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库 序
赠别约师(并引)819年 中唐 · 刘禹锡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并引:荆州人文约,市井生而云鹤性,故去荤为浮图,生悟而證入。南抵六祖初生之墟,得遗教,甚悉。今年访余于连州,且曰:「贫道昔浮湘川,会柳仪曹零陵,宅于佛寺,幸联栋而居者有年,由是时人大士得落耳界。」夫闻为见因,今日之来,曩时之因耳,时仪曹柳州,与八句赠别。
师逢吴兴(一作寺),相伴住禅扃
春雨同栽树,秋灯(一作风)对讲经。
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
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
偈颂并序(序为南岳齐己撰) 其一 五代 · 居遁
 押尤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禅门所传偈颂,自二十八祖止于六祖,已降则亡,厥后诸方老宿亦多为之,盖以吟畅玄旨也。非格外之学,莫将以名句拟议矣。洎咸通初,有新丰白崖大师所作,多流散于禅林,虽体同于诗,厥旨非诗也。迷者见之,而为抚掌乎。近有升龙牙之门者,编集师集,乞馀序之。龙牙之嗣新丰也,凡托像寄妙,必含大意,犹夫骊颔蚌胎,炟耀波底,试捧玩味,但觉神虑澄荡,如游寥廓,皆不若文字之状矣。且曰:鲁仲尼温伯雪子,扬眉瞬目,何妨言语哉!乃为之序云耳。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体得(《景德传灯录》卷二九作「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也(《景德传灯录》作「亦」)休。
偕犹溪诸公同游青原山谒七祖塔步韵(并序。) 元 · 陈泰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青原山七祖塔悟真寂禅师,乃六祖法嗣也。其塔中旧有锡杖贝叶,出塔之东为井泉者三,一曰雷涌,二曰飞锡,三曰虎跑,清冽可爱,皆七祖所开者。其初参曹溪六祖数契合,石碑上具述,张公无尽信国公文山皆有诗刻于后。今并录之。
梦里青原四十年,六朝来觐塔中仙。
传灯有记贝书在,飞锡无声霜井圆。
石壁倚云僧入室,饭钟萦树鹊通禅。
看碑忽悟曹溪旨,拟向人间息万缘。
附:无尽诗云:「一派青原出少林,信衣到此只传心。寻常示众无人会,尽向庐陵米价寻。」信国公诗云:「空亭横螮蝀,断碣偃龙蛇。活水参禅,真泉透佛。晚钟何处雨,春水满城花。夜饮灯前客,江西七祖家。」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矧文字乎?惟是法运衰晚,真悟人少。聪明人多以聪明之资,久侍知识,从垂手处揆之一千七百则,若向上,若向下,若门庭施设,若入理深谭,识解依通,往往微中,而真悟之士,反见朴拙。故予谓六祖大师雪峰、云门诸老,若值文胜之日,未有不当面错过者。真人之未易识,时习蔽之也。尝读近录,有杂糅联语如六朝体,又如七才子诗,八句中多用至十六事。诗文家且犹卑之,以之说法而欲人悟于言下,恐无此事。稍具正眼,亦复为之,外重则内必轻,吾以知其中之所存矣。年来痛诫门下,除旧习鲁论,以其所近应酬世谛,姑不在禁。若早年剃落,少一习气,便是多一便宜,犹耽耽不已,真可谓舍其田而耘人之田矣。吾道贵悟明心地耳,古云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使其获自本心,尽天下人目为不通文,不达理,亦复何愧。老僧固曾习鲁论者,设禁以来,不作诗文三年于兹矣。自归匡岳,乃有《山籁》,繇其天有所甚乐,故其籁有所自鸣也。天乐贫,故其籁以贫鸣;天乐拙,故其籁以拙鸣。贫与拙皆山性也,性既山,其籁亦山,是山籁所由发欤?世有爱予《山籁》,或不罪予先自犯禁,且即以此而与天下士守禁益笃,是为善读《山籁》者。若曰此老虑人弛禁,故终为是说,然则老僧之不欲人弛禁,究至何意?不欲人弛禁,而先自犯禁,又究至何意?是不可不细详谛审,而后语人曰:“此固自禁之而自犯之也。”老僧始合十以谢,使天下闻吾过。
滂沱昨夜雨,晴好忽今朝。
策杖归初地,登堂布旧条(予早岁依先师剃落于此。)
老成怀德在,小子习心销。
从此风规远,金轮瑞气昭。
亥白兄自与余书并寄贝叶八片作五律二首奉酬 其一 辛亥 清 · 张问陶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船山诗草卷七
来书云:「广州光孝寺殿东有贝多罗树一株,高寻丈。树本奇古,其叶深碧,寺僧于秋七月取之浸水中数日,刷去其膜,筋理细密如蝉翼。用表作册子,或写经,或画阿罗汉像,名之曰菩提纱。寺为虞翻故宅,僧云此树是玄奘法师所植,或云达摩手植。考此树惟曹溪尚有一株,当是六祖遗迹耳。此八页已用纸拓过者,岭南珠宝犀象无足奇,祗此一物颇佳,寄充清玩,弟颇谓不恶否?」
入手鱼函小,开缄贝叶香。
有生踪迹幻,无味别离长。
宝玉空南海,天花笑上方。
感君持赠远,绣佛挂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