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中亭(有序) 明 · 湛若水
中亭者,九华中峰之亭也。夫一阴一阳,刚柔合德,是之谓「中」,圣人之道也。亭在中峰中峰在湛子中堂之后。嘉靖丙申八月二十六日池州太守陆子所默冈赞予登九华而堂适成,景青阳施子观卿大观登绝顶,乡进士南陵汪子道夫、穷其最胜石上,憩于中峰,人人快乐,汪子慨然为作石亭于其上,湛子名之曰「中亭」,作诗镵于崖石,以示来者。
逍遥上九华,洒落山中央。
中央在何处,山水围书堂(旧名「书堂记」)
中坐得中心,中道靡狷狂。
有如诣道者,广大极高明(协)
幸逢贤郡主,导我从施汪。
施子撰杖履,凌空步中冈。
道夫中亭,倒影临天光。
昊天及明旦,游衍共出王。
人人有泰山,毋曰让未遑。
我诗●崖石,千秋永不忘。
西苑诗十首 其一 万岁山 明 · 文徵明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文氏五家集卷六、甫田集卷十
嘉靖乙酉春同官陈侍讲鲁南马修撰仲房王编修绳武偕余为西苑之游先是鲁南教内书堂识守苑官因得尽历诸胜既归随所记忆为诗十篇
日出灵山花雾消,分明员峤戴金鳌。
东来复道浮云迥,北极觚棱王气高。
仙仗乘春观物化,寝园常岁荐樱桃
青林翠葆深于沐,总是天家雨露膏。
送斌上人游杭州 明 · 顾璘
 押词韵第一部
上人禅业清净解楞严法华妙义余与石亭陈公时往谈说辄移日不倦今晨挑包锡来扣山居云将东游吴越访诸名山参大知识以證圆觉请余作偈导之余不善偈为赠一诗因忆杭州郎沈诸君流亚也往开莲社畅尘外之风不愈于缚禅寂乎尔行矣请择于斯二者
斌公禅林秀,前身海潭龙。
明珠濯清水,本性长玲珑。
少事大虚老,空门初发蒙。
拜趋陈庄座,金篦刮双瞳。
低心达磨壁,捧钵曹溪宗。
天界大丛林,跏趺坐堂中。
头陀满四座,发难如扣钟。
吾衰谢抖擞,卧疾维摩宫。
与子强荅问,而岂明真空。
支许方外交,聊以息微躬。
今晨告余别,游方海之东。
礼佛普陀岛,参禅雪窦峰。
青莲被寒沼,白月悬秋穹。
行色有佳景,归云无定踪。
我有振衣地,寄在杭万松。
浩渺湖海接,逶迤岩壑重。
尔往结莲社,将无同
长谣写心曲,托寄东林风。
题瑞榴图 明 · 林文俊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方斋存稿卷十
嘉靖乙酉秋子与宫赞蔡衡仲等六人宴于内馆有中贵以石榴见遗大小八九枚盖植之禁中者诸君谓石榴多子坐下惟侍讲叶叔晦尚未有子请以为兆既归郑侍讲陈鲁南石榴图赠之诸君有诗予亦效颦
石榴有子兆开先,况复来从雨露边。
一座惊看无似者,诸公持赠不徒然。
家如王祐多阴德,齿及商瞿未暮年。
见说近来入梦,试看明月掌珠圆。
昭山寺诗嘉庆戊寅二月二十五夜 清 · 宋湘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滇蹄集卷一
嘉庆甲子冬入都,湘江阻风,维舟埼岸。意甚闷,上一小坡,仰见回峰插霄,其顶隐约梅花千株,如昨夜初开者,遂勇赴之。循磴行五六里许,渐近,则花光顿失,谛视,乃古木成林,条横叶脱,白粉墙映之,作此幻相也。逢樵者,问,是昭山寺新葺,因悟佛导我游,梅影饵我耳。入寺,则花竹楚楚,二雏僧供一碗,意甚昵,如有所求也者。少焉,各呈一小册,展观之,乃其所为诗,初学语,亦颇有致。叩其师,已他适。既乃出墨一碗,纸数番,索予留诗,又如熟知余好事也者。余不料此日乃得此清趣,狂笑之馀,信笔草数绝句,暝色欲来,书至「下山草草登舟去,明月清风有梦来」二语,掷笔遂行。送至门,又请题门壁,为书十字,其他作何许语,今皆忘之矣。今日宿永昌之沙木河驿,枕上忽忆此段陈迹,足成一律。时嘉庆戊寅二月二十五日夜也。
谁识昭山寺,岧峣带薜萝
到门湘水住,对面岳云多(题门壁句。)
梅影勾人幻,僧雏喜我过。
十年寻旧梦,一笑老诗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