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应天长 其八 江东遗事共十首壬午 明末清初 · 来集之
 押词韵第三部
大学士黄石斋先生,倚马万言,笔不加点,所著不啻等身。而《易象正》尤为奥秘。以论武陵相公不宜,夺情谪官江右。随江右抚军列荐,先帝震以党论,廷杖谪戍。孟长民曰:夫子在西库,始作《易二十四图》,又逮过北寺,毒痛之下,指节初续,又为《六十四象正》。昆山朱永明冒难入寺,亲为夫子栉沐,抄得是书。刘渔仲曰:方开府仁植,与先生同在西库,每与论诸象义,先生方就草作《二十四图》,锦衣著筐篮来请,方画一图未完,徐曰:吾作一图就逮耳。诸役不可,辄扶先生去。诸图翻播床下后去,仁植始掇拾藏之。
三天多破碎,叹心源,今将灰废。
漳海天才,窥见义皇真秘。
重门开理窟,喷纸上、六花飞堕。
朋党论,有胆椒山,轰轰丹陛。

生还皆主德,便万里提戍,君恩天地。
维彼陶唐,本是派分高帝
端拨一片席,肯拱手、扬旌东指。
大事去,热血盈腔,文章节义。
先生传书后 其一 念台先生刘宗周 清 · 严遂成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十一
山阴刘小山阅余《明史杂咏》,询曰:「诗至二百篇,先高祖念台先生何独见遗?」余曰:「身非史官,不敢臧否,偶因传有所得,直意为之。然先生固吾浙完人,即石斋黄先生当并书以补予阙。」乃以两先生名篇。
昆党宣党门户始,文吏虚拘武骄子。
上迂其言左顾谁,义甫如猫杞如鬼(周温二相。)
运移逆案又重翻,伪奉福藩之遗体(弘光非福王子。)
奕棋置镇势连鸡,横畜鹰苍虎方乳。
安得东林驻足地,五事空陈归去矣。
田间等于不为臣,可以死亦可无死。
刘马龂龂欲杀之,争如一片西洋水。
舟人扶出良复苦,茗饮三旬粒食止。
从容祖墓坐无言,间与超超晰玄理。
何烦炎午生祭为,朱鸟魂啼谢皋羽
还有相从地下人,人师百世闻风起(门人祝渊王毓蓍皆先月日死事。)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 其一 清 · 全祖望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杪秋江行集
石斋先生在狱中写孝经孝百卷蔡夫人写心经百卷以配之取置石斋书中不能别也石斋之书几于不钩之钢大类其人不料夫人以闺阁似之及观石斋乙酉蒙难夫人励以致命遂志之节则夫人不钩之钢居然石斋宜其书之相肖也乃夫人之书则然矣而画则反是一花一叶蓬蓬然气韵生动又何其妩媚也因是思石斋家庭之际其风流远矣然谛观夫人题语一花一叶忠孝廉节之旨无不在焉斯其所以为石斋家庭之风流也山谷曰士必临大节而不可夺然后谓之不俗石斋之谓耶蔡夫人之谓耶往者同馆前辈蔡文勤公梁村书甚工盖夫人之群姓故其书由夫人以摹石斋予尝叩以夫人之画而未得仁和小山堂赵氏有叶子一册其末题曰石道人命蔡氏石润写杂花凡十种时崇祯丙子钤以玉卿私印夫人之字也石耕石斋先生之章也自丙子以往石斋荐遭困阨逮于江戍于粤赐环未久国步已去夫人所题多有豫兆之者呜呼岂偶然哉予乃肃拜纪之而各缀以词以拟橘颂之意其词曰
有美漳,秋色平分。
如荼如火,突过滇云。
蜑风蛮雨,岂花所欣。
何以不凋,倍吐清芬。
他年桑海,诸公纷纶。
岁寒劲节,同此精魂。
白羽赤羽,挹注鲜新。
谁为之谶,曰惟夫人。
按:漳兼红白二色者闽人呼曰平分秋色夫人题其上曰蜑风蛮雨挹注鲜新
刘宗周黄道周乾隆乙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九
比因汇辑四库全书各省博访遗编以进裒聚既广则甄别宜精而明末诸人文集内多有论列边防兵事诋触本朝者馆臣随时检出请燬理固宜然亦不可不有所决择因于几馀披览衡定之夫为明臣而指斥我朝所谓吠非其主本无可罪其或人品无系重轻言事又剽窃无据及已入本朝苟活求生又谬托为明遗民如屈大均之流者燬之诚不足惜若黄道周之博物典汇刘宗周之疏稿则不可燬盖二人当明政不纲权移奄宦独能守正不阿多所弹劾至今想见其风节凛然而且心殷救败凡有指陈悉中时弊假令当日能用其言覆亡未必如彼之速卒之致命遂志以身殉国允为一代完人若因字句干犯并其全书而弃之致使忠臣正士其言论不能并传不朽余岂忍为之哉爰命廷臣就其应避之字略为删改书仍录而存之使天下后世知余大公至正之心维持名教而不苛小节重其人因及其书且为千古之君若臣垂戒示劝不徒味其文艺而已既以宣谕并题诗各书其集端
搜罗四库事磨研,去取其间公道传。
人各抒忠斯可录,言虽触讳忍从捐。
宁同仲达吠尧日,不愧观文报宋年。
平日犯颜急尽节,如之二者实堪怜。
黄石斋断碑砚戊戌 清 · 蒋士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四
海盐张君燕昌著《金石契》,载黄石斋断碑砚拓本,与裘文达公所藏阳明先生驲丞署尾砚,同是东坡墨妙亭诗刻之遗。背面东北角刻隶书「断碑」二字,东南角刻「道周」二字小印,中央凹寸许,圆如月,西刻细字铭曰:「身可污,心不辱。藏三年,化碧玉。」正面坡书四行,曰「吴越胜事」,曰「书来乞诗要」,曰「尾书溪藤」,曰「视昔过眼」,共十七字,多阳明砚五字。高三寸,广四寸,此为上截。中尚隔四字,下截乃阳明砚也。今在桐乡汪氏求是斋中云。
墨妙亭碑几时断,我及见闻存两砚。
前有阳明后石斋,各剪寒云收一片。
阳明之砚归裘公,我曾赋诗铭旌东。
及今又见石斋遗,四方平正凹其中。
十二字铭心不辱,已拚三年身化玉。
道周小印钤西隅,久伴孤臣同窜逐。
背十七字坡公书,广四寸高三寸馀。
较阳明砚多五字,后来宝者同琼琚。
先生幼年居石室,自号石斋坚以栗。
平台抗声辨忠佞,不如郑鄤言真失。
君臣本无际会缘,难以口舌争贤奸。
岂若龙场驲中住,漓江永戍天公怜。
乌程宜兴射影,多谢吴甡蒋德璟
国亡虚摊九千兵,碧血丹心愧公等。
呜呼,文山石友玉带生,叠山卖卜栖桥亭。
东华门外心如石,血洒残碑哭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