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乳燕飞/贺新郎 其三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押词韵第四部
海棠花下,说放翁剑南华园日报开及几分,闻五分亟往。因美放翁记此,足为后人开游赏之趣。盖花开三日色变,五日则后半开者盛,先半开者落矣。歌述此意,使观者有省
过雨城西路。
看轻云、弄日花间,微寒如雾。
谁是宣华门守者,报我十分开五。
便痛饮、能销几度。
寄语后来看花客,待看花、莫待开成树。
成树也,半为土。

佺巢蜀锦今何许。
西湖、聚景村庄,王亭谢墅。
冷落柯丘二三子,更问何园韩圃。
悄一笑、回车竹所。
点点守宫包红泪,纵倾城、一顾倾城顾。
家国事,正何与。
云门杂咏 其一 明末 · 刘宗周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同吕信夫游云门时衲子六如洪溟闇然辈在焉及友人李道之郭尔章诸君盘桓者累日得杂咏八首和陆放翁
碌碌尘寰大梦酣,幽居胜事郡城南。
秦山入望迎如辇,耶水回波织似蚕。
品入画图真第一,行逢仙岛恍成三。
即看别业宜园去,也是陶庵邵庵
次青坛谒甫里先生(并序。) 其一 清 · 吴之振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黄叶村庄诗集卷七
鲁望长兴人,僦居甫里,作甫里先生江湖散人传,自言性狷急,遇事发作,辄不含忍。至《怪松图赞》,复自拟怪魁,胸中磈垒愤懑之气无所宣泄而寓之于辞,亦如之徒有托而逃焉者也。尝以高士召,不至。李蔚卢携素与善,及当国,召拜左拾遗。诏方下,鲁望已卒。皮袭美苏州从事,与相倡和,不闻陆为郡从事也。皮诗格去陆远甚,而酬和特夥,讵亦以当事相压耶?袭美黄巢,为翰林学士,《唐史》载其事,陆放翁《老学庵笔记》为辨白甚详。〗
笠泽风流在,荒祠庙貌新。
人情区毁誉,吾道有亨屯。
溪藻谁为荐,山花不待纫。
一瓯浇茗饮,所得在清醇。
瑶华慢 清初 · 查慎行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馀波词
武昌县西道士洑亦名西塞山,绝壁临江,上有张志和。按西塞山吴兴。《唐书》:张志和金华人颜真卿湖州,时志和来谒,原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踪迹未尝入楚也。陆放翁《入蜀记》云即玄真子,《渔父词》云云者,第未详考耳。
浮空欲翥,翠色移来,正扁舟剪渡。
一峰忽转,黄冠形状,迎人似俯。
残霞红敛,送几点、神鸦飞去。
指前头、隐隐孤城,已辨黄州烟树。
矶边小作迟留,向香火荒祠,笑问渔父
鳜鱼肥美,算只在苕霅,溪山深处。
生前好事,多著了、清吟几句。
又分得、西塞山前,别派斜风细雨
东篱戊辰 清 · 赵翼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瓯北集卷五十
陆放翁舍东有隙地,插棘为藩,植花木其中,取陶令诗意名之曰「东篱」。余寓斋在石桥之东,隙地半亩,亦樊为圃,杂植野卉,因亦以名焉。书以解嘲。
陶令东篱久著称,放翁插棘我牵
可怜俱附前贤迹,已是三层最下层。
光孝寺贯休画罗汉歌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十七
光孝寺罗汉像一幅,相传为贯休画,朱竹垞诗所谓「贯休一十六罗汉,其二乃在南海诃子林。一僧俛首力写经,一僧却立侍巾瓶」者也。按《名画录》,贯休罗汉十六帧,胡貌梵相,曲尽其态。而东坡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作《禅月所画大阿罗汉赞》,则有十八尊者。清远距南海不远,此幅或即宝林寺中物。然以幅中一僧写经、一僧侍立及窗前老猿拱立诸景證之,赞辞无一合者。而王新城《池北偶谈》记顺治末吴人有以贯休画罗汉十八轴来京师,鬻于悯忠寺,价七百金,亦见宋牧仲《筠廊偶笔》。则十八罗汉尚全,无因独遗一幅在南海。又刘侗《帝京景物略》记明万历中紫柏大师明因寺夜梦十六僧请挂瓶钵,明日有负巨轴十六来售者,乃贯休所画罗汉,遂重价购之,则十六轴之罗汉亦尚未分散。此幅在光孝寺已数百年,其非明因、悯忠二寺中物,可知也。按张世南《游宦纪闻》谓贯休罗汉自正本外,别有临摹二本。而陆放翁亦以禅月所画十六大阿罗汉像施之法云寺,事载《渭南文集》中。然则宋时已多副墨,即明因、悯忠二寺中所得真赝亦尚未可知,此幅固难定为真迹。然笔法古劲,梵相生动,迥非宋以后人所能。窃意十八幅、十六幅之完好者,或转系临本,而此则真迹中之一也。爰书长句于后。
庞眉梵僧默写经,目光炯炯明于星。
俛首不见唇以下,但见鼻准如胆瓶。
砚旁贝多三五叶,凉风微捲户不扃。
僧雏侍侧露半面,枯槎槁木非人形。
复有老猿耸肩立,想具佛性含惺惺。
风幡堂前一展玩,盎然古色浮窗棂。
年深绢素已黯澹,独馀神采流丹青。
问谁画者禅月师,诗书双绝绘事尤通灵。
我闻师画罗汉一十六,旧在景德寺中联卷轴。
偶然失却第五帧,犹能示梦善女引归椟。
东坡留题宝林寺,真迹更有十八幅。
宾度罗至宾头卢,各系赞辞异标目。
何哉此幅乃独抛落南海滨,翻成无著离天亲。
何不如仙蝶千里归罗浮神剑一朝合延津
毋乃杜光庭所笑,数珠落地收无人。
或言云堂院中把笔日,梦中亲见诸应真。
图成法相独缺一,遂貌已像作一尊,此图倘即自写之本身。
人天间隔不能逐队去,孤禅留镇诃林春。
噫嘻乎,从来书画价高等琼玖,巧偷豪夺靡不有。
戴嵩牛图暗换米老笔,右军稧帖掣骗萧翼手。
繄兹粉本八百年,嘉汝僧寮能世守,几与饮光宝衣拘留澡瓶共不朽。
护持好结同龛眠,藏弆莫遣押纲走。
陆放翁临安春景诗三首(并序。) 其一 庚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四
斋中旧有南宋画院纨扇一幅,德寿宫题云:「芳草西池路,柴荆三四家。忆曾骑款段,随意入桃花。」此画为徽州吴杜村以他卷易去,而此境时时在目也。莫韵亭侍郎偶过小斋,语及此画,倩友人背临,属为题句,因读放翁嘉泰壬戌在杭立春后三律颇与此扇相似,次和其韵,邀韵亭同赋。
春三月首杭湖画,六百年前苑路游。
丝柳绿垂楼槛外,小桃红到水堤头。
卷如逝鸟遗飞影,梦似閒云点碧沤。
不比剑南宫漏句,风光漂荡旅人愁。
收书吟 清 · 刘大观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十二
陆务观诗云:“欢场泥酒都忘老,厚价收书不似贫。”予老矣,不沉湎于酒,而不能不沉湎于书。适有售书者,辄收之,作《收书吟》。
插架五千轴,书城许独抎。
城中无是非,亦无分贵贱。
是为逍遥国,老至尤依恋。
书之为物也,触手腾光焰。
通以运经纶,塞以纾忧患。
姿秉或百殊,参差分圻甸。
淹雅移涉猎,深沉希贯串。
学海搜元珠,权舆在经传。
吾家所积蓄,千牛差可汉。
心犹未为足,物色极周遍。
书肆逞一游,陈腐若面。
常羞虽大嚼,那得逢珍膳?
春气入我帷,驰情不可绾。
撰杖蹑南郊,移樽览芳艳。
临来及门首,密笈何人荐?
旧编生古香,无待春风扇。
天遣落吾手,忻忻偿心愿。
家为买书贫,妻孥进规谏。
脱衣将质库,街坊亦诮讪。
生性固如此,抵死未能变。
吁嗟乎,云烟过眼空复空,世味何如书味醲?
老蠹甘辛有味味同嗜,终到嚼字随痴翁。
鞦千旗下一春忙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一
嘉兴绳妓见《剑侠传》,《汉书》所谓走索上而相逢也。放翁诗『鞦千旗下一春忙』,今禾中尚存此景,年来愈盛。佛经为罥索戏云。诗赠胜宝。
压鬓油鬟新样梳,花翻蕊滚乱春趺。
钗淩玉燕风来往,神渡银湾鹊有无。
溢路衣香三月热,上天梯足一绳扶。
年年踹破弓鞋底,锣鼓春深船满湖。
三山怀放翁遗事 其一 清 · 王昙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一
陆放翁之出也,韩平原招致之。一夕,梦故人语曰:『我为莲花博士,鉴湖新置官也。月得酒千壶,汝为之乎?』观此,则放翁之悔出可知矣。然放翁之悔,不悔于未出之前,而悔于既出之后。始之不悔,后何及哉?考《四朝闻见录》,韩喜附己,出所爱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为词,有『飞上锦裀红皱』之句,则较之《南园泉记》,殆有甚已。夫便嬖媚佞,下隶之所不为,而为之,宦情虽切,何不自少减耶?又陆作《南园记》,后有进士郑棫者,自作一篇,刻石以献。韩以记为重,扑仆郑石。文人廉耻,宜诚斋之痛哭掷笔就死,而不愿生者矣。余读《宋史》至陆游晚出事,最为悼叹。今寓居之地,即为放翁三山旧址。己酉九月一日记。
为访书巢到此间,秋田潦水狎鸣鹇。
龟堂老子今何处,撇得青山是等閒。
祝英台近 清 · 周之琦
 押词韵第四部
浣花祠以陆放翁配食少陵,往岁,程春海侍讲持衡此,谓当以韦端已易放翁,因陆非流寓,而韦以浣花名集也。乙酉初春,偕吴梅梁学使尹竹农桂燕山观察,问梅草堂,偶忆春海语,率成此解。
选佳辰,携俊侣,重问草堂路。
红萼无言,春色已如许。
相看萝幌低垂,蕙烟轻飏,忽省忆、皇华人语。

浣花句。
同是沦落天涯,应教侍尊俎。
团扇家家,不少瓣香处。
须令翠羽声中,寒泉一盏,但遥指、城南韦杜。
诗境篇为杨海琴观察丁卯 清 · 何绍基
 押覃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九
方孚若于韶武溪,道之窊尊,龙隐岩,皆刻放翁「诗境」两大字,因自号「诗境」。甫下半,又自刻《龙隐岩诗》三首,有「七星五岭」「骖鸾浮鹢」等语。其守道州,抵任当在嘉定五年壬申冬,刻石即在其时。余昔曾得拓本于吴门,珍藏有年矣。而吾州之窊尊,今在报恩寺,石面凹处,篆画纵横,一字不可识,盖元铭瞿篆也。「诗境」两字,竟无影响。咸丰辛亥,余以母忧返里,重修祠堂及鹤鸣轩书塾,仿放翁书意,题「诗境」两字榜于塾前。又买得西偏橘园,构屋两间,纂辑家谱,题为「谱轩」。又造环秀亭东南隅明年壬子,服阕入都,旋出视蜀学。乙卯夏,以言事被议去,游踪靡定。壬戌春始回州埽墓,瞻寻鹤鸣旧社,惟环秀亭尚在,其馀屋庐荡尽,林木一空。盖壬子之夏俱燬于粤逆矣。今丁卯九日海琴忽以所得「诗境」拓本由辰沅道署寄至湘垣,属为题赏,因缀缉所欲言者,成诗一篇。吾州熊君、蒋君两碑,载于《隶释》者,相传明末始亡其石。每次回州,遍访不得。海琴欲吾两人以分书补之,余未敢任也。承惠食物外,有模「九日当采字小笺,甚佳,篇中并及之。
异哉放翁好庵,宋史两传相连参。
年铃悬隔五十载,踪迹离合岂易谈。
粤稽开禧岁丁卯,陆子拜爵称渭南
年高身退褒宠,诗奇字古穷嬉酣。
聊复书符辟蝗孽,亦颇戒杀师瞿昙
时萧山丞甫壮岁,日侍老学如
沃洲山近接几案,剡溪藤滑霏云蓝。
玘公八札字太碎,焦山巨题掔不堪。
乞与擘窠两大字,何异指月明千潭。
江山万里骋周骏,性灵一缕蜷春蚕。
放眼茫茫总诗境,雕镵岂惮一再三。
协谐丽密后村叙,好庵此事深醰醰。
七星九曲恣攀蹑,骖鸾浮鹢搜谺谽。
想见高怀抱奇伟,肯随俗士为婀媕。
三使出入郑公匹,五议折冲金相惭。
谁期增币并函首,竟为其易来王
韶石桂岭吾旧游,悬厓古刬明烟岚。
龙隐拓从吴市购,廿年未饱珍厨蟫。
吾州名碑有熊蒋,久访不得情难甘。
窊尊篆势亦沈翳,贤守妙斲何由探。
回思咸丰岁辛亥,鹤鸣讲社栖归骖。
书堂家祠工并举,谱轩诗境题联龛。
明年粤氛莽横突,一片焦土悲焚惔。
又越十载返桑梓,无复小园垂橘柑。
龂龂残帧护幽懿,冉冉翠墨腾馚馣。
杨侯昔守吾永州,潇濂深处足目谙。
搴帷移指五溪曲,千里如共丈席函。
重阳风雨苦相念,深山采菊知盈篮。
要将文藻饰蛮箐,敢以荒陋嗤介郯。
何诗何境辨真幻,即境即诗相吮含。
闻君浯溪蚤结庐,可庵烟艇同留耽。
窊尊之刻非浯溪,记忆错误笑老覃。
江山精灵有感应,文字纠结成愚憨。
辱君惠问甚恳款,令我衰鬓忘䰐鬖。
篱间日精茁玉藟,竹根稚子抽瑶簪。
虽有尖团上市早,可怜细瘦如蠃蜬。
猥蒙珍品远见饷,斋庭罗列纷罂甔。
喜唤诸孙共啖嚼,更分道味供饕婪(余有「惜味斋」额,君亦有「惜道之味」印。)
径宜此幅并照草堂壁,何苦诗题巨轴又费来伻担。
纪晓岚诗韵(并小识)乙丑 清 · 赵冕镐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玉垂先生集卷之十一
纪晓岚题我外祖松园先生行卷子云曾茶山诗久不传。余编四库书。录其诗刊板行世。赵庚夫茶山诗集曰清于月白初三夜。澹似汤烹第二泉。咄咄逼人门弟子。剑南已见一灯传松园诗实有剑南清澹之意。遂题其卷。以质东国君子。其诗曰联镳后。文章钜公。一编今日在。千载此心通。客有居圆峤。吟多似放翁。迢遥随使节。宛转寄诗筒。展卷微哦久。挑灯对话同。谁云高寡和。我爱澹弥工。弱水接天白。阳冰映日红。成连自鼓。远想海山中。记在四十年前。申紫霞写此赠申海藏昆季。海藏遂宝藏焉。余亦从海藏获读屡回。今邈若也。昨日申韦史与余话此事。为书一纸。余乃袖还而又读之。重有感于先辈文章之盛。贵在派源翰墨之好。不设畦畛也。
玉尺量才地,铁评只眼公。
遥遥声气感,落落古今通。
心折燕都会,格尊甫里翁。
神交如执契,秀句乃联筒。
好事传之久,后人说与同。
藏巾知所敬,下笔为臻工。
愿宝千金墨,供香一瓣红。
弥甥俱已老,雪涕晤言中。
追题游东关天花寺诗甲申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己集
放翁《老学庵笔记》云:「会稽镜湖之东,地名东关,有天花寺。吕文靖尝题诗云:『贺家上天花寺,一一轩窗向水开。不用闭门防俗客,爱閒能有几人来。』今寺乃在草市通衢中,三面皆民间庐舍,前临一支港,与诗不合,岂陵谷之变遽已如此?或谓寺本在湖中,后徙于此。」《嘉太会稽志》所言略同。余于戊辰之冬尝一过之,寺门閒静,近依水曲,旁绝廛市,亦远衢术,与白塔洋尚隔里馀,疑无湖中移置之理。至贺家者,今曰贺家池,在樊浦东,离寺甚远。吕公北人,故不深知也。然其诗境佳绝。近久客都下,烟水梦深,彷佛曩观,补题长句。
廿年前棹入东舟,曾向天花寺里游。
市转碧桥开静野,墙欹红树照寒流。
四围稻叶常遮屋,一院松风自绕楼。
谁向招提问兴废,山门长占镜湖东关白塔洋长三里馀,是镜湖之仅存者。)
题旧画北齐校书壬午 晚清 · 李慈铭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戊集
图见山谷题跋,传出唐阎立本南宋割去其半,有范石湖陆放翁跋,韩南涧题诗,今藏长沙周阁学寿昌家。
挥豪挟策坐满堂,或啖酒果据胡床
奚奴立马侍庑下,高鬟红袖侍两行。
鲜卑邺下何天子,羖䍽不飞九龙死。
起本盗贼终灭亡,何取膻腥列青史。
大牺人螭所不如,独亲儒雅知重书。
先启秘府校坠籍,终开文林罗群儒。
孝谦建议捊遗阙,一十一人各勤职。
入室应招许散愁,负笈还寻马敬德
青绫御食汉台郎女史亲添五夜香。
满袖花钗传请客,隔窗宫烛照披裳。
唐宋相沿称故事,马子三台亦堪记。
入盘曾黜邪蒿名,作谶悲闻正道字。
呜呼!
文宣甚暴何谥文,讲经就傅弥勤勤。
济南实得汉家质,惜哉不得长为君。
宋人事金谓金父,纸上前朝概呼虏(图后范、陆诸公跋,皆斥为虏政。)
秽史虚标勃海宗,当时自习鲜卑语。
藁燃猬破徒悤悤,鹰封郡君仪同
独仗一事重儒力,得与周魏偁齐踪。
绢素流传特健药,对榻俄空半已割(山谷跋有对榻七人,石湖跋言已逸去其半。)
长幅犹题南涧诗,真迹难求涪叟跋。
争言粉本阎文贞,右相丹青聊戏评。
人生择术自当慎,伏池舐笔良可轻。
祝英台近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二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掩兰灯,搴蕙帐。
支枕寄幽想。
并入哀丝,秋雨夜深响。
差同忆语如皋,风怀秀水,只付与、旗亭凄唱。

镇惆怅。
为卿点染生绡,依约旧门巷。
驻马斜阳,疏柳尚无恙。
断肠剪剪青螺,遥峰两点,可略似、风鬟模样。
祝英台近 其二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四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惜红红,怜素素
未肯絮禅堕。
遣兴中年,真赏几曾遇。
昨来倚棹明湖,孤芳临水,偏惊眼、此花幽楚。

挽春住。
倩他碧草千丝,遮断玉骢路。
信有前缘,众里两心许。
愿郎著意消停,归车缓缓,倘容我、夜深私语。
祝英台近 其三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十八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髻同心,眉百结。
幽绪为君说。
忒煞聪明,宛转陇鹦舌。
难忘拥被宵阑,喁喁恩怨,已帘角、晓光微白。

太憨绝。
自怜生小蓬门,薄命感秋叶。
修到梅花,甘作掌书妾。
可能捧砚添香,相偎相觑,愿厮守、鬓丝成雪。
祝英台近 其四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四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理轻帆,移画舸。
东去柳园路。
倒映晴岚,妒尔好眉妩。
低回云影笼裾,水香吹鬓,渐棹入、翠烟深处。

尽延伫。
贪招流外微凉,更驻小莲步。
手瀹茶香,细拣碧钗股。
人生能几清游,水天閒话,竟忘却、城阴月午。
祝英台近 其五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词韵第八部
鹊华秋梦图者,安巢居士閒情所托也。绣檀回枕,已歇馀馨;落叶惊蝉,但曳残响。羽陵缘尽,挽不住飞絮光阴;淡粉楼空,问不出青禽消息。断云幽梦,写放翁坏壁之词;弱柳平桥,送苏小香车之路。钗凤眷回眸之月,笼鹦学留客之声。翠水秋寒,红衫人远。安巢乃贻书历下,索句宣南。秋色仿伯雨之图,影事托云轩之梦。仆本羁迟,同嗟沦谪。云愁霞想,抚枯树以兴怀;心倒肠回,借飞花而溅泪。子野之来京口,零落兜娘;澹心之记板桥,低回沙嫩。谁能和我,仿飞仙白石之词;如见伊人,题细雨红泥之寺
燕来迟,人去早。
客思怨芳草。
红袖高楼,望断片云渺。
一签一数邮程,燕南赵北,早已遣、离心飞绕。

鲤书少。
丁宁小别无多,偏又月圆了。
预想迎门,镜里注双笑。
那知此恨绵绵,栖鸦流水,都换却、相思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