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采葛妇歌 先秦 · 无名氏
《吴越春秋》曰:越王句践。念复吴仇。苦身劳心。夜以接日。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乃使国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黄丝之布。吴王得葛布之献。乃增越之封。赐羽毛之饰机杖诸侯之服。越国大悦。采葛之妇伤越王用心之苦。乃作苦何之《诗》曰:
连蔓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
尝胆不苦甘如饴。令我采葛以作丝。
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
絺素兮将献之。越王悦兮忘罪除。
吴王欢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
机杖茵蓐诸侯仪。群臣拜舞天颜舒。
我王何忧能不移。饥不遑食四体疲(○《文选》二十曹植应召诗注引吴越记采葛妇人诗。○佚句。)
申叔仪乞粮歌 先秦 · 无名氏
 押霁韵
《左传》曰:哀公十三年。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黄池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曰云云。有山氏对曰: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佩玉蕊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传。《白帖》十五。《御览》六百九十三。《诗纪前集》二作庚癸歌。)
兴平中吴中童谣 汉 · 无名氏
 押纸韵
吴志曰:初兴平中吴中童谣。阊门。吴西郭门。夫差所生也。
黄金车,班兰耳。
阊门,出天子(○《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诗纪》八。)
魏晋 · 紫玉
四言诗
《搜神记》曰:吴王夫差不女名紫玉。童子韩重有道术。女悦重。欲嫁之不得。乃结气而死。重游学归。往吊之。玉魂从暮出。见重流涕。乃左顾宛颈而歌曰:○逯案。此故事或不始于晋时。然以歌饰说。当在晋时。今姑附此俟考。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乌既高飞,罗将奈何。
意欲从君,谗言孔多
悲结成疹,没命黄垆。
命之不造,冤如之何。
羽族之长,名为凤凰。
一日失雄,三年感伤。
虽有众鸟,不为匹双。
故见鄙姿,逢君辉光。
身远心近,何当暂忘(○《搜神记》十六。《诗纪外集》四。又《御览》五百七十三引罗、何、多、垆、何、凤、伤、光八韵。吴地记引罗、何、多、垆四韵。)
乐府诗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尤韵
述异记曰:吴王夫差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嬉。又有别馆在句容。楸梧成林。乐府云云。是也。
梧宫秋。吴王(○广博物志三十六。《诗纪前集》三作吴夫差童谣。)
姑苏台杂句 唐 · 李绅
台今遗迹平芜,连接灵岩寺采香径响屧廊皆在寺内。《越书》称越王黄献吴王黄金楼楣,吴王因造姑苏台。因献楣,遂以黄金尽饰楼,以破其国。
引用典故:伍胥抉目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
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
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寂莫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
江浦回看鸥鸟没,碧峰斜见鹭鸶飞。
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
吴乡越国旧淹留,草树烟霞昔遍游。
云木(一作外)梦回(一作魂)多感欢,不惟惆怅至长洲
胥山 中唐 · 卢元辅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
元和十年冬十月朝散大夫使持节杭州诸军事杭州刺史上柱国卢元辅视事三岁。尘天子书。上畏偫灵。下惭蒸乂。乃启忠祠。铭而序曰。维唐敷祀典于天下。废淫置明。资父事君。罔有不举。寝庙既设。我命厥新。有周行人伍公字子胥。陪吴之职。得死直言。国人求忠者之尸。祷水星之舍。将瞰鸱革。遂临浙江。千五百年。庙貌不改。汉史迁曰胥山。今云青山者缪也。吁。善父为孝。记曰父雠不与共载天。谏君为忠。经曰诸侯有谏臣不失国。当访于宋郑。绝楚出疆。在平为未宦臣。在奢为既壮子。坎壈仗节。乞师于吴。军鼓丁宁。五战至郢。先哲王建邦启土。著以话言。戴后惟人。人虐惟后。成汤用为大义。孔子立为大经。子胥修为大仇。骚人赋为大怨。在上。慢恶不生。则前戈鞭墓。非倒行也。后戈走。非逆施也。夫差既王。宰嚭受赂。二十年内。越祀又颠。太伯血将乾。阖闾剑光且失。公朝则宴焉。入则谏焉。孰谓矢毒。孰谓刀寒。虽言屡出口。而车甲已困于齐矣。蟹已夺于岁矣。属镂之赐。竟及其身。鸱夷盛尸。投于水滨。愤悱鼓怒。配涛作神。其神迄今。一日再至。来也海鸱偫飞。阳侯夹从。声远而近。声近而远。奋于吴。怫于越。夕于楚乃退。于是仲秋阙望。人以旗鼓迓之。笳箫和之。百城聚睹。大耀威灵。卷沙墨。裂地灰。截若岸。坼成坑。迎潮民格之。如吕梁丈人。为灵戈威矛。潋浪百重。渚塞不先。跳樯揭舷。再饭之间。绝其音声。荡漭千里。洪波砥平。有滑有腯。有咸有腥。遥实乎下庭。山海梯航。鸡林扶桑。交臂于卯阶。金狄在户。雷鼓在堂。魏樽汉豆。六代笙簧。可谓奉天爵之馨香。获人神之盛礼。佐皇震怒。驱叱大邪。万里永清。人观叶(一作斗)气。铭曰。
武王子胥鞭平。
为人为父,十死一生。
矫矫伍员,执弓挟矢。
仗其宝剑,以谒吴子。
稽首楚罪,皆中理。
蒸报子妻,歼锄直士。
赫赫王闾,实听奇谟。
锡之金鼓,以号以诛。
黄旗大举,右广皆朱。
戮墓非赭,瞻昭乃乌。
后王嗣立,执书以泣。
颠越言润,宰嚭谗辑。
步光欲飞,姑苏待执。
吾则切谏,抉眼不入。
投于河上,自统波涛。
昼夜两至,怀沙类骚。
洗涤南北,簸荡东西。
夷蛮卉服,罔敢不来。
虽非命祀,不让渎齐。
帝王王代代,明明表我忠哉。
吴宫879年 唐 · 陆龟蒙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甫里之乡曰吴宫,在长洲苑东南五十里,非夫差所幸之别馆耶。披图籍不见其说,询故老不得其地,其名存,其迹灭,怅然兴怀古之思,作〈问吴宫辞〉云。
彼吴之宫兮江之那涯,复道盘兮当高且斜。
波摇疏兮雾濛箔,菡萏国兮鸳鸯家。
鸾之箫兮蛟之瑟,骈筠参差兮界丝密。
宴曲房兮上初日,月落星稀兮歌酣未毕。
越山丛丛兮越溪疾,美人雄剑兮相先后出。
火姑苏兮沼长洲,此宫之丽人兮留乎不留。
霜氛重兮孤榜晓,远树扶苏愁烟悄眇。
欲摭愁烟兮问故基,又恐愁烟兮推白鸟。
谢知奏事相公见唤。命赋千叶榴花 金 · 李奎报
七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九
美景良辰。多致桂林之仙伯。重楼杰阁。兼容冰谷之寒孙。恍若梦中。喜生望表。恭惟某官虹盘烈胆。玉立神姿。(失一句。)曾倾东海。自然为激浊之波。虽秃南山。何足作书功之。小和峤专车之贵。辟崔琳列戟之门。桃李成蹊。芙蓉泛水。论兵帐下。无非黑槊将军。弄翰堂中。尽是青钱学士。属熏风之戒。夏岸疏帻以纳凉。于时浓绿成阴。纷红如扫。有千叶榴花之𧰟。斗九光珠箔之明。点缃的于丹须。映红襟于绿蒂。吴王殿上。西施饮卯酒三杯。汉帝宫中。韩寿挟名香一颗。物不虚出。时然后生。尚卑潘氏之千房。安数临沅之六实。秾华可惜。爱玩未穷。而谓曰。携云鬓玉颜以同看。难偿秀色。待锦章绣句之能状。粗称芳心。遽驰折简之书。旋集能诗之士。如某者。无大白吟芍药之丽藻。谢广平赋梅花之婉词。顾有何才。亦参兹选。始扬眉而回眄。即给扎以命文。有人先谈。虽幸容蟠木之朽。遣吏辄报。终未道落霞之飞。过蒙华衮之褒。免被酱瓿之覆。笙歌竞沸。罗绮交熏。特张折俎之筵。俾润生尘之笔。饮若九仙之馆乍酌琼浆。荣踰百越之人。暂加章甫。始识为儒之贵。更鞭䅲古之心。妻孥改观。朋友相贺。扬身路近。望三千里之鹏飞。祝寿情深。期六万年之鳌代云云。
百宝珠帘玳押新,轻风微拂不生尘。
谁知画戟森严地,却唤裒衣冷瘦身。
香炷浓熏喷玉穗,酒波浮动皱金鳞。
园中绿树浑生子,庭畔红榴始吐唇。
尘世那知千叶贵,天工留作一番春。
露葩半泫妆痕湿,日萼深燃醉晕匀。
偷眼谩怜花解笑,搜肠空恨笔无神。
自称中圣徐邈,误许能诗短李绅
半日暂叨堂上客,一生应诧世间人。
重恩欲报良无计,但祝千年寿等椿
牝鸡雄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押词韵第一部
列女传伯嬴秦穆女楚昭王之母也吴王入郢妻昭之妻又欲妻其母嬴嬴伏剑不可犯而止为作牝鸡雄补乐府缺
牝鸡雄,秦氏熊公谷书嬴作能)
吴王入楚妻,后宫牝鸡雄。
把剑夜啸生悲风,夫亡子遁谁适从。
人言秦鸡解逐凤,不知牝逐孤飞龙。
槜李城 明 · 黄省曾
四言诗 押霰韵
槜李春秋时吴越分境故曰由拳吴之备候塞也古名长水今犹目其都乡城址在郡治西南三十里本觉寺赵烨二十年句践夫差战于槜李吴师大败即寺地也而越绝则云越师伐吴未战值阖闾卒故败而去也语儿乡故越界名曰就李吴疆越地以为战所至柴辟□句践入官吴时夫人从道产女于此养之李乡及后胜吴更名女阳亭又更就李为语儿乡今崇德县东南语溪一名语儿中泾者乃其遗迹也县馆亦以为称按此又有就李之目矣寺壤平阜宣和中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故今标干门曰万寿山建炎复旧有槜李亭碑载左右古柏夹道今巳倾伐仅存镂像小石塔二座址凡三百馀亩咸艺李而宋代额田三十馀顷多折阅之右族矣南距濮堰北倚新城新城者即四城之一也东迩岳庙西接徙门有苏轼三过堂堂之左有古甃石井戊戌正月一日舣棹览焉
禹枝稷裔,密为邻奠。
王泽替夷,师革乃擅。
宗隳七七,霸成一战
往业俱销,遗墟慨见。
上邢军门诗(并引○代咸镜道耆老军民作) 明 · 车天辂
七言排律 押元韵 出处:五山先生续集卷之三
受鈇钺以东来。幕府初开于鲽域。捲旆旌以北上。凯歌将奏于燕台。争吟洗甲之诗。共献赐弓之颂。恭惟乾坤钟美。江汉炳灵。云梦洞庭之襟怀。澄不清而挠不浊。泰山乔岳之气像。仰弥高而钻弥坚。五色麒麟。九苞凤凰。拔其萃而出其类。八斗文章。三冬书史。博乎古而达乎今。智若五总龟。多识乎前言往行。才如八骏马。独步乎秋驾春衢。德行堂堂。继业汉昴之峻节。声名藉藉。承家齐祐之高门。笔扫千军。鲤化禹门之浪。胸藏万甲。鹏抟庄海之风。历金门而上玉堂。遭遇一千嘉会。攀龙鳞而附凤翼。利见九五大人。领袖衣冠。丹青神化。言言大义。凛凛精忠。温树不言。沈默迈孔光之素履。路马必式。谨慎优石奋黄裳。皮里春秋。解人颐于臧否。禁中颇牧。回天笑于纡谟。公材自负于英雄。物望咸推于将相。曩者。雕题发射天之矢。猃狁为雠于大邦。凿齿磨血人之牙。长蛇臶食乎上国。楚臣哭乞秦之七日。汉帝移救越之六师。嫖姚迟绝漠之功。娄敬进和亲之说。群疑满腹。恐莫效公输之九攻。众议成林。谓可从魏绛之五利。于时老爷。义形于色。志烈秋霜。诚激于中。口飞鈇钺。俨华夷内外之辨。宁容讲媾之唐。守春秋谨严之经。不许会戎之鲁。有言逊汝志。宪宗裴度之卿材。惟简在帝心。武皇长孺之国器。故膺专征伐之诏。乃总诘戎兵之官。出节于庭。元帅作三军之司命。受脤于社。尚书践八座之崇班。职兼汉室之乘骢。位极周官之司马。豸冠共绣衣交映。虎竹与齐斧相将。分武库之戈鋋。发荥阳之刁斗。肃军容而不犯。整师律而无哗。卫霍先驱。孙吴后殿。貔貅十万。衣夫差之水犀。螭虎三千。披楚王之组练。大旆未离于鹤野。前茅已届于鳀岑。甲胄乘陵。转迅雷于蓟门辽塞。旌旃清迥。霁夕雨于鸭水浿江。星象炜煌。动师门之北落。诗人章句。咏周公之东征。怬棨戟于藩都。驰羽檄于边圉。麾兵金匮。不必临边。校战玉钤。坐以役敌。兵从天下。长驱无战之师。虏在目中。深入不毛之地。霆击昆阳之战。月晕兰山之围。方待因垒而降。忽作知难而退。少无亡矢遗镞之费。克有斩将搴旗之功。逮夫天讨之再行。爰复夏官之九伐。落雕都尉。试东胡于陆攻。下濑将军。尝南越于水战。截波吕蒙之斗舰。劈箭伍胥之戈船。苍兕青龙。横截六鳌背涛浪。犀渠鹤膝。分张三岛前云霞。火焚赤壁之舟。风拂乌孙之垒。黄沙碛里。夜迷齐马之轮。青海城头。晨占楚乌之幕。复屯慑威而瓦解冰泮。馀孽褫魄于鹤唳风声。收六月之车徒。罢七旬之干羽。多算胜少算。逖蛮方而濯征。至仁伐不仁。仗皇威而震叠。戮鲸鲵筑京观。不惟立界于铜标。临瀚海封狼居。岂但勒铭于燕石。班声动地。翻碧海之波涛。喜气浮天。散青山之风雨。南徼之山川再辟。东韩之日月重明。殆天启之。非人力也。是由老爷吉甫文武。却縠诗书。三略在心。六韬指掌。折冲樽俎之内。晏平仲圣相同风。运筹帷幄之中。张子房人杰并驾。纶巾羽扇。诸葛亮之雍容。缓带轻裘羊叔子简易。真儒无敌。大雅不群。文星压玉帐之将星。卿月临戍楼之边月。剑心匪石。不忘一饭圣明君。镜发尽霜。积苦三年军旅事。惟是摧陷廓清之力。无非发纵指示之勤。开细柳亚夫之营。山有猛虎。拥红莲王俭之府。海无遗珠。所其我武之维扬。繄赖群策之毕举。况出入勤劳之历试。亦险阻艰难之备尝。建戟纛于南堧。音报三捷之露布。拥旌旄于左海。今飞一战之羽书。刮绝蛮夷之陆梁。答扬天子之赫怒。肤公不劳于汗马。遗萌得免于其鱼。云台合画形容。草木犹知名姓。无竞维烈。莫之与京。天上紫泥书。飞下班师之凤诏。海外青油帐。捲归入塞之虹旗。画角风清。壮士之长歌共和。旄头夜落。蛮儿之杀气同销。草绿江南。不作王孙之归恨。春晴郭外。空凝使者之去思。汉水曾波。若见沈碑襄水华山斜日。如临堕泪之岘山。大树不伐功。尚想冯公之谦退。甘棠有遗爱。能忘召伯之仁贤。新野生祠。傥庶几于菀尔。成都画像。冀髣髴于晔如。衮衣绣裳。愿于汝信处。攀辕卧辙。无以我公归。伏念干戈万死残骸。蝼蚁再生微命。地接阴山之白草。靺鞨与邻。天连渤海之黄云。蛙黾同渚。驰马试剑。俗多秦国之斗争。读书攻文。士少鲁邦之弦诵。苦被卉服之毒螫。鳄食鲸吞。喜闻王师之扫除。云撤席捲。恨不得逆香火于楚野。犒膏沐于齐师。向南风而开襟。望北斗以引领。驰遥思于千里。纵未睹景星庆云。贡深衷于一言。用寄将车尘马足。已铭肌骨。敢布腹心。继以诗曰。
有美山东汉相门,风流文采古今存。
魁梧气岸崧尊岳,秀朗精神玉出昆。
捲起九河轮辩囿,倒流三峡词源
马来西极方知骥,鹏击南溟化鲲
玉府腾身龙得雨,金闺通籍鹤乘轩
九霄白日心肝照,万里青云步武跟。
东土半归蛇豕食,南垠尽入犬羊屯。
朝廷注意求元帅,天子倾心救属藩。
赐钺专征才受诏,分符独坐最承恩。
夏官司马尚书重,柏府乘骢御史尊。
龙节洗霜排宿雾,绣衣明雪映朝暾。
旗穿燕市分河戒,剑及龙湾出塞垣。
鲽域山川迎棨戟,鳀岑风露入櫜鞬。
建瓴水势三军下,蓦地风声万马奔。
远迹汉城幕府,遥临华岳拥征幡。
兵疑草木威先慑,令肃雷霆静不烦。
一合人谋神鬼避,再行天讨日星掀。
阿童斗舰连江色,杨仆楼船截海痕。
赤壁火飞连锁断,乌林风立陈云昏。
商星带杀云阴变,殷血吹腥水气浑。
穴蚁直须𢬵足蹋,鼎鱼那卜失胸吞。
四郊垒灭三边静,一箭书传万甲蹲。
却敌笑谈推上将,折冲樽俎壮中原。
周家元老闻诗雅,鲁国真儒见法言。
勒石燕山何足道,沈碑汉水未应论。
提封只是标交趾,亭障能令界浩亹。
已遣熊罴清绝徼,却教风鹤詟游魂。
决痈不啻机强弩,攻弱无论战孟贲
保合周馀扶赤子,张皇汉铄破乌孙
海滨永绝斑衣孽,地下都消白骨冤。
画角爱飘遥海去,虎牙还向夕阳翻。
扇藏白羽辞戎幕,帐捲青油指帝阍。
梦与春鸿飞塞国,身从社燕返乡园。
目随使节天容逼,恨入王孙草色蕃。
千里壶浆心鲁犒,几人香火顶秦盆。
黄金台峻看飞动,紫气关高识曣㬈。
饮至策勋将返旆,去思遗爱欲攀辕。
像留百代期无斁,祠奉千春矢不谖。
四截皇灵光日月,三韩国乾坤。
拜尘拟续鸿飞什,泪化鲛珠让断猿。
广陵邗沟怀古 明末清初 · 张萱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一名韩江鲁哀公时吴夫差始为沟,以通江淮汉兴,不废。至隋大业,幸江都,乃广四十步,傍植柳树。故白居易曰:“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三百里。”于是扬子之江过堂邑,由山阳渎入淮矣。然夫差沟之而吴亡,刘濞浚之而国毙,炀帝广之而隋祸,悲夫!
不尽邗沟水,微茫日夜流。
潮连扬子渡,烟接海门秋。
树影浮荒堞,蝉声到客舟。
兴亡无限意,落木共悠悠。
吴宫行乐词五首并序 其一 明 · 邓云霄
古君淫纵沉湎者,三代而下,莫过夫差。至陈隋季主,綦滥矣。陈隋乐事,见于于《玉树后庭花》及女学士赓和诸曲。而吴宫独湮没不传,岂非史氏之缺欤。余至茂苑吊古兴怀,苏台、娃馆、屟廊、香径,往往披榛觅踪,想像佚游之盛,而缀以艳曲。虽未敢编之乐府,亦著亡国之炯戒云耳。
阵扫东南一敛收,水犀十万日椎牛。
君王气盖百二州,锦帆龙舸江中流。
吴歈子夜风傅曲,台上栖乌不得宿。
荆公子贡 清末 · 严复
七言绝句 押肴韵 出处:瘉壄堂诗集卷下
荆公咏史诸绝句,虽落言诠,识解往往超绝。独咏子贡云:「一来齐境助奸臣,去误骄王亦苦辛。鲁国存亡宜有命,区区反覆尔何人。」奸臣谓田常也,骄王谓夫差也。意云子贡不宜设机诈如战国策士之所为,其陈义可谓高矣。虽然,果如荆公言,则孔子且无所逃责,子贡之出,孔子之使也。顾不知子贡所为,有大异于战国仪、秦诸策士者,策士志在权利,而子贡则存鲁而外,无他图焉,机诈岂非所污?而宗国不可以不救。今人动言爱国,至于谋国专对,则瞻徇毁誉,爱惜毛羽,而置宗国利害于不顾。深恐荆公之说助其张目,乃为和一绝,以抒余愤焉。
赐也才贤擅外交,一言三敌起纷淆。
存亡所计惟宗国,翻覆何须与訾謷。
调笑转踏 其一 姑苏台(按前诗为元人诗。) 清末至民国 · 周岸登
 押词韵第十五部
掾白语:盖闻思古每发幽情,消夏惟延墨客。引商刻羽,佐调冰雪藕之欢;缀玉联珠,效概日凌云之序。就元人之旧咏,成净社之新词。酷吏敛威,调笑入队。
勾队:跣足科头难逭暑,哀时多病强登台。浇愁聊借他人酒,吊古同衔乐圣杯。
诗曰:百花洲姑苏台吴王宴时花正开。半空画烛西子醉,三更铁甲东门来。台倾苑废春草绿。波渺渺吴山簇。抉目千年血未乾,不见栖乌见游鹿。
游鹿。
苏台曲。
歌舞才停荒草鞠。
波渺渺吴山簇。
三策当年谁属。
怒潮犹射胥门目。
一舸鸱夷空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