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顺祀诗并序(案仁宗本纪庆历五年十月辛酉祔章献章懿于太庙与此相符) 北宋 · 宋祁
四言诗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言:伏见去年七月壬寅诏书,章献明肃皇太后、章懿皇太后,并祔真宗庙室,有司择日具仪以闻。其十月辛酉,皇帝步自文德殿,奉玉册玉宝至大庆庭中,再拜,以命丞相臣昌朝、臣执中曰:假尔节,其遂告于庙。臣昌朝等再拜受命。容卫焜煌,不哗不敖。款于奉慈,昭告如礼。然后奉章献明肃皇太后、章懿皇太后木主,纳诸太庙。有司至孟月之飨,飨焉。已事。丞相率百官诣阁称贺。有诏大赦天下,释罪已责;赐群臣军校各有差。恭念盛德形容,所以告于神明者,宜有声诗颂叹,以播乐府。臣某被学已旧,受恩寖深,前日预闻朝廷末议,今兹摄事省闼,不当以斐然捍格,自弃诸儒之后,辄夙夜斋祓,撰诗一章。前侔《猗那》,后订《清庙》。刺取经谊,以辑其辞。又惟三代以来,娶止一姓,侄娣有序,势不相踰,故配食纳寝,止一后而已。由汉而下,尽革周制,继室诞圣,均极尊名。而诸儒拘挚,仍执故典。竞无实之偏论,破适世之至权。遂使汉祠别园,梁建小庙。碍礼不厌,抑感弗通。罔极之报,则笃于一情;以时之祭,则判为两祀。列辟未悟,庸可叹哉!且善教者不拘古以妨今,善礼者不后情以先物。唐明皇帝主于合祔,失于叙升,故一王之典,闇而不昭。先帝独启圣虑,顺跻二德,侑太宗之尊;陛下述遵前宪,寅奉二章,参文考之祏。然后天下之议,披聋发蔀,知前古之谬阙,当今之适宜,亲亲尊尊,粲然无惑。故诗之所陈,扬搉熟复,繁而不简,亦咏歌不足,不知舞之蹈之之义焉。臣某顿首以闻。
孰顺其祀,明明天子。
天子谦让,诏群臣其议。
惟章献、章懿,遂祔先帝。
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顺考攸宜,慰我孝心。
群臣稽首,不远厥成。
伊先猷是程,伊大孝是经。
匪祥符孰从,则莫我京。
三代庙寝,止一帝后。
汉制已迁,儒臣罔究。
礼缺不称,因朴趋陋。
亲靡祔尊,神挈斯祐。
帝曰俞哉,予奉二慈。
匪曰无典,实成训是依。
促灼尔龟,爰蕝尔仪。
琢金追玉,昭款信辞。
不敢先后,惟以顺跻。
孟冬十月,大飨其时。
朕不惮勤,于庭遣之。
吉日辛酉,帝自文德。
至于大庆,奉宝授册。
永怀劬劳,孝贯天极。
虞宾在位,百官承式。
显显太岁,惟册宝是将。
和鸾有容,龙旗孔扬。
既至于庙,是承是告。
奉迁后主,合侑文考。
有主则止,有匹得行。
遂旅豆笾,以及芼牲。
明水太羹,有飶有澄。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
考悦妣安,蠲我德音。
德音惟何,帝受纯嘏。
不专斯飨,用赦天下。
开释罪辜,赐逮九军。
一人作孝,庶邦蒙仁。
礼非天作,托始于圣。
圣克正始,万世攸定。
作述交善,神人胥庆。
天谓皇帝,既付所覆。
帝克孝治,奉亲以侑。
其收丕祺,蕃衍后昆。
万有亿年,继继存存。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 其一 北宋 · 苏轼
押虞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张公安道与澄游,具得其事。又有乔仝者,少得大风疾,几死。贺使学道,今年八十,益壮盛。人无复见贺者,而仝数见之。元祐二年十二月,仝来京师十许日。余留之,不可,曰:贺以上元期我于蒙山;又曰:吾师尝游密州,识君于常山道上,意若喜君者。作是诗以送之,且作五绝句以寄贺。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须。
红颜白发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
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卢。
方瞳照野清而臞,再拜未起烦一呼。
觉知此身了非吾,炯然莲花出泥涂。
随师东游渡潍邞(潍、邞,密州二水名。),山头见我两轮朱。
岂知仙人混屠沽,尔来八十胸垂胡。
上山如飞嗔人扶,东归有约不敢渝。
新年当参老仙儒,秋风西来下双凫,得枣如瓜分我无?
题赵鸥波高士图(并序。) 元 · 冯子振
押寒韵
唐人得意袁安《卧雪图》,宋真宗出诸内府以饯相国丁谓之之守升州,其被召也,留之赏心亭而去。后有馋太守者,窃而易之,莫知流落何许?尤物足嗟惜如此!松雪作此幅,极有思致,非能烹陶家冻茗者,安能味之。此可与识者道。
洛阳雪深冻阑干,高士僵卧饥袁安。
忍贫束腹一榻寒,不忍持钵邻里干。
令君晓鞭望门看,贤哉此公此操难。
谁能为口须片肝,五公四世清节完。
吴兴松雪峻笔端,□缣粉白□漫漫。
俨若古意幅面摊,好事把玩应长叹!
人间饱饭烦邯郸,功名回首□霏残。
何如小忍聊盘桓,门前嵩少青巑岏。
又 明 · 方献夫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伏以钦天述祖,孚万国之欢心;育物对时,备九重之孝养。清朝多暇,慈极载宁。遥瞻凤辇之来临,共仰龙颜之悦豫。恭惟章圣慈仁皇太后陛下道协冲虚,资兼仁智,承徽启圣,周家任姒同芳;约己裕民,宋室宣仁有愧。训诫广螽斯之化,忧勤深燕翼之谋。方东观之崇成,顺南离而燕喜。丰碑羽树,杰阁翚飞。飨帝尊亲,追味玄宫之瑞露;祖功宗德,登歌清庙之休风。观孝治之有成,畅宸欢于无极。钧天广乐,咸英之奏叠陈;仙掌琼浆,水陆之珍毕献。歌薰舜旦,展化日以舒长;稽首尧天,敷慈云而覆育。前星有耀,眉寿无疆。臣等草茅贱品,生成亦荷于天家;葵藿微衷,倾仰敢忘于日驭。愿鸾骖之少驻,率兽舞以同趋。敢述心声,敬陈口号。
紫禁东头燕喜时,衮衣亲捧万年卮。
天心祖德惟皇极,子燕孙谋有圣慈。
万丈莲花开玉井,九仙桃实荐瑶池。
周南周颂今重见,四海同赓既醉诗。
集雅诗二十首 其十七 魏野林逋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虞韵
《宋史》称,祥符四年,召陜州隐士魏野不至。五年,赐杭州隐士林逋粟帛。何以书予之也?野与逋之为隐也,名如其实矣。野不求闻达,居陜之东郊,为诗精苦。真宗自汾阴还,次陜州,遣陜令王希召之,不起,命工图其所居观之。逋力学好古,不趋荣利,衣食不足,晏如也。结庐西湖之孤山,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以粟帛。逋将死,赋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赐号和靖先生。予观二隐之意,皆有大不足于当年者。自王钦若导封禅,捏天书,鸱尾曳帛,神人梦言,从兹金匮之盛,天言也。玉清之作,天应也。泰山之封,社首之禅,汾阴之祭,天事也。以至野鸡山鹿,并形奏章;秋旱冬雷,率皆称庆。土木不息,饥馑荐臻。观二隐之寓言长往,孙奭之十事疏陈,易地则皆然矣。否则,欣一命而辄起,东封西祀,日置长安之田;希上旨而趋荣,依类颂言,尚希身后之宠。北山之移,能为东郊西湖。假乎野人,虽生不为种放逋客,虽死不为相如。此二隐者,不第独善其身,而思默悟其主者也。
陜州隐士野,杭州隐士逋。
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
野居傍东郊,逋薮结西湖。
精苦诗常有,封禅书本无。
野人召不起,野居天子图。
逋客闻其名,逋薮山不孤。
同时称二隐,百世起诸懦。
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
附辽九主(契丹耶律德光,以梁末帝贞明三年丁丑围幽州,丙申同石晋灭后唐,丙午入梁执晋主,丁未改号辽,北归死于道,计三十一年。穆宗璟,二十一年。景宗贤,十四年。子圣宗隆绪,四十九年,复号契丹。子兴宗宗真,二十四年。子道宗洪基,四十五年,复号辽。孙延禧,十年,天祚保大二年壬寅,为金所袭,走夹山。耶律淳僭号,一年,死。乙巳,金人执天祚于应州。共二百九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侵韵
契丹自后梁初围幽州,复寇幽、蔚州,渐有燎原之势。及桑维翰导敬瑭称臣割地,遂倾国赴援,灭唐立晋,中原之祸已成。不数年而入大梁,执晋主。纵骑四出,分番剽掠。以东方群盗大起,始逼文武诸司数千人尽倾晋宝以行,建国为辽。天厌其德,德光死于杀。胡林剖腹,实盐载之。北去帝羓之名,差足泄中原怨愤耳。周世宗自将以伐,关南悉定,而大功未就,有疾乃还。天果厌胡,何夺世宗之速也?周既为宋,宋祖终不能有加于耶律璟。璟子嗣立,犹知遣使会葬永陵。太宗不量力,驴车仅免,辽好遂绝。瓦桥继围,莫州远遁。耶律贤之藐宋,始于此矣。隆绪虽冲主,而国势方张。卒败曹彬于岐沟,殒杨业于陈谷,大举入寇,残瀛、雄,掠深、德。向非张齐贤知代州,南燃刍土镫掩袭,能遽令其北走耶?易州再入,而尹继伦从后急击,挫屡胜之休哥,自是边兵少息。非黑面大王,有以夺其气乎?澶州之役,宋真宗渡河以禦,乃定兄弟之约,岁输银币三十万,而南北弭兵。至于宗真,乘宋有夏忧,来言关南地。郑公报聘,增岁币为五十万,和好复定。洪基继之,四十五年中边烽不起,诚不愧于清宁咸雍之号。自延禧伐女真,败绩于混同江,繇斯每战辄北。天祚遂为金人所袭,走于夹山。耶律淳僭号数月而死,燕京继陷。应州城东天祚获而辽亡矣。夫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卒坏于金。彼犬牙之相劘,岂人力之所及?而宋人犹觊燕京六州之空城以基,实祸也。悲夫!
契丹始自幽州侵,石晋称臣祸古今。
孙饭未知何所啖,帝羓已在杀胡林。
周宗薄伐关南复,宋祖销兵燕蓟沉。
景贤相继开辽国,隆绪长驱向德深。
澶盟全倚寇莱力,报聘重烦富郑心。
南北休肩逾百载,重熙清宁果嗣音(重熙,契丹兴宗年号。清宁,道宗年号。)。
延僖不竞辽乃蹙,女真满万孰能禁。
夹山天祚亡宾铁,黑水完颜号白金。
纵使六州归宋室,空城惟见绿云阴(西辽耶律大石,以宋徽乙巳称王,为德宗,在位十一年。感天后萧氏称制六年。仁宗夷烈,十二年。承天后耶律氏称制十四年,亡,宋宁宗之辛酉也。共七十七年)。
按:贞明三年,底本原误作“二年”。璟,底本原作“景”。此首下文中之“璟”,底本皆作“景”。保大二年,底本原误作“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