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隋新城郡东曹掾萧平仲诔 隋末至初唐 · 陈子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四
萧平仲字某。兰陵人也。梁文皇帝之元孙。鄱阳王之曾孙也。鄱阳嗣王之孙。定襄侯之第五子也。派清澜于天潢。分乔枝于若木。君降生昴宿。挺质圭璋。孝友温恭。仁慈亮直。其形曲而雅。其神俊而明。耽思群书。研精众艺。尽人閒之能事。极天下之奇才。江淮贵游。独称领袖。故可以坐觌羔雁。俯拾朱紫。至如南山为志。不能北面事人。诗书自娱。耻与绛灌等列。洎有陈失驭。西迁于隋。而兄弟十人。白眉斯在。唐棣之咏。事等姜肱。君子义之。高其行也。属皇期有道。咸序搢绅。乃拜吏部员外郎东宫学士冀州司法参军礼部员外郎新城郡东曹掾。从班列也。君莅政能官。咸熙庶绩。所在遗爱。置言成范。至如缨绂之士。草莱之客。莫不聆嘉声而云萃。餐德音而风趋。李膺曩号楷模。王商昔称贤智。方之蔑如也。适应入践常伯。超补台司。如何灵祇。歼我明哲。春秋五十有五。大业九年二月十五日。卒于新城郡之官舍。于戏哀哉。余与夫子。颇有亲连。少敦莫逆。既同羁旅。弥笃绸缪。非无陆机之书。尚有钟仪之操。谁谓吉士。奄逐隙驹。嗟乎。盛年何晚。促之如此也。于戏哀哉。昔之绝弦轸叹。当笛伤心。余虽谢古人。宁不悽恸。是知身殁名存。实由著述。况复故人景行。何能泯之。敢以闻见。乃作诔曰。于戏哀哉。粤若高祖。大造惟梁。德侔五帝。道冠百王。赤眉作梗。黄屋云亡。有妫之后。应运遐昌。君之显考。耻为委质。在行既高。居宾坦逸。笃生夫子。如披云日。仪形信典。声名本实。神机电举。雅调风生。还同照乘。有类连城。学逾班固。才冠刘桢。金汤失险。天厌有陈。幸逢隋德。预沐尧民。青盖西度。紫气东沦。依依去楚。悽悽入秦。梁亳之郊。忽倾风树。结庐狎鸟。穿池凭雾。兄弟十人。义声咸布。爰降纶绂。特预铨衡。龙楼振藻。司寇驰名。俄居郎署。升朝擅美。含香趋奏。事礼承祀。抑抑威仪。彬彬文史。涪水既临。郪城是面。视民如伤。事心惟战。周震善政。潘岳能官。企彼前哲。顾巳非难。余之室人。君之从妹。加以笃。颇蒙提诲。铭之在心。没齿唯佩。契阔关陇。连翩冀代。余任主簿。眉山之川。亟会琴台。
兼遇名贤。花朝月夜。置酒题篇。近之新城。暂申累日。谓君积善。永保元吉。不言别后。忽婴斯疾。如何清辉。奄辞兰室。于戏哀哉。承讳惊惶。闻丧恸泣。前悲未尽。后哀仍集。白马不追。素车安及。悲人世兮太促。叹死生兮异路。元壤冥兮难穷。黄泉寂兮易暮。客位空而聚尘。书台掩而生蠹。嗟古人兮神交。念往哲兮虚通。泪有竭兮心尚惑。声有止而哀无穷。宿草衰兮凝秋露。白杨惨兮生悲风。痛游魂兮安在。徒酾酒兮招空。于戏哀哉。
唐故右神策护军中尉右街功德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右武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上柱国乐安县开国公内侍省少监致仕赠扬州大都督府孙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八
元和元年冬十月。内省少监致仕孙公寝疾。薨于京师广化里私第。享年若干。十有一月。有诏追赠扬州大都督。法赙布绢。各以百数。明年十一月。葬于泾阳县之某原。命妇诸孤。家老故吏。以服劳诏禄恩华庆赏之不可以不识也。请镂丰碑。楬于鲜原云。唯圣唐仁泽汪濊。威灵燀耀。乃法辰象。以严武师。惟肃宗创新军于北落。克靖患难。惟德宗置中护于内朝。而为总制。翊宸严以宣七德。正师律以张四维。勤劳警巡。柬拔忠厚。不失于正。克保其终者。惟公有焉。公讳荣义。字某。其先吴郡人也。轩裳延耀。本冠邦卿。版籍推迁。幸来京毂。今为京兆泾阳人。曾祖翣。皇右金吾卫中候。祖庭玉。赠兖州刺史。父知吉。皇开府仪同三司行右领军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上柱国魏国公。或徼循筮仕。道在安卑。或麾节加恩。义彰追远。以至于先公贵位。名重前朝。宏内省之事任。受大封之徽命。承休袭庆。终践代官。裕蛊教忠。备遵家法。公端良谨重。洁白详明。事无尤违。心必诚信。至德中。策勋至上柱国。起家掖庭局监。转掖庭局丞宫闱局令。再为内谒者局。叙品至朝议大夫。恩锡章服。又加中散大夫。贞元十七年充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判官。才浃辰。迁内常侍。充副使。越翌日。兼右街功德副使。十九年拜右骁卫将军。充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右街功德使。明年有诏知内侍省事。岁中加特进右武卫大将军。封乐安县开国男。德宗弃天下。顺宗谅闇。整训爪牙。勤宣翼戴。进骠骑大将军。益封乐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今皇帝践祚。以年疾加侵。固辞戎政。重违诚恳。恩礼旧劳。拜开府仪同三司。既积沈恙。累章陈乞。乃下优诏。遂其致政之请焉。初公以大历中奉使交广。裔夷啬祸。有梁氏寻氏聚为寇𣀮。公与守臣决策。潜师尽殪。南服以清。厥猷茂焉。建中中。将军许庭游将命北蕃。公为之介。属张光晟暴毙。其众与阴方为仇。野心烦言。将逞憾以报。才全智免。终靡盬而归。俄而希烈干纪。淮濆不靖。受中旨。合兵符。取桂岭湘川之众。益汉阳夏口之镇。以当剧贼。且护成师。收应山。援安陆。凡鄂之成绩。公有助焉。寻又监庆州行营兵马。皆奋策画。用宁边鄙。暨夫拊循爪士。参赞禁营。乃升副车。超践中尉。讲军志。循武经。比诗人祈父之职。得易象贞师之义。承睿谋以决胜。授偫帅以懋功。肃肃然安人而禁暴。雄雄然由中以制外。积劳不伐。受宠若惊。恩波深而守以慎惧。爵禄厚而不萌侈汰。其或方国问遗。岁时交欢。公曰。有齿以焚。古人所诫。无胫而至。廉士不居。外不易于人。中不易其操。泛然虚受。悉助军实。强力匪懈。推诚在公。或籍在行閒。而法干吏理。苟书所至。必械系送之。心无私焉。直而后已。当亲重之任。护腹心之臣。入近天子之光。出列诸侯之上。岂徒然哉。先魏公信向释氏。薰修心法。尝于邑里奏建宝应众善寺。五代之壤树依焉。至公又请于寺内置无垢净光法华三院塔额。檀施臧获。为净人者十辈。所以修先志。所以崇佛乘。孝子信士。斯为至矣。昔汉室以灌婴为谒者。随何为护军。正伯参珥貂之制。环列据衔珠之重。骠骑仪同。品皆第一。护封益食。事轶常均。及屏去熏灼。翛然恬旷。家居得谢。以至没身。其动也。本兵柄而不可犯。其静也。冥道枢而无所累。纳忠循理。议者嘉之。前夫人郭氏。骠骑大将军赠开府仪同三司全羽之女。克恭妇道。不幸先没。今夫人东平郡君吕氏。柔嘉有仪。昼哭遵礼。奉终诚信。以前夫人祔焉。长子某次子某官某等。棘心雪泣。衔恤无怙。趋承轩禁。嗣续忠劳。公之兄前保寿寺上座内供奉监义大德道系。舍筏之宗。已超学地。在原之痛。犹切孔怀。公之弟某官某等。同气联华。致美有裕。忍哀襄事。先远是图。龟兆告猷。刍灵启路。卜佳城于此室。体魄焉依。转乐石于他山。声尘斯在。铭曰。
大君御极,修理百职。
抑抑乐安,逢时竭力。
超侍轩墀,抱公绝私。
乃将命令,以会师期。
保合诚信,周旋险夷。
韬钤讲贯,印绂葳蕤。
帝座之西,星文昭晰。
钩陈之北,武旅森列。
为之总制,所以关决。
凡在拊循,士皆感悦。
委重三朝,成功九霄。
退身崇让,息偃迢遥。
逝川阅水,截道惊飙。
恩崇幢盖,吹咽笳箫。
泾流汤汤,谷水池阳。
旧邱崇冈,若斧若堂。
宰树如云,仁祠在旁。
刻铭于兹兮,永永不忘。
悼贾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湖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天门市
余尝读贾谊新书。见其经济之学。大矣哉。真命世王佐之才也。自汉氏革嬴。高祖得于矢石。不暇延儒生。及为天子。制缺度弛。处华而夷。是时独有叔孙生能定朝仪。其制未悉。唯生草其书。欲以制屈诸侯。推定正朔。调革舆服。通流货币。天不佑汉。绛灌兴谤。竟枉其道。出傅湘沅。生自以不得志。哀屈平之放逐。及渡沅湘。沈文以吊之。故其辞曰。𣉽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故都。噫。余释生之意矣。当战国时。屈平不用于荆。则有齐赵秦魏矣。何不舍荆而相他国乎。余谓平虽遭靳尚子兰之谗。不忍舍同姓之邦。为他国之相。宜矣。然则生之见弃。又甚于平。当汉时。舍乎帝则为诸侯矣。如适诸侯。则新书之文。抑诸侯而尊天子。舍诸侯则胡越矣。则新书之文。灭胡越而崇中夏也。是以其心切。其愤深。其词隐而丽。其藻伤而雅。余悲生哀平之见弃。又生不能自用其道。呜乎。圣贤之文与道也。求知与用。苟不在一时。而在百世之后者乎。其生之哀平欤。余之悲生欤。吾之道也。废与用幸未可知。但不知百世之后。得其文而存之者。复何人也。咸通癸未中。南浮至沅湘。复沈文以悼之。其辞曰。
粤炎绪之嫣绵兮。
其国度之未彰。
天锡生以命理兮。
冀其道之益光。
伟吴公之知贤兮。
道其名于文皇。
既敐以召之兮。
遂位之于上庠。
悯耋儒之惷愚兮。
对天问之不臧。
既偫愚之让俊兮。
驰其誉之煌煌。
嗟大汉之丕绪兮。
虬其贤于污潢。
上下溷而不分兮。
议制削于骄王。
杀僇棼而不制兮。
断捽胡其寇攘。
羌虏坌以侵华兮。
曾不能以抑强。
饵其嗜之延延兮。
实三代之计良。
念五德之更承兮。
论尵结而不纲。
乃秉臆以兴说兮。
数用五而色尚黄。
又诸侯以开国兮。
输其租于咸阳。
曾不得以抚民兮。
俾其君兮可忘。
请纡𦂕以乘印兮。
各驰化于所疆。
上既悦而欲大用兮。
遭绛灌于东阳。
道既摈兮何明。
乃出傅于沅湘。
侼沅波之滃洫兮。
或漾棹以夷犹。
望灵均之没所兮。
顾其心之怊怊。
临汨罗之浩漾兮。
想怀沙之幽忧。
森樛萝以蓊郁兮。
时𤝴狖以相号。
雾雨暗乎北渚。
䗤毒乎芳洲。
景黯沮以不明兮。
若夫悼乎离骚。
香依依兮杜若。
韵凄凄兮篻簩。
山隐隐以扫空兮。
烟微微而淡秋。
嗟吾不知所惑兮。
泪懭恨以横流。
当抱愤于渺藩兮。
曾无足以少休。
既菼薍以伤思兮。
又鸺鹠以动愁。
呜呼哀哉。
世既不平领吾道以为非兮。
吾复何依。
蘋兰憔悴兮稂莠繁滋。
麟凤匿迹兮枭獍腾威。
哲匠罢斧兮拙者搆之。
离娄闭目兮瞽者扬眉。
子都蒙袂兮敦洽骋姿。
呜呼哀哉。
亦先生之尤也。
眙其世之不可兮。
何不解而去位。
又垂万世之名兮。
取舍在此。
奚自谤于童羖兮。
乃憪然而为累。
盖伊尹三就五就之心兮。
冀其民之可治。
奈悯悯以不悟兮。
又被之以非议。
幸一人之再觉兮。
答受之奥义。
既孱王以堕驾兮。
乃冤恸而已矣。
讯曰。
君不明矣莫我知。
幽都寂兮和涕归。
文悬日月兮俟后圣用之。
大故忽兮其何足悲。
同叶给谏过铁柱观 明 · 朱国祚
押梗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三十
南昌铁柱观相传为晋旌阳令许逊锁蛟处按唐李白诗云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豫章城灌婴所筑疑此即灌婴井也万历辛卯九月子与叶给事典江西乡试毕偕游是观览其遗迹證以李诗给事然子言爰赋诗十二韵以纪其事
微澜远通江,水黑照无影。
谁锁戟尾蛟,缭以千丈绠。
神州八柱外,于此得堑阱。
地户辟赵尊,真灵位陶景。
人言毋支祁,神禹昔钳颈。
要当去民患,不在远方屏。
冻铁断绣花,终古但严冷。
九派浔阳流,有时风力猛。
潮生浪亦动,疑是灌婴井。
比于渴马厓,术可验糠䵃。
我言殊怪牒,给事默心领。
请诵白也诗,可以发深省。
灌瓦研诗 明末清初 · 李元鼎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余家有古研,得之金陵老友薛更生,其世藏也。研形五瓣若梅花,色如金粟藏经纸,中边血斑翡翠隐起,似出土铜,叩之作金玉声。细腻发墨,亦奇珍矣。相传为灌婴庙瓦,洪容斋守赣时获于雩庙。左池窾为《研铭》以章之,语载《续笔》中。辛丑秋日,余偶游雩阳,考郡邑志益信。志云:“研重十斤,刓阙两角,其光沛然,色正黄。”余研光色则同,但厚止二寸许,重不及十之一二。岂后人剖而成器,不止余之一研邪?
梅花研久伴镫青,金质黄流范古硎。
汉代何人寻灌垒,雩阳有志纪洪铭。
方之铜雀歌钟远,润以玉蜍战血荧。
珍重传家供翰墨,毋烦端歙斫山灵。
灌瓦研歌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十八
李梅公司马藏研,五瓣如梅花,质如黄玉,间作绀碧色,累累坟起,云是灌婴庙瓦,请予为诗。
范土千年化圭璧,琢作梅花伴骚客。
腻质全堆金粟黄,斑痕细夺琅玕碧。
主人置酒开山房,丛花锦石兼幽篁。
摩挲书画亦无数,出此四坐生清光。
传闻庙瓦今破碎,铭字刓残谁睹记。
扣之如磬拭如烟,龙尾端溪尽堪弃。
雩阳古庙野火焚,穹碑断础皆寒云。
神物可怜光怪在,令人转说灌将军。
二虎歌 清初 · 查慎行
出处:湓城集
壬申正月有两虎阑入九江西门外龙开河伤一人巳而逸去市人惴惴恐其复至朱恒斋太守斋戒为责躬文翌日大会属员于城隍庙(即汉将军灌婴)及宋大夫祠下(汉九江守宋均)既焚牒告神则命虞人挟弓矢火器穷追之期于必获越五日殪其一至是尽歼焉黄质黑章狰狞可怖聚而观者数千人咸谓使君至諴感神能力除民害也适余至九江目睹其事作歌以俟采风者
湓城连山猛兽多,两虎突入龙开河。
腥风伥伥日杲杲,白昼市上无人过。
使君视民如赤子,威凤生仪麟有趾。
豪强敛戢盗贼清,尔独何为至于此。
灌将军庙宋公祠,能捍大患则祀之。
撞钟伐鼓会僚佐,第一先焚责巳辞。
与神后先俱守土,政拙惭余不如古。
爱其父祖及子孙,忍卑孱人饱虓虎。
明朝大猎城南闉,毛风血雨迷荆榛。
特开一面纵雉兔,死不当罪伤吾仁。
须臾虎自林中出,小者先擒大者逸。
虽擒一虎戕一人,其势公然两相敌。
此时伐罪更有名,合围再往大掩群。
潮州鳄鱼必尽杀,不信请读昌黎文。
虞人眼疾如鵱鸟,馀勇登崖斗牙爪。
咆哮一声山忽裂,火箭飞空碎其脑。
黑章黄质毛斑斑,旗杠压肩奏凯还。
犹防作力断急縳,血色并出双睛间。
道傍观者争太息,自古神功扶正直。
百年凶暴一朝除,此事知公有阴德。
江边户户皆椎牛,从此山无樵采忧。
诗成大笑冠缨绝,我正欲作匡庐游。
红林檎近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押词韵第二部
今年三月梅始盛开,与桃杏樱桃相错,蔚为奇观。然有沦于绛灌之悲,违其素操矣。因念虎邱冷香阁植梅数百本,无杂树,乡邦人士每于此时极游宴之乐。羁旅都城,怅不获与,用清真韵作此,示瞿安
春景方融暖,乱花时送香。
散策度前圃,袷衣映回塘。
遥想层丘翠麓,正傍雾阁云窗。
玉蕊初褪宫妆。
莺语啭新簧。
头白嗟倦客,心怯老殊乡。
输他燕子,衔泥犹宿雕梁。
但珍珠桥畔,鸡鸣埭口,劝君聊复欢此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