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罗秀山纪游(有引) 明 · 陈瑾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志》云:罗山高拥南城,俯瞰北湖,其上有北市龙潭。今考其山,奇秀甲一郡,钟灵毓异,气象开朗。白塔青山,峙左而捍下关,五象天马列前而作朝案,平田双溪以环外户,旧寺伸两臂以护内堂。朝暾、夕照、秀色、祥光,可餐、可挹。洵邕管之神墟,峤南之福地也。且地灵人杰,仙佛同廛。在晋,则葛洪觅丹砂而仙迹俱存;在唐,则慧昕开山而佛宇齐焕;宋朝嵩山驻锡,而粉昙兆瑞于丰年;元季,则觉生重饬,而金地大兴于功德,故迹虽湮,丰碑可考;其入明,法席愈盛,千觔洪钟铸于永乐年间,万栋精蓝创于成弘盛际,五百僧过堂粥饭之缘,不乏七祖掩室再来之谶,必符迄于今。灵济孤塔,一灯犹然,罗秀丹炉,伏火尚热,圣迹奇踪尤非他山所有也。山旁左右,尚有感果寺、明天寺、渌楼祠、龙门、龙潭诸景,指不胜屈另详之。
千峰变紫入遥林,禅室枝灯向夕阴。
僧未闭关容小饮,时方休夏得长吟。
品题泉石疲双眼,位置溪山役片心。
莫放痴憨还我癖,任教雅俗判升沈。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罗秀山
题虞注杜诗后(二首○并序) 其一 乙未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二十三祝圣初藁
虞注杜律。余自少日。每疑其托名于伯生。持此论久矣。近见成沧浪集抄本所载。以为虞注杜律。嘉靖间太原济南黄臣山西监察御史浮山穆相重刊此书。黄自为跋。其略云余读麓台诗话西涯论虞注。必非伯生之作。余游都下。偶获一本。名曰杜工部律诗演义。实与虞注不差。序称元季京口进士张性伯行博学早亡。乡人悼之。得此遗稿。因相与合力刊行。余得之喜甚。欲以其书告西涯。会其卒而未果。此书至今以虞注行。据此则此书之非伯生。古人已先我而疑之。况有黄跋之明證耶。张性元人也。伯行与伯生。音相近而早亡。虞道园元时之大家也。故遂以虞注见称耶。
托名虞集张意,黄跋明言惠后嘉。
此注平生疑未决,我心先获李西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