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蔡应教(寿)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四部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三十一○第十九
高丽官制。有艺文应教。秩虽卑。必择其有文章重望。他日可主文盟者为之。其选至。本朝仍之。我外祖阳村权文忠公道德文章。为百世师范。尝经艺文应教。终典文衡。止斋文景公踶。克承先业。文景传之韩山李文烈公季甸。文烈阳村之外孙。传之宁城文靖公恒。亦阳村之外孙婿也。居正承乏。继宁城居正虽不肖。亦阳村之外孙也。一家之内。八九十年之间。由父及子外孙三人。相继为艺文应教。终秉文柄。官跻一品者。千古所罕。寔由我外祖积善之庆。诗礼之泽也。蔡公。阳村之弟梅轩公之外曾孙。于阳村。再从外曾孙。今授艺文应教。他日。亦不得辞吾家相传衣钵矣。况蔡君之再擢巍科。居正皆忝主席。私窃喜幸。吟成数绝录奉云。
蔡子声名斗以南,艺文应教带头衔。
不才敢道传衣钵,只喜门生青出蓝。
上洛君诗卷 其一 明 · 金宗直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六
上洛曾祖翼元公为左政丞时。骊兴府院君闵公霁奉使往南方。翼元与诸公。会饯于紫霞洞府院君赠以诗曰。金政丞孙金政丞。当时马记吾曾。丹青王化君家事。政事堂中日战兢。晋山君河崙为序。金陵奉使端木智,政丞成石璘等。分韵为诗。是建文三年秋也。成化四年戊子岁上洛又拜右议政徐中枢居正。续是轴为序。又命予诗之。
紫霞洞里树光秋,见说神仙集胜流。
四坐云璈惊逸兴,一篇华澡振徽猷。
相规只为谦谦得,莫逆须因切切求。
友道犹存黄阁上,清风长使薄夫羞。
元夕献筵诗 其一 明 · 李贤辅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聋岩先生文集卷之一
叙云。嘉靖甲寅岁会。家有佩印绶者三。青松府使仲梁奉化县监希梁。义兴县季梁。是岁。父翁年八十八。曾以亲老之故。仲梁以三陟府使换青松。希梁以彦阳换奉化季梁以连山换义兴。是日。有官者各以其邑赍酒馔来饷我。兄诸儿孙毕集。邻里亲戚俱会。内外同厅。终日酬献。醉乐陶陶。吾汾川故家。自高曾传祖及父已百馀岁。及我之身。亦且四十年。缘我仕宦于京。以官为家。或出或入。有同逆旅。倾颓殆尽。干蛊之儿文梁主之。始倩工修之。适今岁日。设席于此。共迎新庆。余喜而名其堂曰肯构。仲儿吟绝句呈于座席。末句押天字。余念独谷成石璘之诗八十逢更谢天之句。因其韵联成绝句。且三儿换来近邑。皆上恩。并作戒子诗。在座者皆和。书于板末云。
八十逢春更谢天,海东耆老著诗篇。
聋岩樗散尤堪谢,寿到今辰又八年。
相公(久在相位。吾未知其可也。) 明 · 沈光世
 出处:休翁集卷之三
燕山末年政乱。成希颜等密谋废立。时金文景公寿童左相成公已与诸人定议。往白金相于家。金公闻言良久。答曰。岂有一宰相。便来遽以是为言哉。尔须断吾头而去。因伸颈出案。成公惶恐伏地。更言曰。宗社已危。吾辈不得已为此谋。实是推戴晋城大君。尔时中庙以介弟。居潜邸。金公曰。若然则我亦当往。尔须先去。成公起出。金公徐整衣冠。辟人而来。时靖国诸公。皆以戎服率军。结陈于昌德前。金公到阵下马。径入据上座。即召兵曹判书。问曰。尔等遣军。护卫晋城大君第耶。答以未及。即曰。判书须亲率军人往卫。仍入阙。废出燕山。泣曰。老臣不死。忍见此事。然殿下失人心太甚。亦复奈何。好保而往云云。遂迎立中。其后辞职。家居而卒。
相公辟除动地来,阵门次第皆洞开。
纱帽犀带身颀颀,缓步径据中台位。
惟言遣卫晋邸未,亦知仓卒能办此,不独端重专称美。
噫嗟嗟,改玉之后尚可仕,恨不戊午与甲子。
按:金公早年登第。为注书。善于其职。蔡判书寿。时为承旨。爱其端重。遂以名其子故蔡判书绍权。小字乃寿童也。愚谓燕山戊午甲子之祸。士类尽歼。以文景之贤。引退不在其时。而乃在靖国之后。君子责备于人。宁不为之三叹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