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幻长老以墨画观音像。求予赞 其二 金 · 李奎报
押庚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后集卷第十一
君主则太祖仁宗明宗皆工书。然至尊非评品所到。皆略之。其馀士大夫桑门逸士之工书者。有若学士洪灌,宰相文公裕,宗室僧统冲㬢,首座道休,侍郎朴孝文,宰相柳公权,邵城侯金居实,宰相奇洪寿,学士张自牧,山人悟生了然等。亦可以妙品绝品次序焉。然以予有未见其书者。故今不得优劣之。迨总集而观。然后备论。不尔。俟后之达识有以明白甄别耳。(神品四贤各赞)
其一金生。
城隍祭迎送神歌 其一 明 · 俞好仁
押阳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七
史云。金洪术。义城人。高丽太祖与百济甄萱战。大败。洪术力战死之。太祖叹曰。洪术死。如失吾左右手矣。后论功追赠加等。俗传县城隍神。盖洪术也。然未知是否。至今里巷之民。多以淫怪荒诞之辞。和诸箫鼓歌舞以慢神。其为鄙野就甚焉。今观祀典。州府郡县。有以时祭城隍之文。故作此歌。裁以邪正。以遗县人。且申朝令淫祀之禁。庶几俾绝荒怪之风云。
公何为兮一方,倚薜萝兮山苍苍。
当天造兮抢攘,真人崛起兮青木傍。
攀鳞附翼兮争腾骧,黄屋左纛兮当虎狼。
刘家纪信兮遥相望,庙食百世兮神洋洋,我民报事兮不可忘(俗传洪术貌似太祖。备仪卫。力战而死。故以纪信比焉。)。
稳城府使赠判书瑞原君尹公神道碑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七
公讳士贞。字贞之。坡平人。始祖讳莘达。起家佐高丽太祖。为壁上功臣。至玄孙瓘。逖戎立功。官至门下侍中。铃平县开国伯。谥文肃公。在我朝。讳就官至知密直司事,集贤殿大提学。是文肃九代孙。于公为高王考。曾王考讳救。通训大夫。原平府使。王考讳洪。通训大夫。瑞兴府使。考讳恭。通训大夫,行咸悦县监。以公功追赠纯忠补祚功臣,资宪大夫,工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妣南阳洪氏。嘉靖大夫。知中枢府事讳任之女也。公生于成化己亥正月十七日。登弘治甲子武科。正德丙寅。以军器寺奉事。参中庙靖国之勋。超拜内赡寺主簿。戊辰。移主司仆寺簿。升平市署令。己巳。拜晋州判官。庚午。禦倭寇有功。起三资。壬申。丁外忧。甲戌。拜茂长县监。二年罢归。己卯。拜内赡寺判官。迁刑曹正郎。俄拜平安虞候。庚辰。拜端川郡守。嘉靖壬午。拜世子翊卫司右翊卫。迁训鍊院佥正兼内乘。乙酉。拜文川郡守。丙戌。升通政。授稳城府使。丁亥夏。遘疾。以五月二十五日卒官。享年四十九。以功例赠资宪大夫,兵曹判书,瑞原君。赐吊祭。以其年九月。礼葬于广州治北拘(一作狗)迁里先茔之侧。公天资轩轾异常。自守简而莅众严。倅晋州三年。吏与妓莫敢仰视。迄公去。无知公面者。雅好儒学。迎馆一文士。衙罢。必讲读。夜分乃寝。未尝以事剧少止。端川产银。守郡者鲜脱污名。公在郡数年。不造一指环。累宰列城。所驮惟书籍而已。有屋于西湖。活计萧然。其始筑室也。公悠然啸傲。不事检督。木工至与役徒设博戏。而公亦不呵禁也。尝与妻兄弟分财。终日醉睡。不发一言。券成。只押署而归。其无意于生产如此。第以恬于势利。拙于求名。故宦途多阻。位不称才。公前娶申氏。县监永绥之女也。早世。后娶李氏。宗室茂丰都正总之女也。夫人早遭门祸。茂丰被谪燕山朝。不得令终。夫人奉王母致孝。每得父母手简。必谨藏于怀中。时有飞书之变。得罪之家。不敢留只字。恐为祸祟。王母知夫人怀书。迫令付烬。夫人掘坎将瘗。竟不忍舍。平居抚览悲恸。子孙奉旨。既殁。纳于棺中。其配公也。得妇道甚。训子女有方。视前室子。无异己出。睦宗族。抚婢仆。交邻里。恤贫乏。咸得其宜。勤身节用。以赡家业。至老不倦。俗尚淫祀。夫人深恶之。巫觋绝迹于门庭。惟尽诚追远。虽遇疠疫。不废祀事。既老。每令诸孙读内训。听而取则焉。公曾以良家女为妾。妾之父将死。有寄托之语。厥后。失公意。公将遣归。夫人谏曰。受人之托。弃之不祥。且夫妇之义。无閒嫡妾。今必去之。妾亦不敢自安。公感其言。不去。及公卒。同庐墓侧。有终焉之志。数年岁饥盗兴。族党恐被劫强。请还京。终于万历癸酉七月二十八日。享年八十七。其葬与公同茔异室。前夫人生三男。曰轼,辐,辏。辏登武科。后夫人生二男一女。曰辙。武科县监。曰辕。前县监。女适前参奉朴世雄。轼无子。辐只有一女及妾子。辏生二男一女。男曰天寿。武科。今为佥使。曰永寿。以永寿后轼。奉宗祀。辐之婿曰朴玉。妾子曰大生。辏之婿曰李群玉。辙生三男。曰渭,溟,涉。有妾子曰微生。涉今为佥使。辕生二男二女。男曰惟善。早死。曰明善。生员。婿曰李硉,申橚。有妾子曰枝生。朴世雄生一男三女。男曰益。婿曰元膂。文科直长。曰柳希津。察访。曰朴沪。内外曾玄孙见在者五十馀人。公殁后五十年。子辕求碑铭于李珥。公孙涉娶珥姊为妻。通家。珥略知公及夫人行迹梗概。故敢为铭。铭曰。
文昧韬略,武困面墙。
艺用不全,短掩厥长。
矫矫维公,靡安一曲。
猿臂发身,挟策进学。
简以从政,清以律身。
勋昭太常,爱遗齐民。
令配善承,善积家庭。
谓公遐到,乃止中龄。
有种必穫,于后毓英。
诞告云仍,宜视刻铭。
忠义卫韩公墓志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八
公讳世伦。字某。清州人。远祖讳兰。佐高丽太祖。三韩录功。三重大匡。奕世冠冕。入我朝犹然。曾祖。左议政西原府院君襄节公讳确。祖。判敦宁府事。西城君恭安公讳致仁。考。刑曹参判。西原君讳僩。妣贞夫人宋氏。嘉善大夫砺山君益孙之女。以成化乙巳五月庚申生公。公生未阅月。而母夫人卒。参判公母弟敦宁府正讳倧无子。且怜公在襁褓失恃。取以为后。妻以姨女。弘治丙辰。公连丧二考。致哀如成人。吊者咸悦。公孝友真率。轻财乐施。朋友有食贫者。与共衣食。或分与臧获。无难色。闻有丧。必先匍匐。人多长者之。尹氏姨患毒肿。进蚯蚓汁。公必先尝。示若不秽者。申氏姨患瘟疫。一家多染。亲戚莫敢顾。公躬负姨以出。用药获痊。公亦无恙。人以为难。公有五兄三姊。晚年。诸兄皆逝。只馀孽弟世侄。笃爱无閒。无日不相对。客至。未尝不设酒食为乐。人或劝之仕。公不经意。一日冬晓风雪。公卧闻路上喝道声。语其子曰。布被土床。此亦足矣。彼人良苦。其恬静如此。公先娶南阳洪氏。是石城县监讳贵孙之女。内资寺判官讳循性之孙。崇政大夫江宁君讳元用之曾孙。生于成化甲辰八月甲子。温惠而敏。主中克宜。上下咸得其情者凡二十八年。而嘉靖壬午四月丁亥。先殁。享年三十九。其年七月。窆于杨根水馀里。后娶延安金氏。是禦侮将军行宣传官讳石亨之女。副司猛讳孝仁之孙。通政大夫行闾延郡事讳敬之曾孙。生于弘治壬戌十月丁卯。柔顺而慈。能绍内事。甲午十二月甲寅。公以疾终于家。享年五十。越明年乙未三月。将就窆洪氏之茔。而穿圹有水气。不克葬。丙申三月。始得地于广州治东早谷山斗尺里襄节公茔侧。移洪氏墓而合葬焉。厥后十六年辛亥二月乙亥。金氏殁。享年五十。是年十月。窆于同原。公凡有三男二女。长男曰脩。丁酉。升上舍。补官不就。明庙朝。用特荐。拜掌苑。今上朝屡经宪官。今为通礼院右通礼。长女适郡守崔汝舟。是洪氏生也。次男曰倜。以门荫。今为宗庙奉事。曰倓。中丙辰武科。官至昌城府使。早殁。季女适任克。是金氏生也。通礼初娶正郎闵瑄女。再娶提检李公楫女。不克育子。只有妾子曰某。倜娶崔埴女。生二男二女。男曰希福,希禄。女适李晚生。次某。倓娶忠义卫朴芸女。生一男曰希吉。郡守有二男。长曰洁。夭而无子。季曰滉。中戊午进士,丙寅文科。今为某官。任克生一男二女。男曰庆云。通礼。于珥先君为姨弟。珥生虽后。通家有所闻知。今被索志铭。不敢固辞。铭曰。
惟帝畀衷,我所秉彝。
求之匪远,顾諟在斯。
曰轩与冕,外物傥来。
求非有益,得或成灾。
公厚天分,重内轻外。
克孝克友,善端蔼蔼。
没齿潜光,无怨无尤。
广陵之东,有宁一丘。
刻铭何为,聊以阐幽。
前燕二主后燕二主西燕二主北燕二主南燕二主附冯跋冯弘(前燕慕容俊,以晋穆帝壬子称帝,九年。子炜嗣,十年。庚午,秦执之,封新兴侯,共十九年。西燕冲乙酉称帝,一年,被弑。永称帝,八年。甲午,垂执永,共九年。后燕垂以丙戌称帝,十一年。子宝嗣,二年,被弑。共十三年。长乐王盛称帝,为北燕,四年,被弑。叔熙代立,六年,被弑。共十年。德以庚子称帝,为南燕,六年。兄子超嗣,五年。庚戌,刘裕执超,共十一年。冯跋是年据北燕,二十一年。弟弘篡,八年,戊寅被弑。共二十九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先韵
燕至慕容俊始僭号,盖鲜卑也。祖廆,自晋怀永嘉元年丁卯,自称鲜卑大单于。元帝大兴三年,以廆为平州刺史,复封辽东公,在位二十七年。子皝嗣,咸康七年封燕王,在位十五年。子俊嗣,四年,而称帝,徙都于邺。子炜嗣,苻坚攻邺,执之。燕故太史黄泓叹曰:“燕必中兴,其在吴王乎?”汲郡赵狄曰:“天道在燕,而秦灭之。不及十五年,必复为燕有。”既而慕容垂叛秦归燕,自称燕王,与弟德长驱向邺。慕容农起兵于列人,慕客泓起兵华阴,慕容冲起兵平阳。泓进向长安,为其臣高盖所杀。乙酉,冲称帝于阿房,是为西燕。冲攻长安,秦王坚出奔。丙戌,燕王垂称帝。西燕将军韩延弑其主冲,立段随为燕王。慕容永袭随,破之,帅鲜卑去长安,而东击秦王丕于邺,杀之,称帝于长安。燕王垂攻西燕,斩永。垂卒,子宝为兰汗所弑。长乐王盛称帝,是为北燕,都龙城。庚子,慕容德称帝;皝少子也;是为南燕,都广固。辛丑,北燕段玑弑其君盛,盛叔熙讨玑,杀之。高云复弑熙自立。南燕主卒,兄子超袭位。庚戌,刘裕拔广固,执超斩之。是年,离班桃仁弑高云。冯跋自立为天王。跋裔出中州,非慕容族类也。弟弘篡立,为魏所逼,去龙城,依高丽。高丽王杀弘于北丰,并其子孙十馀人。弘之篡也,杀其兄子百馀。石虎秦生,未踰其毒。既而弃城适野,绝类东夷。天网恢恢,亶其然乎?夫前燕亡于炜,其失庸;后燕乱于宝,其失暗;西燕丧于永,其失僭;北燕断于熙,其失淫;南燕灭于超,其失虐。跋、弘窃位,身死嗣绝。虽延鼎二十八年,狼奔鼠窜,乌足道哉!
东胡别种据幽燕,为北为南近百年。
大单于始慕容廆,子皝孙俊并豪贤。
王爵本繇司马锡,帝名忽向五胡编。
能除石虎又一虎,诸葛恢言岂不然。
自从灭魏除石闵,岂知执炜是符坚。
鲜卑四万长安入,雌雄双燕何翩翩。
白虏重来五将出,鱼羊食人人似烟。
垂藉父兄修旧业,宝迷堂搆覆新椽。
南北初分德与盛,一纪齐倾空再传。
中原冯跋因胡土,优游寿考席夷旃。
元魏开疆及冀北,龙城君适野谁怜。
夏变于夷终若此,何人复继徙戎篇。
暮春携嗣子皇帝恭谒东西两陵是日启跸用成长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三
稽父传子继尧舜之禅逊承家仰宗德祖功文武之道佑启后忆昨岁瞻鼎成之地告越年行玺授之仪虽已轃周甲之期尚未逮开元之始今则允符前愿克遂初心太和典重于大廷嘉庆朔颁于薄海缅绍祖让祖之本志心慕匪虚亹归政训政之永怀肩仔未歇若非诒燕曷能左券之先操况乃垂鸿久笃前言之默祝仰 酬何极躬率维虔虽岁月以冀之长仍吁重来九帙(本拟庚申年予寿跻九十再谒至切两陵是以昨岁桃花寺行宫诗云九旬重子思今年盛典庆成升香符愿上酬皇帝先德下训后人礼以时为大即宜躬率嗣子春举上陵之典)而雨露既濡之爱允宜即举三春且我国家受天眷命纪元八号再继丙辰(丙辰太祖建号天命元年乾隆元年暨今嘉庆元年皆丙辰)开国万年三回甲子(自岁凡太祖建国至今一百八十有一年)作述积百廿之算春秋跻八六之龄阅惇史未前闻焉恧藐躬何修遇此虽惭大当可告小康广轮闿益地之图乾惕夔御天之箓养民四釜稠施钱漕之蠲省岁八徵顺吁雨旸之若丰真开岁物总登春清明之和畅经旬上巳之韶熙三日杖鸠千叟才奉爵于新正葱犗四推甫扶犁于吉亥兆姓惟壬为任养百昌以子而孳萌(是日壬子)初发轫于天门顾掖辇之子舍虽尚能磬控既言耄而可以御舆用示习勤劳便承颜而最宜策马思十全克成夫往迹伫三捷即听夫今朝迓銮辂而匝地欢欣翘弓剑而在天对越彼拜前拜后虽诸侯尚盛事之传况文子文孙皆先世所垂裕之庆谒珠邱而有恪鉴宝器之克承想祖宗下顾而歆然与皇帝偕奉以欿若里记建鼓什肇和铃
昨岁瞻陵告授终,能乎与否尚疑衷(予昨岁以践阼六十年将于今春传位嗣子因诹吉闰二月中旬恭谒尚有东年每西两陵举祗告授终之典但其时距今岁一念国策行百里者半九十里之语能乎与否未敢自信乃寅荷正月昊恩大廷祖德竟得纪元周甲心愿符初于今岁上日授玺付托得人仰蒙精神天固未祖眷佑如此优隆予何忍即自图暇逸且强减昔时是以训政敕几仍不敢不自勉耳)。
天恩上日竟传玺,心愿初年或匪蓬。
适百里诚九十度,付千叶那寸方穷。
舆行马从(去声)垂常例(近年每逢巡幸启跸时子仍策马至途间乘舆随从之皇子等俱骑马掖行此恒例也我朝家法肄武习劳万年所当遵守是以此次嗣皇帝仍乘骑侍行一如旧例子则以年近九旬安舆尊养礼亦宜然也),家法兼因诘武功。
题庆州佛国寺前古松 佛国寺 现当代 · 溥儒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梁大通二年新罗法兴王建。高丽王国灭新罗,改鸡林为庆州。
鸡林山色半斜阳,谁识江东古战场?
惟有寺门千岁树,苦经风雨见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