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华容女子狱中歌吟 汉 · 无名氏
 押真韵
《搜神记》曰:建安初华容有女子在狱中歌吟曰云云。后无几。太祖荆州。以涿州李立字建贤为荆州刺史
不意李立为贵人(○《三国志》刘表传注。)
时人为吕布 汉 · 无名氏
 押遇韵
曹瞒传曰:时人语曰: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后汉书》吕布传注。《三国志》吕布传注。《类聚》九十三。《白帖》二十九。《御览》四百九十六、八百九十七。《诗纪》九作时人语。)
却东西门行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押阳韵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却东西门行。荀录所载武帝鸿雁一篇。今不传。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里馀,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首丘,故乡安可忘(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乐府诗集》三十七。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一。)
气出唱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文选》十八马季长长笛赋注云。魏武帝集有气出、精列二曲。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外路。
下之八邦。
登高山
临溪谷。
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
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遨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
东到蓬莱山
匕之天之门。
王阙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
四面顾望。
视正焜煌。
开王心正兴其气。
百道至。
传告无穷。
闭其口但当爱气。
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
出窈入冥。
常当专之。
心恬憺无所愒欲。
闭门坐自守。
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
乘驾云车。
骖驾白鹿。
上到天之门。
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
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
鼓瑟琴。
何訚訚。
酒与歌戏。
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保嘈嘈。
从西北来时。
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
郁何蓩蓩蓣蓣。
遨游八极。
乃到昆仑之西王母侧。
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
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多驾合坐。
万岁长。
宜子孙。
君山甚为真。
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
芝草生殿傍。
杀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
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
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乐府此上又为一曲。并云。右三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二十六。《诗纪》十一。又《初学记》一引愿得神之人以下四句。)
苦寒行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乐府解题曰:晋乐奏武帝北上篇。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其后或谓之北上行。盖因武帝辞而拟之也。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蹄。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类聚》作悲。乐府云。右一曲本辞。○《文选》二十七。《乐府诗集》三十三作魏文帝作。《诗纪》十一。又《文选》二十六迎大驾诗注引一句。二十七王明君词注引饥一韵。《类聚》四十一作魏文帝诗。引巍、摧、悲、霏、糜、悲六韵。《初学记》二十六引饥、糜二韵。《白帖》三引首句及摧一韵。○逯案。《诗纪》不载后篇。今据乐府补入。)
琴歌 东汉末 · 阮瑀
文士传曰:太祖雅闻名。辟之。不应。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太祖时长安。大延宾客。怒不与语。使就技人列。善解音。能鼓琴。抚弦而歌。为曲既捷。音声殊妙。太祖大悦云。
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
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
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
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三国志》王粲传注。《文选》六十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注。《御览》五百七十二。《乐府诗集》六十。《诗纪》十七。又吴棫韵补四引运、怨二韵及怨、玩二韵。○《三国志》裴注曰:鱼氏典略、挚虞文章志并云瑀建安初。辞疾避役。不为曹洪屈。得太祖召。即投杖而起。不得有逃入山中焚之乃出之事也。又典略载太祖初征荆州。使瑀作书与刘备。乃征马超。又使瑀作书与韩遂。此二书今具存。至长安之前。等破走。太祖始以十六年得入关耳。而张骘云。初得瑀时。太祖长安。此又乖戾。瑀以十七年卒。太祖十八年策为魏公。而云瑀歌舞辞称大魏应期运。愈知其妄。其辞云他人焉能乱。了不成语。瑀之吐属必不如此云云。逯案。据此知歌系后人所依托。姑编入俟考。)
神武赋 东汉末 · 陈琳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二
建安十有二年大司空武平侯曹公,东征乌丸,六军被介,云辎万乘,治兵易水,次于北平,可谓神武奕奕有征无战者已。夫窥巢穴者,未可与论六合之广,游潢污者,又乌知沧海之深。大人之量,固非说者之所可识也。(《艺文类聚》五十九,《书钞》一百五十八。)
伫盘桓以淹次,乃申命而后征。
觐狄民之故土,追大晋之遐纵。
恶先谷之惩寇,善魏绛之和戎。
受金石而弗伐,盖礼乐而思终。
九城而上济,起齐轨乎玉绳。
车轩辚于雷室,骑浮厉乎云宫。
晖曜连乎白日,旂旐继于电光。
旆既轶乎白狼,殿未出乎卢龙
威凌天地,势括十冲,单鼓未伐,虏已溃崩。
克俊馘首,枭其魁雄。
尔乃总辑瑰珍,茵毡幕幄,攘璎带佩,不饰雕琢,华珰玉瑶,金麟牙琢,文贝紫瑛,缥碧玄绿,黼锦缋组,罽毼皮服(《艺文类聚》五十九。)
太庙颂歌 东汉末 · 王粲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一
建安十年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始立宗庙。令王粲作此颂。以享其先。始名曰显庙颂。后人更今名。
思皇烈祖。时迈其德。
肇启洪源。贻燕我则。
我休厥成。聿先厥道。
丕显丕钦。允时祖考。
绥庶邦。和四字。
九功备。彝乐序。
建崇牙。设璧羽
六佾奏。八音举。
昭大孝。衎妣祖
念武功。收纯祜。
于穆清庙。翼翼休徵。
祁祁髦士。厥德允升。
怀想成位。咸在宫。
无思不若。允观厥崇(○诗经十五。)
吴鼓吹曲十二曲 其四 伐乌林 孙吴 · 韦昭
 押庚韵
伐乌林者。言魏武既破荆州。顺流东下。欲来争锋。孙权命将周瑜逆击之。于乌林而破走也。当汉上之回。
曹操北伐拔柳城。乘胜席卷遂南征。
刘氏不睦。八郡震惊。
众既降。操屠荆。
舟车十万扬风声。议者狐疑虑无成。
赖我大皇发圣明。虎臣雄烈周与程。
破操乌林。显章功名(同上)
晋郊祀歌三首 其一 夕牲歌 西晋 · 傅玄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晋书》乐志曰:武帝受命。泰始二年。诏郊祀明堂礼乐权用魏仪。遵周室肇称殷礼之义。但改乐章。使傅玄为之辞。凡十九篇。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
我其夙夜,祗事上灵
常于时假,迄用有成。
于荐玄牡,进夕其牲。
崇德作乐,神祇是听(○《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一。《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诗纪》三十九。)
鸿雁生塞北行(以下杂言) 西晋 · 傅玄
 押阳韵
魏武帝却东西门行曰:鸿雁生塞北。乃在无人乡。
凤凰远生海西。及时昆山冈。
五德存羽仪。和鸣定宫商。
百鸟并侍左右。鼓翼腾华光。
上熙游云日间。千岁时来翔。
孰若彼龙与龟。曳尾泥中藏。
非云雨则不升。冬伏春乃骧。
退哀此秋兰草。根绝随化扬。
灵气一何忧美。万里驰芬芳。
常恐物微易歇。一朝见弃忘(○《乐府诗集》三十七。《诗纪》二十二。)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一 灵之祥(古朱鹭行。古今乐录曰:灵之祥。言宣皇帝之佐魏。犹虞舜之事尧也。既有石瑞之徵。又能用武以诛孟度之逆命也。) 西晋 · 傅玄
《晋书》乐志曰:武帝傅玄制鼓吹曲二十二篇。以代魏曲。
灵之祥,石瑞章。
旌金德,出西方。
天降命,授宣皇
应期运,里经骧。
大舜,佐陶唐。
赞武文,建帝纲
孟氏叛,据南疆。
追有扈,乱五常。
吴寇劲,蜀虏强。
交誓盟,连遐荒。
宣赫怒,奋鹰扬
震乾威,曜电光
陵九天,陷石城。
枭逆命,拯有生。
万国安,四海宁(○《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九。古乐府二。《诗纪》四十。)
四厢乐歌三首 其一 正旦大会行礼歌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晋书》乐志曰:魏杜夔传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驺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及太和中左延年驺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声节。其名虽存。而声实异。唯因鹿鸣。全不改易。每正旦大会。太尉奉璧。群后行礼。东厢雅乐常作者是也。后又改三篇。第一曰于赫篇。咏武帝。声节与古鹿鸣同。第二曰巍巍篇。咏文帝。用延年所改驺虞声。第三曰洋洋篇。咏明帝。用延年所改文王声。第四曰复用鹿鸣。鹿鸣之声重用。而除古伐檀。古今乐录曰:汉故事上寿用四会曲。魏明帝青龙二年。以长笛食举第十一古大置酒曲代四会。又易古诗名曰羽觞行。用为上寿曲。施用最在前。鹿鸣以下十二曲名食举乐。而四会之曲遂废。○《晋书》乐志曰:泰始中。使傅玄荀勖张华各造正旦大会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乃更作行礼诗四篇。又为正旦大会、王公上寿歌诗并食举乐歌诗。合十三篇。又以魏氏歌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以问司律中郎将陈颀。颀曰:被之金石。未必皆当。故造晋歌。皆为四言。唯王公上寿酒一篇。为三言五言焉。
于皇元首,群生资始。
履端大享,敬御繁祉。
肆觐群后,爰及卿士
钦顺则元,允也天子。
明明天子,临下有赫。
四表宅心,惠浃荒貊。
柔远能迩,孔淑不逆。
来格祁祁,邦家是若。
光光邦国,天笃其祜。
丕显哲命,顾柔三祖。
世德作求,奄有九土。
思我皇度,彝伦攸序。
惟祖惟宗,高朗缉熙。
对越在天,骏惠在兹。
聿求厥成,我皇崇之。
式固其犹,往敬用治(○《宋书》乐志。《类聚》四。《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又古今岁时杂咏一引第一章。)
曹操引谚 魏晋 · 无名氏
 押庚韵
魏武选令曰:谚曰:
失晨之鸡,思补更鸣(○《御览》四百九十六。)
曹操引里谚 魏晋 · 无名氏
 押陌韵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
魏武令曰:里谚曰: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御览》四百二十四。)
时人为曹洪骏马谚 魏晋 · 无名氏
 押药韵
拾遗记曰:曹洪魏武帝所乘之马名曰白鹤。时人谚曰:
凭空虚跃。曹家白鹤(○《御览》八百九十七。)
人称邢颙语(《诗纪》作邢子昂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阳韵
魏志曰:邢颙字子昂太祖辟为冀州从事。时人称之。
德行堂堂邢子昂(○《三国志》邢颙传。《诗纪》十九作邢子昂歌。)
拂舞歌诗三首 其一 白鸠篇(《南齐书》乐志曰:白符鸠舞。出江南。吴人近造。其歌本本云。平平白符。思我君惠。集我金堂。言白者。金行。符。合也。鸠亦合也。符鸠虽异。其义实同。《宋书》乐志曰:晋杨泓舞序云。自到江南。见白符舞。或言白凫鸠舞。云有此来数十年矣。察其辞旨。乃是吴人患孙皓虐政。思属晋也。晋辞曰:翩翩白鸠。载飞载鸣。怀我君德。来集君庭。盖晋人改其本歌云。)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晋书》乐志曰:拂舞出自江左。旧云吴舞也。晋曲五篇。一曰白鸠。二曰济济。三曰独漉。四曰碣石。五曰淮南王。○齐多节略旧辞。而因其曲名。碣石篇四章已见曹孟德淮南王一首已见汉古辞。今不录也。
翩翩白鸠,载飞载鸣。
怀我君德,来集君庭。
白雀呈瑞,素羽明鲜。
翔庭舞异,以应仁乾。
交交鸣鸠,或丹或黄。
乐我君惠,振羽来翔。
东璧馀光,鱼在江湖。
惠而不费,敬我微躯。
策我良驷,习我驱驰。
与君周旋,乐道亡馀。
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弹琴鼓瑟,聊以自娱。
凌云登台,浮游太清。
扳龙附凤,目望身轻(○《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四。《文选》补遗三十四次诸葛亮梁甫吟后。《诗纪》四十。)
洛神(汉书音义,如淳曰: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 曹魏 · 曹植
曹子建记曰: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甄后玉镂金带枕,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蘅皋,秣驷乎芝田
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
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
其状若何?
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渌波
襛纤得衷,脩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脩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金翠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皓腕神浒兮,采湍濑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微波而通辞。
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脩兮,羌习礼而明诗。
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和颜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椒涂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匏瓜无匹兮,咏牵牛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脩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文鱼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
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良会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明珰
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长川忘反,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騑辔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任昉引古诗论武陵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支韵
述异记曰:邺中铜驼乡。魏武帝陵下铜驼石。大各二。古《诗》云:
石犬不可吠。铜驼徒尔(○述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