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画一歌(《诗纪》云。一作百姓歌。)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质韵
《汉书》曰:惠帝时。曹参代萧何为相国。初。高帝与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及参守职。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之约束。于是百姓歌之。
萧何为法,讲若画一。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靖,民以宁壹(《史记》作一。《后汉书》王充传论注、《类聚》、《文选》注、《御览》、《文选》补遗、《诗纪》并同。全唐文作谧。○《史记》曹相国世家。《汉书》曹参传。《后汉书》王充等传论注。《类聚》十九。《文选》西都赋注。《御览》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四。《文选》补遗三十五。全唐文八百二十一程晏萧何求继论。《诗纪》八。又《后汉书》班固传注及《白帖》二十一并引一、失二韵。)。
卫尉卿洪州都督张公遗爱碑颂 唐 · 崔祐甫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今天子终谅闇易月之期。不言既言之日。询于师保辅弼之臣曰。将以国之明烛震下土。俾兆人康乂。有道哉。四臣曰。莫如择贤而司牧之。虽欲不理。不可得也。上曰。用贤何先。曰。莫先于幽远蛮貊之邦为急也。即日命王人。遽以制书就拜卫尉卿兼洪州都督张公为御史中丞广州刺史岭南节度经略观察等使。踰月而遽庙于洪。洪之耆老嫠茕。商贩渔钓。百类千品。周声夺魄。于野于廛。咸曰。宁取我裳而裂之。宁取我廪而焚之。父也天只。胡为夺我之君。中丞受命而南。舟不及汎。马不及秣。国人怀慕之罔极。曰。清尘远矣。君不顾矣。郁陶之思何用哉。盍用于扬名颂德乎。故吏兵曹参军张擢法曹参军豫章县令郑锋建昌县令卢惟瑾新吴县令邬贲州人东冶府果毅刘容耆寿喻乾相等讨论之。众佥谓允。于心曰。自昔为政者。知清之可以长人也。而清者稀。岂不欲清。欲牵之也。欲之所行。不廉不俭为之舟舆也。清之不立。肆奢崇货为之钻凿也。于是撤其帷帐荐蓐之具。便于身悦于目者二百馀物。归之有司。减其俸钱稍食月几十万贯于军府。此皆前政之所督责而封已者。我则推而远之。于是公仪之义申。平仲之规见矣。二之日谋于众曰。昔曹参去齐。以狱市为寄。以为扰于狱者。轻重人之命。烦于市者。耗斁人之生。苟鞭笞桁杨之无度。侵牟肆夺之不改。是国家以章绶印玺毒苍生也。岂致理哉。于是平百货之贵贱。议刑罚之等差。使其贪不下残。忿不私逞。韩子求环而不可。使人袒背而无伤。夫然。噬嗑之象成。行苇之恩溥矣。三之日谋于野曰。不稼不穑。民天安仰。载驰载驱。王命所急。吾观是邦。农野未辟。传置未脩。岂不以使役无期。供亿失序。倘野有饿殍。宾不如归。亦诸侯之耻也。于是减承城吏卒几三千。归之陇亩。而击柝之守无阙焉。赋豪富墆财数百万。赒于馆饩。而含糗之徒不知也。其卒也。不公之吏。留以为厮。其财也。不法之臣。受以润屋。我皆用之于爱人活国也。于是阜蕃之望崇。多大之仪备矣。从政三月。州人爱之如父母。承之如松柏。夫妇耕织之暇无他惧。惟惧公速迁。其馀煦妪孕育。发于中而形于言。损其身而益于物。可以激颓俗慰穷氓者。岂胜道哉。祐甫山东鄙人。不好妄饰。凡所闻见。务存实录。故采拾而书之。公名休。字祥。幽州范阳县人。有晋司空茂先之远裔也。曾祖汲。易州长史。祖选。幽州固安县丞。考价。赠齐州司马。公起家石亭别将。自是为县令军司马州长史各一。入为天子友储君臣。虽假以宠名。而迹实戎索。受命为范阳节度安禄山判官。禄山以大权大宠。外示忠而内谋逆。太上皇推赤心而勿疑。敢有闻之者死。蹈虎尾。犯龙鳞。公密言其戎狄豺狼。不可厌也。当是时也。视鼎镬如归焉。神之听之。是与正直。周旋锋镝之下。出入寇雠之间。而能终保元吉。渐于贵仕。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其惟张公乎。又牧濠舒润三州而及此。昔张黄门庭圭牧此州。甚得人誉。张丞相九龄次之。迨府君又有裕焉。故邦人有三张之目。颂者美盛德之形容。非鲁僖公仲山甫不之获。今兹颂曰。
昔为豫章。
今有循良。
黄门之善。
于今不忘。
爰及丞相。
亦有烈光。
我君戾止。
是为三张。
立廉宝俭。
无怨无伤。
邮亭之下。
宾旅其康。
四封之内。
望岁千箱。
自春徂夏兮人相庆。
庆未毕兮闻后命。
朱幡玉节兮向番禺。
彼愿适兮我望孤。
君乎君乎。
若岁大旱。
其谁见濡。
尚书李公造华严三会普光明殿功德碑 唐 · 支乔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三
□象至高。六位表阴阳之度。佛乘最妙。四谛断生灭之疑。犹患爱水乱流。耶山蔽日。用拯群溺于习坎。殖智牙于大(阙十二字)之以□律不求髻宝。自得衣珠。至若了义满字之元宫。真空妙有之大道。为三藏百法之长。其惟华严道场者欤。此万封山门□□□□□山□则□□河东节度观察。支度营田等处置使北都留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上柱国陇西县开国(阙八字)李公说之所营建也。我尚书捧日天枝。干霄帝绪。勋逾稷卨。德迈萧曹。明镜悬台。何秋毫之(阙八字)割□□□况复词锋冠阳春之华。仁德同爱日之煦。是则九层峻柱。万里长城。声政闻乎王庭。讴歌溢于塞下。至若兴土宇之□□□□□之梯航。旃陁□□童子童孙。家至听法。增上慢之匹夫匹妇。比屋谈元。凤苑龙城。多新户牖。丰宫沛寝。倍荐华香。故得邵政感□□□□辟新施禄俸□因人天證知。存没沾被。上栋下宇。搆轮奂之福庭。或丹或青。赫庄严于梵域。自然膺舟楫之望。入凤凰之池。寿𣅧彭封□带砺□□□灵翼卫千福□□八座之应戬谷也。粤若内政保于宜家。中堂合于进馈。佐君子以仁惠慈爱光启尚书以盛□信能□□夫人□乐安任氏。疏通妙性。黼藻智牙。桃李光于肃邕。芝兰茂其静慎。赞成我尚书集此造殿功德者。其惟□□夫人之谓欤。自然顺坤仪□□□出世之道。如月之亘。森菌桂以馨香。如山之容。冥大椿之寿考。以宏鹊巢之美。式佐甘棠之功。斯盖夫人之功德也。普光明殿者。即毗卢□□□□演三处再会之法堂也。观夫七处九会之楼台。六峰六天之塔庙。如瓶沙之苑囿。类须达之园林。何必瞻乌。岂烦偃草。彤霄赩□讵减天台。绿树□□忽疑灵鹫。南瞻花县。则栉比闬闳。北睨晋山。乃合沓松石。此皆禅师恣心目之所精选也。我尚书闻微妙之迹。在菡𦻁之峰。□秉钺事殷乖于飞盖巡□乃骤回鸾之札。慰沃禅林。缄龙藏之经。慇勤正法。初禅师之肇朕华严道场也。滥□一刹一堂□设于七处九会。□□于善财也。则众塔星攒乎绝顶。妙拯于慈氏也。乃诸天云霭乎群峰。蜃气成楼于上方。月轮作殿于下界。尊经宝□写□缯缃□□分身众多塔庙□□明实沈之分野。广大卤之有情而已哉。禅师俗姓元氏。法字道融。凤翔天兴人也。力微皇帝之远条后魏□宗皇帝之华绪。外劲竹桢。内□□□谈元乃香象威仪。传法则师子奋迅。心学龙树。德迈天亲。操自在之戒珠。揭无畏之法印。貌正满月。目凝明星。□□□裳□寒辍餔救馁士无放于□□路□禁于下山。转龙藏则惟精惟勤。礼华严则一句一拜。其安禅也。情无散乱。其得定也。身不动摇。幽明降心。□□□福地祇丛□而护法山灵□以安人。至若神光瑞井之休祥。梵僧童子之应瑞。猫虎曳练以表素。文字隐石以呈奇。异迹孔多。此不具载。于是□殿□□因山搆成。始审曲面势而工□不瞻星揆日而事集。将施夏屋之力。果符大壮之规。谅杍人僝功侔造化以暗会其蒇事也。庀畚锸以凫趋鹤跃。骈□木而电耀雷奔。丛楹戢𡥨以齐□□梁偃蹇以横亘。仰藻井以反照。乘鸾铃而向风。五色比象于其间。众圣列坐俨其内。阳闼澒洞以互曜。阴窗玲珑而焜煌。金石之所严措。络珠之所分别。香泥净鸳鸯之瓦。雨起青烟。宝网散琉璃之文。风摇佩影。寒暑隔阂于峻宇。日月回薄于雕甍。目丽谯之峥嵘。上干碧落。写高阁之窕窱。下戛□□□井可以傍窥。烟霞可以俯阚。宁知非睹史他之移至乾闼婆之幻游。迟想像于万卦。第登陟于三休。岂羡夫昆崙山之九重□□陟降已哉。我尚书成兹绀殿。必有丰碑。且地有灵踪。山稀巨石。禅师至怀忧念。寝处无遑。乃杖策谛寻。随意垦斸。忽逢□□□中碑材砻之斲之。唯除分寸。岂非禅师之所心致。抑尚书德感之所致也。乔智惭测海。识陋窥天。敢罄刍荛之词。用深功德之海。乃□铭曰。
□□灵山。疏峰挟障。六天九会。并在其上。阴阳助巧。造化资匠。如有龙鬼。岑崟肸蚃。若存圣贤。夕护朝降(其一)。
恍□□□岧荛化城。□有方广。□来此京。□□□□□岫峥嵘长驱五荫。俯就三明。彤梯宝阶。普济群生(其二)。
广殿崇墉。迥出烟外。绣楹日逼。绀瓦云霭。宝山真□□□□□□传法者。树别天籁。□刹垂(阙五字 其三)圣师高渺。岧然胜轮。嵌空彩阁。缭绕卿云。梵响难到。天声易闻。谁其建之。八座当□丰碑永传(阙四字其四)。
新城三老董公赞 唐 · 皮日休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七
洛阳新城三老董公说高祖为义帝发丧。在汉之取天下也。三杰而已矣。萧何苦民力以给兵输。韩信杀民命以骋战功。留侯设诡策以离秦项。当其时。未闻以仁义说于君者。而董公乃谕之以丧义帝。至使天下宗汉者。为其丧义帝也。夫高祖以曹参虽有攻城野战之功。不如萧何也。信矣。焉至于苦民力杀民命设诡策。反不若董公之功也哉。如高祖为天子。以公为师友。行其道于时。其利可知矣。公之道已行于汉。而不睹封赏之体。又当时史氏无一字以褒者。因为赞以旌之。
项氏狂攘,贼我怀王。
天命未的,孰存与亡。
皤皤董公,一言汉昌。
一人弑君,天下皆伤。
一人哭君,天下皆丧。
项由是弱,汉由是强。
扶义而征,可至轩黄。
唱仁而战,可至武汤。
用于天道,折彼雄铓。
繄公之道,与汉而光。
庆历圣德颂 北宋 · 石介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三月二十一日大昕,皇帝御紫宸殿,朝百官,相得象殊,拜竦枢密使,夷简以司徒归第。二十二日,制命昌朝参知政事,弼枢密副使。二十六日,敕除修靖素,并充谏官。四月八日,皇帝御紫宸殿,朝百官。衍枢密使,仲淹琦枢密副使,乃用御史中丞拱宸御史邈御史平谏官修靖十一疏,追竦枢密使敕。十三日敕,又除襄为谏官。天地人神,昆虫草木,无不飗喜。皇帝退奸进贤,发于至聪,动于至诚,奋于睿断,见于刚克,陟黜之明,赏罚之公也。上视汉魏隋唐五代,凡千五百年,其间非无圣神之主盛明之时,未有如此选人之精,得人之多,进人之速,用人之尽,实为希阔殊尤,旷绝盛事。在皇帝之德之功,为卓荦瑰伟神明魁大。古者,一云气之祥,一草木之异,一蹄角之怪,一羽毛之瑞,当时群臣犹且浓墨大字金头钿轴,以称述颂美时君功德,以为无前之休,丕天之绩。如仲淹弼,实为不世出之贤。求之于古,尧则夔龙,舜则稷契,周则闳散,汉则萧曹,唐则房魏,陛下有之。诸臣亦皆今天下之人望,为宰相谏官者,陛下尽用之。此比云气草木蹄角羽毛之瑞,万万不侔,岂可翻无歌诗雅颂,以播吾君之休声烈光神功圣德,刻于琬琰,流于金石,告于天地,奏于宗庙,存于万千年而无穷尽哉!臣实羞之。臣尝爱慕唐大儒韩愈为博士日,作元和圣德颂千二百言,使宪宗功德赫奕炜烨,昭于千古,至今观之,如在当日。陛下今日功德,无让宪宗。臣文学虽不逮韩愈,而亦官于太学,领博士职,歌诗硈颂,乃其职业。窃拟于愈,辄作庆历圣德颂一首,四言,凡九百六十字。文辞鄙俚,固不足以发扬臣子之心,亦欲使陛下功德赫奕炜烨,昭于千古,万千年后观之,如在今日也。臣不胜死罪。臣贱,无路以进,姑藏诸家,以待乐府之采焉。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闱闼。
晨坐太极,昼开阊阖。
躬揽英贤,手锄奸蘖。
大声沨沨,震摇六合。
如乾之动,如雷之发。
昆虫蹢躅,妖怪藏灭。
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闻皇帝,戚然言曰。
予父予祖,付予大业。
予恐失坠,实赖辅弼。
汝得象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
君仍相予,笙镛斯协。
昌朝儒者,学问该洽。
与予论政,傅以经术。
汝贰二相,庶绩咸秩。
惟汝仲淹,汝诚予察。
太后乘势,汤沸火热。
汝时小臣,危言嶪嶪。
为予司谏,正予门闑。
为予京兆,堲予谗说。
贼叛于夏,为(原作往,据石本改)予式遏。
六月酷日,大冬积雪。
汝暑汝寒,同于士卒。
予闻辛酸,汝不告乏。
予晚得弼,予心弼悦。
弼每见予,无有私谒。
以道辅予,弼言深切。
予不尧舜,弼自笞罚。
谏官一年,奏疏满箧。
侍从周岁,忠力尽竭。
契丹亡义,梼杌饕餮。
敢侮大国,其辞慢悖。
弼将予命,不畏不慑。
卒复旧好,民得食褐。
沙碛万里,死生一节。
视弼之肤,霜剥风裂。
观弼之心,鍊金锻铁。
宠名大官,以酬劳渴。
弼辞不受,其志莫夺。
惟仲淹弼,一夔一契。
天实赉予,予其敢忽。
并来弼予,民无瘥札。
曰衍汝来,汝予黄发。
事予二纪,毛秃齿豁。
心如一兮,率履弗越。
遂长枢府,兵政毋蹶。
予早识琦,琦有奇骨。
其器魁櫑,岂视扂楔。
其人浑朴,不施剞劂。
可属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惟脩惟靖,立朝巘巘。
言论磥砢,忠诚特达。
禄微身贱,其志不怯。
尝诋大臣,亟遭贬黜。
万里归来,刚气不折。
屡进直言,以补予阙。
素相之后,含忠履洁。
昔为御史,几叩予榻。
至今谏疏,在予箱匣。
襄虽小臣,名闻予彻。
亦尝献言,箴予之失。
刚守粹悫,与脩俦匹。
并为谏官,正色在列。
予过汝言,无钳汝舌。
皇帝明圣,忠邪辨别。
举擢俊良,扫除妖魃。
众贤之进,如茅斯拔。
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上倚辅弼,司予调燮。
下赖谏诤,维予纪法。
左右正人,无有邪孽。
予望(原作望见,据石本、徐本改)太平,日不逾浃。
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神武不杀,其默如渊。
圣人不测,其动如(原作以,据《宋史》本传改)天。
赏罚在予,不失其权。
恭己南面,退奸进贤。
知贤不易,非明不得。
去邪惟难(石本、剑本作艰),惟断乃克。
明则不贰,断则不惑。
既明且断,惟皇之德。
群下踧踖,重足屏息。
交相告语,曰惟正直。
毋作侧僻,皇帝汝殛。
诸侯危慄,坠玉失舄。
交相告语,皇帝神明。
四时朝觐,谨脩臣职。
四夷走马,坠镫遗策。
交相告语,皇帝神武。
解兵脩贡,永为属国。
皇帝一举,群臣慑焉。
诸侯畏焉,四夷服焉。
臣愿陛下,寿万千年(以上《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
襄阳咏史 其十 酂城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萧何初封在谷城县西汉功臣表高祖六年十二月甲申封曹参以正月甲午封张良最后封萧何
谁是兴刘第一功,我侯只合最先封。
当时猎犬犹争甚,得鹿权都在指踪。
长平公主歌 明 · 王樵
长平公主者平阳公主也长平侯卫青故平阳侯家骑也有相青当侯者青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后青果贵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左右固言之主乃许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诏卫将军尚平阳公主
不相梦为奴与侯,时来不求富贵,富贵端相求。
不相梦为奴与夫,身大将军,姊为皇后青,非昔青夫岂用奴。
君不见艾窦太主庖人,偃生霍将军、冯子都。
龙齿汤 清 · 李瀷
出处:星湖先生全集卷之七海东乐府
宪德王十四年。王无嗣。以母弟秀宗为太子。居月池宫。时上大等忠恭坐政事堂。注拟内外官。请托坌至。忠恭莫能举措。感疾而退。召医诊之曰病在心脏。须服龙齿汤。遂杜门不接宾客。执事侍郎禄真请见。门者拒之。禄真曰下官非不知相公谢客。愿献一言以开郁悒之怀耳。不见不退也。门者三复乃见。禄真曰伏闻气体不调。得非早朝晚罢。蒙犯风露。伤荣卫之和。失支体之安乎。曰未也。禄真曰然则公之病。不须砭石。可一言而理之。忠恭曰可得闻乎。禄真曰彼梓人之作室也。材大者为梁柱。小者为椽榱。偃者植者各安所施。然后大厦成焉。宰相之为政也亦然。才巨者置高位。小者授下官。内则六官百执事。外则方伯郡守。朝无阙位。皆得其人。然后王政成焉。今则不然。循私而灭公。为人而择官。爱之虽不才必进。憎之虽有能必斥。取舍劳其心。是非乱其志。不独害于国事。为之者亦病矣。若其当官清白。莅事恪恭。杜货贿之门。绝请托之路。黜陟必以幽明。予夺不以爱憎。如衡焉不可枉以轻重。如绳焉不可欺以曲直。如是则刑政允穆。国家和平。虽日开公孙之閤。置曹参之酒。与朋友故旧。谈笑自乐可也。又何区区于服饵之间。徒费日废事为哉。忠恭悦。谢医朝王。王曰谓卿剋日服药。何遽来朝。对曰臣闻禄真之言。同于药石。岂止饮龙齿汤而已哉。因为王陈之。王曰寡人为君。卿为相。而有人如此。不可使储君不知也。宜往告太子。太子入贺曰臣闻君明则臣直。此亦国家之美事也。
龙齿能安魂,琥珀能定魄。
医疾有佐使,厥诊在心曲。
可笑上大等,分剂一何错。
利权既在手,俗情宜纷托。
或说如肌铄,或诉如肤剥。
其怒如震逼,其怨如雪沃。
压若山岳重,浸若奔流射。
排之若烟拥,避之若影逐。
蝇营驱又还,鬼噪方更作。
容头必过身,躲迹争钻隙。
津津喧以聒,绎绎往旋复。
朋知竞游扬,宗戚助气力。
舌翻风猎猎,目盱电铄铄。
毁誉迭阴阳,货贿堆珠玉。
眩幻不可详,合遝难遴择。
循情敢瘝官,忤意惧中毒。
交鬨方寸间,拂乱无适莫。
千思复万想,百缠不可释。
深痾日成痼,宛转颓床褥。
异哉上客至,一言可替药。
公私既判别,用舍斯劈画。
铨衡在诚悬,轻重非难度。
此志苟开豁,百恙随手辟。
几微一念动,千里分善恶。
忠恭侧耳禄真谈,不用刀圭已快乐。
奏之九重等发蒙,明离筵上重叹息。
君明臣直幸际会,陶铸太平雍熙国。
岭南乐府六十八首 其五十九 龙齿汤 清 · 李学逵
出处:洛下生集册六
昭圣王二十年。上大等忠恭。坐政事堂。注拟内外官。请托坌至。忠恭莫能举措。感疾而退。召医诊之。曰。病在心脏。须服龙齿汤。遂杜门谢宾客。执事侍郎禄真请见。门者拒之。禄真曰。下官非不知相公谢客。愿献一言以开郁悒之怀耳。不见不退也。门者三复。乃见。禄真曰。伏闻气体不调。得非早朝晚罢。蒙犯雾露。伤荣卫之和。失支体之安乎。曰。未也。禄真曰。然则公之病不须砭石。可一言理之。忠恭曰。可得闻乎。禄真曰。彼梓人之作室也。材大者为梁柱。小者为榱椽。枉者直者。各安其所。然后大厦成焉。宰相之为政也。亦然。才大者置高位。小者授下官。内则大官百执事。外则方伯郡守。朝无阙位。皆得其人。然王政成焉。今则不然。徇私而灭公。为人而择官。爱之。虽不才必进。憎之。虽有能必斥。取舍劳其心。是非乱其志。不独害于国事。为之者亦病矣。若其当官清白。𦲷事恪恭。杜货赂之门。绝请托之路。黜陟必以幽明。予夺不以爱憎。如衡焉。不可枉以轻重。如绳焉。不可欺以曲直。如是则刑政允举。国家和平。虽日开公孙之阁。置曹参之酒。与朋友故旧谈笑自乐。可也。又何必区区服饵之间。徒自费日废事为哉。忠恭悦。谢医朝王。王曰。谓卿剋日服药。何遽来朝。对曰。臣闻禄真之言。同于药石。岂止饮龙齿汤而已哉。因为王陈之。王曰。寡人为君。卿为相而有人如此。不可使储君不知也。太子入贺曰。臣闻君明则臣直。是亦国家之美事也。
朝一服,龙齿汤。
暮一服,龙齿汤。
不济事弥,今热心肠,杜门谢客真亡阳。
朝闻禄真语,暮即朝当宁。
百寮尽惊疑,储君独拜舞,苞苴不行干谒沮。
臣心水至清,臣识如衡平,出门乃敢谈笑行。
昨者之疾今则愈,何必要人龙齿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