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唐故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宾客赠户部尚书齐成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九
有唐文学政事之君子。曰相国齐成公讳抗字遐举。清方粹温。絜矩秉懿。明诚尽性。切磨化育之道。精义入神。旁魄天人之际。以忠事君。以病乞身。乃去台宰。乃侪商皓。然后彻琴瑟。启手足。殁齿无违德。以从先大夫于九原。易名曰成。不亦宜乎。公定州义丰人。自太公表东海。桓公匡天下。为国为家。或哲或仁。烈祖赠太师府君讳浣。历给事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止于平阳太守。出入陟降。中行山立。至今言开元名臣者。称公有遗直遗爱焉。实生先公赠国子祭酒府君讳翧。履道贞厉。仕至左龙武军仓曹。积厚于上。流光于下。其位不充。故大受于成公。公既龀而孤。哀过成人。属幽陵横溃。中夏如燬。奉太夫人安舆违难于越。得子州支伯之故地而偕隐焉。诛草茅以顺居息。悦山水以资仁智。方茂天爵。用观灵龟。嘉招重问。奔走以狎至。虚已宏道。从容而翔集。吴郡张相君镒。方以仁义理濠上。得君为荣。及进律于洪。成师于岐。累为命介。若骖有靳。建中中。戎王谋大和会。以休宁西方。右扶风绵亘汧陇。地当瓯脱。且有成命。正其经界。公实佐中权。登坛涖盟。得其情数。与之约结。克就衣裳之会。用销边鄙之警。自解巾三迁至殿中侍御史。俄属泾旅窃发。偫凶挻灾。天兵展义于甸内。王公死难于理所。百舍奔问。至于行宫。拜侍御史。有诏以萧黄门复布恺泽于东夏。命公为工部员外郎以赞焉。复命转仓部郎中。李怀光阻命于蒲。连兵未解。关中饥旱。经费不足。转粟馈军。济时之艰患。求才急病。命使以转达。迁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以董其任。俄拜谏议大夫。当轴者不相容。坐婚亲细故。出为处州刺史。先是山越寇攘。荡覆城寺。公乃卜势胜之爽垲。因习俗之便安。三时不害。百堵皆作。朝典陟明。拜苏州刺史。吴实剧部。大田多稼。浮徭冒役。吏禁或弛。占著名数。户版不均。公乃阅其生齿。书其比要。强家大猾。不得盖藏。公持单轻。与之纾息。已日乃孚。厥猷茂焉。迁潭州刺史御史中丞湖南观察使。以向时二郡之理而宏大之。其仁可知也。左曹理本。徵为给事中。周郊寄重。擢为河南尹。盗有宋瞿昙者。白昼椎剽。为郡偷囊橐。三川病之。几三十年。公法令严具。网络张设。名捕魁宿。使无遗类。指顾之閒。擒擿如神。乃作秘书。章明文雅。修旧以起废。乃作太常。统和神人。节事以辨志。便蕃大僚。其道乃光。德宗皇帝方以尧舜氏聪明之道驭天下。用贤人充相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九功之歌。质百官之成。损益文献。化裁形器。精微以折衷。密静而不伐。或事隐于造膝。或言行于沃心。初天官氏每岁表他曹郎二人。阅多士试言。第其甲乙。春官氏俾考功郎选孝秀之亲故者而进退之。公以冢宰少宗伯为官人取士之本。盖天子有司之重寄。至于避小嫌。乱旧章。适滋旁歧。孰谓扃鐍。蹇蹇坦坦之道。岂如是耶。然后辟康庄。作衡尺。遵公是之路。去自便之私。天下之人。谓之理道。寻有诏修国史。昔孔父无位。以空文为一王法。公当盛圣之代。用宰司总直笔。其于褒贬。劝惧明焉。勤虑尽瘁。积成寝恙。累章乞告。改太子宾客。遭罹不淑。赠户部尚书。时贞元甲申岁夏四月。春秋六十有五。夫人河南独孤氏。某官某之女。贤明蚤夭。继夫人兰陵萧氏。某官某之女。仁顺有礼法。嗣子餗。衔恤毁瘠。侍公裳帷。以某月日。祔于东都某原。丧祭哀敬。君子以为有后。惟公深而通。肃而宽。出处动静。必以中正。敬用五事。畅于四支。资性俨恪。尤长鉴裁。在岐也。荐齐忠公映。佐萧也。荐卢恭公迈。皆至丞相。其他推毂下士。为朝廷臣。成天下重名硕望者。不可胜书。凡所论著。皆研几析理。宏雅夷远。洪州文宣王庙碑。张萧卢三相国碑志。本圣人教化之迹。推大政谟明之道。固其性术讲贯。而发舒乎斯文。文集二十卷。中伦体要。尽在是矣。公薨五年。餗调为洛阳尉。永惟先烈。未刻丰碑。以德舆夙承湖海之旧。中忝掖垣之属。他日举代。靡形话言。获于遗编。实见阴德。顾兹无似。有玷知人。濡涕含毫。以表幽宅。铭曰。
昔在营邱,大风泱泱。
有倬平阳,令声章章。
不践宰政,贻庆子姓。
仓曹含光,太学追命。
厥生中书,秉哲居正。
鹏起扶摇,鸾翔庆霄。
乃登紫微,以瑞清朝。
吉凶糺纆,寒暑结轖。
其生有涯,其用无极。
寿堂冥漠,冢树森植。
楬兹馨香,终古是式。
觉华岛(并引) 金 · 王寂
押东韵
予自少时即闻辽东觉华岛为人閒佳绝处凡道经海上未尝不驻鞍极望久不能去第简书有期不得一到为恨大定乙未之秋仲月十有四日予自白霫审理冤狱归投宿龙宫下院谋诸老宿期一往焉老宿曰今秋风劲波浪汹涌虽柁工篙师往来其閒亦不免缩颈汗背当俟隆冬冰合如履平地然后可著鞭耳予竟不听明日登舟行未几半风涛掀簸舟人为之变色于是收帆弭楫维石于北渡予叹曰此而不济则命也乃割牲酾酒投是诗以祷之遂复鼓枻以进已而风停浪静天水湛然极目万里恍然如坐大圆镜中指顾之閒已登彼岸舟僧询大德者谓予曰正直动山鬼诗句起蛰龙者信不诬矣予笑曰如二公者千古仰之犹太山北斗岂庸人末士所可拟哉是必怜其勤而报以诚也不然则刘昆所谓反风灭火蝗不入境者皆偶然耳虽然此一段奇亦不可不纪也
宫亭湖神感且通,往来送客能分风。
广德王祠祷辄应,重楼翠阜浮霜空。
我行拟上觉华岛,香火遍走青莲宫。
中流未济成龃龉,船头西向旗脚东。
云奔雾涌白浪捲,一叶掀舞洪涛中。
平生行止类如此,凭仗愿有信与忠。
尝闻主海尊位置,顾岂变化难为功。
指呼蛟蜃扫阴翳,天水万里磨青铜。
解维转柁饱帆腹,双桨不举追惊鸿。
兹游政要偿素愿,勿使坐叹诗人穷。
投文再拜沥微恳,为我寄语白龙翁。
月令七十二候诗 正月立春节三候 其一 东风解冻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七
订月令以贯年吕览经汉儒之辑系时训而胪日周书述汲冢之遗迨条列候名魏收始登之历志乃吹求节气林甫擅窜夫经文他如通卦验之流传不无岐互溯彼夏小正之纂记颇有牴牾今曲台既布在学官而时宪复徵为典故海宇奉一王之朔罔敢差池士林准六事之恒畴能拟议顾考自三唐以下罕赋其全(唐时试帖间有以月令命题者约计不及什一)即检诸四库之中莫寻斯什(命馆臣于四库全书集部内检之自唐迄明从无咏七十二候者)祗有东海散人之作实同巴渝下里之歌虽猘吠在所必删燬其他知禁非已甚固蚓鸣殊无足取存厥真见格本太卑(国初顾德基东海散人集有此题其他书毁谤本朝悖谬应燬而咏七十二候之作尚无违碍语姑存此卷亦使人知余实不袭其只字也)兹乘清籞之几閒爰按陈编而拈咏由春孟迄于冬季岁月匀排从冻解递及泽坚始终具举既随题而得句亦因事以立言或为辟谬砭讹仍复引伸触类如鸣蝈鸣蜩之弗爽何鵙鸣忽欲从周彼祭鸟祭兽之无稽即獭祭宁谙报本鹞鹘雕之未详其族嗟耳食徒事纷呶鹿麋麈之鲜识其群繄目击方堪釐正虎性惟知猛噬奚由感善政于刘昆露气岂有高低诚足诮求仙之汉武蛰兽善藏其食穴秋官之训诂滋疑飞鹊受抵乎玉山桓宽之盐铁非妄螮蝀触雨晴之气漫诬郑卫之音声雷电昧先后之机应悟震光之近远蜃蛤入于淮海谁则见之鸡雉顺其雊孚故尝闻也泉动比源长不涸车牵非冻结何行风至与物极同诠舟居讵梅蒸可避反舌略如鹖鴠寒暑攸分寄生曷肖螳螂质形又判进先园吏王瓜殊苦菜之铺棻开护封姨荔挺让桃华之待沐若夫鹰在野而自能常饱可通于敌忾因粮至如雨渐石而正协时行每惧其涨川害稼木兰值鸿宾之际雁臣徕效驰驱太液当鱼陟之前冰技阅施颁赉栗留唤麦穰秋最企豫齐戴胜降桑登茧尤廑吴越凡皆即此以通乎彼间亦举一以例其馀日就四章几滴才听莲漏期赢半月三荚恰数蓂阶大而课织劭农兼该图治精之格物穷理洵足惬心披七十二候之都全约仿生春赓叠依三百六旬而适遍差强花信更番于焉体物缘情岂曰因难见巧各成韵律并系弁辞
一阳子半已初生,论节应从元继贞。
底识立春标岁始,试看解冻拂风轻。
訚訚欲暖凘徐泛,习习为条波细呈。
育物对时羲象著,登台何以乐吾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