窃惟钟之为器。于金最钜。(本集。作道具之最。)厥声舂容。惊远惧迩。其妙至于上澈三天。下该六涂。吒王受轮。梦求长击。提婆再鸣。大兴真教。(本集作窍。)因缘功德。讵可胜言。今以是钟。警于六府。(本集作时。)岂特道侣发其深省迷伦。息其苦趣哉。必将冥达玄宫。闻于左右。顿增佛知。速登彼岸者矣。而况世祖大王盛德隆功。所以辉映万古。与夫我嗣王殿下报本追远之诚。所以际天极地者。不可不托诸钟鼎。(本集。作镛钟。)以垂不朽。(本集。作以振辉于无穷焉。)臣希孟 谨拜手稽首而铭曰。
园陵开宝刹,金碧耸峥嵘。
法乐震人天,妙奇谐幽明。
中有大楗槌,鲸吼冠群声。
有偈须钟鸣,有耳方可听。
法不离诸尘,三合而后成。
有闻无所闻,当有实闻性。
能闻者谁是,本来实清净。
清净无垢秽,是名大圆镜。
人人具是理,一闻便苏省。
上澈阿伽咤,横遍恒河沙。
度尽无边生,福利成自他(本集作无遮)。
列圣登正觉,诸有大三摩。
三光式顺轨,万姓无札瘥。
尘墨并瑶图,磐石固邦家。
山崩海可渴,功德终不磨。
明宗大王挽词 明 · 李滉
五言排律 出处:退溪先生文集卷之四
六月二十五日。臣入都。二十六日。始微闻上违豫。二十七日。大渐。二十八日。宫车晏驾。臣在道加病。未及拜命。而遽遭大变。攀号殒绝。五内糜溃。加以奔走于诏使之来。劳伤贱疾。顿至深剧。会有春官之命。不能一日供职而辞递。自以前朝病退之臣。当嗣王新政之初。又负恩命如此。人臣之义。扫地尽矣。若复因循不去。而死于尸窃之中。则数十年苦乞辞退之意安在。而致仕请骸。皆不可得焉。乘递职之隙。而抽身以归。诚迫于不得已也。臣在都中。已闻令群臣各制进挽词。臣病思昏罔。营构未就。迨免填壑之日。情不自抑。仅得成篇。附人入都。冒呈于都监。第臣以未竟山陵而归。方得罪时论。不知其能无退却否也。臣无任痛涕惭惶之至。词曰。
国运昔重否,明王继陟遐。
庚占迎代邸,末命付周家。
赫赫承基重,茕茕访落多。
亶聪天所纵,克嶷日云加。
机务逾明习,纲条亦总摩。
母临休护摄,权孽去巢窠。
王业思艰大,躬行戒侈夸。
游田屏般乐,声色绝妖哇。
切切兴文教,拳拳致理和。
士风先己责,民隐剧身痾。
峻德如山镇,汪恩若海波。
顷年更至化,阴翳涤前瑕。
白日循瑶轨,青云动草窝。
满朝贤济济,熙号绩峨峨。
谬简如臣贱,虚蒙几命嘉。
负乘辞许免,官使冀趋衙。
何意天休祐,翻成昃昳嗟。
云埋梧野惨,龙去鼎湖赊。
不豫神谋定,能无大策蹉。
嗣君登九五,前烈接光华。
百志追先泽,同寅效节姱。
孤臣独无似,宿疾遽增挐。
力竭无馀寸,神澌欲尽么。
命官官失守,言禄禄仍奢。
古义当遄去,今情有峻诃。
义情难并处,今古奈殊何。
漠漠桥山远,茫茫禹穴遮。
更无他报地,永负此生涯。
都把糜身愿,裁成相绋歌。
雾昏西望眼,老泪只倾河。
敦宁府判官郑公墓志铭 明 · 李珥
押先韵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八
侯姓郑。讳惟沈。字巨源。延日县人。有讳均之。丽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平章事。侯其后也。曾祖讳渊。兵曹判书。赠左议政。谥贞肃公。祖讳自淑。金堤郡守。考讳沩。健元陵参奉。世传清白。妣孺人光山金氏。县监讳贤赉之女。以弘治癸丑十月十日壬申。生侯于京城。幼不好戏狎。父母有所与。必让于兄。郡守公爱以类己。孺人常称令子。弘治甲子。侯年十二。丁外艰。既长。大谏安公彭寿见而说之。妻以子。侯因以受业。嘉靖癸巳。伯女被选。为世子良娣。侯忧惧。卑逊特甚。初授军职。转四山监役。丁酉秋。升主军资监簿。冬。拜平康县监。中庙赐弓矢以遣。在官得疾。命医往问。居四年。以清谨自持。省母疾于光州。因辞职不还。专于侍药。壬寅。还朝。历司畜监察,司圃等职。中仁两圣。相继陟遐。侯悲恸过人。礼临之外。号哭无时。乙巳仲秋。朝议大变。祸机将发。柳公仁淑判铨曹。怜侯将败。升秩司酝署令以优之。盖侯婿桂林君琉。为群小构逆名。将陷不测故也。及金明胤告变。文定王后遣中使。发卒围侯家。搜琉所在。琉知几先遁。不可得。侯以此被系。随逮子滋。日鞫于庆会南门外。于时大狱方兴。桁杨满庭。炮烙惨目。而侯不失举措。及滋杖讯。侯以头触柱。仰天而呼曰。吾儿无罪。天实鉴临。观者皆酸鼻。狱成。徒役于定平府。未几蒙宥。任便往来。丁未。因郑彦悫上匿名书。狱事复发。付处延日。以母孺人年八十。昼夜涕泣祈天。愿于生前相见。侯兄惟深。倅南原。奉母之官。孺人遥送馔具。侯开封。必恸哭乃尝。与坐者莫不挥泪。辛亥夏。以诞生元子。加恩区内。明庙特命放还田里。归侍孺人于南原。阅数月丁内忧。制终。尚在南中。数年后。朝议始许寓都城外。丙寅。伸雪罪籍。隆庆丁卯冬。还给职牒。戊辰春。拜军资监判官。俄换敦宁府。己巳。患风痰。庚午春。病益甚。夏四月二十一日。终于藏义洞第。享年七十八。侯性温谦。与物无忤。恬静不趋势利。尚廉耻贱贪污。不营家业。施与无靳。常夙兴夜寐。非疾病。未尝偃卧。俭约自牧。不喜侈靡。备经患难。屡遭贫困。人所不堪。而未尝号戚于人。其在谪中。平日相知者。虽宰邻邑。一不求惠。故旧自京来。则叙寒暄外。不问近事如何。事兄如严父。同居二十馀年。友爱无閒。教育诸子。早令伯仲二子。受业于金慕斋,思斋之门。滋以才行。知名士林閒。得祸甚酷。再经流窜。终于庆源配所。侯年至老。未尝一日忘于怀。言及辄下泪。与人有诚。悉去毛皮。周急哀死。咸尽其情。若意合则虽少且贱者。相欢如敌已。亲朋至。必设酒食。子弟供具。若品味稍胜于宾案。则辄不自安止之。接人之忠。病中亦不衰。闻人有善。钦赏赞扬。见人为恶。容恕掩藏。门有孽属。因出入亲密。屡窃亲身之物。子弟欲究切之。则辄曰。岂余诺而忘之耶。待其人如初。追远之诚。老而不弛。先忌将近。绝不出入。前期三日行素。末年。诸子请止。不从。病甚乃不克如志。终夕衔恤。若遇中庙仁庙忌辰。亦前一日食菜。悲感尽晷。季子澈。今上朝以侍臣。退朝则辄问上读何书。进德修业如何。澈以实对。侯喜动颜色曰。嗣王仁明。吾东之福。因勖以勤学辅导。其临属纩也。亲旧问疾者无少长。皆延入卧内。谈笑自如。执澈手曰。汝儿性悟。宜勉教诲。且曰。吾家丧败。专由婚嫁失当。汝宜知戒。其殁也。恭懿懿圣两殿。特赐优赙。以其年六月庚申。葬于高阳水洞某坐某向之原。配恭人安氏。系出竹山。生于弘治乙卯十二月甲子。年十五。归于侯。安公无他子。只有恭人。钟爱特深。恭人天性孝顺而贞肃。侍亲居京也。安公值职务烦剧。或夜深不还。恭人常于曲栏。假寐以俟。才闻履声。即下堂扶侍。日以为式。隆寒盛暑。无敢少懈。安公嘉赏曰。汝何耐苦如此。母夫人东莱郑氏患宿疾。恭人侍汤药。衣不解纽。常膳必先尝以进。许进则少舒愉色。不进则亦自废食。母夫人竟不起早世。恭人孺慕倍人。奠必躬执。三年后。亲旧劝安公改娶。安公曰。吾有一女。可敌十男。再娶何为。恭人衣服饮食。极力供给。较母生时加谨。安公丁内忧时。丧具皆取办于恭人。恭人至卖新妇时奁具。以营襄事。略无难色。安公每对人称笃孝之状。闻者击节。安公既卒。恭人曰。我天地閒罪人。但当奉所天育儿子。尽诚于祭祀而已。每祭。亲备庶羞。子女既长。犹不止。安公神位所安之室。朝夕手自洒埽。家有画器彩毡。常自点检。十袭珍藏曰。先考遗泽。惟此二物。居处不敢中于堂室曰。父母所坐处。不忍当也。每见盛馔及新物。则必荐于庙。未荐则不尝。侯筮仕后。恭人亦于曲栏坐起。待仕退就寝。一如奉承安公之日。不避炎冱。年高无少替。事姑甚谨。曾自南乡。迎养于汉师。膳服适时。愈久愈敬。孺人还南。每称与吾妇居。百年无斁。吾为祭祀归乡。心未尝忘其孝也。侯与兄同居也。恭人待兄之妾。无异同气。饮食必共。庭无閒言。有庶姊在海州。安公一无所遗。恭人分以产业曰。某也执丧尽情。可嘉也。恭人气度虽和。治家主严。二男先长。教养尤谨。警以楚挞。使无或怠。每晨。必令婢仆洒埽室庭。洗涤器皿。无不洁净方列。昏则躬视扃鐍。女入东宫。资装不赀。恭人拔贫营办。终始如一。大内上下。无不叹服。待姻党邻曲。甚有恩意。频致馈遗。而未尝往来。常曰。喜出入交游。在男子尚不可。况妇人乎。自奉喜寒素。子女虽进美衣珍羞。未尝服御。只进薄具而已。寝处不具衾枕。坐席仅取却尘。安于人所难堪。鸡鸣而起。夜分而寝。到老不变。子女忧其害于节宣。则曰。某奉亲时。习性如是。无伤也。丁未之祸。滋自光阳移配庆源。路经东郭外。恭人往诀。解亲肤小衣以衣滋曰。古者。爱子征役。若服母衣而往则速还矣。因抚膺号恸。行路闻之。皆流涕。于时禁府吏卒。日夜排门急叫。恣其凌虐。仆妾四散。恭人常独登小楼。随问以应。颠沛之际。不至怵迫。祸熄。侯或有郁悒之容。则恭人必百方宽譬。以来和气。平居不形喜愠。未尝论人是非。子澈历官清显。少无歆动之色。或有疾病。非甚苦。不以语人。自壬申寝疾。虽在床褥。不废澡洁。万历癸酉夏四月十三日。疾革。精爽不乱。瞑目将尽。祝曰。诸子各享百年。声绝而终。享年七十九。六月。祔葬于侯墓之左。子男四人。长滋。以文科官至正郎。次沼。进士。亦先殁。次滉。以荫补。官前军器寺佥正。次澈。擢壬戌文科状头。前弘文馆直提学。女三人。长即仁庙贵人。先殁。次适东莱府使崔弘渡。次适桂林君琉。(丁丑削勋。复职故追书。)孙男三人。一曰起溟。馀幼。皆澈之子也。外孙崔浚。进士。孙女六人。其一适长湍府使徐希吕。滋出也。其二适进士李梦庆。滉出也。其三适士人李基稷。澈出也。其四。今上昭仪。亦滉出也。馀在室。珥从澈游久且厚。因其请。义不敢辞。谨按家状。志于圹。铭曰。
靡辜而钟祸,数之或然。
累韪而受祐,其定者天。
小往大来,亨复乎季年。
垂耋兮考终,琴瑟克全。
有宁一丘,同域兮新阡。
梓树兮日长,毓庆兮绵绵。
宝鼎现·周石鼓。己巳,一九二九年 现当代 · 黄咏雩
押词韵第十二部
太学周石鼓,予考为秦襄公十年癸酉,襄公之兄犬丘世父所作。按《诗经·秦风》诗序曰:驷驖,美襄公也。始命又田狩之事,园囿之乐焉。《史记·秦本纪》曰:周宣王召庄公昆弟,兴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兴秦仲后,反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庄公子三人,其长男曰世父。世父曰: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让其弟襄公为太子。襄公代立。二年,戎围犬丘世父,世父击之,为戎人所掳。岁余复归世父。周避犬戎难,襄公以兵送周平王东徙雒邑,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歧以西之地,乃用骝驹、黄牛、羝羊祠上帝西畤。十二年伐戎,至歧卒。子文公元年,居西垂宫。三年,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卜居营邑。考平王元年为辛未,当秦襄公八年。后二年为癸酉,石鼓文有癸字,上有阙残,当曰唯岁在癸,即秦襄公十年癸酉也。石鼓文有“中囿孔■”囿,或释园,犹秦风北园也。石鼓文有“■■自鄘”当云𨖍来自虏。鄘为虏之繁文。盖世父为戎所虏,岁余复归,故曰吾来自虏。又,石鼓文有“徒驭孔庶,鄘■宣搏”。《秦本纪》明言岁余复归世父,显见秦戎媾和,戎送世父归。其归后,有戎虏相从不去,为世父徒驭游猎宣搏耳。襄公自八年祠白帝,作西畤,至是岁十年癸酉,而田猎园囿,经营始备。十二年伐戎,至歧而卒。子文公元年仍居西垂宫。文公三年东猎。四年至汧渭,卜居营邑。是文公四年以前,襄公、文公均未至汧渭。《正义》引《括地志》据《帝王世纪》云:秦襄公二年,徙都汧,当是文公四年之误。襄公、文公之间,作原作畤,襄公实未履其地,宜有重臣亲贵代诸其事,非世父其谁欤。石鼓有“嗣王来■”,又有“公谓大▲”。盖世父称平王与襄公之语,玩文究义非世父之作而谁乎。平王元年乃秦襄公八年,襄公始列为诸侯,受爵命,故世父以襄公伯兄之尊,复有让国之贤,奉祠西畤,得用宫车彤矢。襄公既未尝至此,则西畤告成,作鼓纪事,非世父又谁属乎。况在襄公八年至十二年,相距五年中,而十年适为癸酉,是则石鼓为秦襄公十年犬丘世父所作,可断定无疑。石鼓作自何时,从多臆度,予据经史另有考正,辄用顺庵此调,倚声纪之。不与韩韦苏梅诸子长歌争美也。十八年己巳初冬,燕台归后,记于天蚃楼。
重轻遑问,禹鼎亡矣,何人能守。
周石鼓、秦襄时制,当在十年岁癸酉。
孰作者、犬丘秦世父,祠帝三牲鬯卣。
故篆曰𨖍来自虏,想见西戎归后。
沔沔汧水中何有。
济舫舟、鱼草杨柳。
惟丙日、车工马简,彤矢角弓骖左右。
驭六辔、导阴阳原隰,持射殴其雉兽。
既献享、师徒孔庶,卅里亟除中囿。
应记地赐岐丰,铭十鼓、三原初搆。
笑从来、椎拓纷纭,书矜史籀。
更那省、嗣王谁某。
数典忘宜臼。
看墨气、蟠郁蛟龙,沆瀣遥通岣嵝(中段全用石鼓文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