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城南饯春四首 其一 甲午 清 · 钱载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三十五
永定门十里,登土山,上野亭,于以延眺,于以饯春。斜日回车,仆夫携酒憩饮于何氏丙舍。期我同人者,朱编修竹君三月廿四,是为甲午之春尽日。
鞭牛京尹乍趋埃,韦曲林园几斗杯。
芳草落花都不管(「始从芳草去,又逐落花回」,长沙岑禅师语。)登山临水却重来。
销魂记室从头写,刻意司勋满手裁。
我欲赠之何以赠,采香人未上丰台
德会辛巳 清 · 钱载
七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三
嘉善县清风泾蔡封君秋澄所居堂曰「尊德」,乾隆二十六年,封君七十八岁,同县诸耆德以四月十日于其堂:戴典簿二蕉,八十八岁;程封君缵三,八十七岁;蒋长兴学博准庵,八十二岁;顾光州虎仲,八十一岁;许阁学竹君,七十三岁;谢封君宸园,六十八岁;家博山第五,六十七岁;曹明经六圃,六十三岁。主客九人,齿坐谭宴,即堂名名其,各赋诗。郡人也,乐闻乡之风,敦礼教,式后贤,且今岁恭遇慈宁万寿七旬大庆,海宇多三朝长养身被国恩者,歌咏优游,洵足以佐太平景象,爰用唐会昌五年七老诗体纪其事。封君令嗣修撰,同官,属寄奉堂上并诸耆德,时八月二十日也。
五旬圣寿祝庚辰辛巳慈宁庆七旬。
万福天边长道泰,一方海上早风淳。
团圞话入枌榆社,潋滟杯留芍药
三揖三终三让礼,杖乡杖国杖朝人。
句应胡吉卢张匹,题或欧韩范富频欧阳文忠公借观《五老图》,即次《五老会诗》原韵,以谢题卷,后一时拜瞻,诸贤晏元献而下皆次韵以题。闻是会亦拟绘图。)
历历魏塘多致颂,佳秋更约佩萸新。
命校永乐大典因成八韵示意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一
翰林院署庋有永乐大典一书盖自皇史宬移贮者初不知其名也比以搜访遗籍安徽学政朱筠以校录是书为请廷议允行奏既上敕取首函以进见其采掇蒐罗极为浩博且中多世不经见之书虽原册亡什之一固不足为全体累也第彼别部区函意在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而编韵分字蹖杂不伦则由当时领书局者惟一姚广孝因而滥引缁流逞其猥琐之识雅俗并陈举释典道经悉为阑入其奚当于古柱下史藏书之义乎因命内廷大学士等为总裁抡选翰林官三十人分司校勘先为发凡起例俾识所从事者芟之庞者釐之散者裒之完善者存之已流传者弗再登言二氏者在所摈取精择醇依经史子集为部次俟其成付之剞劂当以四库全书名之夫四库之目始于荀勖而盛于唐时自来志艺文者大都以是为准较原书斤斤于韵字之末者纯駮何啻霄壤于以广金匮石室之储用嘉惠来学讵非万世书林之津逮而表章阙佚之馀为之正其名而订其失又讵非是编之大幸乎系以诗而序之识始事也
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
兼收释道欠精覈,久阅沧桑惜弗全。
未免取裁失蹖駮,要资稽古得寻沿。
贪多遂致六书混(每一字下泛及篆𨽻行草各体如同一东字形而一指为米芾之束一指为赵孟頫之东类此者不可胜举更无谓矣),割裂都缘正韵牵(其分字一依洪武正韵次序既多凌舛且昜先蒙卦诗先大东周礼先冬官皆因韵散附尤乖经体)
彼有别谋漫深论(或云永乐以篡夺而得位恐世人讥议之因集海内能其文者编辑是书故所用几千馀人欲藉以疲其力而钳口姚广孝乃其佐命遂令专董其事亦由宋太宗身有惭德因集文人为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三大书以弭草野之私议然千秋公乎论自在又岂智术之所能掩覆),我惟爱古命重编。
词林排次俾分任,纶阁铅黄更总研。
何不可徵惟杞宋,宁容少误致天渊。
崇文藉以备四库,摛什因而示万年。
丰山歌并序 清 · 黄景仁
 出处:两当轩集卷第九
为宋杜先生默手植。先生祠在焉。莓苔芜没,鲜过问者。乾隆三十七年安徽督学使者朱笥河先生按部至和州,为作亭,刻石于上,歌以记之。
伊谁植此春风树,花下作歌人姓杜。
猿啼鹤唳空山空,身后谁来作花主。
先生之歌一世豪,永叔曼卿真君曹。
先生花癖何所侣,魂梦一清都似水。
爱花种树花即家,较比逋仙富孙子。
十年作尉不救贫,四海结交谁更亲。
独将光怪不磨气,分半寿得花精神。
青天鸾啸去飘忽,坐使名花惨沦没。
霜冷飘残博望钟,夜深挂住蛾眉月。
寂寞苔藓荒寒烟,阅世经今七百年。
传闻几年花大放,物色俄惊至天上。
风流使者乘传过,下马空祠为惆怅。
洗幽刷夜回阳光,戛玉铮金出高唱。
缘以亭槛崇之碑,询之守土佥云宜。
重来置酒花堕盏,一片赠与公相思。
文人从此出颜色,幸是相逢有文伯
不见东风昨夜来,古香吹遍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