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行枢密院判官邓公勋德颂 元末明初 · 朱升
四言诗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三
岁辛卯,淮西兵起。明年,自蕲渡江者,蹂饶陷徽,江东大扰。至于丁酉六月之间,胜负相寻。徽民受兵者,凡十有二次,而犹不知所终也。于是泗水邓公奉江南省平章朱公命,由宣取徽,先声所至,不戮一人,郡邑以定。公淑德夙成,威信昭著。始至郡,立城堡,作庐舍,旬日竣事,而民不知有役。纳降附,下条教,村疃帖服,而民不知有军。分兵戍诸县,抡才以官治之,军民有职,止下相维,遗黎乃知免矣。将官张思总戍休宁县,能宣布公之德美,以福其民庶。又请邑土朱升作颂以传之。颂曰:
徽之为郡,介乎万山。
昔有革代,招附以安。
曩岁淮兵,渡江窥浙。
直捣于徽,肆其燔劫。
突来荐至,奔北相仍。
六胜六负,哀哉民生。
猗与辨章,秣陵开省。
勋业崇崇,纪纲井井。
既克宛陵,南复楚疆。
有献于公,请事徽方。
公曰噫嘻,无穷于远。
蕞尔山城,其边三面。
策者曰否,彼邻杭封。
全有三关,浙右囊中。
公曰噫嘻,兹为重役。
总率招徕,必资淑德。
曰邓友德,兰茁其芽。
汝父汝兄,致命邦家。
宣众未降,长枪馀党。
既屯于徽,惧残彼壤。
事有机速,为我南行。
汝亲吾养,汝家吾承。
邓公曰唯,惟辨章令。
辨章之心,徽人之命。
爰敕渠帅,即日启行。
衙兵之胡,新附之汤。
江淮之雄,苗僮之锐。
列骑联旗,两州相缀。
惟徽厌乱,城郭久空。
诸军毕入,诛其莱蓬。
既栅既城,以营以室。
将士分功,成之旬日。
乃纳降附,浆酒温存。
受其鸡豚,为之饔飧。
使观其军,使行其垒。
意气包涵,家人笑语。
民曰此军,与吾为侪。
曩者轹我,今吾服怀。
士曰此军,非曩之匹。
阃幕衣冠,中原典则。
曩之来者,驱民为兵。
何为强弱,徒歼厥生。
曩之来者,每事报复。
指摘吹求,炽然茶毒。
今兹下令,军民判然。
不教之众,奔北之先。
今兹下令,新自今日。
无长骁风,酷为指挥。
流离还定,渐复其初。
里有耕桑,家有诗书。
凡此之功,在于镇静。
万喙同声,归功于邓。
镇静之道,制胜之规。
谢公指顾,秦败淮淝。
镇静之道,致治之式。
曹师盖公,民以宁一。
紧公懿质,辨章登之。
进之于学,玉而成之。
云台元功,少年杖策。
人谓我公,今之高密。
以究劳绩,以开隆平。
秉心勿替,引我民生。
徽民愿公,祝我眉寿。
仰彼吴苍,夕昕稽首。
戍将承德,请作诗章。
刻之县斋,以传无疆。
田按:友德即卫国公邓愈也,初名友德,太祖赐名愈。年十六领军事,吏称兵兴诸将,早贵未有如愈与李文忠者。愈善抚降附,所至得人心。此颂盖其移镇宣州,以兵取休宁、绩溪、徽州时作也。节制之师,抚绥之策,将率得人心如此,有明造邦之烈,于是觇之矣。
游头流山诗 明 · 成汝信
出处:浮查先生文集卷之二
世称病之难医者谓之癖。故人之嗜之过于中者。亦谓之癖。是以。杜氏有左传癖。邓公有好马癖。余谓余之游览。其殆谓之癖乎。余之齿今至七十有八岁则可谓老矣。人老则不能升高也历险也者。脚力衰矣。气力疲矣。而犹不自揣也。犹不自止也。强与年少辈作队随行。或扶之。或负之。登览亿万丈高峰然后已。其为癖为如何哉。余之癖如是也。故少时。游京师登白云台(三角山中角。路绝难升处。)中年。游中原登鸡足山。(在忠洲。寺有牛庵。)临老。过东海沿边六邑(宁海,盈德,清河,兴海,延日,长鬐。)游观焉。如东都。登凤凰台。访鲍石亭。月城,鸡林之迹。亦皆搜剔而寻向焉。至以近者言之。则入红流洞者再。入青鹤洞者五。入神兴洞者三。入白云洞者一。今又登览头流山上上峰。则此老游览之癖。抵死难医。堪可笑也。于是作游山诗一章。凡八十六句。诗曰。(效欧阳公庐山高体。用韩昌黎南山诗语法。)
头流之山高不知几千万仞兮,截然屹立乎南极。
东有辰韩之旧都,西有百济之故国。
北望五云中,中有蓬莱之宫阙。
分宅占丁戊,后白岳,前木觅。
美人兮,美人兮,不知为朝云为暮雨,使我思之心恻恻。
下压乎后土,上薄乎穹苍,独秀乎云表者,乃是天王峰之突屼。
拥乾窦,撑西日。
崔嵬而对立者,亦有般若峰之崒嵂。
湖南之瑞石月出,江右之伽倻阇崛。
低头而屈伏,无异乎臣妾。
金鳌在昆山,卧龙蟠泗南,锦山峙花田防禦界晋咸者,等加泰山之于丘垤。
或靡然东注,或偃然北首者,安阴之德裕,闻庆之主屹。
或似龟圻兆,或若卦分繇而累累然巘巘然参参然焕焕然,不可得以名焉者,众山之环拱于玆山,而分列乎东西南北。
吾侪结约洗心亭,同行数子憁是豪而特。
秋风忽起凌云思,手持青藜足芒屩。
堂堂赵莹然,身长九尺兮仪容仡仡。
断断金汝辉,琅琅乎𤨿𤨿乎山立而玉色。
曹家两少年,抱奇才,多清趣,凤之雏,兰之茁。
鎤也随杖屦,云是家豚犬末。
邻僧又有彦海名,招为前导飞杖锡。
联裾作队溯清流,璆璧铿然走白石。
公田村外日将西,萨川堂前月已白。
鞭驴急投黄店中,覆以橡皮扉以竹。
山家室少众难容,分占便宜宿温突。
夜半翁忽痛,河鱼泻痢如流如厕。
数朝来,抬看气薾然,似有命物儿,猜我寻山窟。
翁年纵衰志不衰,咽以白粥安我轮囷之腹。
朝哺蔬粝气如常,肯以微恙行还辍。
因与诸君向前路,伽叶麻田地名曰。
舍马携杖始登登,云林蔽天兮苔石错落。
有人呼号久乃至,陈君汝明追而及。
黄眉青眼许同游,风怀亦可谓不俗。
攀缘石磴寸寸进,脚颤息急生偪塞。
同行有一奴,仙仆其名多膂力。
挽我背负之,不惮险易能超越。
有人束火来照之,黄昏走入法界刹。
将身已置最高处,快若乘风向寥廓。
颐神安寝尘念灰,俯视人间等蠓蠛。
清晨梦罢待朝起,手辟东窗看日出。
东方渐入红锦中,火轮辗上沧溟角。
六合清朗玉烛明,物像森罗千万亿。
江流为带束诸山,何地是秦楚,何地是吴越。
玆地绝翔走,但见苍松碧桧杂丹枫间翠柏。
东蹲世尊峰,石角如人立。
西峙文昌台,孤云遗旧迹。
人言石刻有仙笔,路险境绝无由觌。
堂中有何物,西南壁下坐石佛。
便有无穷求福人,脱冠攒手拜仆仆。
远近男女老少赢粮赍帛,绵绵焉延延焉,前来者下,后来者上,盈庭填路无时绝。
甚矣惑世诬民之说,能使愚氓竞陷溺。
天王峰上又有圣母祠,俗传高丽太祖母,死而为神此焉托。
或云释迦之所诞摩倻夫人,来坐神山自西域。
荒唐众说何足信,但见塑像涂粉施丹衣锦帛。
何人倡此无稽语,举世波奔恣淫渎。
嗟哉污俗难涤去,噫乎旧染难变革。
昔有浮屠天演者排门突入,撞碎神躯投绝壁。
吾儒只守敬而远之之训,不为謟不为亵。
閒筇随处任遨游,遍踏名区无局束。
东望牙山青未了,知是吾家在其麓。
浮查伴鸥寄幽栖,一瓢生涯万卷榻。
生逢圣世为弃物,在涧之薖矢不告。
今来閒放物表游,世事纷纷一隍鹿。
苍茫烟海浩渺外,谁令染齿为窟穴。
连年信使纵相通,时时来肆蜂虿毒。
龙蛇乱离那忍道,三京失守兮庙社几颠覆。
搜山贼锋遍玆山,杀人如麻兮腥血污草木。
何幸如今圣化覃被乎四裔,海不扬波兮民物安耕凿。
吾侪得游山水间,一一无非由圣泽。
身高天不远,头上星辰手可摘。
步阔意何长,万里山河输一瞩。
玆山得名有三称,头流智异方丈载古籍。
头流山迥暮云低,李仁老诗寻青鹤。
智异山高万丈青,圃隐先生赠云枘。
方仗山在带方南,杜草堂诗中说。
玆山神异自古传,知是千秋名不灭。
况乎东海中三神山,方丈居其一。
储祥产异无绝时,山上多生不死药。
秦皇汉武求之而不得者,此日输吾双蜡屐。
左挹洪厓右浮丘,尽是神仙中骨格。
餐霞步步拾瑶草,回瞰人间尘雾合。
仙游既了返飙轮,飘飘乎身世,洒洒乎精神,浩浩然如有得。
吾不知夫子之登泰山登东山,程子之蓝舆三日。
晦翁之雪中南岳,亦如今日之豁心目。
又不知张骞之乘槎,刘安之鸡犬,王乔之控鹤,孰如吾侪今日之恣游乐。
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只与造物者为徒而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无所拘而无所絷。
胜事不可忘,归来记遗躅。
年是昭阳大渊献,月乃枫丹菊花节。
书于敬义西翼室,日则青龙旁死魄。
六十七研铭拓本歌 清 · 钱载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七
唐研三:华清宫、于佑、李洞。宋赐研三:范仲淹、马知节、周必大。铜雀瓦研二:黄庭坚、王献臣。歙石摹羽阳瓦一:游景叔。研之主有名氏者三十有九:王巩、李方叔、翠微居士、彦清、苏养直、韩元吉、虞仲房、陈景元、石林、定之、张龙辰、赵芳洲、富山樵侣、句曲外史、云石道人、柯敬仲、子充、篁墩、宾之、鲁川、徐汝宁各一;庭坚、王宠各二;芾、子昂各三;东坡、徵明各四。而观者为之铭者不与焉。无名氏者十有七:其一无字,盘螭纹特精;其二画,一山水,一竹。女子者二,皇妹晋国仲姬也。合之,凡六十有七。铭词之可录者,东坡为王巩云:「王巩,魏国文正公之孙也,得其外祖张邓公之砚,求铭于轼。铭曰:邓公之砚,魏公之孙。允也其物,展也其人。思我魏公文而厚,思我邓公德而寿。三复吾铭,以究令名。治平四年三月廿五日。」李方叔云:「非玄非赤,铓粟以泽。宜笔与墨,与手相得。」而山谷铜雀瓦有云:「其屋歌舞除风雨,初不自期,为翰墨主。」虞仲房有云:「铭之者谁,曰虞仲房。淳熙丙午。」宾之有云:「墨无停宿,水宜易新。」徵明红丝研云:「色示丝,泽示肉。俨九苞,载栖竹。」录之不胜录也。于佑研不小,顾元贞间会稽吕京题云:「余得之废市中,形制小小,岂佑好吟览,置之囊中者耶?」夫必其小者,则东坡之雪浪斋、雅宜之如虹矣。赠人者二,子昂寄赠京口石民瞻、篁墩,云:「归之石田,与同寿也。」若飞梁玉壶冰、庭坚之紫云、必大之洮琼、仲姬之玄琼、芾之龙泓、富山樵侣之龙吟,又李洞之隐日堂、子充之乐园、景元之碧虚丹馆,皆题字之可喜者。前人既已集之,而余复观之,遂为歌之。
天宝六载制异今,玉蟾赊见妃子临。
秦宫远矣漳水深,研真与假空愁侵(「真研不损」,苏文忠语。)。
以研赐臣臣克任,以研赠友友获箴。
不惟其研惟其心,魏公邓公苏公钦。
苏铭一字不换金,宋书规晋蔡薛森(薛道祖。)。
独怀端明踪莫寻,承旨待诏行骎骎。
蹑前诸老来献琛,顾使女子荒织纴,青花鸲鹆知其音。
谁为此册富林薮,款识欲随钟鼎剖。
小篆八分行草手,集如法帖十八九,邱(迟。)沈(约。)回文式缺有。
玩物丧志圣所否,以画代之良亦偶。
于君锦囊许探取,览古登高吾璧友。
自铭乞铭太纷糅,一字三字惟敬守(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此圣门一字铭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圣门三字铭也。见陆放翁文。)。
青州红丝不属某,某歌即铭殿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