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金陵图咏 其二十一 长干春游 明 · 朱之蕃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在城南聚宝门外。江东人谓山陇之间曰干。一出城闉,山冈绵衍,往安德、凤台二门,径道回环,寺宇错置其间,平地民庶杂居,故相传有大长干、小长干之名。今春日游观骈聚,每至漏下,尚自启钥以待归人。
星罗萧寺自南朝,衢路交通被麓椒。
霁日楼台宜啸咏,春风花柳助招邀。
骈阗仕女纷车马,杂遝笙歌接明朝。
不用寻仙蓬阆远,喧中取寂任逍遥。
安德天皇庙。次副使韵(四首○并引) 其一 明 · 吴允谦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楸滩先生集卷之一
赤间关。有安德天皇庙。安德年幼。强臣起兵。安德避兵西海。到赤间关。累战穷蹙。有侍女一人。负安德入海。后人为之立庙。松云作七言绝四首留庙下寺。副使次其韵以示。
势蹙兵摧计已穷,片帆无路更回东。
可怜老妇能全节,背负遗孤赴海中。
丛竹 明末清初 · 申楫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河阴先生文集卷之一
余家有乌竹一丛。乃李古阜八豪翁所赠也。翁名瑀。自号玉山。岁庚子。自月城寓居于安德。过夏余从之游。及归留赠竹一盆。题诗挥笔以戏曰。我有一丛竹。爱护重金玉。今日举赠君。医尽青凫俗。自是爱玩不释。移栽于窗前石砌之上。盖将十七年于今。观其根箨困于劲土。枝叶厄于风雪。形容憔悴而有贞苦不可夺之节。可叹惜也。一日东溪丈感而有吟。索和。
岁寒孤节托盟完,不为桐江斩钓竿。
伊昔玉山留锦箨,至今幽砌任清看。
骚人赋后虽遗恨,溪老吟来剩吐肝。
只欠此生淹病久,三春归尽倦凭阑。
次双溪亭韵(十绝○并序) 其一 明末清初 · 申楫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河阴先生文集卷之一
双溪亭者。安德洞中修契所也。县有东西两川。夹断崖为潨。先辈亭于其上。因名曰双溪。每岁春秋。为修契之会。洞风敦睦。其来久矣。甲午十月。大风从西北起。屋瓦皆飞。亭子遂颓。至今但有旧基。其时吟咏诸作。皆没不传。独孙上舍晔,琴上舍梦驲之作在人口。亭既废。洞中饮射读法之风亦熄。余与东溪老。慨然有重修复古之意。一日与诸老少登临。因步右韵以示意。庶几有重新之美。惜其洞习颓懒。事竟不就。
洞云收尽峡门开,清涧双流曲曲回。
更许重关护灵境,此间那得俗人来(右记双溪形胜。)。
题吴君(文徵)为子画海岱搴帷图十帧 其八 临河访古 清 · 孙星衍
出处:冶城絜养集卷下
博平有鸣犊河故道地与齐赵分界即孔子临河不渡处也自河漫济渎入海通流至此予以甲子岁春之安德任经过其地有句云河水又通鸣犊口春江不作狎鸥人时兼摄登莱道又有句云三箧古书随后乘一双金印在前驱
狄水扬沙坏舟楫,临河昔畏波涛急。
千年水徙鸣犊湮,几时又见奔流入。
博平境小齐赵分,我行至此思古人。
宣尼忧患尚不免,宜我坐席无时温。
频年南北东西走,捧檄裁沾禄升斗。
劳薪愁过汉金堤,泛梗揔输齐土偶。
移文惭愧出山阿,北上租船又纳禾。
未信澄清由揽辔,可能抚字缓催科。
题吴君(文徵)为子画海岱搴帷图十帧 其九 卫水浮碑 清 · 孙星衍
出处:冶城絜养集卷下
既官安德之明年有告卫河第三屯出有古碑往视为北魏营州刺史高贞碑中有载字不可识予审即弄字因为移置州学高氏族葬在此先出有高湛高植两碑湛碑楷法工致藏安德封氏
高家兄弟椒房戚,大冢难防水冲击。
冯夷知我好古碑,夜半浮出长河湄。
耕氓见此惊告我,往视如获瑶琼瑰。
碑中奇字颇难识,赖我能通六书说。
文初变楷带分隶,石幸埋沙未刓缺。
千夫邪许移入城,横舍立处高峥嵘。
流传墨本遍寰宇,考史共记高贞名。
八年济北燕南住,善政应惭颂来暮。
后人或比岘山碑,忆我摩娑不能去。
题吴君(文徵)为予画历下旬宣图四帧 其三 安德行河 清 · 孙星衍
出处:冶城絜养集卷下
汉屯氏河即今卫水其支流北通王莽河经德州至海丰盐山入海岁久淤塞临清上游漳流涨发汶水低弱辄闭闸以防挟沙淤运粮艘不得出口谓之扪口自予建议重浚恩县四女祠支河泄流入海扪口之患遂绝直省静海一带堤岸亦不至决溢时以权藩巡工安德
禹河故迹屯氏存,支流迤东经鬲津。
燕齐错壤水利废,近海略见沟通痕。
老黄河身今占种,民力难资官屡空。
四女祠前旧道湮,临清闸外新沙拥。
卫流高处汶流低,浊漳合之五斗泥。
挑沙放闸岂长策,粮船不出丁嗟咨。
我来议浚申前诏(故大学士刘文正统勋昔奉旨会直隶东省挑浚支河),泄水先从下游导。
万夫合作不经旬,千艘遄行奏成效。
前年度地雪盈尺,今年巡工雨沾帻。
不辞栉沐至再三,况复旬宣有专责。
君不见赵王河,我曾议浚谋孔多。
消疏济运究何日,一雨泲上积潦伤田禾(泲上赵王河久湮每夏雨潦淹浸田禾且恃以济运屡议浚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