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陈岱云出守吉安 清 · 曾国藩
 押词韵第二部
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长至翰林编修茶陵陈君奉命出守吉安明曰入谢上曰礼官章上汝妻与请旌表有诸即顿首敬谢臣源兖妻蒙恩旌表孝行其可旌柰何则隐约情事具对十一上嘉叹所以尉敕良厚陈君出涕泣告人天子乃能省源兖家事源兖何以报先是陈君尝大病妻易安人倾死力营救最后刲臂和药饮君君病瘳而安人遘疾又数月而生子子生弥月而安人卒余昔铭其墓所称忧劳积剧焉可支者也既归丧陈君之母语其亲戚曰是善事我又有功陈氏先祖语乡人亦如之乡人上其行有司以达礼官礼官章上不数曰而陈君吉安之命于是陈君益不自克且曰吾有君亲殊恩妻又贳我死吾负三不报其何以酬向人辄吁叹曰夜嗛然内疚亡何将出国门国藩乃进而称曰子之方寸几矣抑未知所持也夫忠孝者每事而迹之则曰不胜要惟行吾心之不得已者斯可矣民之初盖有不忍于其所生先王制为事亲之礼温凊而定省疾则尝药谏则号泣因人之情而为文达之其于事君也亦然父母者育我天者先父母而生我君者后天而成我者也有不忍忘本于父母者而后爱身以及子姓有不忍忘本于天者而后爱吾君以及人民庶物故入而供弟子之职出而力王家勤民事非直好为观美内有所激发不得已而为之者也先王之教既熄人不能自道于道乃始慕名号而从事其中则漠无所动滫𤅵以养亲而非必中有所爱踧踖以觐君而非必中有所敬及其居官朝令曰编保甲夕令曰兴水利复常平择名号尤美者而张之漫不省其所以然外之标识如彼内而隳坏如此故名目者所以丧人之良心而堕凡事也仲尼曰人而不仁如礼何言本心既亡不堪以文为涂附之也贤者思以易之独宜求诸心之不得已者耳盗贼公行不得巳而立保甲旱涝饥馑不得已而兴水利常平行之不合不得已而思亟思亟问必尽善而后已锲而不舍靡物不断古有刲臂疗病而立应者彼迫于无可如何其神固已深入金石矣今或浮慕奇行而以号于众曰吾将效刲肉故事要名之念炽于中责效之情流于外则临事必不为为之且不应然则子欲上不负君亲下不愧令妻可以知所从事矣吾辱相知重他无可言者至离合之故则别系以诗
骊驹且莫喧,我歌始一放。
忆昔初逢君,汉滨俯高浪。
同拾春官第,天门蹋阆闶。
射策干羲轩,挟神一何王。
君喁我斯于,蹑履星辰上
双鸟不分飞,短翎实所傍。
借屋两头居,嬉游不可状。
六月寒瓜肥,嚼冰涤府藏。
劈半持作冠,狂呼极跌宕。
秋雨催归人,膏车各南向。
长沙揖君庐,入门删三让。
拜母升后堂,排筵倒家酿。
明岁同还朝,百扶接居巷。
朝餐或来过,夕渴还相访。
问学商米盐,经纶说鱼酱。
驱驴驾鸡栖,似狗颇茁壮。
有甑例宜尘,无衣安用桁。
我道夫子贤,世人或嘲谤。
世人病我顽,夫子怜其诳。
袍笏虽支离,貌卑心则亢。
平生企高遐,力微不自量。
树德追,拯时俪葛亮。
又兼韩欧技,大言足妖妄。
夫子不予讥,和高越初唱。
洽比三四年,为欢亦云畅。
卯岁夏之中九门盛炎瘴。
君实罹其灾,一病月三望。
毒热轰外彊,客瘥兀中胀。
有妇贤且勤,吁天事供养。
背分荀令凉,饘进冀缺饷。
剜肉补其天,有神实克相。
繄我相扶持,计穷屡怏怏。
国工如)小珊调齐妙心匠。
鬼录不见收,人谋信可仗。
由来福与祸,范范自天贶。
时月无几何,中馈遘死丧。
我时匍匐救,仓皇事摒挡。
黄口抱呱呱,稽首别繐帐。
移巢翼其儿,室毁子无恙。
良人匪顽石,焉能缺悽怆。
倾家营奠斋,泪河送反葬。
我谓君已愚,稽经惧失当。
君谓情自缠,谁超六尘障。
展转弥再期,病贫互摩荡。
南望问尸饔,储粮不盈盎。
摧肠与蹙眉,万端欲谁谅。
一朝被殊恩,千忧始涤荡。
士穷守艰危,时来类放旷。
为君述前尘,在莒慎无忘。
报恩不在他,立德乃可尚。
丈夫要努力,无为苦惆怅。
四君咏 其一 壬辰 晚清 · 李慈铭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壬集
四君者,故兵部尚书山东巡抚大兴张勤果公曜,故东阁大学士朝邑阎文介公敬铭,故鸿胪寺归善邓君承修,故工部尚书寿阳祁文恪公世长也。余与邓君雅故同官于朝,朝夕相聚盖十馀年。勤果则自西域入朝始相见,甫半载别去,而书问殷殷,踰于故交。文介来长户部,仅以公事相见曹署,三年中不过四五也,然折节于余,肯受余之尽言,有故交执友所难者。文恪久官京师,抚尘旷绝,三十馀年中尝两遇于广坐及同官台中,甫数月,亦惟公事旅见二三次而相期甚,至以古人见待。四君皆一时伟人,其所建树或已显于世,或不能自见而守正嫉邪,孜孜为国。鸿胪年少于余十馀岁,事余在师友间,忼慨奋迅,风采照天下,卒以此为要人所忌,锄铻左官,乞归养亲,又为大吏所齮龁,郁郁以死,尤为可悲。中丞以儒家子纳从军,二十馀已立功河朔,及从左文襄出师关外万馀里,扫穴犁庭,疏勒乌孙复归版籍,奇绩轩天地。至填抚齐鲁,治河犹有劳。然其殁也,以东三省边界多事,欲整率旧部,效命黑水白山间。尝诒书于余,恳恳以身将老,诸帅多死,思尽力为国捍边。余未及报而讣至,所谓没而犹视者。相国以治赋称,尝司胡文忠曾文正军饷,人比之刘晏,清操绝俗。其入掌邦计,仿国计簿,综括天下财赋,句稽出入,世颇以聚敛目之,然为国家计久远,竭尽心力。追劾户部三贪吏,逮捕浙人大猾胡某,尤快人心。黜去曹郎不职者十馀人,不顾嫌怨。及入政府,卒以刚劲为纤人所扼,沮䯂万端,主眷遂衰,忧危去国,身后赠典,犹从减削。司空承其家法,廉静自持,晚际时艰,勤勤忧国,虽不自表异,而遇事守正比长冬官时,同事者巧宦取容,曹司承风谐媚,竞利习为,固然深痛疾之而不能胜,居常邑邑,至殁之日,家无馀资。呜呼!四君皆跻通显,而其既也,皆不得志于世。中丞遭际为最亨,然殁后负累钜万,闻其病甚时,至斥距医药,求速死,是皆可悲也。余穷于世,交游几绝,而如中丞鸿胪之倾心投分,相国之折节,司空之引重,有踰于寻常万万者。自昔年岁在辛卯七月中丞薨于历城,年甫六十。今年岁在壬辰二月相国薨于虞乡,年七十六。闰六月鸿胪卒于家。八月司空薨于位,年六十八。感哲人之继逝,伤吾生之仅存。夫伤邓叹张,交期恒有,若文介文恪,未尝有杯酒之欢,从容之雅,然而袁宏之赋士行,岂为胡奴?孙绰之泣真长,何干季野?盖燥湿之应,不以高下殊;胶漆之投,不以久暂判。铜山崩而洛钟应,桑叶落而长年悲,岂特郢斤辍操,绝响?盖弥有林焚鸟槁、川竭鱼枯之痛焉。逝者不作,后世难诬。徐孺奠鸡,或生刍之未具;林宗恸野,知大厦之难支。拟紫阳之续《骚》,我有兼痛;较昌黎之哀董,彼止私情。小雅能诽,长歌当哭,各为一诗以吊之。后之览者,可以悲焉。
尚书奋孤童,束发事戎纛。
一战摧黄巾,气已无河朔
积伐开汴藩,方伯少年独(用《晋书·荀羡传》语。)
谁何弹章来,吹毛恣趢趗。
文宗惜将材,特诏付军幄。
横行虽回改,专征实董督。
拜命益感厉,杀贼日驰逐。
遂成嵩武军,千里扫氛浊。
中原既涤荡,长驱出秦蜀。
河湟聚花门,妖彗亘地轴。
金城照组练,玉门塞戈镞。
孤军转战前,所至无悍族。
天山冰峨峨,雪夜万骑蹴。
坚垒悉蹋平,西域国卅六。
直抵伊列河,犁庭狝禽鹿。
偏师疏勒中屯镇温宿(公驻阿克苏最久。)
丁零亦请吏,回纥胥受束。
渐次兴耕桑,遗黎知诵读。
稍暇歌投壶,礼士若不足。
我友施士丏,豪气雠视俗。
谪宦依幕府,军咨力推毂。
论功归饮至,入觐天颜穆。
诏浚长安渠,万指瘁畚梮。
帝命还左班,宠以八坐禄。
旌节抚青齐,凫藻满川陆。
阳侯忽遘灾,淮济并穷渎。
一身填横流,长堤斩山谷。
瓠子幸告成,衮衣去何速。
公家本始宁,我生共乡曲。
远道无一面,闻声致遐瞩。
京华喜相见,深谈屡跋烛。
倾吐悉肝鬲,倚仗胜骨肉。
昔冬诒我书,忧国泪可掬。
海宇多伏莽,宿将半墓木。
根本东三省,强虏正眈目。
欲及身未老,尽瘁捍边牧。
我书未及报,公讣已来告。
赍志视青冥,百身竟莫赎。
岂止海岱间,濒河万家哭(右张勤果公。)
题山谷真迹(以下入都作。) 晚清 · 吴汝纶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桐城吴先生诗集
曾太傅文正公谓学诗宜从山谷入,其作字亦复学黄。今神州陆沈,九京不作。日本小川金三郎属题此卷,开阖沈吟,掷笔三叹。「枯蛇挂树」,坡公戏平黄书语也。光绪廿有七年三月
论诗低首拜涪翁,挂树秋蛇体又同。
文采已随勋业尽,忽逢初祖泪横空。
西子妆慢 清末 · 郑文焯
 押词韵第四部
吴小城 《越绝书》:“城周十二里,高四丈七尺,门三,皆有楼。”《吴地记》引《虞览家记》云:“吴小城白门阖闾所作,秦始皇时守宫吏烛燕窟失火烧宫而门楼尚存。”是知小城即吴宫之禁门。又谓之旧子城也。历汉唐宋以为郡治,旧有齐云、观风二楼并在子城上,为郡僚宾燕之所,见之唐贤歌咏独多。明初惟馀南门颓垣,上置官鼓司更。郡志载:“今自乘鱼桥至金姆桥而东高冈迤逦是其遗址。城四面旧皆水道,即子城濠所谓锦帆泾也。其东尚有故迹号为濠股。”今馀之所经构證以图经此间,乃兼有其胜,五亩之居,刻意林谷,既拥小城聊当一丘泾之水,又资园挽可以钓,游不出户庭而山泽之性以适,岂必登姑苏望五湖,始足发思古之幽情耶!分题赋此,因并及之。
山送月来,水漂花出,一片吴墟焦土。
坡陀衰草下牛羊,镇苍凉、废谯沈鼓。
青芜漫赋。
叹残霸、都倾一顾。
话遗尘、有故宫归燕,伤心高处。

登临阻。
玉槛瑶梯,梦断香屧步。
只馀秋色过墙来,做愁颦、岫眉当户。
霜笳暗度。
恁吹彻、觚棱无主。
剩荒丘,夜夜啼乌更苦。
重过童梁山 其一 甲子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出处:湘绮楼诗弟七卷乙丑至庚午春
湘乡西南童梁山,居荒崇之隅,族冈峦之秀。咸丰八年,余与罗伯宜访曾涤生于山南,始识李雨苍于曾坐上。今岁赴左孟辛丧,重过其地,则伯宜已死黄平,曾、李远燕蓟。山路有荡,云物逾美,感离念逝,重以哀左之切,辄于马上作诗二篇,写其悽怆云尔。
昔年掸驽马,沙砾困虺隤。
今来策逸足,缓辔吟崔嵬。
险因征徒尽,山为达人开。
青松茂悦,磴道无邅回。
修蛇缘风霄,旷望出埏垓。
东西千叠峰,苍白聚云堆。
寒光动人心,𪒀色尽飞来。
阪竹郁冬秀,峦草及霜荄。
贞心不期申,脆质惧终腓。
岂云感时序,眷言惜同怀。
圆明园辛未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出处:湘绮楼诗弟八卷
圆明园京城西,出平则门三十里,畅春园北里许,世宗皇帝藩邸赐园也。圣祖常游豫西郊,次于丹棱沜,(沜盖片字加水,或曰沂字。沂,淀,水不流也。)乐其川原,因明武清侯李伟清华园旧址,筑畅春园。藩邸赐园故在其傍。雍正三年乃大宫殿朝署之规,以避暑听政。前临西山,环以西湖。湖水发原玉泉山,曰瓮山,度宫墙,东流入清河。《水经注》所谓蓟县西湖,绿水澄澹,燕之旧池者也。东流为洗马沟,东南合高梁之水,故鱼稻饶衍,陂泉交绮。高宗皇帝嗣位,海宇殷阗,八方无事,每岁缔构,专饰园居。大驾南巡,流览湖山风景之胜,图画以归,若海安澜园江宁瞻园钱唐小有天园吴县师子林,皆仿其制,增置园中,列景四十。以四字题扁者马一胜区,一区之内斋馆无数。复东拓长春,西辟清漪,离官别馆,月榭风亭,属之西山,所费不计忆万。园地多明权珰别业,或传崇祯末诸奄皆以珍宝窟宅于兹,乾隆间,浚池发金银数百万。时国运方兴,地不爱宝,上心悦豫,殚精构造,曲尽游观之妙,元、明以来未之闻也。每岁夏幸园中,冬初还宫,内庭大臣赐第相望,文武侍从并直园林,入直奏对,昕夕往来,络绎道路,雍、乾、嘉、道百馀年于兹矣。文宗初,粤寇踞金陵,盗贼蜂起。上初即位,求直言,得胜保曾国藩袁甲三三臣。既以塞、程、徐、陆先朝重望相继倾覆,始擢用前言事者,各畀重任。三臣支柱,贼不犯畿,然迭胜迭败,东南数省蹂躏无完土。上闵苍生之颠沛,慨左右之无人,九年冬,郊宿于斋宫,夜分痛哭,侍臣悽恻。大考翰詹,以宣室前席发题,忧心焦思,伤于祸乱,然后稍自抑解,寄于文酒。以宫中行止有节,尤喜园居,冬至入宫,初正即出。时园中传有四之宠,皆汉女,分居亭馆,所谓杏花武陵春牡丹海棠者也。然上明于料兵,委权捆外,超次用人,海内称哲。而部院诸臣无所磨厉,颇袭旧敝。晚得肃顺,敢言自任,故委以谋议。先是,道光二十年,英吉黎夷船至广东香港,求通商不得,又以烧烟起衅,执政议和,予海关税银千八百万。英夷请立约,广督耆英与期十年,届期而徐广缙督两广,夷使至广州,拒不许入,以受封爵,夷酋恨焉,志入广州咸丰元年,英吉黎、佛郎西、米利坚各国,乘粤寇鸱张,中国多故,复以轮舶直入大沽。台王僧格林沁团练之名,焚其二船,尽击走之。夷人知大皇帝无意于战,特臣民之私慎,乃潜至海岸,买马数千,募群盗为军,半年而成,再犯天津,称西洋马队,闻者恐栗。夷马步登岸,我未陈而敌骑长驱矣。十年六月十六日,上方园居,闻夷骑至通州,仓卒率后嫔幸热河。道路初无供帐,途出密云,御食豆乳麦粥而已。十七日,英夷帅叩东便门,或有闭城者,闻炮而开。王公请和。和议将定,十九日,夷人至圆明园宫门,管园大臣文丰当门说止之。夷兵已去,文都统知奸民当起,环问守卫禁兵,一无在者。索马还内,投福海死。奸人乘时纵火,入宫劫掠,夷人从之。各园皆火发,三昼夜不熄。非独我无官守诘问,夷帅亦不能知也。初,英夷使臣巴夏里已拘刑部,和议成,以礼释囚,于是巴夏里与夷帅各陈兵仗,至礼部订约五十七条,予以关税银三千六百万,而夷人抵偿圆明园银二十万。王公奏言,未敢斥夷。文丰主事惠丰同死于园,不称殉节,但言遭兵燹而已。十一年七月文宗晏驾热河今上即位,奉两宫皇太后还京,垂帘十载,巨寇削平。而夷人通商江海,往来贸易,设通商王大臣以接夷使。然常言某省士民毁天主教堂,某省不行其教,某省民教构衅,日以难我,应之不暇,盖岌岌乎华夷杂处。又忽忽十有一年,园居荒虚,鞠为茂草,西山大寺,夷妇深居,予旅京师,恻然不敢过也。同治十年春同年王壬父重至辇下,追话旧游,张子雨珊亦以计偕来,约访故宫。因驻守参将廖承恩许为道主,四月十日,命仆马同过绣漪桥,寻清漪园遗迹。颓垣断瓦,零乱,宫树苍苍,水鸣呜咽。由辇路登廓如亭,南望万寿山,但见牧童樵子往来林莽间。暮从昆明湖归,桥上铜犀卧荆棘中,犀背御铭朗然可诵。明日访守园者,得董监,自言年七十馀,自道光初入侍园中,今秩五品,居福园门旁。导予等从瓦砾中循出,入贤良门而北,指勤政、光明、寿山、太和四殿遗址。至前湖,圆明寝殿五楹,后为奉三无私殿、九州清晏殿,各七楹,坏壁犹立,拾级可寻。董监言:『东为天地一家春,后居也;西为乐安和,诸妃嫔贵人居也;洞天深处,皇子居也。』清辉殿为文宗重建,与五福堂、镂月开云台、朗吟阁皆不可复识。镂月开云者,即所谓牡丹也。世宗皇子,当花时迎圣祖至赐园,而高宗年十二,以皇孙侍左右,三天子福寿冠前古,集于一堂。高宗后制诗,常誇乐之。经其废基,徘徊惄焉。东渡湖为苏堤、长春仙馆、藻园,又北为月地云居、舍卫城、日天琳宇、水木明瑟、濂溪乐处,仅约略指视所在。东北至香雪廊,阶前苇荻萧萧,废池可辨。有老监奉茶自池畔出,讶客所从来,颇似桃源人逢渔郎也。渡桥,循福海西行,为平湖秋月,水光溶溶,一泻千顷。望蓬岛瑶台,岛上殿宇,犹存数楹,惜无方舟,不达其下。流水潺湲,激石成响。董监视予:『此管园大臣文公死所也。』西北至双鹤斋,又西过规月桥,登绮吟堂,经采芝径,折而东,仍出双鹤斋。园中残毁几遍,独此为劫灰之馀,乱草侵阶,窗棂宛在,尤动人禾黍悲尔。双鹤斋西为溪月松风,翠柏苍藤,沿流覆道,斜日在林,有老宫人驱羊豕下来。东过碧桐书院地,跨池东为金鳌,西为玉蝀,坊楔犹存。又东去,皆败坏难寻,遂不复往。暮色沈沈,栖乌乱飞,揖董监,出福园门,还于廖宅。廖,澧州人字枫亭。少从赛尚阿僧格林沁军,亦能言行间事,感予来游,颇尽宾主之欢。既夕言归,则礼部放榜日也。雨珊既落第南去,余与壬父每相过从,念言园游,辄罔罔不自得。壬父又曰:『园之盛时,纯皇勒记,必殷殷踵事之戒。然仁宗始罢南幸,宣宗尤忧国贫,秋狝之礼,辍而不举。惟夫张弛之道,宜及嘉、道时,补纯皇倦勤之功。而内外大臣惟务慎节,监司宽厚,牧令昏庸,讳盗容奸,以为安静。八卦妖徒,连兵十载,无生天主,教目滋繁。由游民轻法,刑废不用故也。江淮行宫既皆斥卖,国之所患,岂在乏财?』又曰:『燕地经安、史戎马之迹,爰及辽、金,近沙漠之风矣。明太宗燕王旧居,不务改宅,仍而至今,地利竭矣。又园居单外,非所以驻万乘,废而不居,盖亦时宜。』余曰:『然。前年御史德泰请按户亩鳞次捐输,复修园宫。大臣以侈端将启,请旨切责,谪戍未行,忿悔自死。自此莫敢言园居者。而比年备办大婚,费以千万,结彩宫门,至十馀万,公奏朝廷动用钱粮。婚以成礼,岂在华饰?若前明户部司官得以谏争,予且建言矣。又余闻慈安太后在文宗时,有脱簪之谏,《关雎》《车辖》之贤,中兴之由也。又园宫未焚前一岁,妖言传上坐寝殿,见白须老翁,自称园神,请辞而去。上梦中加神二品阶,明日至祠,谕祠之。未一稘而园毁,岂前定欤?子能诗者,达于政事,曷以风人之意,备繁霜云汉之采?』于是壬父为《圆明园词》一篇,而周学士潘侍郎见之,并叹其伤心感人,笔墨通于情性。余以此诗可传后来,虑夫代远年逝,传闻失实,词中所述,罔有徵者,乃为文以序之。同治十年立秋日长沙徐树钧撰。
宜春苑中萤火飞,建章长乐十围。
离宫从来奉游豫,皇居那复在郊圻。
旧池澄绿流燕蓟洗马高梁游牧地(《水经注》:漯水东与洗马沟水合,沟水上承蓟水,西注大湖。湖水二源俱出蓟县西北平地,道源流结西湖,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川亭望远。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东入漯水。又东南,高梁之水注焉。水出蓟城西北平地。《魏土地记》云在蓟东。今海淀地也。)
北藩本镇故元都,西山自拥兴王气(自安、史以来,燕地利久废,民教不修,本非宅京之所,以明太宗先建旧藩国于此,又知江南之不可都而惮于改作,故遂为帝都也。)
九衢尘起暗连天,辰极星移北斗边。
沟洫填淤成斥卤,宫廷映带觅泉原(燕地荒,尘土尤甚,宫中烦嚣,故思旷写矣。)
渟泓稍见丹棱(沜盖池泉之名,明万历中武清侯李氏于丹棱沜起别业,今畅春园地。),陂陀先起畅春园康熙中始建行宫,以帝者不居,但名曰园。或曰因明珠废宅而饰之也。)
畅春风光秀南苑,蜺旌凤盖长游宴明时但有南苑,未作畅春园时,圣祖宴群臣亦在南苑,今南西门外地也。自海淀兴修,稀复临幸矣。)
地灵不惜瓮山湖(瓮山,玉泉所发,今改万寿山高宗太后寿日而名,正临昆明湖,建寺于上。),天题更刱圆明殿康熙中世宗皇子,侍游海淀,赐园一区,御题额曰『圆明』。)
圆明始赐在潜龙,因回邸第作郊宫世宗以畅春先帝旧幸,让而弗居,雍正三年,乃改赐园,设朝房、宫门,以避暑听政。)
十八篱门随曲涧圆明园墙外沟水随曲设十八门。晋、宋凡行宫门曰篱门也。),七楹正殿倚乔松(正大光明殿为正衙,不加雕饰,广七楹,后倚假山,山木多。)
轩堂四十皆依水(园中四字题额者为一所,凡四十所,纯皇以为四十景。),山石参差尽亚风(北中艰于致石,故以湖石假山为奇。园中既多,而贵戚大臣效之,唯知堆石耳。)
甘泉避暑因留跸,长杨扈从且韬弓(初但避署,后遂春秋皆居园中也。)
纯皇缵业当全盛,江海无波待游幸。
行所留连赏四园,画师写仿开双境乾隆六十年中,园中日日有修饰之事,图史珍玩充牣其中。行幸所经,写其风景,归而作之。若西湖苏堤曲院之类,无不仿建,而海宁安澜园江宁瞻园钱唐小有天园吴县师子林,则全写其制。)
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当时只拟成灵囿,小费何曾数露台康熙雍正初修园居,斥内府之馀财,不仰给于户部至乾隆六十年,承世宗清釐之后,府库充实,几于贯朽。又当时营作诸臣皆求见能于上,初不知浮冒报销之弊,故一举工作,计日而程,浚水移石,费至亿万。)
殷勤毋佚箴骄念,岂意元皇失恭俭。
秋狝俄闻罢木兰,妖氛暗已传离坎(园中增修,及更建长春、清漪诸园,纯皇泐记,必谆谆于踵事之戒。仁宗纵之,遂不南幸。宣宗嗣服,始念国贫,秋狝之礼辍而不举,惟务无事以绥四民。然牧令贪庸,监司忠厚,务相掩覆,讳盗容奸,八卦妖徒,连兵十载,无生天主,教目滋多,由游民太繁,刑废不用也。)
吏治陵迟民困痡(本朝吏事盖凡四变。当顺、康时,州县多不足衣食,外吏亦未有脂膏,然京辇贵豪富厚充斥。及于雍、乾,州县大富嘉庆十载,府道高资。道光之时,督抚拥财,而上下俱困,盗贼起矣。),长鲸跋浪海波枯(英吉利始请互市,既以烧烟起衅,内奸导之至浙江天津诸海口,意知上意惮兵以胁和耳。林文忠既非拨乱治剧之材,而诒忧君父,已不能救天下,大吏皆不同心。初,舶至大沽,而京师皇惧,未放一战者,本无战备也。)
始惊计吏忧财赋,欲卖行宫助转输(古今敝政忧贫者多矣。然皆求粟帛镃货以权轻重,惟明末及道、咸间理财诸大臣专好金银,欲其堆积,算及小利,至可怪叹也。)
沈吟五十年前事,厝火薪边然已至(国家之乱始于乾隆末政,纯皇倦勤,内外大臣惟务粉饰。仁宗若从而振之,几张弛之道也。宣宗纵以安静,而事变迭生矣。)
揭竿敢欲犯阿房,探丸早见诛文吏(盗之起也,国无失德,明智材武,莫有归心。然始于州县屡有囚官辱吏之事,上司不敢问也。盗发咎重,不肯明法。调兵五百,遂为大举。小警裁闻,钦差相望,吏治军务分途矣。)
此时先帝见忧危,诏选三臣出视师文宗之初立也,留意程、朱之学,下诏求言,盈庭并发,最有名者胜保曾国藩袁甲三而已,然皆摭拾陈言,专攻上身,于大利大害未触及也,以言取人,其效止此。然圣人鉴观四方,默察群臣,用胜保河北,委曾国藩以东南,遣袁甲三于淮上,虽间采宿望,用许乃钊琦善诸旧臣而不负任,使三人而已。其后大臣多曾所举,惟胡林翼最有名也。)
宣室无人侍前席(始文宗之时旧臣有贤名者林则徐,能名者李星沅陆建瀛张亮基,武名者周天爵,皆外臣也。内臣清名者塞尚阿既覆军得咎,二品已上无复可谈,故初恶陈字恩而卒起用,专任肃顺,无谋不与,无言不从,盖当时实无逾此二人矣。『宣室前席』,考御史诗题也。),郊坛有恨哭遗黎咸丰己未郊天前一日,上宿斋宫,夜分痛哭也。)
年年辇路看春草,处处伤心对花鸟唐文宗诗:『辇路生春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待臣知。』亦悲左右之无人也。礼臣上谥,曰文与慎,悲夫!)
玉女投壶强笑歌,金杯掷酒连昏晓(上既厌倦庸臣,罕所晋接,退朝之后,始寄情于诗酒,时召妃御,日夜行游也。)
四时景物爱郊居,玄冬入内望春初(初,例十月大内三月园居,文宗以宫中行止有节,侍御不乐,常迟至冬至始入,正月十五后即出幸园中。)
袅袅四春随凤辇(宫中例无汉女,纯皇时常采进,依买婢妾之例,不挑选也。文宗时有四人承宠者分居牡丹海棠武陵春杏花春亭馆,内府号曰『四』。海棠,图册无其地名,未详何时所建。),沈沈五夜递铜鱼(上所游幸,从者常百馀人,数移坐处,传膳无定所,中夜閤门不得閒也。)
内装颇学崔家髻(崔氏,汉妇,曾入宫为乳妪。),讽谏频除姜后(十年,上尝夜醉晏朝,后召侍寝者问状,传欲挞之。上还朝入后殿,见内竖肃悚,询知怒,将去复还,问此妃何罪,跪言:『奴无状,不能督率群妾,使主晏起,恐外臣有议奴者,故召此妃戒饬之,无使奴受恶名也。』上笑曰:『此我多酒,彼焉能劝我酒?请从今少饮矣。』谢而起,侍者莫不泣下。)
玉路旋惊车毂鸣,金銮莫问残镫事。
鼎湖弓剑恨空还,郊垒风烟一炬间。
玉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铜犀守荆棘(乾隆卌四年,以昆明湖成,作铜犀勒铭纪之。咸丰十年,英夷兵入,犀为土人击尾取铜。事定,以棘围之。)
青芝岫里狐夜啼青芝岫,房山大石,米万钟取致良乡,费多不能给,筑屋盖之。高宗辇致清漪园正殿为屏门,赐此名也。),绣漪桥下鱼空泣昆明湖中桥,旧曰蔸娄,俗音误曰娄句,转为罗哥,即朱竹垞所云高梁,湖水经其下也。)
何人老监福园门(园东南门曰福园,近皇子所居。园殿既焚,正门毁塞,守园董监居福园门内。),曾缀朝班奉至尊(董年六十,宣宗时小使也。)
昔日喧阗厌朝贵,于今寂寞喜游人。
游人朝贵殊喧寂,偶来无复金闺客(初,国居盛时,内廷诸臣文武侍从俱有赐居,环挂甲屯,列第相望,如乡村焉。君臣野处,故非戒备不虞之道也。)
贤良门(园正门曰『出入贤良』。)闭有残砖,光明殿(园正殿曰『正大光明』。)燬寻颓壁。
文宗新构清辉堂(清辉殿在寝殿东,亦旧建也。咸丰八九年新葺之,工成而毁。),为近前湖纳晓光。
妖㝱林神辞二品咸丰九年,上一日独坐若瞑,见白须人跪前,上问何人,对曰:『守园神。』问何所言,云:『将辞差使耳。』问:『汝多年无过,何为而去?』对以『弹压不住,得去为幸』。上曰:『汝嫌官小邪?可假二品阶。』俄顷不见,未一年而乱作矣。)佛城舍卫散诸方(园中舍卫城,旧供千佛,自康熙以来,凡进佛祝寿及皇太后上寿,造佛像九九皆送其中。董监云:『几十馀万尊,皆为民人所毁也。』至同治九年,犹有得之井中,寄库一夜,又为胥吏盗换之。)
湖中蒲稗依依长,阶前蒿艾萧萧响。
枯树重抽盗作薪,游鳞暂跃惊逢网。
别有开云镂月台太平三圣昔同来(镂月开云,旧名牡丹台。康熙五十五年雍亲王以花时迎圣祖赏宴,诏许皇孙入侍,即高宗也。三圣并值国步全盛之时,三世享国至百卅馀年,为自古未有之盛唐元宗谓『一日见三天子』,岂足比邪?)
宁知乱竹侵苔出,不见春花泣露开时三月初,芍药遍野,而开云台倾,牡丹无复遗蘖。)
平湖西去轩亭在平湖秋月,在牡丹台西北,仿西湖亭馆也。自平湖以东,几无数尺之墙,已西为双鹤斋、规月桥、采芝径诸处,轩窗俨然,而陈设全空也。),题壁银钩连到䪥(窗壁多嵌纸绢,皆乾隆时名手所尽进。)
金梯步步莲花(宫中阁道皆磨砖平砌,迤而渐高,无阶级也。故王建《宫词》有『黄金梯滑』之请。行步易蹉,旧皆藉以谈罽。),绿窗处处留蠃黛(宫中窗多屋小,望望相通,脂粉之痕,存于壁纸。)
当时仓卒动铃驼咸丰十年六月十六日,夷警已逼,诸臣惟留上行以系人望。文宗徘徊,群议亦诏谕安慰之,先已集车马,忽敕放散,明日引见班集,始闻驾由园后门东巡,遂大扰乱也。),守宫上直馀嫔娥(从行宫女甚众,皆园中答应诸女,大内留者皆不相闻,其间散班番诸女亦留园中,不得从也。)
芦笳短吹随秋月,豆粥长饥望热河(驾出密云,供帐不办,后妃唯餐豆乳,上犹有麦食耳。)
上东门开胡雏过(英夷既闻京师之乱,乃遂长驱,至东便门,始发空炮,而城门已辟,王公请和也。),正有王公班道左恭亲王隐于碧云寺,夜趋长新店,诸大臣迎以主和而归。)
敌兵未爇雍门萩,牧童已见骊山(夷人入,遂至园宫,见陈设巨丽,相戒弗入,云恐以失物索偿也。乃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应怜蓬岛一孤臣(管园大臣文甲〔丰〕与明善同在园中,明言:『君有老母,不可死也。』明日而明以事往热河。文当门拒夷人,既退呼守兵,则尽散矣。文遂索马还入福海,投水而死。),欲持高洁比灵均
丞相避兵生取节,徒人拒寇死当门。
即今福海冤如海,谁信神洲尚有神蓬岛、神洲,并福海中地。文公既殉,为京师死节一人耳。自馀将帅公卿皆不言兵变。京师既陷,讳而不言,及奏恤文公,但云突遭兵燹,深堪闵恻而已。死者不得为忠,生者乃可无愧也。)
百年成毁何悤促,四海荒残如在目。
丹城紫禁犹可归,岂闻江燕巢林木(四海用兵,庙堂未知民困之切,以小警而为切戒,所谓君无忘在莒也。)
废宇倾基君好看,艰危始识中兴难。
已惩御史言修复同治九年御史德东云上言,请修复园居。诏旨切责,发披甲为奴。德出朝门自经而死。),休遣中官织锦纨太监安得海取中旨采买段匹,至山东德州,建龙凤旗,为巡抚丁宝桢奏论斩于历城市。)
锦纨枉竭江南十年,浙抚杨昌浚奏言铁造需银八十万,请用地丁给之,又言军饷缓发,盖欲讽谏也。有诏许之。),鸳文龙爪新还故(制后宝衣,上舍珠玉值十馀万金,已用十六万,成其半耳。)
总饶结䌽大宫门(大婚礼新议宫门皆结彩幔,用绉绸八十馀万匹。初拟费用数百万,户部尚书宝鋆言旧制不过百馀万,不听。遂用至二千万而不足办。),何如旧日西湖(若以千万修改园居,则群知其非也,大婚诏言节俭而糜费不可诘,亦不可言也。)
西湖地薄比郇瑕,武清暂住已倾家。
惟应鱼稻资民利(李氏已败,宅地渐入民间,皆为稻田,至康熙中犹然。),莫教莺柳斗宫花。
词臣讵解论都赋(当国盛时,无敢建言移都者。及夷兵将入,欲往长安,而督抚言不便,至今益无可往矣。),挽辂难回幸雒车(余欲建言,及今迁都,以大臣庙谟皆无远略,两官九重不得引对,徒上封事,无益众议也。)
相如徒有上林颂,不遇良时空自嗟。
按:同治十年三月十日,与徐叔鸿张雨山同寻海淀故宫,因访园中逸事,證以余所闻见,成诗一篇。拟之元相《连昌》之作,郑嵎津阳之咏,文或不逮,时则尤近。但事严语秘,未应广传。自注之文,不登己集。以价藩仁弟令录全稿,独为书之,它日有好古博闻之士,求得此册,亦有所裨也。立秋日闿运记于南洼太平馆之定庐。
莫愁湖棹歌己卯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三
明太祖中山王弈负,以湖归,故楼名『胜棋』,至今犹徐氏也。乾隆间金陵李尧栋建华严庵,曾太傅金陵,复修之。余游湖上,见李《棹歌》甚佳,因作是篇,亦题曰棹歌焉。
江南多美人,得天皆不厚。
丽华白骨已成妖,蒋妹青溪亦无偶。
莫愁更使人莫愁,惟有卢家少妇
占断春风玳瑁梁,郁金堂上郁金香。
佳人本共称南国,名族何须说北方。
绿波曾照惊鸿影,飞去飞来石城艇。
湖水都因两字香,湖禽也学双栖稳。
何事高楼却姓徐,真人曾赌凤阳朱。
知章解组湖堪乞,安石围棋墅竟输。
龙虎久消开国气,鱼虾犹讨钓人租。
湖山大好风兼月,暗里莫愁仍管业。
王子王孙已式微,渔儿渔女还清绝。
春水初生二月时,鸳鸯队队戏丝。
鸳鸯却是卢家物,祇许徐家管鹭鹚。
无端胜地遭兵燹,沧海桑田泪痕满。
劫火红羊十四,莫愁料亦愁难免。
何人一手扫群腥,文正还来继武宁
不似小青坟畔路,两家少保太伤心。
勋名远接前朝局,先后英雄作汤沐。
鱼水君臣洒落情,莺花仕女升平福。
波光绿似向时娇,多少游人理画桡。
湖上人原比西子,门前山即是南朝
佳绝棹歌传廿首,纱笼彩笔消磨久。
百年名宦合同龛,香火应添贤太守
渔歌我亦付渔娃,便当神弦也不差。
暮暮朝朝双燕子,年年岁岁万荷花
忆旧游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八部
余以壬午四月重下镜台,妇家在鄂,其地有曾太傅,池馆幽清,花木秀蔚,据山揽江,吴楚在目,常携内子游焉。今冉冉七载,而余行踪犹在郎官大别间,闻祠中风景亦非故矣。因制此词,并邀白华内弟同作,盖不胜长干竹马之感云。
记鸾笺写韵,凤曲游仙,小住文箫
阁外山如画,试弓腰步屧,来看江涛。
画阑旧时曾倚,香气未全销。
怕一角斜阳,春人去后,红得无聊。

檀奴惯离别,几陌上花开,江上萍飘。
丞相祠堂在,似元都观冷,慵问栽桃
青丝上头,千骑无福比韦皋
渐老了周郎,负他初嫁人姓乔。
附:同作 沈沆
记飘烟院宇,漾水帘栊,一幅生绡。正值纱衣节,有池荷擎盖,劝客凉招。招凉那回亭角,花外坐吹箫。想斑管分题,骈车小住。回首魂消。 凌霄指高阁,数几度登临,极目迢遥。战伐勋名在,看江山满眼,凭吊无憀。此地惯经,离别双鬓已飘萧。懒说到重游,珠帘画栋今寂寥。
登靖港镜湘楼作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辛卯始春,由湘赴鄂,维舟于此,遇相识僧笠云、道香,导入水神祠。因登祠旁楼,层轩浮楯,俯瞰川陆,王壬父作记,被名镜湘,称为长沙名胜者也。对岸铜官渚,映带沩口,烧山占陶,贩匠所聚,往曾文正战败赴水,乃其处矣。旷览兴感,兹成故实,故及之云。
春阴摇柳色,百里汎行舟。
二妙今偕至,因登江上楼。
云光入葱茜,天影旷沉浮。
凭槛贪晴昼,逌然下一鸥。
凄凉犯 清末至现当代 · 俞陛云
 押药韵
莫愁湖泛舟,登曾公阁。咸丰閒,曾文正公僚佐登皖南晓霞楼,顾谓李文忠公许仙屏河督曰:读姚惜抱江天小阁坐人豪句,觉英雄能使江山增重。迨许公开藩江宁,建曾公阁于莫愁湖畔,以姚句题榜。辛亥以后,勋臣祠宇,都付摧残,惟此阁与旧题尚在。瀹茗凭阑,感赋此解(以下录自《同声月刊 第一卷第六号》)
旂常俎豆消沈尽,江天尚峙小阁。
先朝勋伐,云龙风虎,建牙开爵。
楼船晓泊。
拥裘带、雍容莲幕。
倚危阑、凌霞高咏,英采想褒鄂。

艇子明湖畔,衰柳残,依然城郭。
争棋局换,更谁谈、征吴雄胜棋楼郁金堂,皆在曾公阁之东。)
上将弓刀,共环佩、一般萧索。
对平沙、败苇飒飒雁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