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李忠壮公两世延谥诗 清 · 赵泰亿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谦斋集卷之五
韩山之李。自稼,牧以后。代有闻人。至靖社功臣韩川君讳义培。以忠清兵马节度使。值丁丑虏难。率兵勤王。未及南汉城数十里遇贼。与闵节度栐,许节度完。同死于双岭之战场。先是。公之子韩原君讳穆。于甲子适难。陷贼不屈被害。今上辛巳。命公父子并旌闾。韩川公特赠上公。韩原之胤韩兴君讳汝发。位视卿月。累掌戎权。至戊子岁。太常议韩川公谥忠壮。韩兴公谥贞翼。同日颁旨。时韩兴嗣子尚书公。亦踵登将坛。袭封勋府。为国虎臣。既张宴以侈君赐。又要诸公卿诗若文以贲后观。抵书于泰亿。俾续和之。泰亿夙闻公家义烈。而心慕之者久矣。义固不敢辞。抑又有所感焉。戊子夏旱甚。祷雨而不得霈。上甚忧之。泰亿时直玉堂。奉御制祭文。往祭于双岭国殇之坛。即三节度立慬之地也。故老言。此地祷雨。辄有应。祭之日。果雨。亦异矣。越数日。泰亿入侍讲筵。陈白双岭祭坛。岁久颓废。宜加修治。仍请立碑坛侧。以表死事诸人。以彰忠节。以示久远。上即允之。命本州竖石。词臣撰文。甚盛举也。迄今三四载。碑不果治。文亦不果就。使成命久稽。泰亿尝窃叹于斯。今承尚书公之托。尤有所激感于中者。遂濡毫而为之诗。诗曰。
故垒荒凉汉堞东,曾擎宸旨酹三忠。
高文谁揭雷南烈,华阀争称稼牧风。
子亦死绥名并大,孙仍杖钺业逾隆。
双闾两谥尚书宅,歌咏诸公感慨同。
后感君恩 其一 清 · 赵泰亿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谦斋集卷之二十二
丁亥夏。赋感君恩诗二十首。书之赐扇。藏之箧笥。今至二十年。忝叨卿相。受恩隆至。及蹈祸机。为世大僇。阅岁畏约。朝夕俟威命。而乃蒙圣上终始曲庇。不允三司之启。至于百官庭请。亦不从。俾臣得以自屏于田里。随分饮啄。从古人臣之蒙被君恩者。何限。岂有遭罔极之谗如臣。而荷非常之恩如臣者哉。殒首结草。未足以酬报万一。谨缀感君恩七十首。以续前作。历叙丁亥以后廿载践历之职。三朝知遇之盛。兼志贱臣一生忠爱之忱。虽在田野。不敢一日忘君之惠。要后世子孙。得以徵谂于玆。丙午八月望日。累臣赵泰亿。谨书于丹崖之咏恩堂中。
昔年曾赋感君恩,赐扇题封箧里存。
二十年来恩益厚,可无新作续前言。
和闵士行(百远)韵 清 · 黄胤锡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颐斋遗藁卷之四
故统制使闵公(济章)少以智勇闻。肃庙辛卯如日本。遇风荡舟活众。英宗戊申守安城。讨贼出奇奏捷。厥绩伟肰。在一世耳目。而前而为通信使赵泰亿所略褒。后而为巡抚使吴命恒所全攘。或信或诎。盖无足道。惟陶庵李文正实幸铭墓而章之。此于其三锦家乘可徵也。及英庙晚举阙典。命考辛卯日记。特录其裔。则所后孙士行氏得通籍。历典真宝县。顾戊申戡乱录所载。犹可歉者。奈力无以改正何。顷士行袖示感慕之作五十六字。要余续和。余不佞曷能为役。亦以寓夫于戏不忘之一端耳。
嚄唶英姿板荡诚,东南草木尚知名。
援人目下无鱼鳖,歼贼胸中有甲兵。
瑞石元精嗟永秘,寒泉大笔独分明。
贤孙亦慕先王圣,可但区区为绶缨。